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 王玉葉,歐美死刑論述,2015年1月,2版。 2.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2009年4月。 3. 朱迺欣,人的情緒面:大腦的角色,載:人是什麼:生命教育,2010年12月。 4. 李震山,論憲法未列舉之自由權利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上冊,2002年。 5. 林山田,刑罰學,1998年修訂版。 6. 張麗卿,司法精神醫學,2001年8月。 7. 琳達·E.卡特、埃倫·S.克賴斯伯格、斯科特·W.豪爾著,王秀梅、邱陵、曾賽剛譯,美國死刑法精解,2009年,2版。 8. 廖福特,兩公約之歷史發展及台灣參與,載:聯合國人權兩公約,2014年8月。 9. 劉秉鈞,論犯罪的法律效果-以保安處分之目的與刑罰之差異為中心,載: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2012年4月。 10. Prof. Dr. Hans-Jurgen Kerner等人,死刑存廢的新思維,2009年6月。
(二) 期刊論文
11. 王正嘉,論死刑之裁量與界限:以兩公約與比較法為出發,臺大法學論叢,45卷2期,頁687-754,2016年6月。 12. 王皇玉,死刑在臺灣,臺灣法學雜誌,170期,頁45-74,2011年2月。 13. 王英傑,法治國家之死刑政策探討,刑事法雜誌,57卷2期,頁1-47,2013年4月。 14. 李艾倫,最高法院生死辯:死刑案件三審言詞辯論,全國律師,17卷7期,頁27-30,2013年7月。 15. 李佳玟,死刑案件的審判程序— 從《麻州州長死刑諮詢委員會報告》談起,全國律師,18卷5期,頁72-88,2014年5月。 16. 林東茂,論西德少年法院法之少年刑罰,刑事法雜誌,29卷2期,頁64-74,1985年。 17. 林慈偉,論「情節最重大之罪」與死刑裁判,檢察新論,17期,頁180-196,2015年1月。 18. 法思齊,割喉魔之審判──精神障礙與死刑,月旦法學教室,167期,頁56-64,2016年9月。 19. 洪蘭、阮啟宏、陳巧雲,暴力犯大腦秘密檔案,科學人雜誌,頁44-49,2011年7月。 20. 胡海國,人格病態由腦觀之,科學人雜誌,頁74-77,2013年1月。 21. 翁國彥,瘋癲與審判:死刑案件中的精神障礙被告,臺灣人權學刊,3卷2期,頁183-199,2015年12月。 22. 張升星,謝依涵強盜殺人案判決評析--併論兩公約施行法之國內法效力,月旦裁判時報,38期,頁65-82,2015年8月 23. 張麗卿,刑事責任相關之最新立法修正評估,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3期,頁33-82,2005年12月。 24. 郭豫珍,刑罰目的觀對法官量刑影響力的質化研究,法學叢刊,56卷4期,頁65-88,2011年10月。 25. 陳巧雲,以腦波檢視衝動型暴力青少年的抑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卷3期,頁80-86,2015年6月。 26. 陳巧雲、白新名,負面情緒對暴力青少年抑制能力之影響:腦波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6卷2期,頁21-52,2014年12月。 27. 陳巧雲、吳宣霈,從抑制控制與錯誤監控機制來探討青少年的暴力行為,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5卷1期,頁63-90,2013年6月。 28. 陳志龍,超越合理懷疑與證據證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9期,頁187-223,2009年3月。 29. 達頓(Kevin Dutton)著,謝伯讓譯,人格病態者的成功特質,科學人雜誌,頁70-73,2013年1月。 30. 廖福特,「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之影響:最高法院死刑相關判決之檢視,臺大法學論叢,頁911-956,2014年11月。 31. 廖福特,生命權與廢除死刑:歐洲理事會觀點之分析,政大法學評論,92期,頁49-120,2006年8月。 32. 劉傳璟,論刑罰的目的─ 應報之綜合理論的再建構,刑事法雜誌,59卷5期,頁37-80,2015年10月。 33. 錢建榮,最高法院死刑量刑辯論淪為「異鄉人」的審判!,全國律師,17卷7 期 ,頁22-26,2013年7月。 34. 謝煜偉,「永山基準」台灣版?-死刑量刑基準的具體化,臺灣法學雜誌,249期,頁212-217,2014年6月。 35. 謝煜偉,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中研院法學期刊,15期,頁139-206,2014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36. 楊媖淑,死刑案件之被害影響陳述─以美國法為參照對象,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四) 報紙及網路文獻
37. 張升星法官,〈司法裁判的虛矯與荒謬〉一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13年7月4日。 38. 王陽翎,你不夠善良—科學衝擊哲學?惹火的道德心理學,載於: http://pansci.asia/archives/85742 , (最後瀏覽日期: 2017年7月12日)。 39. Leon Huang, 心理鑑定與「教化可能性」:法律與心理學文本交錯,載於: https://m.facebook.com/leonardhuang/posts/10204997011237897(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07月12日)。
二、 英文文獻
(一) 書籍
40. Daphne J. Holt, et al. (2016),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sychiatry (2nd ed.), 771-776. 41. Mai, Jürgen K (2012), Human Nervous System(3rd ed.), 989-999. 42. Stephen M. Stahl (2013),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4th ed.)
(二) 期刊論文
43. Chen, C-Y, Muggleton N. G., Juan C-H, Tzeng, O. J-L & Hung, D. L. (2008, Mar). Time pressure leads to inhibitory control deficits. 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 483-488. 44. Corey, J. D., & Costa, A. (2015).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on moral decisions. Ciencia Cognitiva, 57-60. 45. Dimoska, A., & Johnstone, S. J. (2007) .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rait impulsivity in nonclinical adults: Stop-signal performance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31 (2), 443-454. 46. Farrington, D. P. (1991).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adult violence: Early precursors and later-life outcom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 5-29. 47. Gehring, W. J., Gratton, G., Coles, M. G., & Donchin, E. (1992) . Probability effects on stimulus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 (1), 198-216. 48. Sadeh N, Javdani S, Verona E., (2013), Analysis of Monoaminergic Genes, Childhood Abuse, and Dimensions of Psychopathy. J Abnorm Psychol. 122 (1), 167-79. 49. Sterzer, P., Stadler, C., Poustka, F., & Kleinschmidt, A. (2007). A structural neural deficit in adolescents with conduct disord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ack of empathy. Neuroimage, 37 (1), 335-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