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53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82374      在线人数 : 6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5331


    题名: 尋找「自我」:屈原辭新論
    作者: 廖棟樑
    贡献者: 中國文學系
    关键词: 屈原;屈原辭;經驗自我;詩性自我;抒情自我
    Qu Yuan;Qu Yuan‘s Literary Works;Experiential Self;Poetic Self;Lyrical Self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7-12-22 17:34:28 (UTC+8)
    摘要: 作為第一位偉大的自傳詩人,屈原的詩歌被我們認定為「自我」(self)與角色(role)的統一,尤其從抒情詩的角度言,創作與詩人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楚辭》研究者不管是「歷史派的傳記批評」,抑是「藝術派的去傳記化批評」,都把屈原作品逕視作「傳記」(biographical reduction)的產物。其實,詩人通過詩歌形式的稜鏡將個人經驗投射至自己的作品上,其個人「自我」不是忠實的記錄,而是詩人生活的虛擬呈現(virtual presentation),是從詩人內在經驗和詩歌形式之間的互動而生發的藝術存在。有鑑於此,我們可以假設,對於屈原,詩歌寫作不僅僅是情感抒發的自然形式,也是創造出一個為後世銘記的個體「自我」的一種手段,借用福柯的說法是一種「自我技藝」(techniques of the self),以由此而指向道德性的主體。「恐情之不信兮,故重若以自明」(〈惜誦〉)、「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抽思〉)、「介眇志之所惑兮,竊賦詩之所明」(〈悲回風〉),屈原如此說明。的確,在他之前或同時,沒有中國詩人可創造出這樣一個多面且引人入勝的個體形象。這一詩性自我(poetic self)不是經驗自我(experiential self)的直接呈現,也不是詩歌中虛構的說話人,而是二者天衣無縫的混合體。屈原的這一創造的重要意義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把詩人私密的感情和思想轉變成了對所有時代的讀者都有普遍吸引意義的藝術表現;二、把《詩經》四言體和民歌這兩種非個體化的詩歌形式改造為楚辭體作為個體詩人的自我臨現與定義。 總之,本計劃試圖超越「傳記化」和「去傳記化成分」兩端,細察屈原人生經驗和詩作之間的互動關係。詩人如何將個人情感和「楚辭體」相融合,從而使「經驗自我」轉化為吸引讀者的「詩性自我」。藉此,說明屈原辭中的自我不能看做是忠實的傳記記錄,而是一位詩人經驗自我的藝術重塑。
    Searching for “Self“: The Latest Discourse on Qu Yuan‘s Literary Works
    關聯: 執行起迄:2014/08/01~2016/07/31
    103-2410-H-004-144-MY2
    数据类型: report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國科會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3-2410-H-004-144-MY2.pdf732KbAdobe PDF242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