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238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20745      Online Users : 53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383


    Title: 女性、山村、國策:日治後期張文環的文學活動(1940-1945)
    Women、Homeland、Mobilization: Chang Wen-Huan’s Literary Activity during the Late of Colonial Taiwan(1940-1945)
    Authors: 杜昀玶
    Tu, Yun Ping
    Contributors: 吳佩珍
    Wu, Pei Chen
    杜昀玶
    Tu, Yun Ping
    Keywords: 張文環
    《台灣文學》
    台灣書寫
    自然主義
    後方小說
    Chang Wen-Huan
    Taiwan Bungaku
    Taiwanese writing
    Naturalism
    Post-Mobilization stories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31 12:13:36 (UTC+8)
    Abstract: 張文環為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重要作家之一。1941年,張文環因不認同西川滿之於《文藝台灣》的編輯理念,而另辦《台灣文學》。張文環在創刊號上發表小說〈藝妲之家〉(1941.5),之後多篇小說以其山村生活經驗,並詳述風俗文化的題材為主;其中可觀察到張文環趨向傳統、批評現代資本主義的道德意識,潛藏在小說的角色中。張文環也是《台灣文學》中發表小說數量最多的作家。

    1943年4月,發生糞寫實主義論爭,這場論爭突顯西川滿無法忽視《台灣文學》的存在。因為有《台灣文學》的發表平台,得以讓張文環等台灣人作家題材貼近台灣現實的小說,有曝光的機會,並與西川滿等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相抗衡。因此,張文環除了擔任編輯雜誌,他也發揮小說家的本事,對於擴大「台灣文學」的詮釋空間,極具貢獻。

    這場論爭也指出張文環小說中的自然主義色彩,如〈夜猿〉(1942.2)利用寫實精神、寫生手法,以冗長又細膩的情景描寫,再現台灣人的生活風貌。其他因偏重敘事在小說結構上所呈現的缺點,如人物與環境互動描寫不夠深入、敘事情感的落差與不連貫、無明顯情節、開放式結局等,反成為他書寫台灣的特色。

    四○年代也是戰爭時期,當張文環在〈夜猿〉中描述和諧的田園生活時,也見帶有時局色彩的作品,如〈頓悟〉(1942.2)為志願兵題材。進入1943年,文學統制日漸嚴峻,如〈迷兒〉(1943.7)中的內台融合隱喻;〈父親的送行〉(1943.12)、〈戰爭〉(1944.6)等極短篇的後方小說;派遣小說〈在雲中〉(1944.11)等。但與上述作品相近時間,也有如〈地方生活〉(1942.10)、〈土地的香味〉(1944.7),傳達對於故鄉的關懷與土地的認同。因此,受時局限制的小說家張文環,在詮釋「台灣文學」時,必須徘徊在故鄉認同與國策動員之中。
    Chang Wen-Huan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uthors representing New Taiwan Literature in the Colonial Taiwan period. In 1941, Chang Wen-Huan established Taiwan Bungaku because he didn’t agree with Nishikawa Mitsuru’s editing principles in Bungei Taiwan. The short story “House of Geisha” was published in the first issue (May 1941), followed by many stories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in villages, sharing their cultures. The characters in these works contain evidence of his moral values of promoting traditional values and criticizing modern capitalism. Chang Wen-Huan is also the author who published the most number of stories in Taiwan Bungaku.

    In April 1943, the Kuso Realism debate broke out, which really brought forth Taiwan Bungaku’s presence to Nishikawa Mitsuru. With Taiwan Bungaku acting as a platform, it helped gaining exposure for Chang Wen-Huan and other Taiwanese writers. They were able to publish content that were more realistic to Taiwanese lives, providing a comparison to Nishikawa Mitsuru and the Japanese’s version of Taiwanese writings. Which, not only did Chang Wen-Huan took the role of magazine editor, he also exercised his abilities as a writer, contributed in promoting Taiwanese literature.

    This debate also pointed out the Naturalism elements use in Chang Wen-Huan’s stories. For example, the “Night Monkey” utilized realistic imagery, described Taiwanese lives with lengthy but vivid details. Although his narrative-focused stories have many other flaws, such as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inconsistency in narration and emotions, and flat and open-ended plo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de his Taiwanese writings distinctive.

    The 1940’s was also a time of war. While Chang Wen-Huan showed a peaceful villager’s life in the “Night Monkey”, he also wrote about current events, such as “Epiphany” in Feb 1942, about volunteering to be a soldier. Entering 1943, as literature was being more restricted, he produced works such as “The Lost Child” referring to the Japanese-Taiwanese fusion policy in July 1943; Post-Mobilization stories like “Sayonara, My Son” in Dec 1943, “War” in Jun 1944; and Expedition stories like “In the Cloud” in Nov 1944. Granted, he also wrote stories to show how he identified and cherished his homeland, such as “Live in the Country” in Oct 1942 and “The Aroma of the Land” in Jul 1944. Therefore, when Chang Wen-Huan was characterizing “Taiwanese Literature”, due to political restrictions, he had to dance between cherishing homeland and national policies.
    Reference: 一、復刻雜誌
    《文藝台灣》,1940年1月至1944年1月。
    《台灣文學》,1941年5月至1943年12月。
    《民俗台灣》,1941年7月至1945年1月。
    《台灣文藝》,1944年5月至1945年1月。

    二、作家作品全集、文集
    中島利郎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 台灣人作家作品集》第4卷張文環(東京:緑蔭書房,1999)。
    張文環著,廖清秀譯,《滾地郎》(台北:鴻儒堂,1976)。
    張恆豪編,《張文環集》(台北:前衛,1991)。
    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卷1-8(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三、專書
    Lilian R. Furst編著,李永平譯,《自然主義論》(台北:黎明文化,1973)。
    井手勇,《決戰時期的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
    井東襄,《大戦に於ける台湾の文学》(東京:近代文藝社,1993)。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Ⅰ文化運動》(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王昶雄著,許俊雅主編,《王昶雄全集》散文卷2(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
    平野謙,《島崎藤村-人と文学-》(東京:新潮社,1960初版)。
    左拉著,宋碧雲譯,《酒店》(台北:遠景,1981)。
    左拉著,鍾文譯,《娜娜》(台北:遠景,1992)。
    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2009)。
    庄司總一著,黃玉燕譯,《陳夫人》(台北:文經社,2012)。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台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台南市:台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2009)。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編,《西川滿小說集 2》(高雄:春暉,1997)。
    吳佩珍,《眞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台北:聯經,2013)。
    吳佩珍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文化研究(上)》(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日記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陳萬益主編,《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巫永福著,沈萌華主編,《巫永福全集 6 評論卷 Ⅰ》(台北:傳神福音,1996)。
    李文卿,《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李獻璋編著,《台灣民間文學集》(台北:龍文,1989)。
    阮斐娜著,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麥田,2010)。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文學創作於台灣(19401-1945)》(台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
    林呈蓉,《再現台灣 皇民化社會的時代》(台北:台灣書房,2010)。
    林慧君,《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
    邱旭伶,《台灣藝妲風華》(台北:玉山社,1999)。
    長塚節,《土》(東京:岩波,1970)。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2009)。
    柳書琴、張文薰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6張文環》(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博揚文化,1998)。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台北:前衛出版,1994)。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台北:聯經,2012)。
    彭小妍主編,《跨文化情境:差異與動態融合──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
    游聖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台北:群學,2012)。
    黃武忠編,《美人心事》(台北:號角,1987)。
    黃英哲、王德威主編,《華麗島的冒險》(台北:麥田,2010)。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一至四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黃得時等,《張文環先生追思錄》(台中:家屬自版,1978)。
    奧野健男,《近代文学の確立》(東京:中央公論,1970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98)。
    葉榮鐘,《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書局,1967)。
    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2012再版)。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1995)。
    劉捷,《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1994)。
    廚川白村著,陳曉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台北:志文,1975)。
    鍾肇政譯,施淑編,《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台北:麥田,2007)。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四、學位論文
    王昭文,〈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台灣文學》、《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
    張育薰,〈日治後期臺灣民俗書寫之文化語境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陳英仕,〈張文環及其日據時期文學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
    黃貴蘭,〈張文環小說中之男性書寫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2013)
    葉咨琪,〈張文環的文學之路與女性書寫〉(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12)。
    鍾惠芬,〈張文環的文學活動及其小說主題意涵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蘇啟程,〈日本自然主義文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五、期刊論文
    石婉舜,〈展演民俗、重塑主體與新劇本土化──1943年《閹雞》舞台演出分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年4月),頁79-131。
    吳佩珍,〈植民地期台灣における日本耽美派の系譜─永井荷風「濹東綺譚」と西川滿「稻江冶春詞」を中心に─〉,《日本學》第30輯(2010年5月),頁57-81。
    林慧君,〈「南方文化」的理念與實踐──《文藝台灣》作品研究〉,《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2011年12月),頁75-98。
    柳書琴,〈謎一樣的張文環:日治末期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風〉,《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4月。
    張文薰,〈評論家╱小說家的雙面張文環〉,《台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年12月),頁209-228。
    陳龍廷,〈隱喻與對抗論述: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台灣文學學報》第16期(2010年6月),頁53-84。
    曾秋桂,〈試圖與日本近代文學接軌,反思國族論述下的張文環文學活動〉,《台灣文學學報》第12期,2008年6月,頁1-26。
    劉乃慈,〈形式美學與敘事政治──日據時期台灣自然主義小說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一期(2007年4月),頁111-138。
    潘桂芳,〈殖民地認同的困境─李石樵的社會寫實繪畫〔唱歌的小孩〕研究〉,《台灣史學雜誌》7(2009年12月),頁138-186。

    六、研討會論文
    垂水千惠著,張文薰譯,〈「糞realism」論爭之背景──與《人民文庫》批判之關係為中心〉,「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研討會」(2002)。
    張文薰,〈「風俗小說」的迷思〉,「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研討會」(2003)。
    彭瑞金,〈張文環在決戰時期的文學發言與文學創作〉,「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研討會」(2003)。
    橋本恭子,〈試論張文環的小說書寫──以〈閹雞〉為例〉,「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研討會」(2003)
    李進益,〈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

    七、期刊文章
    「台灣文學的奠基者:張文環專輯」,《臺灣文藝》第81期(1983年3月)。
    「張文環先生逝世紀念專集」,《夏潮》第4卷第4期(1978年4月)。
    「張文環紀念專集」,《笠》第84期(1978年4月)。
    「張文環紀念專集」,《臺灣文藝》第59期(1978年6月)。
    中村哲著,張良澤譯,〈憶臺灣人作家〉,《臺灣文藝》83期(1983年7月)。
    王昶雄,〈老兵過河記〉,《台灣文藝》76期(1982年8月)。
    池田敏雄著,林彩美譯註,〈張文環兄與其周遭諸事〉,《臺灣風物》第54卷第2期(2004年6月)。
    柯喬文,〈講三○年代故事的人(上、下)〉,《台灣文學評論》2卷4號、3卷1號(2002年10月、2003年1月)。
    葉石濤,〈悼張文環先生〉,《笠》第84期(1978年4月)。
    蔡瑞洋,〈念張文環先生〉,《臺灣文藝》第59期(1978年6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9159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9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00601.pdf2368KbAdobe PDF224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