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15105      Online Users : 5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1562


    Title: 新北市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知覺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之研究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traits, relational bullying and depressive behavior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uthors: 阮如君
    Ruan, Ru-Jun
    Contributors: 王鍾和
    阮如君
    Ruan, Ru-Jun
    Keywords: 關係霸凌
    人格特質
    憂鬱行為表現
    Relational bullying
    Personality traits
    Depressive behavior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7-31 11:27:3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中學生「人格特質」、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與「憂鬱行為表現」之相關,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樣本係以新北市背景變項不同學生為對象,回收有效樣本共552份。所使用工具包括:「基本資料調查表」、「校園生活問卷」、「性格自評量表」、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女」學生較「男」學生愈常知覺受到關係霸凌。
    二、「小型」學校較「中型」學校的學生愈常知覺受到關係霸凌。
    三、愈具有「神經質」、「外傾支配性」及愈缺乏「和善性」與「嚴謹自律性」的人格特質,會愈常知覺受到「關係霸凌」。
    四、愈常知覺受到「關係霸凌」,會愈常有「憂鬱行為表現」。
    五、學生之「人格特質」及知覺受到「關係霸凌」能顯著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本研究根據各項研究發現與結果,針對學校人員、學生家長、社會大眾、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及未來從事相關研究者,提供具體建議,以供後續實務工作及相關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in New Taipei City, sens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lational bullying” and “depressive behavior” by offering questionnaires to participants. The study samples a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collecting 552 valid samples. The tools used include: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campus lifestyle survey,” “self-rating personality scale,” and “teenage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 The collected data are analyzed in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way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t-test method,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metho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ethod,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nd so forth.
    Major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s:
    1.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 relational bullying than males.
    2.Smaller campuses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relational bullying than the mediums.
    3.The more personality traits of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lack of “kindness,” and “self-discipline” belonging to a student, the more likely student experiences “relational bullying.”
    4.The more “rational bullying” student feels, the more depressive behaviors student has.
    5.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sense of “relational bullying” could apparently forecast student’s “depressive behavior.”

    This study,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sults, provid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school staffs, parents, public communitie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istricts, and future-related researchers for relative job fields and research references.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王鍾和(1982)。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市:大洋。
    王鍾和(198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鍾和(2003)。王鍾和與父母談心4: 學校生活。張老師文化。
    王明傳、雷庚玲(2007)。青少年前期的間接攻擊行為:同儕估計法的建構效度。中華心理學刊,49(2)205-224頁。
    王明傳、雷庚玲(2008)。華人青少年前期兒童之間接攻擊行為之反應評鑑與情緒經驗。中華心理學刊,50(1),71-90。
    王孜甯(2008)。「情境式關係攻擊量表」的發展—成年初顯期之關係攻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
    王意媛(2011)。國中生遭受霸凌、憂鬱情緒與其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王瑋婷(2013)。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兒童憂鬱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毛湘茹、簡美華(2014)。霸凌受害、霸凌他人至充權:大學女性年少時期言語或關係霸凌探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013.12。頁1-40。
    石文宜(2006)。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田如恆(2015)。國中導師對學生同儕衝突管理策略與班級關係霸凌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
    江致寬(2012)。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未出版。
    江旻晏(2014)。反霸凌認知與霸凌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國中生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
    呂玉琴(2013)。家庭情緒表達、父母心理控制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邢精霞(2011)。國校高年級關係霸凌行為與同儕互動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杜淑芬(2013)。WISER學校輔導工作模式於關係霸凌輔導之應用。輔導季刊2013.06。頁17-26
    沙寶珠(2009)。青少年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何嘉雯 (1998)。台北縣市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對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李美珍(2010)。臺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學習態度、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
    李季錦(201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提升國小五年級憂鬱傾向兒童挫折容忍力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林慧婷(2011)。高雄市國中生霸凌行為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李淑娟(2014)。從正義與關懷探討國小學童之關係霸凌。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所。
    林苡彤(2009)。國中生關係攻擊角色與規範信念、同理心、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
    林佩諭(2011)。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林雅萍(2012)。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與因應策略:以丁丁國中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珮珊(2012)。 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三角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研究所。
    林滄崧(2012)。校園霸凌與防治。載於楊士隆(主編),校園犯罪與安全維護(頁139-197)。台北市:五南。
    林滄崧(2013)。析論校園霸凌的意涵與警察系統的回應。警學叢刊。
    林芳薇(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性。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林韻婷 (2013)。基隆市國中生知覺家庭教養態度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林秀茹(2014)。國中生知覺父母負向言語、親子關係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林淑芬(2014)。國中生人格特質、正向情緒與自我效能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未出版。
    林宜樺(2015)。園藝治療團體對遭遇關係霸凌青少年提升正向情緒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邱麗萍(2012)。班級常規、父母教養方式、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霸凌之關連性研究: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
    吳靜芳(2005)。國小學童的人格特質、父母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目標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聖儀(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與霸凌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研究所。
    吳宛玫(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制控信念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吳致德(2012)。國中學生吸菸行為及霸凌行為之探討 ─ 以高雄地區國中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吳玫瑩(2014)。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敵意與憂鬱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未出版。
    吳青環(2015)。青少年的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區國中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2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2007年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5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6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校園「霸凌」影響深遠。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6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虛擬的霸凌、真實的傷害:2012年台灣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34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台灣校園關係霸凌調查報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4)。2014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174/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6)。2016年台灣兒少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538
    南琦(2011)。向霸凌Say NO。台北市:遠流。
    紀妮玓(2014)。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情緒智力與校園霸凌行為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
    柯慧貞(2002) 。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學生輔導,2002(5),38-51。
    柯慧貞與陸汝斌(2002)。認識憂鬱症。學生輔導,80,16-27。
    胡嘉琪(2000)。女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憂鬱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胡志皇(2016)。五大人格特質、社會網路關係、霸凌經驗與學習成效之關聯性~以新竹某國中為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
    洪榮照(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洪佩圓(2006)高中學生自我概念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范梅英(2008)。青少年人格特質、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翁嘉偵(2013) 高職餐旅群教師職場霸凌與離職傾向間關係之研究:以人格特質與逆境商數干擾變數。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未出版。
    夏曉葳(2011)。國中生人格特質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高雄市某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研究所。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五版)。臺北:五南。
    粘絢雯(2008)。導師班級經營、班級氣氛與班級關係攻擊、關係受害情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唐雅琳(2008)。大學生在關係攻擊中真實受害經驗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莊耀嘉 & 李雯娣 (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莊依綾(2012)。 臺南市國中學生霸凌行為與人格特質、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粘絢雯、程景琳(2010)。國中班級經營與班級氣氛相關因素之探討:關係攻擊與關係受害。教育實踐與研究,23(1),57-84。
    郭惠玲(2008)。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郭家如(2010)。青少年人格特質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郭有恆(2016)。臺中市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階層領導與關係霸凌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德祥(2001)。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比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瞿立鶴(主編),青少年人格的建構(188-233)。台北: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黃堅厚(2007)。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曉雯(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士珍(2010)。人格特質、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網路霸凌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中學為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研究所。
    黃易進(2011)。新北市國中學生校園霸凌行為現況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黃宛婕 (2012) 扭曲的正義--談校園「關係霸凌」之輔導策略。中等教育。頁163-165
    黃嘉芬(2013)。臺南市國中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黃郁涵(2014)。國中生社會自我效能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未出版。
    陳清泉(1990)。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陳錫銘(1992)。憂鬱的主要認知行為理論。諮商與輔導,81,6-10。
    陳李綢(2008)。中學生情緒智慧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61-81。
    陳彥文(譯)(2011)。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原作者:S. Kraize)。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原著出版年:2007)。
    陳春秀(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陳燕珍(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學習壓力因應策略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陳啟榮(2012)。校園霸凌之初探研究。國民教育。2012.06。貢91-100。
    陳薇先(2012)。臺東縣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市。
    陳柏瑋(2013)。基隆市國中生對教師班級經營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知覺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姿因(2016)。國中生霸凌被害與自我傷害之關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
    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霸凌行為應負之法律責任」,
    https://csrc.edu.tw/bully/bullying.asp
    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各級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
    https://csrc.edu.tw/bully/DownloadFile.asp?File=2013819135688.doc
    教育部防治霸凌專區(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2012)。取自
    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游亞儒(2013)。校園關係霸凌事件中受凌學生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彭怡萍(2010)。運用靜心活動團體方案協助國小憂鬱傾向學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研究所。
    曾韻任(2011)。國小學生被霸凌情形與人格特質、人際問題解決策略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
    曾吉玉(2012)。國中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研究所。
    楊明仁,2002)。難纏病人」形成原因的探討:「難以處理」精神疾病病人之臨床研究。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
    楊國樞(1994)。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公司第五版。
    張高賓(2001)。談青少年之憂鬱及其輔導策略。輔導通訊,66,41-45。
    張高賓(2005)。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張高賓(2006)。臺灣南部地區兒童憂鬱疾患流行率之調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39-75。
    張高賓、陳明哲、連廷嘉(2007)。台灣地區兒童憂鬱流行率之調查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1),29-72。
    張高賓(2009)。「國中小學生憂鬱篩檢量表」編製之研究。測驗學刊,56(2), 269-294。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素秋(2008)。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張虹雯(2011)。憂鬱情緒、求助態度、自我污名化、社會污名化與自我隱藏對求助行為及求助延宕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張啟泰(201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生命意義感、與旁觀者的霸凌因應方式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張越翔(2013)人格特質、復原力、霸凌經驗對霸凌因。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三民。
    劉宗明(2007)。國中教師人格特質、教學風格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小薇(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經驗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哲宇(2010)。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究所。
    劉力豪(2013)。學生知覺班級氣氛與校園關係霸凌被害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劉宜佩(2014)。新北市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劉聿翎、李俜怡(2016)。校園中關係霸凌參與者之團體動力。諮商與輔導。2016.02。頁45-48。
    劉育偉、施俊良(2016)。校園霸凌之探究--以言語及關係霸凌成因及防治為例。
    醒吾學報。2016.01。頁43-55。
    蔡志益(2012)。青少年問題解決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蔡慧苓(2005)。國小兒童關係性攻擊/受害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
    蔡靜思(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盧昀瑜(2013)。雲林縣國中學生家庭結構、教師管教方式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未出版。
    顏碧伶(2000)。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生活壓力與網路沉迷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理與諮商學研究所。
    薛維煌(2006)。高中學生人格特質、情緒智慧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應用研究。教育與發展,23(1),109-118。
    謝翠祝(2006)。遭受人際傷害之國小學童其寬恕態度、生活適應與憂鬱傾向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
    謝佑欣(2010)。參與課後照顧之國小學童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影響因子流行病學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謝怡珍(2012)。大學生知覺過去受關係霸凌經驗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研究所。
    謝昌志(2012)。國中生幸福感、社會支持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藍乙琳(2008)。「沉重的腳步,黯淡的青春」--談青少年憂鬱傾向之成因、預防與輔導。研習資訊,25(3),129-135。藍采風(2000)。
    藍珮君(2005)。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蕭奕鈞(2014)。五大人格特質、社會網路與校園霸凌之關聯性研究─以中部某國中為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
    蘇吉禾(2009)。青少年憂鬱與親子關係、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研究所。
    蘇郁惠(2009)。遭受關係攻擊與青少年社會心理適應: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
    蘇靖雅(2014)。花蓮縣學生國中階段知覺及因應霸凌行為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未出版。
    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Besag V. 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rger, J. M. (2008). Personality (7th ed.). Australia: Belmont, CA: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Cairns, R. B., Cairns, B. D., Neckerman, H. J., Ferguson, L. L., & Gariepy, J.
    L.(1989). Growth and aggression: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ce.
    Cattell, R. B. (1943).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 into 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476-506.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8). From catalog to classification; Murray’s need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258-265.
    Crick N. R., & Grotpeter J. K. (1995).Relational aggression, gender,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6, 710-766.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 5-13.
    Crick, N. R. (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role of intent attributions,feelings of distress, and provocation typ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7, 313-322.
    Farrington, D.P. (1993).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bullying.In M. Tonry (Eds.),Crime and justice: A review of research, 17 (pp. 381-458).
    Guilford, J. P. (1959). Personality. New York: McGraw-Hill.Goldenson (1970)Hoover, J.,& Hazler, R. J.(1991). Bullies and victim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25, 212-220.
    Hoover, J., & Stenhjem, P. (2003). Bullying and teasing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Creating positive school environments for effective inclusion. National Center
    o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nsition Issue Brief, 2(3), 1-6.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 (2002)。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邱珍琬、張鳳燕、楊妙芬、蔡素紋等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4)。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s. New York: McGraw Hill..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87). Valida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instruments and observ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1), 81
    Olweus, D. (1992). Bullying among schoolchildren: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In
    R. D. Peters, R. J. McMahon, & V.L. Quinsey (Eds.),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throughout thelife span. Thousand Oaks, CA:Sage.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How do we know and what can we do. London:Blackwell.
    Olweus, D. (1994). Annotation: 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effects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5, 1171-1190.
    Olweus, D. (1996). Revised Olweus bullying/victim questionnaire. Bergen,Norway: BVP-Dan Olweus.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6th ed. ).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Petersen, A. C., Compas, B. E., Brooks-Gunn, J., Stemmler, M., Ey, S., &
    Grant, K. E. (1993).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2), 155-168.
    Robinson, T. N., Killen, J. D., Litt, I. F., & Hammer, L. D. (1996).Ethnicity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Are Hispanic and Asian girls at increased risk for eating disorde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9, 384–393.
    Rutter、Izard 與 Read (1986)Underwood, M. K. (2003).Social aggression among girls. 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3911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701.pdf2058KbAdobe PDF256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