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18525      Online Users : 2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264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647


    Title: 「有法」/「無法」────金聖歎詮釋活動研究
    Method and Non-Method :the activity of Jin Shengtan’s enigmatic exegetical style
    Authors: 廖宣惠
    Liao, Hsuan Hui
    Contributors: 高桂惠
    廖宣惠
    Liao, Hsuan Hui
    Keywords: 金聖歎
    智顗
    文學詮釋
    方法
    伽達默爾
    Jin Shengtan
    Zhiyi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Method
    Gadamer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9-13 14:30:2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金聖歎評點《水滸傳》、《西廂記》兩部才子書為觀察,探討金氏如何透過改造文本,在詮釋活動中創造許多方法,法的範疇不只涉及文法,同時也是讀法、史家筆法、佛法及書、畫、建築等百工技法的融合運用。由於金氏詮釋活動同時遊走於「有法」、「無法」兩端,將才子、菩薩、君子形象化為一體,並於評點中融合儒、釋、道三家詮釋開展真理的體道辯證,故本研究輔以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在《真理與方法》對於詮釋與真理的思考作為對話,聚焦金氏改寫與評點過程中所呈現的歷史意識、對話辯證、視域融合等詮釋現象,深入比對金氏對天台智顗《法華經》的詮釋承繼,如智者大師的「五重玄義」、「四意消文」、「一心三觀」等詮釋法,觀察金氏如何於詮釋活動中化用這些法,藉由觀察金氏對天台解經法的使用與類似莊子卮言曼衍的書寫特質,可見金氏以文為戲,在評點中拉入讀者、作者、書中人物與自己對話,同時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在「有法」與「無法」兩端遊走,鬆動各家方法的界限,將其融合成一片天真意境,拓展讀者審美經驗。
    In this paper I present a survey of Jin Shengtan’s commentaries and critical editions of two of the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Shuihu zhuan (Water Margin) and Xixiang ji (The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I investigate the textual emendations made by Jin and how they influence his copious annotations covering such areas as grammar, pronunciation, history, Buddhism, and a wide variety of technical fields. Drawing on the perspective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Jin conflates the traditional images of the gifted scholar, the bodhisattva, and the man of integrity, and his annotations can be seen as a dialectic on realizing the Way.

    Adopting the approach of Hans-Georg Gadamer, who in Truth and Method presents the dialogue between interpretation and truth, I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dialectic, and integrated field of vision revealed in Jin’s commentaries and critical editions, which I compare to the commentary on the Lotus Sutra written by Zhiyi, the founder of the Tiantai school of Chinese Buddhism. I discuss how Jin adapted various interpretive principles used by Zhiyi, such as “the five categories of profound meaning,” “the four kinds of exegesis,” and “the three insights in one thought.” I als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Jin’s application of the Tiantai exegetical methodology and the “remarkable adaptation” and “extension of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huangzi. All this reveals Jin’s playful approach to language, by which he draws the reader into a kind of dialogue with himself, the writer,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Finally, I examine the way in which Jin delights in riding the fence between “method” and “non-method” and blurring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pretive methodologies so as to meld them into a single ingenuous perspective, thereby expanding the read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Reference: (依時代與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古籍文獻

    (一)傳統文獻

    〔周〕管仲,〔唐〕房玄齡注,李勉釋:《管子》,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周〕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李學勤主編、浦衛忠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鄭玄注:《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隋〕智者大師述,〔唐〕章安大師記、湛然大師籤:《法華玄義釋籤》,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纂社,1990年。
    〔宋〕朱熹,黎靖德編、王星賢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朱熹,蕭天石主編:《四書集註》,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85年。
    〔元〕王實甫,王季思校注:《西廂記》,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明〕屠龍:《鴻苞》,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年。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李贄,張建業、張岱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清〕金聖歎,陸林輯校:《金聖歎全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金聖歎,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嘆全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清〕廖 燕:《金聖嘆先生傳》,林子雄、林慶彰編:《二十七松堂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95年。
    〔清〕佚 名:《辛丑紀聞》,《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1989年。
    〔清〕徐 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4年。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續筆》,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北:開明出版,1973年。
    〔清〕譚 獻,郭紹虞、羅根澤編:《複堂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84年。
    〔清〕廖 燕,林子雄、林慶彰編:《二十七松堂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出版,1995年。
    〔清〕姚祖恩編:《史記菁華錄》》,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清〕尤侗,李肇翔、李復波點校:《艮儒雜說、續說,看鑑偶評》,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周亮工輯:《賴古堂尺牘新鈔》,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清〕夏 基,張宏生編:《清詞珍本叢刊》,南京:鳳凰出版發行,2007年。
    〔清〕吳偉業:《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

    (二)佛教藏經

    佛典引用主要是採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光碟,2011 年。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93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09, no. 262
    〔後秦〕龍樹菩薩作,鳩摩羅什譯:《中論》,T30, no. 1564
    〔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記錄:《妙法蓮華經玄義》,T33, no. 1716
    〔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記錄:《妙法蓮華經文句》,T34, no. 1718
    〔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記錄:《摩訶止觀》,T46, no. 1911
    〔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述:《觀心論疏》,T46, no. 1921
    〔隋〕智者大師說,灌頂記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T46, no. 1922
    〔隋〕灌頂撰:《天台智者大師別傳》,T50, no. 2050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宋〕贊寧:《宋高僧傳》,T50, no. 2061

    二、近人論著

    丁 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王靖宇,談蓓芳譯:《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2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湘文化,2003年。
    朱志榮編:《中國美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江建俊:《魏晉「神超形越」的文化底蘊》,台北:新文豐出版,2013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何寅編:《中國文化與世界》,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何衛平:《高達瑪》,台北:生智文化,2002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
    吳子林:《經典再生產:金聖歎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出版,2001年。
    吳正嵐:《金聖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2002年。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
    吾 淳:《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2011年。
    巫 鴻,梅玫等譯:《時空中的美術》,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李玉珍:《佛教文學裡的聖凡男女》,台北:新文豐出版,2016年。
    沈柔堅編:《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美術社,1997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份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林富士:《宗教與醫療》,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洪漢鼎:《理解的真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洪漢鼎:《當代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學生書局,195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中:中央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浦安迪,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6年。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張 弘:《存在美學的構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張世君:《明清小說評點敘事概念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
    張高評:《左傳文章義法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張國光:《水滸與金聖嘆研究》,河南:中洲書畫社,1981年。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台北:政大出版社,2011年。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起源和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1992年。
    梁麗玲:《《賢愚經》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
    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台北:文津出版,2001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台北:里仁,2004年。
    陳 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陳秀芬:《養生與修身: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台北:稻鄉出版,2009年。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淑滿:《金聖歎評改《西廂記》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
    陳登原:《金聖嘆傳》,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陳萬益:《金聖嘆的文學批評考述》,台北:精華印書館,1976年。
    陳鼓應、趙建偉著:《周易註釋與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台北:三民,2011年。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5年。
    陸 林:《金聖歎史實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傅正玲:《悲壯與蒼涼——水滸意境的探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年。
    傅佩榮主編:《孔子辭典》,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三民出版,1999年。
    黃霖主編:《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楊 義:《中國敍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楊清惠:《文法——金聖歎小說評點之敘事美學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導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年。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
    賈賢茂:《金聖歎評傳》,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台北:允晨文化,2008年。
    廖肇亨:《巨浪迴瀾: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台北:法鼓文化,2014年。
    廖肇亨:《忠義菩提:晚明清初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台北:大安出版,1992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北京:中國書局,1984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年。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賴賢宗:《天台佛教的解脫詮釋學》,台北:新文豐,2010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2003年。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台北:歷史博物館,2003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戴 健:《明代後期吳越程式娛樂文化與市民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鍾彩鈞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鍾錫南:《金聖歎文學批評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藍吉富、劉增貴編:《中國文化新論》,台北:聯經出版,1982年。
    羅 鋼:《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羅宗強編:《明代文學硏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2006年。
    譚 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譚 帆:《金聖歎與中國戲曲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2年。
    釋慈怡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台北:學生書局,2003年。

    三、學位論文

    于莉莉:《金聖嘆《西廂記》評點的闡釋理論》,廣西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文赫:《金聖嘆文學批評理論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李漢濱:《金聖歎小說美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林桂如:《李卓吾、金聖嘆《水滸》人物評論之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
    康百世:《金聖嘆評改水滸傳的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張俊喜:《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敘事學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閏熙:《金聖歎擬史批評所見水滸傳敘事之史家書法》,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曙光:《中國古代敘事文本評點理論研究:以金聖嘆評點為中心的現代闡釋》,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曹 琳:《金聖歎《才子古文》的評點研究》,寧夏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陳怡君:《才子本色法——金批《水滸》的性質與批評取向》,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錦釗:《李贄之文論》,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單德興:《自許的理想讀者:三位小說評點家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曾守仁:《金聖歎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廖宣惠:《金聖歎杜甫詩學的闡釋系統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堂春:《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敘述學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四、單篇論文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
    毛欣然:〈論金聖歎以闡釋者為中心的闡釋學思想〉《求索》,2014年3月。
    王 峰:〈史傳道統與金聖嘆小說觀〉,《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3月。
    吳 華:〈對金聖嘆小說理論的理論探討〉,《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3月。
    吳子林:〈小說評點知識譜系考察〉,《浙江學刊》第二期,2001年。
    吳子林:〈對話:金聖歎評點與英美新批評〉,《浙江社會學報》第二期,2001年3月。
    吳根友:〈緣起性空說述評〉,《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1月。
    呂妙芬:〈晚明江右陽明學者的地域認同與講學風格〉,《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
    呂素端:〈金聖歎批點《水滸傳》之「人物」理論研究——小說「人物」塑造之「文法」及其美學原則〉,《靜宜中文學報》第三期,2013 年6 月。
    李志宏:〈在天道循環與人事際遇之間——論《水滸傳》敘事的後設命題及其話語構成〉,《東華人文學報》,第十期,2007年1月。
    李金松:〈金批《水滸傳》的小說評點範式意義〉《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2月。
    李金松:〈金批《水滸傳》的批評方法研究〉,《漢學研究》20卷2期,2002年12月。
    李金松:〈論金本《水滸傳》的文體革新〉,《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
    周蘭桂:〈釋義與循環—— 金聖嘆腰斬、評點《水滸傳》的釋義語境及歷史後果〉,《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第4卷第3期,2002年9月。
    林志欽:〈智者大師後期著作之天台宗修行法門〉,《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2014年8月。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2005年9月。
    張 健:〈以文運事與因文生事辯正〉,《蘇州大學學報》第1期,1991年。
    張 璉:〈偕我同志——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
    張鼎國:〈文化傳承與社會批判——回顧Apel, Habermas, Gadamer, Ricoeur間的詮釋學論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五期,1999年1月。
    張靜二:〈從結構主義與記號學論律詩的張力〉,《中外文學》,第18卷第9期,1980年2月。
    張曙光:〈談敘事文學評點中的閱讀共鳴——以金聖歎評點為中心的理論闡釋〉,《船山學刊》第1期,2012年8月。
    曹淑娟:〈小有、吾有與烏有——明人園記的有無論述〉,《台大中文學報》第二十期, 2004年6月。
    郭玉雯:〈《水滸傳》之構成與金聖歎的詮釋——以宋江為核心〉,《漢學研究》,第23 卷第1期,2005年6月。
    陳 洪:〈揣摩與體驗:金聖歎奇異的易性寫作論析〉,《南開學報》,哲社版,第四期,2009年。
    陳果安:〈明清小說評點與敘事學研究〉,《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1月。
    陳果安:〈金聖嘆的閑筆論──中國敘事理論對非情節因素的系統關注〉,《湖南師範大學》第5期 ,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5月。
    陳榮華:〈海德格與高達美哲學的提問,Fragen與思考,Denken〉,《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八期, 2003年5月。
    陳榮華:〈葛達瑪遊戲概念中的存有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9期,1996年1月。
    陳曉潤:〈簡論明清小說點評與英美新批評〉,《南京學院學報》,2004年1月。
    陸 林:〈金批《西廂》《水滸》的參與者:王斲山、王道樹事跡探微〉,《戲曲藝術》,2002年2月。
    傅偉勳:《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學術座談會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卷2期,2000年6月。
    黃敬家:〈中國僧傳對傳統史傳敘事方法的運用──以《宋高僧傳》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9 年3 月。
    黃敬家:〈幻化之影:唐代狂僧垂跡的形象及其意涵〉,《台大佛學研究》第二十期,2000年12月。
    楊玉成:〈閱讀隱密:金聖歎評點的政治、文本與暴力〉,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戰爭隱喻:衝突、生命、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31日。
    楊玉成:〈離魂與譫妄──金聖歎評點與文本幽靈〉,眾生病、故我病──中國文化書寫中的罪悔與療癒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辦,2010年9月9-10日。
    葉舒憲:〈方物──山海經的分類編碼〉,《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3卷47期,2000年3月。
    董國炎:〈對中國敘事文學理論的重新認識——金聖歎文法論綱〉,《山西大學學報》第3期,1992年。
    廖宣惠:〈身體內的遊歷——內丹視域下的《西遊記》〉,《漢學研究》第32卷第一期,2014年3月。
    趙 園:〈亂世友道——明清之際有關「朋友」一倫的言說的分析〉,《甘肅社會科學》第 1 期,2006年。
    趙元領:〈金聖歎敘事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歷史地位〉,《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
    劉承炫:〈金聖嘆水滸傳評點之敘事話語的探究〉,《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6年10月。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卷2期,2014年6月。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鑑——自我「體現」的角度〉,《漢學研究》第24期第2卷,2006年12月。
    賴錫三:〈氣化流行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文化之體的解讀〉,《清華學報》新42卷第1期,2012年3月。
    謝正光:〈錢牧齋之酒緣與仙佛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二期,2004年3月。
    顏昆陽:〈生命存在通感與政治意識形態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反身性詮釋效用」〉,情志批評與中國文學研究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主辦,2014年11月21日。

    五、外文書籍

    (土耳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口述,顏湘如譯:《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台北:麥田出版,2012年。
    (日)高田株樹著,劉文柱譯:《海德格爾:存在的歷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加拿大)讓.格朗丹(Jean Grondin)著,何衛平譯:《哲學解釋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10年。
    (法)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法)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著,桑貝,Sempe繪,邱瑞鑾譯:《戴眼鏡的女孩》,〈讓遺忘的冰山重現——莫迪亞諾之諾貝爾文學獎演講〉,台北:時報文化,2015年。
    (法)羅丹口述,葛賽爾筆記:《羅丹藝術論》,台北:雄獅圖書,1993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美)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梁永安譯:《超越後現代心靈》,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0年。
    (美)艾柯(Umberto Eco)和卡勒(Jonathan Culler)等,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 年。
    (美)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2006年。
    (美)羅伯特.肖爾斯(Robert Scholes)著,孫秋秋譯:《結構主義與文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滕守堯、朱疆源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英)史蒂芬.馬爾霍爾(Stephen Mulhall),元校盛譯:《海德格與《存在與時間》》,台北:五南,2012年。
    (英)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裘雯譯:《賽斯秘件:靈媒超感應力的真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英)基思.托馬斯(Thomas Kelth)著,芮傳明譯,《巫術的興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徳)沃夫岡.伊澤爾(Wolfgang Iser)著,霍家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
    (德)伽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薛華等譯:《科學時代的理性》,上海: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德)迦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德)迦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
    (德)迦達默爾(Gadamer, Hans-Georg),嚴平編選,鄧安慶等譯:《迦達默爾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德)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徐恆醇譯:《美育書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Cassirer, Ernst)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德)烏多.蒂茨(Udo Tietz),朱毅譯:《伽達默爾》,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德)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出版,1993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傑拉德.普林斯(Prince, G.)著,喬國強、李孝弟譯:《敘述學詞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Cassirer, Ernst. 1979. 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 Trans. by Ralph Manhei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ns-Georg Gadamer, 1975. Truth and Method, trans and edited by Garrett Baren and John Cumming.London Sheed & Ward Ltd.
    Mircea Eliade, 1961. Images And Symbols: Studies in religious symbolism, translate by Philip Maire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paperback edition.
    Mircea Eliade, 2004.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translate from French by William R. Trask.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paperback edition.
    Richard Shusterman. 2008.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 esthe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ipper, Kristofer. 1995. The Taoist Body. Trans. by Karen Duval.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Stephen Owen, 1985.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015150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15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7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