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66
|
Title: | 解開「好社工」的封印 ---一段尋找專業與自我靠近的歷程 Breaking the chain of being a good social worker ----a journey to find the true self |
Authors: | 鄭涵尹 Cheng, Han Yin |
Contributors: | 王增勇 鄭涵尹 Cheng, Han Yin |
Keywords: | 自我敘事 好社工 家庭 社會工作教育 Self-narrative Good social worker Family Social work education |
Date: | 2017 |
Issue Date: | 2017-09-13 15:22:49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從我是不是一個好社工的自我懷疑開始,以自我敘事為研究取向,探索:(一)社會工作教育如何建構好社工的樣貌?(二)在家庭經驗和社會工作教育的交織下,我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社工?(三)如何安放我對好社工的焦慮,找到解放自己的可能性?
透過閱讀、對話與書寫,梳理過去作用在我身上主流的「專業」社工框架,那些對於好的想像,小心翼翼的姿態,一步步抽絲剝繭,如撥雲見霧般看見整體的樣貌,那些小心翼翼源自於自己在原生家庭裡求生存的姿態,在看懂自己身上所烙印對於好的印記後,我開始試著正視它,並直接回到家庭現場面對它,進而面對自己、接納自己的樣貌,讓那些過往為我助人工作的養分,並試著在助人樣貌裡,漸漸展露出自己,成為「我」的特色,而,這也是我所追求一個好社工的樣貌。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my self-doubt – Was I a stereotypically good social worker? By means of self-narrative, I will explore: 1st : How our social work education constructs the image of a good social worker? 2nd : What kind of a social worker I have beco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y family experience and the social work educational system? 3rd : How can I release my anxiety of being a good social worker and find out the possibility to unchain myself?
Through reading, conversation, and writing, I wish to understand how the mainstream stereotype of a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makes impact on me to see the whole picture of my social worker career. After progressively going over my family circumstances back in the days when I was young, I try to face it, and accept who I am now. Hopefully, these past experiences can be beneficial to let me be my true self while helping others, which is my ultimate goal for being a self-defined good social worker. |
Reference: | 中文文獻 王淑娟(2010)。盈豐行的小女兒-走過貧窮與性道德壓迫。應用心理研究,48,39-78。 王增勇(2005年12月)。說故事、作社工。「2005敘事與社會工作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資訊大樓國際會議廳。 丘羽先(譯)(2008)。變的美學(原作者: Keeney, B.)。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83)。 佘雲楚(1999年3月22日)。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夢魘-一個社會學的剖析。取自www.psy.fju.edu.tw/action/02101.doc。 吳就君(譯)(1991)。家庭如何塑造人(原作者:Satir, V.)。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吳就君(譯)(2013)。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原作者:Satir, V.)。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8) 李月蘭(2016)。迴盪在換幕到真實的裂縫中-一條通往「民眾性」劇場實踐道路的反身敘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育純(2006年 10 月)。論青少年未婚懷孕及其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73.htm。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心靈工坊。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柯麗評(2009)。當敘事、女性主義走入社會工作─再度遇見受暴婦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洪素珍、楊大和、黃燕珠(譯)(2002)。創傷與治療師:亂倫生存者心理治療中的反移情與替代性受創(原作者:Pearlman, L. A. & Saakvitne, K. W.)。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范瑞玟(譯)(2008)。假性孤兒: 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原作者:Lindsay C. Gibson)。台北:小樹文化。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徐敬官(2004)。書寫你的生命故事:自我敘事與身分認同。中華傳播學會投稿論文。 張志豪(2012)。從遊民到游牧―一個「心理專業」助人者朝向「基督信仰」實踐工作者的移動軌跡。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靜宜(2013)。高風險少年的另類陪伴-青少年自傳劇營隊之參與觀察經驗。諮商與輔導,331,7-10。 莊凱翔(2009)。研究生之死-社工教育中的師生關係。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郭志南(2012)。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郭玲妃、馬小萍(2002)。雙重家鎖:受虐婦女的母職經驗。女學學誌,13,47-90。 陳阿月(譯)(2008)。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原作者:Alice, M.)。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陳逸群(譯)(2002)。心靈舞臺:了解你生命多樣化的角色(原作者:King, V.)。台北:生命潛能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楊秀華(2007)。籠中鳥的飛越-家暴奮戰者的自我敘說。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論文。 楊索(2013)。我那賭徒阿爸。臺北市:聯合文學。 楊琇文(2014)。人溺,己溺?──性侵害防治社工替代性創傷歷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論文。 楊渡(2014)。水田裡的媽媽。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 楊滿玉(2002)。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雅雯(2014年1月)。台灣區眼鏡工業同會公會。工商會務季刊,94。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取自http://198.55.121.69/cgi-bin/big5/k/37a2?q1=dp1&q27=20140218231128&q35=&q65=2006003&q22=18。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 : 敘事治療的力量(原作者:White, M.& Epston, D.)。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0)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蔡培元(2008)。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徐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M.)。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賴冠郎(1996年5月)。西藥製造業發展簡史。取自 http://163.23.171.1/info/輔導室/行職業資訊研發成果/001/002/a073/index.htm。 鍾思嘉(2001)。專業助人者的替代性創傷與因應策略。發表於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簡憶鈴、王增勇(譯)(2005)。傅柯與治療:悲傷與規訓。收錄於王增勇等譯之傅柯與社會工作,187-225。台北:心理。 顏怡今(2016年08月15日)。肉粿美味戰 屏東尬台南。蘋果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815/927928/。 魏劍凜(2014)。與權威共舞-我的社會工作實踐歷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Gilliland, B. E., & James, R. K. (2001).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4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Brooks. Lai Ching Leung (2007). Reflective Practices: Challenges to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Hong Ko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26(6). Loehr, Jim (2008). The Power of Story: Rewrite Your Destiny in Business and in Life. Baker & Taylor Books. Lynne E Anderson, John Carta-Falsa (2002). Factors that make faculty and student relationships effective College Teaching. Washington, 50(4), 134-138. Merle A. Fossum, & Marilyn J. Mason (1989). Facing Shame: Families in Recovery. W. W. Norton & Company. R.G. Kunzel, Fallen Women (1933). Problem Girls: Unmarried Mothers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illman, L.M. (2009). Body and bulimia revisited: Reflections on “A Secret Life.”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7(1), 98-112.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2264008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64008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400801.pdf | | 2710Kb | Adobe PDF2 | 51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