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6871      Online Users : 6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266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62


    Title: 台灣當代地母信仰演變與經典探究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mu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the scriptures study
    Authors: 蔡萱霈
    Tsai, Hsuan Pei
    Contributors: 謝世維
    Hsieh, Shu Wei
    蔡萱霈
    Tsai, Hsuan Pei
    Keywords: 后土
    地母
    地母經
    唯心宗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9-13 14:40:53 (UTC+8)
    Abstract: 地母信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系統,它形式由自然崇拜隨著朝代 地母信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系統,它形式由自然崇拜隨著朝代 地母信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系統,它形式由自然崇拜隨著朝代 地母信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系統,它形式由自然崇拜隨著朝代 地母信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系統,它形式由自然崇拜隨著朝代 文化背景與人因素的變革,逐漸受到了道教或物附加影響在光緒年間扶 文化背景與人因素的變革,逐漸受到了道教或物附加影響在光緒年間扶 文化背景與人因素的變革,逐漸受到了道教或物附加影響在光緒年間扶 文化背景與人因素的變革,逐漸受到了道教或物附加影響在光緒年間扶 文化背景與人因素的變革,逐漸受到了道教或物附加影響在光緒年間扶 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鸞傳至台 灣時在地化成為一種民間信仰。代仍然繼續推演,直今日灣當代的地母信 仰或許也有部分廟宇因應各自差異,難免為灣當代的地母信 仰或許也有部分廟宇因應各自差異,難免為灣當代的地母信 仰或許也有部分廟宇因應各自差異,難免為灣當代的地母信 仰或許也有部分廟宇因應各自差異,難免為仰增添不同色彩,新興宗教的加入也在其中 有一個顯著案例即是唯心聖仰增添不同色彩,新興宗教的加入也在其中 有一個顯著案例即是唯心聖仰增添不同色彩,新興宗教的加入也在其中 有一個顯著案例即是唯心聖仰增添不同色彩,新興宗教的加入也在其中 有一個顯著案例即是唯心聖仰增添不同色彩,新興宗教的加入也在其中 有一個顯著案例即是唯心聖對地母信仰進行的補法儀。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思考,討論自古演 對地母信仰進行的補法儀。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思考,討論自古演 對地母信仰進行的補法儀。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思考,討論自古演 對地母信仰進行的補法儀。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思考,討論自古演 對地母信仰進行的補法儀。本文以此為著眼點思考,討論自古演 變至當代的情形和職能差異,台灣民間地母信仰與唯心聖教中又有 變至當代的情形和職能差異,台灣民間地母信仰與唯心聖教中又有 變至當代的情形和職能差異,台灣民間地母信仰與唯心聖教中又有 變至當代的情形和職能差異,台灣民間地母信仰與唯心聖教中又有 何異同?透過分析兩者間的背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景、相關儀式與對《地母經》的使用情形來判斷兩 者對地母信仰的詮釋差異;最後整理出台灣當代特點與可能發展遠景。
    Reference: 中文書目

    1.董芳苑,《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1986。
    2.混元禪師,《天坑地洞天災永息祈安消災法會(補地法儀)》,南投:唯心宗易鑰出版社,2011。
    3.蕭登福,《后土地母信仰研究》,台北:新文豐,2015。
    4.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1999。
    5.林本炫編譯,《宗教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6.林本炫,〈社會學有關『新興宗教運動』定義的意涵〉,《宗教論述專輯(五)》,台北:內政部出版,2003。
    7.張家麟,〈宗教儀式感受與宗教教義實踐—以鸞堂之扶鸞儀式為焦點〉,發表於台灣宗教學會2004 年年會,台北:政治大學,2004。
    8.張家麟,〈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研究趨勢之分析〉,《當代台灣宗教發展》,台北:文景書局,2005。
    9.戴康生,《當代新興宗教》,北京:東方,1999。
    10.瞿海源,《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台北:桂冠,2006。

    中文期刊

    1.吳寧遠,〈後現代化社會與宗教現象〉,《東方宗教研究》,5:7(台北,1996),頁259-265。
    2.蔡彥仁,〈宗教融合的理論與實踐:以早期基督教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2(台北:2005),頁159-203。
    3.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的定義問題〉,《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台北:1999),頁10-11。
    4.蕭登福,〈山西萬榮后土祖祠的建立與衍變,及臺灣地母信眾的尋根之旅〉,《應用語文學報》,(台北:2014),頁19-40。
    5.林珊妏,<越南后土夫人故事及其相關信仰研究>,《臺東大學人文學報》,(台東:2012),頁1-35。
    6.吳昇鴻,〈雲林古坑建德寺地母信仰初探〉,《雲林文獻》,(雲林:2011),頁63-93。
    7.王至芸,〈新莊「無極地母宮」初探〉,《人類與文化》,(台北:2011),頁173-181。
    8.蕭登福,〈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及地母信仰〉,《道教月刊》,(台北:2007),頁16-17。
    9.蕭登福,〈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及地母信仰〉,《世界宗教學刊》,(台北:2004),頁1-41。
    10.簡榮聰,〈臺灣土地信仰面面觀〉,《臺灣史蹟》,(台北:2001),頁141-188。
    11.林仁昱,〈臺灣奉祀「地母至尊」宮廟考查及信仰觀念探析〉,《興大中文學報》,(台中:2008),頁565-567+569-619。
    12.廖咸惠,〈唐宋時期南方后土信仰的演變--以揚州后土崇拜為例〉,《漢學研究》,(台北:1996),頁103-134。
    13.施慧美,〈歐洲地母神信仰與雕塑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台北:1996),頁129-148。
    14.沈武義,〈九華天掌劫天尊承天效法坤元無上后土至尊普載皇地衹地母元君聖紀〉,《高雄道教學院學報》,(高雄:2006),頁97-111。

    英文書目

    1.Gerardus van der Leeuw,”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tr. J. E. Turner (MA. Diss., Peter Smith, 1967).
    2.Michael Pye, “Syncretism versus Synthesis,”in Method &Theory in theStudy of Religion 6 (1994), pp.217-229.
    3.Michael Pye, “Syncretism and Ambiguity,” in Syncretism in Religion: A reader, ed. Anita M. Leopold and Jeppe S. Jensen(Brill, 2004), pp.59-61.
    4.Robert D. Baird, “Syncretism and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in Essays in the Histor of Religions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e., 1991), pp.59-71.
    5.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pp.48-78.



    博碩士論文

    1.吳昇鴻,《台灣地母至尊信仰研究─以建德寺地母廟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2. 林本炫,《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3.鍾宗憲,《宜蘭壯圍大福補天宮女媧信仰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
    4.簡秀帆,《宜蘭壯圍女媧廟-補天宮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2013。
    5.吳黎碩,《先秦母神信仰與發展出探》。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
    6.吳慕雅,《中國原母神神話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2008。
    7.范佳琪,《論女媧形象的嬗變:以文獻學為考察中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
    8.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與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9.陳宣竹,《女媧神話及其後世文學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10.張馨方,《唯心聖教的經典、教義與實踐以《唯心聖教安心真經》為主》。台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網際網路

    1.松山慈惠堂,http://www.sstht.org.tw/article/view/16。

    2.台北蘆洲護天宮,http://www.sstht.org.tw/article/view/16。

    3.財團法人寶湖宮天地堂地母廟,http://www.timu.org.tw/。

    4.唯心宗禪機山仙佛寺,http://www.cjs.org.tw/news2011/main/book12.aspx?c_id=c0000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0156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6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501.pdf1441KbAdobe PDF236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