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8326      Online Users : 6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0639


    Title: 日本當代電影中家庭崩潰的寓言(2000-2009):以《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紀子,出租中》、《東京奏鳴曲》為例
    The allegorical disintegration of family in recent Japanese cinema (2000-2009) : nobody knows, Noriko’s dinner table, Tokyo Sonata as case studies
    Authors: 劉安綺
    Liu, An Chi
    Contributors: 陳儒修
    Chen, Ru Shou
    劉安綺
    Liu, An Chi
    Keywords: 日本電影
    日本家庭
    家庭崩潰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紀子,出租中》
    《東京奏鳴曲》
    Japanese cinema
    Japanese family
    Disintegration of family
    Nobody Knows
    Noriko’s Dinner Table
    Tokyo Sonata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7-03 14:32:43 (UTC+8)
    Abstract: 日本自泡沫經濟後歷經「失落的二十年」(2000年至2009年),使得社會在經濟起伏後整體仍呈現低迷的狀態,而日本電影對於家庭遭受社會變動後而崩潰的關懷,隨著獨立製片制度的盛行而有增無減。本研究挑選出「失落的二十年」間較具代表性的三部電影,作為觀察日本家庭的崩潰作為研究個案,分別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2004)、《紀子,出租中》(2006)、《東京奏鳴曲》(2008),透過電影文本與影像分析,作為檢視此三部電影如何呈現當代日本家庭結構的變化,亦由此了解日本電影如何透過敘事與影像,再現/呈現出日本家庭崩潰的寓言故事。
    藉由針對三部電影文本的影像內容,本研究發現,此三部電影文本以截然不同的角度與創作風格,對日本家庭的崩潰進行關切外,其描繪家庭的主題,亦由單一新聞事件走向家庭社會普遍呈現的狀態與窘境。不僅緊扣住日本社會的變遷,使得日本電影描繪其家庭的崩潰有其寓言性,亦反映出日本社會對於家庭崩潰的集體焦慮和想像。
    After the Bubble Economy in late 1990, Japan suffered from the so-called Lost Twenty Years. With such radical social changes, the awareness of family dis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topic in Japanese cinema with the rise of independent filmmak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of family disintegration in Japanese cinema.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Japanese family suf-fered from the Bubble Economy. The study also reviewed the narrativ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lms being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 including Nobody Knows, Noriko’s Dinner Table, and Tokyo Sonata,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ree films a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family disinte-gration and represented the status and predicament of Japanese family from single news event to the general social issue. Moreover, the films have made the family disintegration more al-legorically depicted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Japanese society, but also represented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and anxiety of family crisis in Japanese society.
    Reference: 中文資料
    小智作(1997)。〈瀨戶內海的舟葉 淺談木下惠介及其電影〉,《電影欣賞》,90: 66-72。
    田甜(2014)。〈解讀日本電影《東京奏鳴曲》中反映出的日本社會問題〉,《電影文學》,11: 38-39。
    何敬堯(2015)。《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台北市:秀威資訊。
    吳咏梅(2011)。《日本電影》。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吳咏梅譯(2004)。《近代家庭的形成與終結》。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上野千鶴子(1998)。《近代家族の成立と終焉》。東京都:岩波書店。)
    吳珮慈譯(2005)。《當代電影分析》。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原書:Aumont, J.& Marie,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Nathan Université)
    李永熾(1990)。〈日本電影裡的家族關係〉,《當代》,48: 22-23。
    李永熾(1991)。《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台北市:三民。
    李其慶、馮文光譯(2008)。《讀《資本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原書:Althusser, L.& Balibar, E. [1965]. Lire Le Capital. Paris: Editions La Découverte & Syros)
    李卓(1994)。〈家族制度與日本的近代化〉,《南開學報》,2: 50-55。
    李尚霖譯(2001)。《單身寄生時代》。台北:新新聞文化。(原書:山田昌弘(1999)。《パラサイト・シングルの時代》。東京都:筑摩書房。)
    李清萍(2013)。〈從《東京物語》看日本傳統家庭的瓦解〉,《電影文學》,8: 95-96。
    李榮謙、高超洋、黃麗倫、楊淑雯(2000)。〈日本失落十年的經驗與啟示〉,《中央銀行季刊》,32(2): 47-64。
    李龍蓮(2014)。《是枝裕和電影藝術特徵研究》。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赤石千衣子(2015年12月4日)。〈在困境中奮鬥的日本單親媽媽〉,《當今日本》,取自http://www.nippon.com/hk/in-depth/a04603/
    周以量譯(2013)。《(日本人):括號裡的日本人》。北京:中信出版社。(原書:橘玲(2012)。《(日本人)》。東京都:幻冬舍。)
    周新富(2006)。《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出版。
    周潔(2009)。〈日本家庭社會學研究及未來走向〉,《日本學刊雜誌》,6: 121-133。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市:遠流。(原書:Turner, G. [1988]. Film as Social Pratice. London: Routledge.)
    邱淑婷(2010)。《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文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姜揚(2014)。〈電影《東京奏鳴曲》的日本社會解讀〉,《電影文學》,19: 38-39。
    洪旗譯(1996)。〈日本電影中"母親神話"的崩潰〉,《世界電影》,3: 19-36。(原著:佐藤忠男(1987)。《日本映画と日本文化》。東京都:未来社。)
    胡毅美(2014)。〈淺析《東京家族》的獨創性及其社會意義〉,《電影文學》,7: 71-72。
    苗棣、劉鳳梅、周月亮譯(2001)。《日本戰後電影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原書:小笠原隆夫(1996)。《「文化と記号」—映画・文学から情報まで》。東京都:北樹出版。)
    唐美君(1982)。〈中國家庭的形式及結構〉,《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9: 361-382。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市:五南書局。(原書:Jankowski, J. [1991]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70: 17-58。
    張一兵(2003)。《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
    張育婷(2011)。〈從社會學理論談家庭〉,《家庭教育雙月刊》,32: 36-43。
    張昌彥(1997)。〈日本通俗劇專題-引言〉,《電影欣賞》,15(6): 10-14。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婷(2007)。《小島信夫『擁抱家族』論-觀察一九六O年代文學和社會的相關性-》。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瑞雄、林顯宗(2000)。《日本社會》。台北市:致良出版社。
    張鈺(2015)。〈現代家庭的崩潰與重建--評園子溫《紀子的餐桌》〉,《文藝生活》,3: 137。
    畢恆達(20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 57-82。
    盛鎧(1998)。〈阿圖塞論藝術與意識形態〉,《議藝分子》,1: 151-157。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炳輝(1994)。〈阿爾都塞的"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理論述評〉,《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 84-89。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ion.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彭怡平、張昌彥(1997)。〈被犧牲的女人與苦命的男人〉,《電影欣賞》,15(6): 16-19。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湯禎兆(2008)。《日本映畫驚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湯禎兆(2012)。《日本進化 流行文化解讀》。香港:生或書房。
    湯禎兆(2013)。《人間開眼:從小說與映像窺視下流日本》。九龍:天窗出版。
    舒明(2007)。《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 1989-2006》。台北縣新店: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黃大旺譯(2015)。《東京漂流》。台北市:臉譜出版。(原書:藤原新也(1983)。《東京漂流》。東京:新潮社。)
    黃巧宜(2014)。〈從生物、法律及社會三個面向淺談家庭的定義〉,《雲林國教》, 63(3):16-18。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1998)。《家庭概論》。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黃道琳譯(1974)。《菊花與劍 : 日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臺北縣:桂冠圖書。(原書:Benedict, R. [1946].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US: Riverside Press)
    黃蕾蕾(2013)。〈飲食,雋永的溫柔出口--論是枝裕和《步履不停》中的家庭倫理觀〉,《藝苑》,3: 78-80。
    楊宗翰(2012)。《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北:新銳文創。
    葉月瑜譯(1995)。〈小津的母親〉,《電影欣賞》,81: 94-105。
    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葛小青(2013)。〈《步履不停》:去戲劇化的家庭書寫〉,《電影文學》,3: 88-89。
    聞天祥(1997)。〈山田洋次--庶民導演的家庭神話〉。《電影欣賞》,15(6): 30-35。
    趙萌(2013)。〈透過《東京物語》和《東京家族》微觀日本家庭〉,《世界博覽》,12: 78-81。
    齊隆壬(1992)。《電影符號學》。台北:書林。
    劉延州譯(2014)。《日本人的心理 日本的自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南博(1953)。《日本人の心理》;南博(1983)。《日本人の自我》。東京都:岩波書店。)
    劉惠君(2005)。《貞子爬出古井之後-當代日本恐怖電影之女性形象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劉靜貞、洪金珠譯(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上野千鶴子(1990)。《家父長制と資本制:マルクス主義フェミニズムの地平》。東京:岩波書店。)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蔡伸章譯(1994)。《未來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原書:Toffler, A. [1970]. Future Shock. New York: Random House.)
    蔣承承(2015)。〈園子溫電影對日式家庭倫理的藝術解構〉,《藝術科技》,8: 64-65。
    鄧伯宸譯(2015)。《日本新中產階級》。新北市:立緒。(原書:Vogel, E. F. [2013].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鄧偉志、徐榕(2000)。《家庭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鄭楊譯(2010)。《21世紀的日本家庭》。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原書:落合惠美子(2005)。《21世紀家族へ 家族の戦後体制の見かた・超えかた》。東京:有斐閣。)
    橋元良明(2013年12月17日)。〈「情誼依賴」——日本式「網路依賴」的特點〉,《當今日本》。取自 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102/
    閻小妹譯(2012)。《日本人的心理結構》。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土居健郎(2001)。《「甘え」の構造 》。東京都:弘文堂。)
    謝鳳娟(2007)。〈華語女同志電影中「家的意義」-以《蝴蝶》、《今年夏天》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5(2): 1-25。
    顏紅(2013)。〈小津鏡像下東方家庭制度的土崩瓦解〉。《電影評介》,12: 5-8。
    魏章玲譯(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原書:Goode, W. J. [1964]. The famil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嚴可婷譯(2015)。《小津安二郎的餐桌》。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原書:貴田庄(2003)。《小津安二郎の食卓》。東京:筑摩書房。)
    蘇靜(2013)。〈家宅特集〉,《知日》,14: 3-4。
    外文資料
    Després, C. (1991). THE MEANING OF HOM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8(2), 96-115.
    Hartmann, H. (1981).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Towards A More Progressive Union. Boston: South End Press.
    Millett, K. (1970). Sexual Politics. New York: Doubleday.
    Mitchell, J. (1974).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 Freud, Reich, Laing, and Women. New York: Pantheon.
    Moore, J. (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3): 207-217。
    Murdock, G. (1949).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小林竜雄(2007)。〈一家団欒してますか〉。岩本憲児(編),《家族の肖像-ホームドラマとメロドラマ》,頁 347-363。東京都:森話社。
    平野敏政(1996)。《現代社会と家族的適応》。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学。
    田中英司 (2010)。〈日本映画における家族の肖像〉。《情報誌CEL》,93: 36-38。
    目黑依子(1987)。《個人化する家族》。東京都:勁草書房。
    石川結貴(2011)。《ルポ - 子どもの無縁社会》。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
    石井秀夫(2001)。〈現代社会のなかの「家」制度〉。夏刈康男、石井秀夫、宮本和彥(編)《家族から見る現代社会》,頁17-49。東京都:八千代出版。
    江口隆裕(1993)。〈介護・扶養・相続 -日仏の意識調査等を踏まえて-〉,《北大法学論集》,44(1): 169-210。
    池田信夫 (2012年1月12日)。〈日本の「失われた20年」は「10年×2」だった?〉,《株式会社CCCメディアハウス》。取自http://www.newsweekjapan.jp/column/ikeda/2012/01/20102.php
    西村スザンネ(1998)。《成瀬巳喜男:日常のきらめき》。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論文。
    坂本佳鶴惠(1997)。《〈家族〉イメージの誕生-日本映画にみる〈ホームドラマ〉の形成》。東京都:新曜社。
    尾村洋介、平野啓輔、垂水友里香、荒木功、高添博之(編)(2015)。〈Since1945戦後70年 失われた20年-変容する日本の雇用はどこへ〉,《每日新聞社》。取自https://mainichi.jp/feature/afterwar70/since1945/vol6.html
    村上龍(2000)。《村上龍失われた10年を問う》。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村山原英(1973)。《日本経営学ー集団魔力の論理》。東京都:白桃書店。
    岩下美代子、岩本愛子(2008)。〈日本における「子ども虐待」の変遷〉,《鹿児島純心女子短期大学研究紀要》,38: 31-55。
    岩本憲児(2007)。〈日本映画に見る家族のかたち〉,岩本憲児(編),《家族の肖像-ホームドラマとメロドラマ》,7-40。東京都:森話社。
    岩本憲児(編)(2007)。《家族の肖像-ホームドラマとメロドラマ》。東京都:森話社。
    林郁(1985)。《家庭內離婚》。東京:筑摩書房。
    金榮愨、深尾京司、牧野達治(2010)。〈「失われた20年」の構造的原因〉。《RIETI Policy Discussion Paper》,58: 1-49。
    宮林茂樹(1997)。〈「家」制度廃止につぃうて〉。《憲法論叢》,4: 45-73。
    畠中宗一(2004)。〈家族の観点からみた日本社会の病理〉,《東京都: 内閣府経済社会総合研究所》,1: 1-2。
    斎藤茂男(1982)。《妻たちの思秋期》。東京:共同通信社。
    梁智嫄(2014)。《映画における家族像の変遷:小津安二郎作品と山田洋次作品におけるプロジェクトとしての「家族」の可能性》。東京大学学際情報学博士學位論文。
    森岡清美、望月嵩(2001)。《新しい家族社会学》。東京都:培風館。
    森崎初男(2005)。〈総括・平成大不況〉。取自http://home.kanto-gakuin.ac.jp/~morisaki/004econo_leaks/fukyou2.htm
    渡辺秀樹(2004)〈現代の家族の変容と行方〉,《内閣府経済社会総合研究所社会病理研究》,8: 1-4。取自http://www.esri.go.jp/jp/prj/social/social008a.pdf
    飯田哲也(1996)。《現代日本家族論》。東京都:學文社。
    澤田康幸、崔允禎、菅野早紀(2010)。〈不況・失業と自殺の関係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日本労働研究雑誌》,598: 58-66。
    視聽媒體資料
    是枝裕和(製作人),是枝裕和(導演)(2004)。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影片】。(豪客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鈴木剛(製作人),園子溫(導演)(2006)。紀子,出租中【影片】。(佳訊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木藤幸江、Bauta Barendrecht(製作人),黑澤清(導演)(2008)。東京奏鳴曲【影片】。(聯成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102453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3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601.pdf11647KbAdobe PDF248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