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15338      Online Users : 4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802


    Title: 劉禹錫古文中的思想及其風格研究
    Authors: 許玉婷
    Contributors: 車行健
    許玉婷
    Keywords: 劉禹錫
    古文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2-05 11:02:06 (UTC+8)
    Abstract: 本研究論文《劉禹錫古文中的思想及其風格特色》共計有六章。第一章緒論,針對現階段國內外研究劉禹錫的成果加以梳理,發現研究成果偏向詩歌主體為居多,進而引發研究動機、圈定劉禹錫的古文為研究範圍。第二章則是進行劉禹錫的生平事略整理,分為青年踏上仕途時期、永貞革新逆境生存以及殘春晚年閑居時期。同時參照諸多前賢整理之年譜統整,製作生平繫事年表及寫作年表,接著在此基礎上分列時代文風、友朋激勵、貶謫餘盪三大因素為刺激劉禹錫的寫作背景。第三章專論劉禹錫藉由古文作品欲透露的思想,分有政治觀、思想觀兩大部分,政治部分細分有民本思想、法治觀念、求實權變三小節,皆藉由探析古文推敲歸納;個人思想觀則分為敬信修身處事觀、天人之辨哲學觀以及百摧不撓人生觀,則是根據其生平、交遊、心境等方面及其古文創作加以參酌、研究。第四章劉禹錫古文風格及特色,閱讀其作品後試著從文章分析的觀點將其作文的風格分有四大特色:氣勢磅礡、巧於用典、體式新穎、意在言外。最後一章結論,將時人、今人對劉禹錫的評語粗略分為兩類,概述劉禹錫的詩文在當代文壇的地位、影響及評價等。
    Reference: 一、 劉禹錫著作及相關研究書籍
    (一)劉禹錫著作
    1. 劉禹錫撰:《劉賓客文集》,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
    2. 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 劉禹錫撰,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4. 劉禹錫:《劉夢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 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二) 研究劉禹錫相關書籍
    1. 張達人:《唐劉夢得先生禹錫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2. 蘆笛、朱帆:《劉禹錫及其作品》,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5年。
    3. 羅聯添:《唐代詩文六家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4. 高志忠:《劉禹錫詩文繫年》,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卞孝萱:《劉禹錫叢考》,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6. 卞孝萱、卞敏:《劉禹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7. 陳思培:《劉禹錫評傳》,臺北:鴻德文化出版社,2001年。
    8. 紀昀、永瑢等編:《文淵閣四庫全書・劉賓客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二、 其他徵引書籍資料
    (一) 古籍(按作者年代排序)
    1. 《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2. 《史記》,司馬遷,臺北:新安書局,1972年。
    3. 《漢書》,班固,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
    4. 《後漢書》,范曄,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
    5. 《舊唐書》,劉昫:臺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6. 《新唐書》,歐陽脩、宋祁,臺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7. 《荀子譯註》,王先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 《淮南子・說林訓》,劉安著,陳廣忠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9. 《楚辭章句》,王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10. 《新刊權載之文集》,權德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 《柳河東集》,柳宗元,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2. 《孫樵集》,孫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3. 《宋景文筆記》,宋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4. 《墨莊漫錄》,張邦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15. 《困學紀聞》,王應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6.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紀昀著,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7. 《新議古文辭類纂》,彭丙成、葉幼明注譯,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18. 《越縵堂讀書記》,李慈銘,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二) 今人著作(按與本論文主題關聯性排序)
    1. 《中國古代文學史》,馬積高、黃鈞,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2. 《中國古代文學史簡編》,郭預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 《中國文學通史》,張炯、鄭紹基、郎櫻主編,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
    4.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 《中國文學史》,方銘,吉林:長春出版社,2013年。
    6. 《中國散文史》,郭預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 《中國散文史》,陳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8. 《唐代文學研究綱要》,羅聯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三、 學位論文
    1. 楊秋生:《劉禹錫及其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年。
    2. 張肖梅:《試論劉禹錫的詩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年。
    3. 劉菁菁:《劉禹錫的文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年。
    4. 鍾曉峰:《劉禹錫詩歌創作與政治遭遇關係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
    5. 王佩珍:《劉禹錫柳宗元辭賦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
    6. 崔桂萍:《劉禹錫論說文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2007年。
    7. 趙金:《劉禹錫論說文綜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2007年。
    8. 黃若惠:《中唐宮廷與黨派鬥爭中的劉禹錫》,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9年。
    9. 張育樺:《劉禹錫、白居易交往詩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9年。
    10. 王美心:《劉與錫七言絕句詩之語言風格研究—以音韻和詞彙為研究範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0年。
    11. 蘇文根:《劉禹錫散文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2010年。
    12. 顏鈺欣:《劉禹錫政治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1年。
    13. 許玉婷:《劉禹錫、柳宗元寓言詩的隱喻研究》,彰化: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2015年。
    14. 馬也:《劉禹錫散文研究》,瀋陽: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2015年。
    15. 廖本銘:《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文本互動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5年。

    四、 期刊雜誌
    1. 王芸生:〈論二王八司馬政治革新〉,《歷史研究》,第3期,1963年。
    2. 卞孝萱,吳汝煜:〈劉禹錫評傳〉,《鎮江師專教學與進修(語言文學版)》,第1期,1983年。
    3. 黃釗:〈柳宗元《天說》與劉禹錫《天論》〉,《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1984年。
    4. 譚青:〈論劉禹錫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6年。
    5. 孔祥君:〈論唐憲宗的「元和之治」—兼論「二王八司馬事件」的性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9年。
    6. 王元明:〈論翰林學士與中晚唐政治〉,《晉陽學刊》,第2期,1990年。
    7. 喬長阜:〈廿年辛苦自精深—《劉禹錫叢考》評介〉,《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0年。
    8. 陳緒萬:〈劉禹錫文學觀初探〉《人文雜誌(唐代文學研究)》,第5期,1990年。
    9. 王運熙:〈劉禹錫的文學批評〉,《殷都學刊》,第2期,1992年。
    10. 劉歡:〈論劉禹錫的文學思想〉,《延安大學學報》,第16卷第4期,1994年。
    11. 皇甫以澤:〈劉禹錫朗州時期詩哥藝術性略談〉,《絲路學刊》,第3期,1995年。
    12. 唐驥:〈劉禹錫散文略論〉,《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4期,1995年。
    13. 蕭瑞峰:〈論劉禹錫的歷史地位〉,《吉林大學社會學報》,第5期,1995年。
    14. 卞孝萱,卞敏:〈劉禹錫政治上的求實精神〉,《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1996年。
    15. 吳在慶:〈略談劉禹錫筆下的土風民俗〉,《東北師大學報》,第3期,1997年。
    16. 卞孝萱:〈劉禹錫整裡工作綜論〉,《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
    17. 任暉:〈永貞革新與劉禹錫、柳宗元的文學創作〉,《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1997年。
    18. 何淑華:〈試論劉禹錫的個性美〉,《絲路學壇》,第2期,1998年。
    19. 喬長阜:〈幾十年辛勤勞動的力作—《劉禹錫評傳》評介〉,《周口師專學報》,第15卷第3期,1998年6月。
    20. 劉鄂培,竺士敏:〈中國古代天人觀的發展與柳宗元、劉禹錫論自然與人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2期,1999年。
    21. 陳瓊光:〈盟友・文友・摯友—柳宗元與劉禹錫的關係〉,《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0卷第1期,1999年12月。
    22. 唐曉敏:〈劉禹錫與韓、柳文學思想的差異〉,《綏州師專學校》,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
    23. 賀秀明:〈堅貞、憤懣、豁達—劉禹錫朗州時期心態探析〉,《廈門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
    24. 龔玉蘭:〈劉禹錫的文學理論與禪之關係〉,《廣西社會科學》,第5期,2001年。
    25. 龔玉蘭:〈劉禹錫「事佛而佞」心態探析〉,《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3卷第1期,2002年1月。
    26. 劉夢初:〈劉禹錫對遷謫文學傳統的突破〉,《中國韻文學刊》2002年。
    27. 傅明善:〈十年來劉禹錫研究綜述〉,《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2年6月。
    28. 白俊奎、張雪梅:〈劉禹錫貶謫生涯中的政治諷刺詩新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9期,2002年9月。
    29. 王恩燦、王曉紅:〈略論劉禹錫謫居朗州以後的文學創作思想〉,《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3年11月。
    30. 陳瓊光:〈「永貞革新」失敗後的劉禹錫與柳宗元〉,《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3年。
    31. 喬長富:〈二十世紀劉禹錫研究的里程碑〉,《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3年6月。
    32. 高永旺:〈柳劉天人之學及其人性論思想之比較〉,《東方論壇》,2004年。
    33. 劉新,曹磊:〈劉禹錫法哲學思想述論〉,《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第1期,2004年。
    34. 陳允鋒:〈論劉禹錫的中道觀及其對文藝思想的影響〉,《寧夏社會科學》,第2期,2005年3月。
    35. 喻亮:〈永貞革新與劉禹錫〉,《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第5卷第4期,2005年12月。
    36. 王拴緊:〈解讀劉禹錫的懷古詠史詩〉,《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6年。
    37. 章放:〈體式、風潮、個性—劉禹錫散文新論〉,《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7年。
    38. 張月娥:〈論劉禹錫的樂觀精神〉,《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7年。
    39. 張月娥:〈劉禹錫人聲情懷探究〉,《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9卷第4期,2007年12月。
    40. 何榮:〈文已見志,詞以達情—劉禹錫散文創作淺析〉,《社科縱橫》,第22卷第1期,2007年1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2912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91202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