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269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69/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890604      在线人数 : 5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269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91


    题名: 論纏擾行為之管制與制裁-兼評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
    A study on the control and punishment of Stalking-Comment on the Stalking Prevention Draft
    作者: 葉錦龍
    Ye, Jin Long
    贡献者: 許恒達
    Hsu, Heng Da
    葉錦龍
    Ye, Jin Long
    关键词: 纏擾
    纏擾防治法
    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
    ストーカー規制法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09-13 14:54:44 (UTC+8)
    摘要: 近來有關纏擾行為之報導時有耳聞,然纏擾行為並非為一個新穎的課題,一直以來纏擾行為都是個層出不窮的問題,而隨時科技進步與人民相處模式之改變,手段越發千變萬化,對於受纏擾者之影響與傷害亦不可謂不巨大。觀之我國現有法規範,對於纏擾行為可透過行為人所為之纏擾行為態樣而對尋得特定之法規範加以適用,雖可達一定之管制與制裁,然難免會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疑慮。
    反觀各國立法例,早已對於纏擾行為加以重視與討論,並紛紛透過制定一專法對於纏擾行為進行全面性之管制與制裁。以美國為例,其於 1990 年,加州制定美國第一部反纏擾法,而於 1996 年由聯邦法畫下最後一筆,全美從聯邦至各州均有其自行之反纏擾法之規範。至於鄰近我國的日本,亦於平成十二年(2000 年)施行纏擾防治法(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簡稱:ストーカー規制法),以嚇阻纏擾犯罪。鑑於近年來社會發生多起加害者透過跟蹤騷擾,因而對被害人造成致命死傷案件,2015年於司法院第 8 屆第 7 會期第 10 次會議中提出爰制定「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以具體規範和防制社會中之跟蹤騷擾問題,促使民眾的人身安全與自由、隱私及尊嚴得以獲得進一步保障。
    然而,相較於外國對於纏擾行為之研究與保護,我國在對於纏擾行為問題之重視上略有不足,現行法規範亦缺乏完整的規範保護措施,此對於被纏擾者無疑是場噩夢。據此,筆者擬以纏擾行為為探討核心,先行探究纏擾行為之內涵與影響,並以對國家對於纏擾行為之保護與研究作為輔助,進一步對於我國最新立委提案之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進行檢討,希冀能為我國纏擾行為提供法源依據,並給予被纏擾者有效的保護與援助,以建構一個安全平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書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Ronald J. Comer原著、林美吟譯,變態心理學,二版,心理出版社,2012年。
    甘添貴,刑法各論(上),三版,三民書局,2013年。
    甘添貴,刑法各論(下),三版,三民書局,2014年。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四版,三民書局,2016年。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七版,元照,2016年。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五版二修,元照,2006年。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五版二修,元照,2006年。
    林山田,刑罰學,修訂版,台灣商務,2005年。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六版,元照,2014年。
    高鳳仙,性暴力防治法規,初版,新學林,2005年。
    高鳳仙,家庭暴力法規之理論與實務,二版,五南,2011年。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初版,元照,2013年。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初版,元照,2014年。
    陳若璋,大學生性騷擾、性侵害經驗特性之研究,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3年。
    陳敏,行政法總論,九版,新學林,2016年。
    曾淑瑜,圖解知識六法-刑法分則篇,二版,新學林,2011年。
    黃仲夫,簡明刑法分則,初版,元照,2010年。
    鄭正忠,社會秩序維護法,初版,書泉出版社,1997年。
    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十一版,新學林,2016年。

    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施慧玲、林志潔,婚姻暴力防治規範之反思與重建-兼論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十年成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2年。
    陳修君、薛進坤,刑法強制猥褻、性騷擾防治法與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法律競合及適用問題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
    黃壬聰,尾隨者的類型和方法,收錄於:林燦璋主編,犯罪剖繪(二) —連續殺人罪偵查,初版,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2000年,頁124-143。
    廖福特,國家積極義務與私人生活保障─歐洲人權法院2010年相關判決之檢視,收錄於: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四),初版,元照出版,2012年10月,頁283-316。
    蔡宗珍,Caroline Von Hannover v. Germany(刊登卡洛琳公主私人生活照片案)歐洲人權法院第三庭於2004/06/24之判決,收錄於:歐洲人權法院裁判選譯(一),司法院,2009年,頁194-195。

    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許靜寧,家事法官處理疑似異常保護令個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陳虹燁,防制纏擾行為之立法建議-以校園內不當追求行為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黃靜怡,跟蹤行為及其被害型態實證研討:以國立中正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廖家陽,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研究—以民事保護令制度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蕭靜芬,餐飲職場性騷擾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飯店餐飲外場員工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期刊(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曉丹,法律論證事實的脈絡分析-以越南婚姻移民婦女之家庭暴力為例,法學新論,第14期,2009年9月,頁59-85。
    沈慶鴻,婚姻暴力受虐者習得的無助感之分析研究,實踐學報,第31期,2000年6月,頁53-91。
    林山田,使用刑罰或秩序罰的立法考量,刑事法雜誌,第34卷第1期,1990年2月,頁1-6。
    林琬珊,日本纏擾行為規制法之背景及其立法,月旦刑事法評論,第5期,2017年6月,頁52-88
    法思齊,反跟追法之新挑戰──美國網路跟追法(Cyberstalking Law)之初探,月旦刑事法評論,第5期,2017年6月,頁39-51。
    法思齊,美國反跟追法(Anti-Stalking Law)之研究─兼論我國相關法制之建構,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3期,2013年1月,頁1-47。
    邱琦,工作場所性騷擾民事責任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2期,2005年 3月,頁181-214。
    洪遠亮,回應民事保護令部分問題,律師雜誌,248期,2000年 5月,頁72-106。
    高鳳仙,性騷擾之法律概念探究,法令月刊,第52卷第4期,2001年4月,頁 24-44。
    張維容,日本「騷擾行為規制法」之研究,警政論叢,第10期,2010年11月,頁 267-299。
    陳文貴,從行政罰法看行政不法與刑事不法之交錯,法令月刊,第58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36-51。
    陳英淙、林燦璋,跟追問題之探討,軍法專刊,第59卷第4期,2013年8月,頁1-21。
    陳淑芬,「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2003年3月,頁182-199。
    陳慈幸,司法改革的另一思考:從日本纏擾(Stalker)防治法談起,司法新聲,第 97期,2011 年 1 月,頁78-104。
    曾孆瑾,由性騷擾防治法實施看性騷擾事件之處理與態度,社區發展季刊,第116期,2007年5月,頁175-192。
    焦興鎧,大專校園性騷擾所引起的法律爭議及其防治之道-美國經驗所提供之啟示,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4期,2001年 4月1日,頁3-36。
    黃士軒,概觀日本糾纏騷擾行為罪的處罰現況,月旦刑事法評論,第5期,2017年6月,頁89-111。
    黃富源、林千芩,提升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辨識指標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第4卷第2期,2008 年12月,頁1-26。
    劉志鵬,兩性工作平等法草案「整合版」所定職場性騷擾之研究─以日本法制為比較對象,月旦法學雜誌 ,第71 期,2001 年 4 月,頁41-53。
    蔡宗珍,性騷擾事件之法律適用與救濟途徑之分析-以公務人員間之性騷擾事件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 77 期,2011 年 3 月,頁 39-80。
    蔣駿,透視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之團體盲思,中華行政學報,第12期,2013年6月1日,頁103-121。
    鄭津津,性騷擾防治相關法規範之適用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116期,2008年11月15日,頁 84-89。
    鄭津津,美國工作場所性騷擾相關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1998年 7 月,頁233-265。
    鄭津津,敵意環境性騷擾的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54期,2007年3月,頁30-31。
    羅燦煐,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6期,2002年6月,頁193-249。

    網路資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麗容,何謂性騷擾:你我的解讀相同?,http://www.personnel.ntu.edu.tw/~persadm/960503sex.doc,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3月12日。
    吳姿瑩,親密暴力被害者,近八成遭伴侶跟蹤騷擾,現代婦女基金會電子報,第117期, http://www.38.org.tw/List_1.asp?id=857,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1月28日。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纏擾行為研究報告書, http://www.hkreform.gov.hk/tc/publications/rstalk.htm,最後瀏覽時間:2017年3月28日。
    許芝綺,「恐怖情人條款」實施滿週年,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通報225案,新北市訊,http://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parentpath=0,1944&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702130020&t=null&mserno=201309100001,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3月12日。
    警察機關受(處)理家庭暴力案件情形,內政部警政署,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mp?mp=1,最後瀏覽時間:2016年3月12日。。

    二、英文文獻
    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Stephen A. Saltzburg&Daniel J. Capra, “ American Criminal Procedure:cases and commentary”, 10th Edition,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2014)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 “Project To Develop a Model Anti-Stalking Code for States” (1993).
    Washington, D.C. : U.S. Dep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Violence Against Women Grants Office, “Stalking and Domestic Violence: The Third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under th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1998)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Center for Victims of Crime, “The model stalking code revisited : responding to the new realities of stalking” (2007).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Diacovo N., “California’s Anti-Stalking Statute: Deterrent or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24, at389-399 (1995).
    Leibman F.H., “Serial Murderers: Four Case Histories”, Federal Probation ,53(4), at41-45 (1989) .
    McAnaney K., Curliss L.A., & Abeyta-Price C.E., “ From Imprudence to Crime:Anti-Stalking Laws”, 68 Notre Dame L. Rev. 819, at 821-905(1993).
    Pathé M.& Mullen P.E., “The impact of stalkers on their victim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0, at12-27 (1997).
    Zona M.A., Kaushal K. S., &Lane J.,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rotomanic and obsessional subjects in a forensic sample ”,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38(4) , at894-903(1993).

    網路資料(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dr. Albert Benschop, “translation: Connie Menting,CyberStalking: menac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sociosite.org/cyberstalking_en.php, 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13日。
    Nation Stalker Programme(n.d),“What is the effect of stalking on victims”, http://www.thensp.co.uk/faq/the-effect-of-stalking-on-victims.asp, 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8日。
    National Victim Assistance Academy, “Chapter 22 Special Topics Section 2:Stalking”, https://www.ncjrs.gov/ovc_archives/nvaa2002/chapter22_2.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8日。
    The Anti-stalking Web Site, “Stalkers & Stalking” , http://www.antistalking.com/ aboutstalkers.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8日。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Press Release: OVW Highlights Significant Findings of Stalking Crimes Report”, http://www.justice.gov/ovw/stalking. , 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8日。

    三、日文文獻
    書籍(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岩下久美子,人はなぜストーカーになるのか,文芸春秋,2001年。
    清水潔,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遺言,新潮文庫,2004年。
    藤本哲也,犯罪はなぜくり返されるのか―社会復帰を支える制度と人びと, ミネルヴァ書房,2016 年。
    馬場.澤田法律事務所,ストーカー•DV 被害にあっていませんか?,第1版,中央経济社,2011年。
    馬場.澤田法律事務所,弁護士に聞きたい!ストーカー。DV Q&A,第2版,中央経济社,2014年。
    檜垣重臣,ストーカー規制法解說(改訂版),第四刷,立花書房,2010 年。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横山佳祐,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について,捜査研究,793号,2017年,頁16-26。
    高井良浩,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改正及び配偶者からの暴力の防止及び被害者の保護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改正について,警察学論集,第67巻第2号,2014年,頁64-86。
    高野磨央,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の逐条解説等について,警察学論集,70巻1号,2017年,頁8-64。
    土本武司,連続メールによるストーカー―逗子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捜査研究,742 号,2013年,頁124-127。
    鈴木三男,ストーカー事案対策の現状と課題,警察学論集,67巻11号,2014年,頁6-23。
    檜垣重臣,「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について,警察学論集,53巻7号,2000年,頁78-124。

    網路資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ストーカー行為等の規制等に関する法律等の解釈及び運用上の留意事項について(通達),https://www.npa.go.jp/laws/notification/seian/seiki/290526-63.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2月20日。
    警視庁,http://www.keishicho.metro.tokyo.jp/seian/stoka/jokyo_1.htm,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1月28日。
    都道府県の迷惑防止条例,http://www.geocities.co.jp/WallStreet-Stock/3870/meiwaku_jyourei/meiwaku_jyurei_menu.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月3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165105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651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5101.pdf1762KbAdobe PDF2102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