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8966      Online Users : 6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042


    Title: 循環經濟-台灣紡織產業『綠時尚.com』服務設計研究
    Circular Economic-Research on the service design of ";ECO FASHION.com";textile industry in Taiwan
    Authors: 江夏碧
    Chiang, Hsia Pi
    Contributors: 黃國峯
    Huang, Jimmy
    江夏碧
    Chiang, Hsia Pi
    Keywords: 循環經濟
    永續生態
    綠時尚
    服務設計
    價值共創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3-02 11:44:16 (UTC+8)
    Abstract: 面臨全球循環經濟趨勢,為發展永續時尚產業,本論文主以探討分析台灣紡織產業綠色供應鏈價值活動關聯,從紡織生態學概念,以綠色設計切入產品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串整上游生態紡織品與下游綠時尚服飾品牌,以國際環保紡織標章為規範依據。本研究的服務設計議題定為“台灣紡織產業綠時尚”的未來發展研究。首先,檢視台灣紡織產業,從上游布料業者與下游服裝業者的現況,對於環保議題,當如何提擬永續時尚的因應策略;其次,以顧客驅動價值共創的變革式服務設計(Transformative service design)方法進行研究,同時運用系統思維(System Thinking)與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導入產業社群互動機制,連結設計者、消費者等使用端,整合產業生產鏈供應端,以服務與顧客導向的邏輯,關係連結形成紡織產業環保時尚的生態圈。建置『綠時尚.com』紡織產業平台,實現目標整合人才與資源傳遞服務的一個媒介,搭載各式各樣的服務,透過需求,流程和功能滿足環保時尚使用者,以服務流程讓使用者投入到供應商的生產過程中,打造創新營運模式即共同創造、共創價值,達到滿足消費者購物也是環保,擴展綠時尚市場機會的目的。
    Reference: 中文部分
    1. 川村由仁夜,(2009),時尚學,台灣,土緒。
    2. 王芷華(2016)。『消費者的永續心理學:認同但不買單』。紡織月刊,243,33-35。
    3. 王芷華(2016)。『歐洲看待永續時尚的三核心與三特色』。紡拓會紡織月刊,235。
    4. 王亦璋、吳念祖、林妤倩、蔡麗敏、吳念祖,(2015)。應用變革式服務設計方法於婦嬰用品零售業發展品牌社群服務。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新竹。
    5. 中國服裝網(2017),全球都在關注的2017年時尚行業十大關鍵趨勢,上網日期2017年11月24日,檢自:http://www.efu.com.cn。
    6. 司徒達賢,(2010)。『流程太重要了』。工商時報,上網日期2017年11月24日,檢自:http//profeetoo.blogsport.tw。
    7. 宋同正(2014)。服務設計的本質和流程工具,台灣科技大學,台北。
    8. 李金惠、于可利、劉麗麗,(2011)。循環經濟3R原則及其發展趨勢。能環智庫叢書-循環經濟與節能減碳,財團法人中技社,P87-102。
    9. 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Alexander Osterwalder)、伊夫.比紐赫(Yves Pigneur)著,(2010 )。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尤傳莉譯。台北市:早安財經。
    10. 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Alexander Osterwalder)、伊夫.比紐赫(Yves Pigneur)、亞倫.史密斯(Alan Smith)、葛瑞格.伯納德(Breg Bernarda)著,(2015 )。價值主張年代(Value Propostion Design) 季晶晶譯。台北市:天下雜誌。
    11. 艾倫(Elle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2)。循環經濟體系(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翻譯)。循環台灣基金會,檢自:https://www.circular-taiwan.org/ceintro。
    12. 市場開發處,(2016)。2015年台灣紡織業情況暨紡織品國際經貿情勢分析。台北市: 紡拓會。
    13. 市場開發處,(2016)。聚焦永續發展與區域貿易協定。2016年3月國際服裝業高峰論壇。台北:紡拓會。
    14. 台灣搖籃到搖籃,上網日期2016年11月24日,檢自:http://www.c2cplatform.tw/c2c.php?Key=1。
    15. 吳政達,(2010 )。搏來客行銷。台灣:五四行銷有限公司。
    16. 吳孟炘(2016)。 低碳經濟時代綠化企業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17. 吳嘉興(2008)。 應用多目標模糊決策分析的供應商綠色評價體系研究。元智大學,中壢。
    18. 佘溪水(2008)。客製化生產流程設計之研究-以機械製造業R公司為例。
    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19.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著,(2002)。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劉真如譯。台北市:商周出版。
    20. 林晉寬(1995)。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21. 紡拓會,(2016),(2016年成衣產業議題 )。台北市: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22. 紡拓會,(2016),(聚焦永續發展與區域貿易協定 )。台北市: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
    23. 紡拓會,(2017)。2017成衣業的挑戰與機會。紡拓會紡織月刊, 249期,P10-14。
    24.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1998)。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周旭華譯)。台北市:天下文化。
    25. 洪志銘,(2017)。經濟前瞻(循環經濟發展趨勢與關鍵議題)。台北市:中技社中華經濟研究院。
    26. 曾秋碧、杜瑞澤(2005)。消費紮根理論應用於綠色產品設計之研究 。大葉大學,雲林。
    27. 提姆布朗(Tim Brown),(2010)。設計思考改造世界(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吳莉君譯。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28. 陳永欽,(2009)。紡織產業與綠色紡織品概論。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29. 相互連接的設備之預測數量,上網日期2017年11月24日,檢自:
    https://www.fashionexpress.org.tw/exhibition/all。
    30. 黃育徵,(2017)。循環經濟。台北:天下雜誌。
    31. 綠色貿易電子報,綠色貿易資訊網,上網日期2016年11月24日,檢自:http://www.greentrade.org.tw/zh-hant/newsletter/collections/。
    32. 綠色採購與綠色標章手冊:紡織類產品,綠色貿易資訊網,上網日期2016年 11月24日,檢自:http://www.greentrade.org.tw/zh-hant/newsletter/collections/。
    33. 綠色採購與綠色標章手冊,紡織類產品相關之國際與國家型綠色標章International/National Green Labels for Textile Products,119。
    34. 顧怡敏,(2009)。綠色設計”理念在服裝設計與生產中的運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43。傅家驥,(1998),技術創新學,台灣:清華大學出版社。
    35. 顏妹(1999)。整合生命週期評估與環保化設計與產品設計之研究。成功大學,台南。
    36. 劉博、朱竑(2017)。全球化形象與環保形象對消費行為意向的影響-基于国际快时尚品牌 H&M 的案例。地理學報,72(4),699-710 。
    37. 翻轉零售業全球時裝批發整合電商模式Brandlab誕生,上網日期2016年 11月27日,檢自:https://www.fashionexpress.org.tw。
    38. 蘿西.西格爾,(2015)。為什麼你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台北市:麥田。

    英文部分
    1. Anheier, H., & Isar, R. (Eds.). (2008).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al
    Economy, London: Sage.
    2. Barney, J. 1986.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3): 656-665.
    3. Beth Wright (2017), H&M to use 100% sustainably sourced materials by 2030” ,巫岳翰整理.
    4. Brown, T. (2008). Design think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6(6), 84. U.S. Chamber Of Commerce Foundation,Retrieved June 12 2017, from:https://www.uschamberfoundation.org
    5. Cornewall, A. (2008). Democratising engagement what the UK can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London: Demos.
    6. Davis, S. (1989), From Future Perfect: Mass Customization, Planning Review, Vol.17, No.2, pp.16-21.
    7.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RetrievedAgu 31 2017, from;http://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
    8. Grant, R.M.(1991),991),(1991),carthurfoundation.orgundation.org" tion,
    9.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gundation.org" tion, PlanReview, Vol.33, spring, pp.114-135.
    10. Kwan, S. K., & Yuan, S. T. (2011). Customer-driven value co-creation in service networks, in the science of service systems (pp. 189-206). Springer US.
    11. Mark Johnson, Seizing the white space, 2010.
    12.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13. Pine II, B. Joseph (1993), 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4. Kimbell, L. (2011), Design for service as one way of design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2), 41-52.
    15. Sangiogi, D., (2011), Transformative Service and Transformation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 (1), 29-40.
    16. Lusch, R. F., & Vargo, S. L. (2006). Service dominant logic:Reactions, 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 Marketing Theory, 6(3), 281-288.
    17. Vargo, S. L., & Lusch, R. F., (2004). 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68(1), 1-1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493211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321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