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4/145136 (79%)
Visitors : 52225912      Online Users : 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177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771


    Title: 漢代孟子學解釋的轉變與實踐
    Hermeneutics of Mencius in Han Dynasty
    Authors: 吳凱雯
    Wu, Kai Wen
    Contributors: 林啟屏
    吳凱雯
    Wu, Kai Wen
    Keywords: 漢代
    孟子
    詮釋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8-10 09:54:49 (UTC+8)
    Abstract: 漢代孟子學發展是一「承上啟下」的重要樞紐。就「承上」而言,從戰國末期的萌芽時期,至秦朝受到政治影響,孟學的發展與流傳有所衰落,至漢代,知識階層開始注意到孟子的思想理論,使得孟子之學能夠幸運地在秦火劫後中有所重生,免於如墨學般消跡沒落的命運,漢代知識階層在無意識中,自然地對孟學的傳承與開展有所貢獻;就「啟下」而言,漢代孟學的義理闡發為後世奠定了基礎,在唐宋之際,孟學逐漸興盛活躍起來,時至宋代,更是達到高峰,唐宋儒者在注《孟子》時亦多引用與討論漢儒之注,漢代孟學與黃老學說交涉之思想,更是成為唐宋儒學思想的養分。然而對於漢代孟學的研究較為缺乏,或成為概要性的論述,研究較不完整與深入,且多集中在思想脈絡的發展上,對於思想義理的闡發與探討論較為不足,或多集中在《孟子》注上,較少對漢代孟學發展進行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經典在詮釋與流傳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轉變」與「實踐」兩個問題,尤其在漢代,思想理論的提出往往是從「實踐」作為出發點,職是,本書題目為「漢代孟子學解釋的轉變與實踐」,將時間範圍鎖定在漢代,欲從「時代背景」、「歷史形象」、「思想詮釋」三條軸線來論漢代孟子學的發展,透過這三條軸線,試圖建構出全面且深入的漢代孟子學系統,由大背景入手逐漸著眼深入於細微之處,分析此時期孟子思想的轉變與理論的實踐,試圖彌補孟子學在漢代較為空白的一頁。「轉變與實踐」,乃是從孟學在漢代的轉變中看見其中的「不變」,也就是孟學中最純粹的本質,最恆久的真理,更是中國文化中的「傳統」,漢代知識階層在既有的儒家學說之中,賦予新的時代色彩,對孟子學說加以「轉變」進而「實踐」,使得孟學在漢代得到實踐的可能,也因為知識階層將融攝孟子理論於漢代思想之中,讓漢代思想有著更豐富的內涵,以及更卓越的成就,也因為漢代思想家巧妙的繼承與轉變,更證明了《孟子》能夠呼應時代的課題,即使歷經時間的洪流,歷史的變遷,仍能夠對每個時代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
    Reference: 一、 中文著作
    (一) 古籍與注本(依年代排列)
    《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1968年。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1995年。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漢•劉珍等撰:《東觀漢記》,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年。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漢•劉向撰,趙喜詒疏證:《說苑疏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桓寬著,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司馬遷著,明•淩稚隆輯校,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漢•王 符著,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2011年。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范曄著,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長春:吉林人民,1998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唐•魏 徵:《隋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93年。
    唐•劉知幾著,姚松、朱恒夫譯注:《史通》,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蘇 洵:《蘇批孟子》,臺北:遠東出版社,1955年。
    宋•徐天麟撰:《東漢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黃 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戴表元:《戴表元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2年。
    明•王夫之:《船山全集》,臺灣:華文書局,1965年。
    明•顧炎武著,張京華校釋:《日知錄校釋》,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紀 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熊伯龍:《無何集》,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1982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焦 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書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嚴可均:《鐵橋慢稿》,臺北:新文丰出版社,1988年。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等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孟廣均原纂,陳錦、孫葆田重纂:《重纂三遷志》,濟南: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89年。
    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陳 澧:《東塾讀書記》,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清•閻若璩:《清經解》,鳳凰出版社影印,上海:上海書局石印本,2005年。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陳壽祺:《五經異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朱杰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利器著:《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二) 專書論著(依姓名筆劃排列)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2000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思想史研究室:《秦漢經濟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卜憲群:《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王 永:《《鹽鐵論》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 超:《中國歷代中央官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軒編:《孟子家世》,北京:中國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王國維:《漢魏博士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復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艾蘭(Sarah Allan)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上)》,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李 勉注:《史記七十篇列傳評注》,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李長之:《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臺北:育幼圖書公司出版,1983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發行,2003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峻岫:《漢唐孟子學論述》,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李玉洁:《儒學與中國政治》,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景明:《中國儒學史(秦漢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新華書局,2000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吳汝煜:《史記論稿》,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
    汪高鑫:《董仲舒與漢代歷史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
    杜 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釋傳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胡 適:《中國古思想小史》,臺灣:中研院胡適紀念館,1969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出版中心,2013年。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林維杰、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林慶彰、蘇費翔主編:《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林麗雪:《王充》,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柳詒徵:《國史要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金德建:《古籍叢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7年。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出版社,1989年。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漢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侯文學:《漢代經學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孫 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徐復觀等:《知識分子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0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徐漢昌:《鹽鐵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徐興無:《經緯成文──漢代經學的思想與制度》,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中國哲學之道之建立及發展》,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中人性思想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1978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正續編》,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
    許倬雲:《漢代農業: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與特性》,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郭君銘:《揚雄《法言》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
    陳 拱:《王充思想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陳 明:《儒學與歷史文化功能》,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陳 慧等:《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陳正雄:《王充學術思想述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陳再明:《儒學異端:現代王充論衡》,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陳榮捷編:《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2012年。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以孟子對舜的詮解為基點》,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
    陳蘇鎮:《兩漢魏晉南北朝史探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陳福濱:《楊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大可:《史記論贊輯釋》,陝西:人民出版,1986年。
    張立文主編:《天》,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5年。
    湯志均、華友根、承載、錢杭合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馮樹勳:《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黃 侃:《論學雜著》,臺灣:漢京出版社,1993年。
    黃文相:《清王西莊先生鳴盛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黃俊傑論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1991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5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紹梅:《王充《論衡》的批判精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葉百豐編著:《韓昌黎文彙評》,臺北:中正書局,1990年。
    楊 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生民:《漢代社會性質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3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
    詹志宏:《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雷 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修明:《儒生與國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師培著,陳居淵注:《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熊鐵基、趙國華主編:《秦漢思想文化研究》,新加玻:希望出版社,2005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1990年。
    諸葛俊元:《西漢學術與政治權力變遷》,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年。
    趙逵夫主編:《歷代複評注(漢代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臺北:洪葉文化,2002年。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頤》,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
    錢 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錢 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錢 穆:《四書釋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網路出版,2000年。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聯書局,2000年。
    錢 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圖書,2003年。
    錢 穆:《國史大綱(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2006年。
    錢 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鍾肇鵬:《求是齋叢稿》,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年。
    韓復智:《兩漢的經濟思想》,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會,1969年。
    謝君直:《郭店楚簡儒家哲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謝耀亭:《從出土簡帛看思孟學派的內聖外王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譚宇權:《孟子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領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龐 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龐 樸等:《龐樸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年。
    顧頡剛等:《古史辨(共七冊)》,香港:太平書局,1963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三) 論文集(依出版年代排列)
    文史哲雜誌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代哲學論叢》,北京:文史哲雜誌編輯委員會,1959 年。
    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編:《近四十年來孔子研究論文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2年。
    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上冊)》,臺北:輔仁大學,1999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2年。
    《採掇英華》編輯委員會編:《採掇英華:劉殿爵教授論著中譯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編:《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四) 單篇論文
    丁原明:〈兩漢的孟學研究及其思想價值〉,《文史哲》,2000年第2期。
    王基倫:〈孟子與史記之關係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年2月)。
    朱榮智:〈孟子的知言〉,《孔孟月刊》,第41卷,第八期(2003年4月)。
    李淑珍:〈當代美國學界關於中國注疏傳統的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九卷第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9年。
    李智澤:〈趙岐《孟子章句》的內容、體例和特點〉,《四川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
    李傳印:〈歷史上尊孟與非孟思潮〉,《中國文化月刊》,第259期(2001年10月)。
    余培林〈孟子知言養氣章釋義〉,《國文學報》第13期(1984年6月)。
    岑溢成:〈孟子「知言」初探〉,《鵝湖月刊》第4卷第4期(1978年10月)。
    季鎮淮:〈《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性及其敘事特點〉,《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一期。
    金春峰:〈漢代儒家哲學的定性與定位〉,《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 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
    邱黃海:〈論孟子修養論之系統的陳述〉,《鵝湖學誌》第21期,1998年12月。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林啟屏:〈出土文獻與中國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3期(2007年3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諸子學刊》,第五輯(2011年12月)。
    張隆溪:〈代聖人立言:談評注對經文的制約〉,《中山人文學報》,第15卷(2001年)。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九卷第三期,1999年。
    章權才:〈論兩漢經學的流變〉,《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徐國榮:〈名士精神與漢魏之際孟子地位之浮沉〉,《孔子研究》,第39卷第10期(2001年6月)。
    夏世華:〈論孟子之不動心──讀《孟子》「知言養氣章」及朱子注的一些思考〉,《鵝湖》第31卷第21期(2006年6月)。
    夏長樸:〈論漢代學術會議與漢代學術發展的關係〉,《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0年。
    陳立驤:〈《孟子》「養氣知言」章析論〉,《鵝湖》第31卷第9期(2006年3月)。
    陳桐生:〈孟子是西漢今文經學的先驅〉,《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陳啟雲:〈漢初「子學沒落、儒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卷(2003年2月)。
    黃俊傑:〈Mencian Morality in a Political Form: Chao Ch’i’s Commentary on the Mencius and Its Place in Later Han Scholarship〉,《漢學研究》,第一卷第一期(1983年6月)。
    黃俊傑:〈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清華學報》第18卷第2期(1988年12月)。
    黃俊傑:〈趙岐〈孟子題辭〉箋釋〉,《臺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
    黃立人:〈兩漢時期孟子學發展概況──兼論孟子心性說對當代思想之影響〉,《博學》第5卷(2007年1月)。
    黃宛峰:〈論王充的儒生觀〉,《齊魯學刊》,2004年第2期。
    黃亞平:〈試論〈孟子章句〉的注釋特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2期。
    皓積意:〈趙岐《孟子注》章句學的運用與突破〉,《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勞 榦:〈漢代文化概述〉,《中國史論集(中集)》,臺北:茂昌出版社,1989年1月。
    楊澤波:〈「知言養氣章」難點辨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34期(1999年9月)。
    楊海文:〈孟子與漢代思想史的散點透視〉,《齊魯學刊》,1988年第3期。
    楊海文:〈孟子傳記博士的文化闡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楊昊鷗:〈《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文體、書法擬義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0期。
    趙克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辨〉,《漢唐史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1993年。
    趙慶偉:〈孟學的演進及其時代特色〉,《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6卷2006年第5期。
    劉 斌:〈歷代孟子研究概觀〉,《齊魯學刊》,1987年第2期。
    劉嘉紅:《從《孟子》不同注本窺見孟學發展演變》,《南昌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2012 年第4期。
    樊 琪:〈《論衡•刺孟》所刺〉,《貴州文史叢刊》,1997年第3期。
    蔡仁厚:〈「知言、養氣」的意旨:孟子修養論之2〉,《中國文化月刊》第48期(1983年10月)。
    戴君仁:〈「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別解〉,《孔孟月刊》,第7卷第3期,1986年6月。

    (五) 學位論文
    余其濬:《《史記》與公羊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世賢:《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高正偉:《先秦兩漢孟子學》,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晉鈺琪:《司馬遷《史記》義利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穎君:《王充《論衡》所反映的東漢初期社會狀況》,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衍鈴:《趙岐《孟子章句》之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 量:《趙岐〈孟子章句研究〉》,北京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旭峰:《兩漢孟子學簡史》,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胤賢:《孟子工夫論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黎惟東:《王充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84年。
    顧健民:《孟子趙注和朱注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二、 翻譯論著
    (一) 專書論著
    [日]本田成之著、江俠庵譯:《經學史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日]大槻信良著,黃俊傑譯:《四書章句集註典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日]安井小太郎等講述,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法]保羅•里克爾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法]葛蘭言著、楊英譯:《中國文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410。
    [德]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二) 單篇論文
    [日]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形成史論〉,《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西嶋定生,杜正勝譯:〈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性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收入: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Helmut Wilhel著,劉紉尼譯:〈學者的挫折感:論「賦」的一種型式〉,《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三、 網路資料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index.as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3151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102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301.pdf4047KbAdobe PDF2100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