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83096      Online Users : 5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606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065


    Title: 上海新感覺派的重置研究
    The Recreating Research of Shanghai Neo-Sensationalist School
    Authors: 徐禎苓
    Hsu, Chen-Ling
    Contributors: 康來新
    徐禎苓
    Hsu, Chen-Ling
    Keywords: 上海新感覺派
    重置
    古典
    現代性
    殖民
    東亞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3-02 11:46:51 (UTC+8)
    Abstract: 綜觀文學史,不難察見故事迭經不同時代,被文士再複述、再創造,或體現於敘事技巧、或中心思想,或跨文本、跨文化表現,重置為中國傳統流衍不輟的課題。重置作為一種創作技巧,一種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強調文本與文本之間的差異,從文學修辭觀看,指陳作者的書寫策略,即對於前文本的接受與創新,凸顯作者的主體性;依文化層面反思,則攸關時代語境,故事再現什麼樣的集體記憶,以及藝文流動的旅程。

    以此為思考起點,本文以上海新感覺派為對象。新感覺派由法國而日本,而上海,而台灣,甚至輾轉進入哈爾濱,無論在創作風格、理念的薪傳與轉折,作家隨著不同環境各自再生產,透過翻譯或改編,彼此互文,都說明流派本身即體現跨地域跨文化的重寫現象。循此,本文欲從流派涉及的報刊、翻譯、小說、電影等為範圍,針對藝文改編深入探討,一方面從翻譯對象和模式窺看流派的美學品味、意識形態和文化反思;另一方面,透過前文本和改寫作品參差對照,展現新感覺派在跨國、跨文化流動過程有何承續和衍異,從而勾勒流派歷時歷地的大系譜。
    Reference: 一、古人著作
    ﹝漢﹞劉熙,《釋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台北:里仁書局,1981。
    ﹝宋﹞白玉蟾著,周全彬、盛克琦編校,《白玉蟾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宋﹞朱熹,《詩經集註》,台北:華正書局,1974。
    ﹝明﹞楊慎,〈子美贈花卿〉,《升菴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36,台北:世界書局,1963。
    二、原始資料
    (一)報章雜誌
    《無軌列車》,上海:第一線書店,1928年9-12月。
    《新文藝》,上海:水沫書店,1929年9月-1930年4月。
    《現代》,上海:現代書局,1932年5月-1934年11月。
    《婦人畫報》第14-33期,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4年2月-1935年4月。
    《文飯小品》,上海:脈望部出版社,1935年2月-1935年7月。
    《六藝》,上海:六藝社,1935年2月-6月。
    〈新書評騭〉,《國民日日報》(1903年8月15日)。
    〈國民政府代表蔣總司令訓詞〉,《申報》(1927年7月8日),版13。
    天狼,〈再論新感覺派〉,《新壘月刊》(第2卷第2期,1933),頁6-10。
    天狼,〈論新感覺派〉,《新壘月刊》(第1卷第5期,1933),頁18-24。
    沈綺雨,〈所謂「新感覺派」者〉,《北斗》(第1卷第4期,1931),頁65-70。
    狄克,〈一九三○年中國文藝雜誌之回顧〉,《當代文藝》創刊號(1931年1月),頁39-57。
    施蟄存,〈最後一個老朋友──馮雪峰〉,《新文學史料》第19期(1983年5月),頁199-203。
    張若谷,〈現代藝術的都會性〉,《申報》本埠增刊(1930年3月28日),版9。
    郭建英,〈編輯餘談〉,《婦人畫報》第17期(1934年4月),頁32。
    樓適夷,〈施蟄存的新感覺主義──讀了「在巴黎大戲院」與「魔道」之後〉,《文藝新聞》(1931年10月26日),第4版。
    錢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國文壇的回顧〉,《北斗》(第2卷第1期,1932),頁1-24。張資平,〈日本新感覺派的文學〉,《時事新報‧學燈》(1932年10月30日),後收於《國民文學》(第2卷第3期,1935),頁130-132。
    謝六逸,〈新感覺派──在復旦大學講演〉,《現代文學評論》(第1卷第1期,1931),頁1-10。
    (二)專書
    蘇雪林,〈讀「將軍的頭」〉,《大公報》(1936 年10月4日),頁4。
    孔另境編,《現代作家書簡》,上海:生活書店,1936。
    王秀水編,《上海工人運動史》,出版地不詳,1931。
    施蟄存,《梅雨之夕》,上海:新中國書局,1933。
    洪瑞釗,《革命與戀愛》,上海:民智書局,1928。
    謝六逸,《日本文學史》,上海:開明書店,1929。
    顧鳳城,《新興文學概論》,上海:光華書局,1930。
    三、近人專著
    丁玲著,張炯編,《丁玲全集》第三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上海研究中心編,《上海70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回憶中華書局1912-1987》上、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巴金,《再思錄》,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王中忱、林少陽主編,《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字圈提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王志松,《小說翻譯與文化建構──以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為視角》,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王志松,《20世紀日本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王紀人編,《海上文學百家文庫87杜衡、徐霞村、黑嬰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曉平,《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冉彬,《上海出版與三○年代上海文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文海書局,1974。
    石曉岩,《重構與轉型:《小說月報》(1910-1931)翻譯文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任重編,《文言、白話、大眾語論戰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成仿吾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成仿吾文集》,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5。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朱聯保編撰,《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何政廣主編,《泰納:英國水彩畫大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何寶民,《舊時文事──民國文學舊刊尋蹤》,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余杰,《1927:民國之死》,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吳佩珍主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文化研究(中)》,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吳福輝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呂文翠,《易代文心:晚清民初的海上文化賡續與新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宋原放主編,《中國出版史料(現代部分)》第一卷上、下冊,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李怡、魏美玲主編,《跨越百年的對話::2011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11。
    李恭蔚,《東亞近代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李園會,《日據時期台灣初等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
    李歐梵編選,《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頁67-96。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汪耀華,《1843年開始的上海出版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沈伯經、陳懷圃編,《上海市指南》,上海:中華書局,1934。
    沈建中編,《時代漫畫(1934-193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第11卷,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林書揚等編,《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林祥主編,《世紀老人的話:施蟄存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林慶元、楊齊福,《「大東亞共榮圈」源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金理,《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金理,《現代記憶與實感經驗──現代中國文學散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
    俞光明主編,《現代上海研究論叢》第九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姜進主編,《都市文化中的現代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施蟄存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
    施蟄存著,劉凌選編,《施蟄存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施蟄存著,劉凌、劉效禮編,《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施蟄存著,劉凌、劉效禮編,《北山散文集》第一〜四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施蟄存著,劉凌、劉效禮編,《北山詩文叢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胡風,《胡風全集》第2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胡霽榮,《中國早期電影史(1896-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茅盾,《茅盾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第4卷,杭州:浙江文藝社,1992。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國民黨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台北:人間出版社,2011。
    倪墨炎,《現代文壇災禍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
    孫軼旻,《近代上海英文出版與中國古典文學的跨文化傳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孫歌,《把握進入歷史的瞬間》,台北:人間出版社,2010。
    徐秀慧、胡衍南主編,《前衛的理想主義──施淑教授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5。
    徐禎苓,《現代台灣文學媽祖的編寫與解讀》,台北:大安出版社,2013。
    祖國頌等主編,《敘事學的中國之路:全國首屆敘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畫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2。
    秦豔華,《現代出版與20世紀30年代文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高日暉、洪雁,《水滸傳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6。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台北:大安出版社,2010。
    康來新、許秦蓁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劉吶鷗》,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藝》,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張東蓀,《精神分析學ABC》,上海:世界書局,1929。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
    張資平著,中國現代文學館編,《張資平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4。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乙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丁編,上海:上海書店,2003。
    張瀛玉、呂榮君編,《魯迅全集‧書信》第12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
    梁啟超,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第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七卷,北京:新華書店,1986。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郭建英繪,陳子善編,《摩登上海:三十年代洋場百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陳子善,《摩登上海:三十年代洋場百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台北:淑馨出版社,1998。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
    陳玉剛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
    陳昌文,《都市化進程中的上海出版業1843-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陳芳明編,《殖民地與都市》,台北:政大出版社,2014。
    陳芳明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陳英德、張彌彌,《畢沙羅》,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陳祖恩,《尋找東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1868-194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陳祖恩,《上海日僑社會生活史(1868-1945)》,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3。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陶晶孫,《牛骨集》,上海:太平書局,1944。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復旦大學歷史系與出版博物館編,《歷史上的中國出版與東亞文化交流》,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程光煒主編,《都市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5。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
    馮憲章編譯,《新興藝術概論》,上海:現代書局,1930。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萬啟盈編著,《中國近代印刷工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賈振勇編,《左翼十年──中國左翼文學文獻史料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賈植芳、周立民選編,《我的日本印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熊月之、周武主編,《上海:一座現代化都市的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趙孝萱,《世情小說傳統的承繼與轉化:張恨水小說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趙景深,《一九三一年的世界文學》,上海:神州國光社,1932。
    劉吶鷗著,康來新、許秦蓁主編,《劉吶鷗全集‧文學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
    劉吶鷗著,彭小妍、黃英哲編譯,《劉吶鷗全集‧日記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
    劉吶鷗著,康來新、許秦蓁主編,《劉吶鷗全集‧增補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
    劉建輝,《增補 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東京:筑摩書房,201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
    樊善標主編,《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散文卷一》,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4。
    潘光旦,《馮小青考》,上海:新月書店,1927。
    蔣光慈著,徐俊西編,《海上文學百家文庫‧蔣光慈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
    鄭伯奇文集》編委會,《鄭伯奇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鄭毓瑜,《引闢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17。
    魯迅、周作人選譯,《域外小說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14。
    魯迅著,張瀛玉、呂榮君編,《魯迅全集‧且介亭雜文二集》第6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0。
    魯迅著,張瀛玉、呂榮君編輯《魯迅全集》第六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
    穆時英著,嚴家炎、李今編,《穆時英全集‧小說卷》第一〜二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錢曉波,《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的比較研究──保爾‧穆航、橫光利一、劉吶鷗和穆時英》,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謝無量,《謝無量文集》第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鄺可怡,《黑暗的明燈──中國現代派與歐洲左翼文藝》,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
    鄺新年,《一九二八:革命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嚴家炎編選,《新感覺派小說選(修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英﹞勒女士(Barbara Low)著,趙演譯,《弗洛特心理分析》(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27。
    ﹝奧﹞弗洛伊特(S. Freud)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奧﹞佛洛伊德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
    ﹝奧﹞佛洛伊德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
    ﹝美﹞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美﹞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與細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美﹞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美﹞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美﹞法爾布(Peter Farb)著,龔淑芳譯,《語言遊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
    ﹝美﹞彼得‧蓋伊(Peter Gay)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
    ﹝美﹞周蕾(Rey Chow)著,陳順馨等譯,《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
    ﹝美﹞周蕾著,孫紹宜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美﹞黃心村著,胡靜譯,《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上海:三聯書店,2010。
    ﹝美﹞葉凱蒂著,楊可譯,《上海‧愛:名妓、知識份子和娛樂文化1850-1910》,北京:三聯書店,2012。
    ﹝美﹞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美﹞Gabriel A.Almoud著,龔文庠譯,《當代比較政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2。
    ﹝日﹞三澤真美惠著,李文卿、許時嘉譯,《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日﹞子安宣邦著,趙京華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全集》第29卷,東京:新潮社,1999。
    ﹝日﹞內山完造著,楊曉鐘等譯,《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
    ﹝日﹞犬養廉等編,《詳解日本文學史》,東京:桐原書店,2005。
    ﹝日﹞伊藤勝等編,《日本近代文學全集》第67卷,東京:講談社,1968。
    ﹝日﹞谷崎潤一郎著,章克標譯,〈殺豔〉,《殺豔》,上海:水沫書店,1930。
    ﹝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著,那庚辰譯,《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日﹞垂水千惠編,《モダンガール》,東京:株式会社ゆまに書房,2006。
    ﹝日﹞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日﹞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6。
    ﹝日﹞高綱博文,《上海のなかの日本人》,東京:研文出版社,2009。
    ﹝日﹞島村輝主編,《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東京: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2005。
    ﹝日﹞飯田祐子編,《《青鞜》という場》,東京:森話社,2002。
    ﹝日﹞富田昭次著,廖怡錚譯,《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台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日﹞橫光利一著,郭建英譯,《新郎的感想》,上海:水沫書店,1929。
    ﹝日﹞藏原惟人著,之本譯,《新寫實主義論文集》,上海:現代書局,1933。
    ﹝日﹞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法﹞白吉爾著,王菊、趙念國譯,《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
    ﹝法﹞左拉著,蘇雪茵譯,〈給妮儂〉,《給妮儂的故事》,台南:台南東海出版社,1973。
    ﹝法﹞安克強(Christian Henriot)著,張培德等譯,《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權、地方性和現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劭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捷﹞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著,郭建玲譯,《抒情與史詩──中國現代文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德﹞W.伊澤爾(Wolfgang Iser)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德﹞Wolf-Dieter Dube著,吳介禎等譯,《表現主義,(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L. Seifullina, et al. Flying Osip: Stories of New Russia.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0.
    Belkind, Allen et., Dos Passos, the Critics,, and the Writer’s Intention(Ann Arbor, Mich. : UMI, A Bell & Howell Co., 1995
    四、單篇論文
    王升遠,〈長久的誤讀:中國「新感覺派」的日本文學譯介考辨〉,《現代語文》(2006年第7期),頁36-38。
    王偉杰、錢曉波,〈尋找基督和救贖──圍繞《基督之死》和《南京的基督》〉,《青年文學家》(2015年第23期),頁102。
    王賀,〈如何現代地表現現代社會?:論穆時英與多斯‧帕索斯的文學關係〉,《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3期,頁20-30。
    王德威,〈小說、清黨、大革命──茅盾、姜貴、安德烈‧馬婁與一九二七年政治風暴〉,《中外文學》第20卷第12期(1992年5月),頁4-24。
    王曉衛,〈魏晉贈答詩的興盛及當時詩人的交流心態〉,《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48-54。
    李永東,〈語體文的歐化與大眾化之辨──評1934年的大眾語論爭〉,《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7年9月),頁107-112。
    李歐梵,〈東亞視域中的現代主義〉,「璀燦波光──2011劉吶鷗國際研討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長榮大學協辦,2011年10月9-10日)。
    沈衛杰,〈《青鞜》:近代日本婦女解放的先驅雜誌〉,《日本學論壇》(2000年第1期),頁53-56。
    邱貴芬,〈新世紀臺灣文學系所面臨的挑戰〉,《臺灣文學研究》第1第2期(2012年6月),頁17-29。
    俞王毛,〈林氏刊物與海派文學〉,《美與時代》(2005年第12期),頁85-86。
    咸立強,〈創造社與文學研究會翻譯問題論爭探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頁49-55。
    柳書琴,〈魔都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論述〉,《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頁38-49。
    柳書琴,〈上海新感覺派文藝在「滿洲國」的傳播:兼論爵青〈哈爾濱〉的版本問題〉,「第四屆東亞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2014年3月20-22日)。
    唐秀蓮,〈龜茲國與西域的大乘佛教──從兩漢至鳩摩羅什時代〉,《中華佛教研究》(2006年第10期),頁71-106。
    唐秀蓮,〈龜茲國與西域的大乘佛教──從兩漢至鳩摩羅什時代〉,《中華佛教研究》(2006年第10期),頁71-106。
    徐雪凡,〈劉吶鷗小說〈風景〉中的「鐵路」初考〉,《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2期),頁7。
    徐禎苓訪談,康來新修訂,〈經典旅行來台灣—─康來新談《紅樓夢》的在地再生〉,《文訊》第370期(2016年8月),頁54-55。
    康來新,〈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1933)與接軌紅樓夢的摩登新感覺〉,《文訊》第363期(2016年1月),頁85-87。
    張芙鳴,〈執著的中間派──施蟄存訪談〉,《新文學史料》(2006年第4期),頁23-29。
    梁慕靈,〈混種文化翻譯者的凝視──論劉吶鷗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引入和轉化〉,《清華學報》第44卷第3期(2014年9月),頁459-502。
    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政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13年6月),頁219-260。
    梁慕靈,〈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0期(2012年4月),頁73-130。
    莊怡文,〈以「殖民地漢文」與「華語語系文學」概念重論日治時期台灣古典文學相關問題(1895-1945)〉,《中外文學》第44卷第1期(2015年3月),頁105-130。
    莊美芝,〈宏大敘事中的多重代碼──重訪多斯‧帕索斯《美國》三部曲的全景式描寫〉,《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4期,頁241-244。
    許鈞,〈法朗士在中國的翻譯接受與形象塑造〉,《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2期),頁118-122。
    郭燦輝,〈論中國贈答詩發展成熟的軌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99-101。
    陳思和,〈開在海上的花──論海派文學的傳統〉,《聯合文學》第204期(2001年10月),頁39-49。
    陳琳琳,〈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幽默、小品文論爭的再思考〉,《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85-89。
    陳碩文,〈茲爾多譯,為民前鋒:《前鋒月刊》中的異國文藝譯介與國族想像〉,《東亞觀念史集刊》第8期(2015年6月),頁87-135。
    彭康,〈科學與人生觀──近幾年來中國思想界底總清算〉,《文化批判》第2號(1928年2月)。
    游勝冠,〈「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台灣文藝聯盟路線之爭〉,《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頁257-294。
    黃明,〈《少年維特之煩惱》的魅力環〉,《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2年7月),頁62-65。
    楊迎平,〈解讀施蟄存的歷史小說〈黃心大師〉〉,《名作欣賞》(2008年第4期),頁35-39。
    溫梓川,〈漫談暨南的秋野社〉,《學府紀聞──國立暨南大學》,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6,頁239-251。
    廖唐智,〈論《水滸傳》之重複敘事美學〉,《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10卷第2期(2012年12月),頁99-128。
    劉光能,〈光影動靜──印象派繪畫與電影〉,《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7卷第2期(1997年4月),頁30-33
    劉軍、吳惠民,〈從《文飯小品》看施蟄存辦刊的生存策略〉,《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頁74-78。
    潘少瑜,〈想像西方:論周瘦鵑的「偽翻譯」小說〉,《編譯論叢》第4卷第2期(2011年9月),頁1-23。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收
    瞿秋白,〈請脫棄「五四」的衣衫〉,《文藝新聞》第45號(1932年1月)。
    鄺可怡,〈兩種先鋒性理念的並置與矛盾──論《新文藝》雜誌的文藝傾向〉,《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1期(2010年7月),頁285-316。
    譚志明,〈從知識分子到大眾──大眾語論爭與「現代漢語」的發展方向〉,《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9期(2014年12月),頁187-218。
    ﹝日﹞池田孝著,林國材譯,〈一九三○─三四年中國文學的動向〉,《華北月刊》第3卷第1期(1935年2月),頁22-27。
    ﹝日﹞前野直彬著,吳璧雍譯,〈論明清兩種對立的小說理論──金聖嘆與紀昀〉,《中外文學》第14卷第3期(1985年8月),頁71-97。
    ﹝日﹞神谷忠孝,〈池谷信三郎研究〉,《掲載誌帯広大谷短期大学紀要》第7期(1970年3月),頁19-33。
    ﹝日﹞張新民,〈「軟」「硬」映画論争の再認識──中国映画リアリズム論争の発展を通して〉,《中国学志》(1999年第14期),頁101-142。
    ﹝日﹞藤井省三,〈劉吶鷗在一九三○年代的東亞文化〉,「璀燦波光──2011劉吶鷗國際研討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長榮大學協辦,2011年10月9-10日)。
    ﹝日﹞藤井省三著,燕璐譯,〈魯迅與劉吶鷗:「戰間期」在上海的《猺山艷史》、《春蠶》電影論爭〉,《現代中文學刊》(2013年第1期),頁44-57。
    ﹝日﹞波潟剛著,賴怡真譯,〈東亞異國主義的變容──昭和摩登再考1930-1936〉,「往返之間:戰前台灣與東亞文學、美術的傳播與流動」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圖書館、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16年10月7日,頁16-24。
    ﹝荷﹞D. 佛克馬著,范智紅譯,〈中國與歐洲傳統中的重寫方式〉,《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頁144-149。
    五、學位論文
    呂享龍,〈從《現代》作家到《自由中國》政論家──戴杜衡(1907―1964)研究〉,台北: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周寧,〈《現代》與三十年代文學思潮〉,山東: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
    邱詠晴,〈「新感覺派文學」的現代性—以三○年代上海和臺灣的都市文學為範圍〉,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5。
    徐明瀚,〈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 (1927-1935)〉,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10。
    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趙家琦,〈東京∕上海:從日本「新興文學」視域重探日、中新感覺派的多重現代性交涉(1920s-1930s)〉,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5。
    劉庭豪,〈「摩登」之外與「內在現實」──施蟄存小說重探〉,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6。
    謝惠貞,〈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化人的新感覺派的受容──橫光利一與楊逵、巫永福、翁鬧、劉吶鷗〉,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2012。
    六、影視資料
    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1933。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50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508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8101.pdf6980KbAdobe PDF2405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