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224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36292      在线人数 : 6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41


    题名: 幼兒園在地課程的美感經驗探究 —以香香米課程為例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Localized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 — An Example of Xiang Xiang Mi Curriculum
    作者: 陳君柔
    贡献者: 張盈堃
    陳君柔
    关键词: 在地課程
    美感經驗
    Localized curriculum
    Aesthetic experience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08-28 11:55:37 (UTC+8)
    摘要: 因應幼托整合政策及順應幼兒的學習興趣,本研究以彰化地區理想幼兒園為研究田野,希望透過在地課程的踐行,在既有的蒙特梭利教學模式中,嘗試置入主題教學的可能性。以「香香米」主題課程為例,從師生的生活經驗中取材,不僅豐富幼兒的在地文化經驗,亦可建構幼兒對在地文化的認同,擴展其美感經驗。透過個案研究,本研究主要關注兩個焦點:(一)在地課程的發展,及面臨的問題與困境;(二)師生共同交織的課程,具有什麼樣的美感經驗。研究結果得知,教師透過教師即陌生人意識,反思與實踐教學理念,過程當中的美感經驗則透過:(1)以學習者為中心;(2)教師知識解放、幼兒想像力及創造力釋放;(3)透過遊戲∕活動式體驗;(4)環境的營造;(5)個體主動建構感知美好事物的體驗等五個面向,達到美感經驗的意涵。
    In this field research, the kindergarten in Changhua County has made a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belief of following children’s interes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hildcare policy, from the original Montessori teaching method to the combination of Montessori teaching and thematic teaching metho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thematic curriculum- “Xiang Xiang Mi” involves using local materials and life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im to enrich children’s cultural experience, promote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s, expand children’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ultivate the caring to the native land.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aspects, there ar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the localized curriculum, and the children’s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curriculum with the teacher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eacher promotes and realizes the meaning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fiv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learner-centered principle, the liberation of teacher knowledge and the release of child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through the games and activities, shap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ood feeling on things.
    參考文獻: 一、中文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第十六版)。台北市:五南。
    王顗婷(2013)。幼兒園教師實施在地化課程之課程決定與專業成長
    (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台東市。
    王顗婷、陳淑芳(2013)。幼兒園教師實施在地化課程之課程決定與專
    業成長。幼兒保育學刊,10,27-50。
    余安邦(2003)。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
    話。教育資料與研究,54,27-32。
    李淑惠、劉嘉益(2010)。渾沌、定向、變革與跨越:一個幼兒園邁向
    幼教專業的實踐歷程。發表於「2010 年生命探究與專業發展研討
    會」。高雄:樹德科技大學。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呂碧玲(2015)。透過美感教學的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蝴蝶教
    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台
    北市。
    林田富(2009)。彰化縣田中鎮文化資產資源手冊-關於二十二個里的
    文化資源。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林巧瑋(2014)。創造性戲劇教學融入新北市三重區幼兒園在地化課程
    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台
    北市。
    林玫君(2015)。幼兒園美感教育。台北市:心理。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
    (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 頁。高雄市:麗文。
    林宜蓉(2014)。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在幼兒美感領域教學知行動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台中市。
    林淑瑩(2014)。西拉雅文化主題課程實施與幼兒學習歷程之行動研
    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原作者:
    Dewey)。台北市:五南。
    高湘韻(2001)。鄉土教育融入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研究-以《花蓮縣國
    民小學鄉土在地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
    文化研究所,花蓮市。
    周淑卿(2010)。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
    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1),19-40。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博士論文)。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范信賢(2011)。慈心華德福學校課程的美學探究:E.Eisner 觀點的
    映照。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257-280 頁)。台北
    市:五南。
    侯雅婷(2009)。幼教師進行在地化課程之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施宜煌、賴郁璿(2010)。「教師即陌生人」隱喻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當代教育研究。18(1),111-145。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全人教育與美感教
    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
    心。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台北市:教育部。
    陳伯璋、盧美貴(2009)。「慢」與「美」共舞的課程-幼兒園新課綱
    「美感」內涵領域探源。兒童與教育研究期刊,5,1-22。
    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與教育發展。理論與政策,
    15(4),49-70。
    陳怡全(譯)(1997)。蒙特梭利教學的新視野(原作者:Paula
    Polk Lillard)。台北市:及幼。
    陳佳琳(2013)。教保服務人員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
    究-以幼兒園新課綱課程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教
    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台北市。
    陳淑琦、鍾雅惠(2013)。淺談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設計。國教新知,
    60(4),41-48。
    陳錦惠(2004)。教學歷程中教師美感經驗之研究-Dewey 美感經驗的
    觀點(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市。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市:復文。
    廖金貴(2013)。澎湖縣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廖鳳瑞(譯)(2002)。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原作
    者:Lilian G. Katz)。台北市:信誼。
    鄭如雯(2013)。Maxine Greene課程美學及其對幼教課程實踐的啟示
    (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鄭博真(2008)。幼兒園主題課程和教學-融入多元智能設計和實施。
    台北:華立。
    鄭瑞菁(2012)。單元、主題與方案教學。載於陳淑琦、羅文喬、林玉
    珠、郭李宗文、鄭瑞菁、谷瑞勉、許碧勳、詹文娟,幼教課程模式
    (5-4-5-61 頁)。台北市:華騰。
    駱盈方(2013)。以有意義學習觀點探討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實施(碩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台東市。
    戴文青(2001)。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載於陳淑琴(主編),幼兒活動
    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395-463頁)。台北市:偉華。
    鍾欣玲(2014)。幼兒園教師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在地化課程之行動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新竹市。
    顏鈴容(2014)。桃城探奇在地化主題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嘉義市。
    羅文喬(2012)。蒙特梭利教育模式。載於陳淑琦、羅文喬、林玉珠、
    郭李宗文、鄭瑞菁、谷瑞勉、許碧勳、詹文娟,幼教課程模式(2-
    3-2-22 頁)。台北市:華騰。

    二、英文
    Eisner, E.(1985).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 Chicago,IL: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Greene,M.(1971).Teaching for aesthetic experience.
    Toward an aesthetic education.Washington, DC: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Greene, M.(1973). Teacher as st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Belmont, CA:Wadsworth.
    Greene, M.(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Vartuli, S. & Rohs, J.(2006). Conceptual organizers of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cont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33(4), 231-23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104157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70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700201.pdf6087KbAdobe PDF261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