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974/145000 (79%)
Visitors : 52013015      Online Users : 5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8129


    Title: 過勞死認定實務運作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rovisal of Karoshi in practice
    Authors: 余靜芳
    Contributors: 王惠玲
    余靜芳
    Keywords: 職業災害
    職業病
    過勞死
    相當因果關係
    業務起因性
    Occupational disaster
    Karoshi
    Proximate causation relationship
    Date: 2017
    Issue Date: 2017-04-05 15:38:56 (UTC+8)
    Abstract: 隨著我國過勞死案例增加,考量過勞死議題有其必要性,因此,本文自職業災害補償之觀點切入,觀察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以檢討制度之運作現況。藉著過整理台灣現行有關過勞死職業災害認定之法規和司法判決,與透過觀察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分析我國制度存在缺失,並提出現行運作建議。
    Increasing cases of Karoshi in Taiwan,considering the necessity of studying Karoshi issue.Therefor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ystem for occupational disasters by 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terion for approvisalkaroshi with regard to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n occupational disasters.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existing regulations and judgments related to “Karoshi” to indicate the deficiencies of Taiwan’s current system,by 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terion for approvisal of Karoshi on occupational disaster.These sections will analyze, criticize and thereby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occupational disaster of Karoshi in practice.
    Reference: 中文文獻
    書籍
    1. 郭玲惠,2011年9月,《勞動契約法論》,三民書局。
    2. 郭育良、王應然、郭浩然、蔡朋枝、蘇德勝、王士旻、黃奕教,2012年7月,《職業與疾病》,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1版。
    3. 焦興鎧、楊通軒,2011年12月,《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20年之回顧與發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2版。
    4. 黃越欽,2012年,《勞動法新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第4版。
    5. 黃怡翎、高有智,2015年3月,《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社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第1版。
    6. 鄭雅文、鄭峰齊,2013年1月,《職業,病了嗎?》,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第1版。
    7. 魏朝光,1993年6月,《勞動職業災害之補償》,財團法人勞工研究資料中心基金會。
    期刊論文
    1. 王惠玲,2004年08 月至2005年07月,職業災害補償新議題-過勞死與過勞自殺研究成果報告,科技部。
    2. 王惠玲,2005年12月,由過勞死到過勞自殺-相當因果關係之迷思-台北地方法院93勞訴字第76號民事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7期。
    3. 王惠玲,1998年,工作時間概念之探討,萬國法律第98期。
    4. 王榮德、羅士翔、陳文慶、柯景塘,2007年,工作過勞致死之定義及診斷基準,北市醫學雜誌 第4卷第2期。
    5. 辛炳隆、協同主持人:林良榮、葉婉榆,2013年5月,防範職場過勞並促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6. 辛炳隆、葉婉榆,2013年12月,臺灣職場過勞狀況相關因素分析:以科技、醫療照護、運輸與保全業受僱者為例,國家與社會第15期。
    7. 吳姿慧,2012年12月,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l適用現況之檢討-以保全服務業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8期。
    8. 林更盛,2002年11月,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臺灣高等法院87年勞上字第5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
    9. 林更盛,2015年8月,過勞的醫師-評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02年重勞上字第1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8期,
    10. 林宜平、呂宗學,2004年10月,談社經因素在流行病學研究之角色,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3卷第5期。
    11. 邱駿彥,1998年6月,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17期。
    12. 徐婉寧,2013年9月,精神疾病與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及民事賠償責任-兼評臺灣板橋地方法院100年度勞訴字第1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134期。
    13. 徐婉寧,2014年9月,民法第483條之1研究-以我國實務見解及日本法為素材,政大法學評論,第138期。
    14. 徐婉寧,2005年11月,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0年重勞上字第1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6期。
    15. 徐婉寧,2015年2月,職業安全衛生法之現況與展望,萬國法律,第199期。
    16. 徐婉寧,2012年8月,僱用人保護照顧義務之具體內容-與勞工安全衛生法的關係之比較法觀察,萬國法律,第184期。
    17. 徐婉寧,2006年3月,過勞死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認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4年訴字第010405號判決評釋,全國律師,第10卷第3期。
    18. 徐婉寧,2015年6月,職災補償與損害賠償-以台日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為中心,中原財經法學,第34期。
    19. 陳政亮,2011年4月,流行病學的政治:RCA流行病學研究的後設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2期。
    20. 黃虹霞,2002年12月,職業災害補償相關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26期,頁63-72。
    21. 傅還然、彭鳳美,2011年9月,現階段過勞認定與防治策略,台灣勞工季刊第27期。
    22. 楊雅萍,2008年6月,職業災害之認定技術之介紹-「業務起因性」與「業務遂行性」,萬國法律第159期。
    23. 楊雅萍,2008年10月,我國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之現狀,萬國法律第161期。
    24. 鄭雅文、林依瑩、王榮德,2009年11月,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台灣制度之改革方向,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6期。
    25. 鄭雅文、王榮德、王嘉琪、郭育良,2009年,職災補償制度的發展與台灣制度現況,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8卷第1期。
    26. 鄭雅文, 2011年02月15日,職場疲勞問題的因應策略,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14期。
    27. 鄭雅文、吳宣蓓,2011年04月15日,日本過勞職災的認定爭議與政策因應,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15期。
    28. 鄭雅文、葉婉榆、陳美如、邱文祥,2008年,職場疲勞狀況與工作過度投入之相關因素:以台北市36家職場受僱員工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7卷第6期。
    學位論文
    1. 林姿秀,2011年,臺灣職業病認定法制之研究-以近年實務見解為核心,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科技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張志銘,2009年,台灣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兼論精神障害之判斷,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 陳威霖,2003年8月,就過勞死論我國職業災害認定及法律救濟制度,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楊雅萍,2007年7月,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之形成與發展臺灣法制與日本法制之比較,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
    5. 劉筱莉,2012年,臺灣過勞死之問題與救濟-日本勞動保護法制為借鏡,文化大學勞動關係學系。
    6. 鄭峰齊,2009年,職災補償的科學與政治-以台灣的精神疾病職業病認定爭議為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謝秋芸,2006年11月,日本過勞死職災認定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際網路
    1. 勞動部勞動及職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網站http://www.ilosh.gov.tw/。
    2.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http://www.osha.gov.tw/。
    外文文獻
    1. ILO(2006),Promotional Framework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commendation(No. 197).
    2. Karasek`s (1979), job demands-control model:New Developments in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Job Stress (Research in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Well-being, Volume 8)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p237 -268.
    3. Kanai, Atsuko(2009) ,“Karoshi (Work to Death)” in Japa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84, p.209.
    4. Mika Kivimaki, Markus Jokela, Solja T Nyberg(2015),Long working hour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Vol 386 October 31,.
    5. F. SchröterKassel( 2009),Kausalität bei Berufskrankheiten-Vergleichende Betrachtung, Trauma und Berufskrankheit, ,s238-239.
    6. 平成27年7月24日,2015年7月24日,過労死等の防止のための対策に関する大綱。
    7. 川人博、平本紋子, 2012年4月,《過労死・過労自殺 労災認定マニュアル-Q&Aでわかる補償と予防》,旬報社。
    8. 網路資料:國際勞工組織(ILO)網站http://www.ilo.org/global/lang--en/index.htm.
    9. 網路資料:日本厚生勞動省網站http://www.mhlw.go.j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10226201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262019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9101.pdf993KbAdobe PDF24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