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23336      Online Users : 5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53


    Title: 亞投行與國際經濟制度之政經競合–以結構現實主義分析
    Study of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IIB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Realism
    Authors: 張君傑
    Chang, Chun Chieh
    Contributors: 邱坤玄
    Chiu, Kun Shuan
    張君傑
    Chang, Chun Chieh
    Keywords: 國際經濟制度
    亞投行
    結構現實主義
    美中關係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Asia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Structural realism
    Sino-U.S. relations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28 11:58:48 (UTC+8)
    Abstract: 國際經濟制度權力分配所形成的結構,是展現權力或實現利益的一種形式。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透過主導創設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構成國際經濟制度,確保在全球經濟治理的優勢地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與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日益展現出革新與完善現有國際經濟制度的強烈企圖心,尤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簡稱亞投行)從提出倡議到正式成立僅歷時兩年,並獲得亞太區域內、外之主要國家支持,反映出中國具備主導建構區域性或全球性多邊金融機構的政經實力。本論文將從結構現實主義的權力、利益、霸權等視角,探討美國在二戰後主導創設國際經濟制度之戰略目的、中國深化參與現行國際經濟制度之戰略意圖、美中兩國在國際經濟制度權力消長情形,以及中國創建亞投行對於美中關係未來發展的可能影響與戰略意涵,從中推論在美國掌控總體主導優勢的國際經濟制度下,中國試圖運用亞投行在國際經濟制度的權力結構組建平行架構,爭取與其政經實力相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等相對利益,藉以形塑安全環境、擴大國際事務話語權和提升其大國地位,並在國際經濟制度結構下,與美國保持競合兼具的權力平衡的均勢格局,進而實現「兩個百年」的戰略發展目標。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formed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may reflect influence of power and fulfillment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has secured its dominant position of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by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consisting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World Bank. In contras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and gradually shown a strong desire to reform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thesis are to explore the Sino-US strategic struggles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the Sino-US relations caused by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realism. Based on the conducted analyses,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China aims to pursue the gains corresponding to its growing influence and have a bigger say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Moreover, China also devotes to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in balance of powe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establishing a parallel structure to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 so as to accomplish its Two Centenary Goals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Jack Donnelly著,高德源譯,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臺北:弘智文化,2002年。
    丹尼.羅伊(Denny Roy)著,周茂林譯,崛起-中共與區域安全。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2015年。
    王杰主編,國際機制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臺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
    王良能,中共的世界觀。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王逸舟,中國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王逸舟,創造性介入:中國外交新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輯思等著,李英明、張亞中主編,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臺北:揚智文化,2001年。
    王輯思,大國戰略:國際戰略探究與思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王學東,外交戰略中的聲譽因素研究─冷戰後中國參與國際制度的解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中美戰略關係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尼克森(Richard Nixon)著,丁連財譯,掌握時機(Seize the Moment)。臺北:時報出版,1992年。
    卡羅拉‧麥克吉福特(Carola McGiffert)編,陳孝燮譯,美國政治印象中的中國(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洪漫、于卉芹、何衛寧譯。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Strategic Vision: America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 Power)。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2004年。
    江西元。中國的世界還是世界的中國─中國外交文化本源與國際體系變化趨勢。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鎮照,發展政治經濟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
    宋德星主編,戰略與外交(第二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14年。
    肖歡容譯,David A. Baldwin編,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明峻、林正順編著,國際關係與現勢。新北市: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7年。
    李景治、羅天虹,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巍,制度之戰:戰略競爭時代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阮宗澤,中國崛起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轉型:共有利益的塑造與拓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明居正主編,國際關係綜論。臺北:晶典出版社,2010年。
    周文重,中美博弈與世界再平衡。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
    周世雄,國際關係─權力與制度。臺北市:五南圖書,2000年。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門洪華,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門洪華,中國國際戰略導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門洪華,中國與世界關係的邏輯建構:理論、戰略與對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柳劍平,當代國際經濟關係政治化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查默斯‧詹森(Chalmers Johnson)著,任曉、張耀、薛晨譯,帝國的悲哀:黷武主義、保密與共和國的終結(The Sorrows of Empire: Militarism, Secrecy, and the End of the Republi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美國註定能領導世界嗎(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約翰‧米勒(John Milligan Whyte)、戴敏,中美關係新戰略:跨越零和博弈的中美雙贏之路(China and America’ s Emerging Partnership: A Realistic New Perspective)。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俞新天等著,潘世偉主編,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倪建民、陳子舜,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極權轉型的極限。台北:左岸文化,2016年。
    翁明賢等編著,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臺北:揚智文化,1999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與現勢。臺北:晶典文化,2004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臺北:揚智文化,2009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陳偉華,戰略:思維邏輯與方法論。臺北:翰蘆圖書,2015年。
    麥艾文(Evans S. Medeiros)著,李柏彥譯,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
    鈕先鍾,國家戰略論叢。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傅國良、曹炳揚,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臺北:海鴿文化出版,2004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數位,2011年。
    楊永明,國際關係。台北: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楊潔勉,中國外交理論和戰略的建設與創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過子庸,國際關係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鄧小平文選(第1版第3卷)。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鄭保國,美國霸權探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
    蔡東杰、蔡明彥編著,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台北: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2014年。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施道安(Andrew Scobell)著,何大明譯,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China’s search forsecurity)。新北市:左岸文化,2013年。
    蘇嘉宏,中國的自許與美國的期待:美國晚近的中美關係研究之取向。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羅清俊,社會科技研究方法。臺北:威仕曼文化,2008年。
    二、期刊
    王若彤,「論當前金融體系下亞投行面臨的機遇及挑戰」。現代商貿工業(湖北),第3期(2017年),頁112。
    王啟明,「國際建制與霸權體系的維繫:以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分析」。亞太研究通訊,第8期(2010年7月),頁135-167。
    王智盛,「分析中國大陸金融外交–亞投行對臺灣之影響」,中共研究,第51卷第2期(2017年3月),頁106-112。
    王緝思,「美國霸權與中國崛起」。外交評論(北京),第84期(2005年10月),頁13-16。
    何杰,「權力與制度─國際機制理論的現實主義分析」。歐洲研究(北京),第21卷第4期(2003年8月),頁25-37。
    何嵐,「布雷頓森林體系與美國霸權」。揚州教育學報(江蘇),第22卷第2期(2004年6月),頁39-44。
    吳福成,「中國大陸推動建立多邊開發銀行的戰略思維」。經濟評論,第188期(2015年5月),第8-10頁。
    李世安,「布雷頓森林體系與“特里芬難題”」。世界歷史(北京),第6期(2009年),頁4-15。
    李瓊莉,「中國大陸周邊外交之政經作為─對外援助」。中共研究,第50卷第1期(2016年1月),頁157-163。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夏季),頁4-14。
    邱坤玄、黃鴻博。「中國的負責任大國身分建構與外交實踐:以參與國際裁軍與軍備管制建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2期(2000年6月),頁73-110。
    邱坤玄,「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美『中』互動」。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8。
    邱昭憲,「中國參與全球多邊治理的競合戰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規則與制度化的運作」。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8卷,第2期(2017年4月),頁1-44。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2期(2001年),頁178-187。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美國霸權」。美國研究(北京),第1期(2001年),頁74-88。
    門洪華,「美國霸權與國際秩序:一項歷史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3期(2006年7月),頁37-73。
    胡文秀、王瑋,「國際制度下的中美互動論析」。社會主義研究(北京),第2期(2014年),頁164-170。
    胡聲平,「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對臺美『中關係的可能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12期(2016年12月),頁15-20。
    秦亞青,「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教學與研究(北京),第7期(2004年),頁56-63。
    浦曉宇,「中國與國際秩序的再思考:一種政治社會學的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1期(2010年),頁25-27。
    孫伊然,「亞投行、一帶一路與中國的國際秩序觀」。外交評論(北京),第1期(2016年),頁1-30。
    夏偲雨,「亞投行面臨的挑戰和對策」。企業改革與管理(北京),第10期(2016年5月),頁108。
    陳欣之,「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1期(2001年),頁59-85。
    陳欣之,「國際制度在國際霸權競逐的權力作用」。政治學報,第40期(2005年12月),頁115-148。
    陳欣之,「崛起、挑戰與承繼霸權─崛起強權參與建構國際制度過程的觀察」。問題與研究,第50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63-88。
    陳宗巖,「臺灣參與亞投行的效益評估與因應策略」。戰略安全研析,123期(2015年7月),頁21-28。
    陳銀忠、楊柏,「亞投行設立的戰略考量及國際評論」,對外經貿實務(湖北),第12期(2015年),頁22-25。
    張敬新、蘇俊燮,「國際制度的霸權」。國際觀察(北京),第2期(2001年),頁19-24。
    張蜀誠,「既聯合又鬥爭:從亞投行看大陸的平行戰略與臺灣戰略選擇」,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46期(2015年6月),頁4-21。
    張勝軍,「全球結構衝突與美國霸權的合法性危機–解讀伊拉克戰爭後的世界政治」。美國研究(北京),第3期(2003年),頁30-41。
    郭可為,「崛起中的亞投行–中國提升全球領導力的試驗場?」。中國經濟報告(北京),第7期(2015年),頁100-105。
    閆奕舟,「亞投行對於中國的意義及中國面臨的挑戰」,現代商業(北京),第24期(2016年),頁85-86。
    舒建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國際金融秩序」。國際關係研究(北京),第4期(2015年),頁15-26。
    楊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演進歷程及其啟示」。現代經濟信息(黑龍江),第13期(2010年),頁151。
    楊惟任,「中共外交戰略發展歷程與習近平對外關係之分析」,中共研究,第51卷第2期(2017年3月),頁48-61。
    黃美鳳,「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118期(2015年2月),頁4-12。
    黃恩浩,「中國大陸在亞太區域的經濟魅力攻勢:對習近平經濟外交戰略之分析」。中共研究,第50卷第5期(2016年9月),頁26-41。
    黃瓊萩,「關係平衡vs.普世改造:中美國際干預風格與大戰略思維之比較」。中國大陸研究,第58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71-92。
    葉自成、蔣立群,「新中國國際秩序觀的變遷」。黨的文獻(北京),第6期(2011年),頁72-78。
    資中筠,「百年思想的衝擊與撞擊」。美國研究(北京),第4期(1996年),頁7-29。
    廖凡,「國際貨幣體制的困境與出路」,法學雜誌(北京),第4期(2010年),頁193-207。
    廖凡,「比較視野下的亞投行貸款條件研究」,法學雜誌(北京),第6期(2016年),頁22-30。
    趙崢,「亞投行的發展價值和面臨的風險挑戰」,金融經濟(北京),第3期(2016年),頁13-15。
    劉笑瑜,「國際經濟秩序的演變過程及決定因素」。當代經濟(北京),第17期(2011年9月),頁66-67。
    蔡裕明,「美國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認知與因應策略」。戰略安全研析,第121期(2015年5月),頁5-11。
    蒲俜,「中國和平發展構建國濟制度的途徑分析」。教學與研究(北京),第5期(2016年),頁75-81。
    趙永祥、吳依正,「從亞投行與一代一路看中國海外經濟版圖擴張與對臺灣經濟發展之影響」。全球管理與經濟,第11卷第2期(2015年12月),頁99-118。
    謝世清、曲秋穎,「世界銀行投票權改革評析」,宏觀經濟研究(北京),第8期(2010年),頁8-11。
    謝世卿、胡東,「亞投行的國際挑戰略應對策略」,亞太經濟(北京),第1期(2017年),頁41-45。
    濱中慎太郎,「亞洲開發銀行、亞洲貨幣基金、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室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建區域金融制度之比較」。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3(2016年1月),頁119-134。
    薛健吾,「亞投行正式營運的國際政治經濟分析」。戰略安全研析,130期(2016年2月),頁42-50。
    蘇長和,「重新定義國際制度」。歐洲研究(北京),第6期(1999年),頁22-27。
    顧賓,「亞投行的治理結構」。中國金融(北京),第13期(2015年),頁61-63。
    三、官方資料
    王宏仁,「大陸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觀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5年3月,網址: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54151125376.pdf。
    曾詩韻,「中國經貿概況」,香港經貿發展局經貿研究,2017年5月16日,網址:http://china-trade-research.hktdc.com/business-news/article/數據及指數/中國經貿概況/ff/tc/1/1X000000/1X09PHBA.htm。
    「亞洲基礎設施銀行投資銀行協定」,AIIB,2015年6月29日,http://www.aiib.org/uploadfile/2015/0814/20150814022339326.pdf。
    「習近平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的致辭(全文)」,中國外交部,2016年1月16日,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332258.shtml。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5年3月28月,http://www.ndrc.gov.cn/gzdt/201503/t20150328_669091.html。
    四、媒體
    人民日報,http://paper.people.com.cn/
    大公網,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
    FT中文網,http://big5.ftchinese.com/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
    中國幹部學習網,http://www.ccln.gov.cn/
    中國評論新聞,http://hk.crntt.com/
    北京清華大學新聞網,http://news.tsinghua.edu.cn/
    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rfa.org/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tn.com.tw/
    法國廣播電臺,http://trad.cn.rfi.fr/
    美國之音,https://www.voachinese.com/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index
    五、網站
    中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
    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ndrc.gov.cn/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南南合作網,http://ecdc.net.cn/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
    Balwin, Davi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eetham, David The Legatimation of Power.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1.
    Brown, Chris.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oundmills: MacMillian Press Ltd., 1997.
    Cerami, Joseph R. and Holcomb, James F., eds., U.S. Army College Guide to Strategy .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1.
    Chen, An. 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Berlin: Springer-Verlag Press, 2013.
    Clawford, Robert. Regime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artmouth: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New York: Longman, 2001.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s.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Goldstein, Joshua S. Long Cycles: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asenclever, Andreas and Mayer Peter and Rittberger Volk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kenberry, John G. ed. America Unrivaled: 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eohane, Rober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9.
    Kissinger, Henry. On China.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11.
    Knor, Klans. The Power of N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Krasner, Stephen. Structural Conflict: 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Mearsheimer, John J.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
    Young, Oran 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Protecting the Enviro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Decline of American Power: The U.S. in a Chaotic World.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3.
    Waltz, Kenneth,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Seven Beidges Press, 2000.
    二、期刊
    Beckley, Michael. “China’s Century? Why America’s Edge Will End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6, Issue 3(Winter 2011/120), pp. 41-78.
    Chin, Gregory T.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Prospects,” Global Governance, Vol. 22, Issue 1,(January-March 2016), pp. 18-21.
    Deng, Yong “Remolding Great Power Politics: China’s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Russi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dia”,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Vol.30, N0. 4-5 (2007), p. 863-903.
    Friedberg, Aaron.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91, No.5(Sep/Oct 2012), pp.48-58.
    Grieco, Joseph M. “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alysis with an Amende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50, No. 3(1988), pp. 600-624.
    Hoffmann, Stanley. “The Rules of the Game”,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87), pp. 37-51.
    Ikenberry, John G. “Rethinking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Hegemon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4,( Fall 1989), pp. 375-400.
    Ikenberry, John G. “Institution,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Persistence of American Post-war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3,(Winter 1998/1999), pp.43-78.
    Ikenberry, John G. “American Power and the Empire of Capitalist Democrac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7, No.1(2001), p.191-212.
    Ikenberry, John G.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Can 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 Foreign Affairs, Vol.87, No.1(Jan/Feb 2008), pp. 23-37.
    Mearsheimer, John. “Why We Will Soon Miss the Cold War”, Atlantic Monthly, Vol. 266, No. 2, (August 1990), pp. 35-50.
    Nye, Joseph S.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9, No. 6(Nov/Dec, 2010), pp.2-12.
    Nye, Joseph S. “China’s Rise Doesn’t Mean War,” Foreign Affairs, Issue 184(Jan/Feb 2011), p. 66.
    Keohane Robert O. & Martin, Lisa L.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 1(Summer 1995), pp. 39-51.
    Keohane, Robert O.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March 2001), pp. 1-13.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al Cause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Spring 1982), p.185-205.
    Krasner, Stephen D.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 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 World Politics, Vol. 43(1991), p. 336-366.
    Schweller, Randall L.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Summer 1994), pp. 72-108.
    Schweller, Randall L. “Rational Theory for a Bygone Er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3(Jul/Aug 2011), pp. 460-468.
    Stein, Arthur A. “The Hegemon’s Dilemma: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8, No. 2, (Spring 1984), pp. 355-386.
    Suettinger, Robert L. “The Rise and Descent of ‘Peaceful Ris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12(Fall 2004), pp. 1-10.
    Sutter, Robert. “Why does China Matt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7, No. 1(Winter 2003/04), p. 75-89.
    三、官方資料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d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Infrastructure for a Seamless Asia. Tokyo: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2009.
    AIIB,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rticles of Agreement, https://www.aiib.org/en/about-aiib/basic-documents/articles-of-agreement/index.html.
    High-Level Commission on Modernization of World Bank Group Governance, Zedillo Commission Report: Repowering The World Bank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The World Bank, 2009.
    IMF, Governance Structure, http://www.imf.org/external/about/govstruct.htm.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25: a Transformed World.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8.
    World Bank, Organization, http://www.worldbank.org/en/about/leadership.
    四、媒體
    Aljazeera,http://www.aljazeera.com/
    Financial Times,https://www.ft.com/c
    Forbes,http://www.forbes.com/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
    Reuters,http://uk.reuters.com/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ttp://www.scmp.com/
    The Diplomat,http://thediplomat.com/
    The Guardian,https://www.theguardian.com/
    Voice of China,http://www.voacantonese.com/
    Wall Street Journal,https://www.wsj.com/
    Washington Post,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
    五、網站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http://www.aiib.org/html/NEWS/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
    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https://www.cfr.org/
    Foreign Affairs,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http://www.nbr.org/
    The World Bank,http://www.worldbank.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04922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22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0301.pdf1507KbAdobe PDF2158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