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46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69/144892 (79%)
Visitors : 51898385      Online Users : 5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4620


    Title: <<聯合報>>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的語藝視野分析
    The Rhetorical Vision of Wild Lily Student Movement and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in the United Daily News.
    Authors: 曾淑芬
    Contributors: 吳筱玫
    曾淑芬
    Keywords: 野百合學運
    太陽花學運
    聯合報
    學生運動
    幻想主題分析
    語藝視野
    Wild Lily Student Movement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United Daily News
    student movements
    fantasy theme analysis
    rhetorical vision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12-07 10:44:25 (UTC+8)
    Abstract:   新聞報導是一種語藝的行動或一種說服之過程,也是一種真實的再現,透過不斷的傳播,建構出團體成員對外在世界的共同認知,逐漸成為閱聽人的共同印象。以社會運動來說,新聞工作者往往認為「衝突、對抗、造勢」等戲劇性效果,最具新聞價值,也最能代表社運,因此,媒體建構了社運,同時建構了人們對社運的印象。而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因角色的轉換與社會的想像,使得媒體刻意在報導中多了些「保護」與「憐惜」,易產生與其它社會運動不同的報導取徑。

      本研究以《聯合報》的野百合學運和太陽花學運的新聞報導作為研究對象,透過「幻想主題分析」的研究架構,輔以外在分析,探討單一媒體建構學運的語藝視野是否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

      研究發現,在《聯合報》語藝建構下,兩代學運呈現迥然不同的語藝視野,野百合學運的語藝視野為「憲政改革眾望所歸」和「民主自由難能可貴」;太陽花學運的語藝視野為「朝野惡鬥國會失能」和「民主之恥民主鬧劇」,並發現學運期間的讀者投書,具明顯的覆誦現象,形成一致的語藝社群,不僅如此,本研究同時驗證了單一媒體在建構不同世代學運的語藝視野,並不會全然產生相同的觀看視角與報導取徑。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10-536。台北:巨流。
    王金壽等(2010.07)。《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台北:左岸文化。
    王振寰(1990)。〈學生運動與政治〉,林美挪(編),《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記實》,頁272-275。台北:前衛。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
    王錦萍(2009年4月)。〈電視新聞影片後製問題初探:以新聞影片中的字幕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78。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伽、郭承啟(1990)。《台北學運—1990.3.16~3.22》,台北:時報文化。
    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
    吳澤霖(1943)。〈社會行為與社會運動〉,《社會行政概論》。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
    呂芳上(1994年8月)。《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呂芳上(2015年6月)。《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宋興洲(1993年5月)。〈淺談社會運動〉,《學生輔導通訊》,27:10-15。
    李酉潭(2010年3月)。〈野百合學運與臺灣民主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9期。
    李念虎譯(1972年01月)。〈世代衝突與學生運動〉,《大學雜誌》,49。
    李明炫(2008)。《Web 2.0 下的社會運動:以樂生保留運動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長貴(1986)。《社會運動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李疾整理(1990年7月)。〈學生代表談「三月學運」〉,《教育研究月刊》,26(1):39-47。
    李廣均(2010年3月)。〈文化團體vs.政治社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117-211。
    李德鳳(2009)。《新聞翻譯:原則與方法》。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李曉青(2009)。《媒體建構反貪腐倒扁運動之語藝視野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叡人(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原書:Benedict, A. [2007]. 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UK: Verso.)
    孟繁忠(1993年5月)。〈學生運動的理論及文獻探討〉,《學生輔導通訊》,27:16-45。
    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佳龍(1990)。〈校園民主自由化運動的結構與權力分析-論「台大普選與言論自由事件」〉,賀德芬(編),《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頁330-346。台北:時報文化。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信男(2009)。《語藝觀點看「慾照事件」的媒體角色與新聞敘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美挪(1990)。〈學生運動與政治〉,林美挪(編),《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記實》,頁。台北:前衛。
    林嘉誠(1999)。《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林靜伶(1993)。〈民主自由與語藝空間〉,《傳播文化》,1:69-80。
    林靜伶(2004)。〈語藝學:西方發展與在台灣之現況〉,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165-191。台北:巨流。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原書:Foss, S. K., Foss, K.A. & Trapp, R. (1991) .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n rhetoric. (2nded).Ilinois: Waveland Press)
    林靜伶譯(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侯剛本(2013)。〈語藝視野建立之後,啟動全新幻想之前:一些對於幻想主題分析的理論補遺與再思考〉。「2013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輔仁大學。
    侯惠芳等(2005年3月)。〈狂飆的世代-台灣學運〉,《公視之友》,81:12-15。
    姚宗祺(2015年1月4日)。〈【專題報導】從野百合到太陽花──范雲教授專訪〉,《左岸電子報》。取自 http://faculty.ndhu.edu.tw/~LCenews/e_paper/e_paper_c.php?SID=692
    洪貞玲(2014年4月2日)。〈焦點評論:太陽花學運超世代試煉〉,《蘋果日報》。
    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夏鑄九(1990)。〈學生運動與政治〉,林美挪(編),《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記實》,頁192-193。台北:前衛。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 159-185。
    晏山農(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台北:允晨文化。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117-149。
    馬世芳(2014)。《耳朵借我》,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
    馬西屏(2007)。《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五南。
    張仿青(1973年08月),〈一九六○年代美國『學生運動』之探討〉,《大學雜誌》,67:47-51。
    張系國(2014年4月2日)。〈永遠的學運〉,《獨立評論@天下》。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87/article/1200。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 33-66。
    張茂桂(2000)。《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陳小剛(2014)。《天光 : 太陽花學運攝影集》。新北: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
    陳信言(2013)。《慈濟靜思語社會行銷策略之語藝觀點分析》,南華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陳嘉銘(2014年12月)。〈一個自由的篇章:行動的網路和行動的語法〉,《思想》,27:183-198。
    曾子軒(2014)。《太陽花學運之語藝比較-以《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之社論、讀者投書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曾柏文(2014年12月)。〈太陽花運動:論述軸線的空間性〉,《思想》,27:129-148。
    游梓翔(2006)。《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政治語藝批評,1906-2006》。台北:五南。
    游梓翔(2011)。〈從傳播研究角度重讀亞里士多德《修辭學》〉。《傳播研究與實踐》,1(1):239-254。
    黃年等撰(2011)。《在新聞的河淘歷史的金:聯合報60年 1951~2011》。台北:聯合報系。
    黃柏維(2015)。《「中國風」流行音樂之幻想主題分析:以周杰倫個人專輯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巧玲(2015年1月)。〈太陽花學運干教育/教師底事?一位師資培育者/教育研究者的反思〉,《教育研究月刊》,249:41-58。
    楊泰順(1993年5月)。〈學生運動?反權威運動?〉,《學生輔導通訊》,27:56-61。
    楊意菁、陳芸芸譯(2001)。媒體原理與塑造。臺北:韋伯出版。(原書:Lawrence Grossberg & Ellen Wartella & D. Charles Whitney (2001) . Mediamaking :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溫偉群(2007)。《總統電視辯論:語藝策略與類型批評》。台北:五南。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
    趙雅麗(2001)。〈民進黨社會運動的「語藝」批評〉,《新聞學研究》,68:151-192。
    劉美妤(2014年12月)。〈一夜長大:臺灣當代青年社會參與之濫觴〉,《思想》,27:111-128。
    蔡雨真(2010)。《台灣民主學運的演變─以野百合學運和野草莓學運為中心》,私立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鴻濱(2004年1月)。〈語藝批評方法在網路文化研究之應用與探討〉,《資訊社會研究》,6:91-126。
    鄧丕雲(1993)。《八○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
    鄭又銘(2006)。《新聞論述建構之馬英九語藝視野》,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薛化元(2007)。《自由化、民主化:臺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日創社。
    薛承泰(2015年3月15日)。〈定位太陽花須等待太陽〉,《聯合報》,第14版。
    謝志偉(1990)。〈學生運動與政治〉,林美挪(編),《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記實》,頁276-280。台北:前衛。
    藍博洲(2014年05月)。〈暴焰或者星滅--臺灣學生運動的動能流轉〉,《印刻文學生活誌》,129:74-75。
    羅承宗(2014年08月)。〈後太陽花運動的憲政危機與轉機〉,《臺灣法學雜誌》,254:121-124。
    蘇蘅(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

    二、英文部份
    Bales, R. F. (1970).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 Y.:Holt, Rinehart & Winston.
    Berger, P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Bormann, E. G. (197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8, 396-407.
    Bormann, E. G. (198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en years later.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8, 288-305.
    Bormann, E. G. (1983). “Symbolic convergenc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s: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99-122
    Burke, K. (1969). A rhetoric of motives.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meron, Maxwell A., and Vinod K. Aggarwal. 1996. “Mexican Meltdown: States, Markets, and post-NAFTA Financial Turmoil.”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 17, No. 5, pp. 975-987.
    Choi, H.C. & Becker, S.L. (1987). Media use, issue/ image discriminations and vo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3), 267-291.
    Crow, G. (1988).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strategy” in the sociological literature. Sociology, 23:1, 1-24.
    Edy, Jill A. (1999). Journalistic Uses of Collective Memor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2), 71-85.
    Foss, K.A., & Littlejohn, S.W. (1986). The Day After: Rhetorical vision in an ironic fram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3, 317-336
    Foss, S. K. (1989).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Foss, S. K. (2004).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3rd ed.). Long Grove, IL: Waveland.
    Hart, R. P., &Daughton, S. M. (2004). 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Herrick, J.A. (2005).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An introduction. (3rd 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McCarthy, J. D., &; Zald, M. N. (197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 1212-1241.
    McCroskey, James.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communication (8th ed.).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Pamela, E. O., & Gregory, M. M.(2000). Political Processes and Local Newspaper Coverage of Protest Events: From Selection Bias to Triadic Intera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 463-505.
    Rybacki, K. &Rybacki, D. (1991).Communication criticism: Approaches and genres.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hields, Donald C. (1981). A Dramatistic approach to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John F. Cragan and Donald C. Shields (Eds.),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dramatistic approach (pp.5-14). Perspect Heights: Waveland Press.
    Stein, L. (2009). Social movement web us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ntent analysis of US movement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11(5), 749-771.
    Tarrow, S. (2005).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2nd ed).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rrow, Sidney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R. H. &; Killian, L. M. (1987). Collective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Voltmer, K.(2000). Constructing political reality in Russia: Izvestiya-between old and new journalistic practice. Europen Journal of Communition, 15(4),469-500.

    三、報紙部份
    (一)相關報導
    〈「民主野百合」聳立廣場〉(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5版。
    〈「超越黨派」原則微妙「情感共振」〉(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3版。
    〈「煥然一新」〉(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5版。
    〈「憤怒之愛」唱出熱鬧氣氛〉(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5版。
    〈12小時收復政院〉(2014年3月25日)。《聯合報》,第A1版。
    〈50萬群眾能代表全民意志?〉(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2版。
    〈十萬青年十萬肝 PTT響應排班〉(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3版。
    〈三千學生靜坐百餘教授聲援〉(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5版。
    〈中山南路成了公民憲政大道〉(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4版。
    〈中山樓大選日投票氣壓低揭曉喜氣濃〉(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2版。
    〈中正紀念堂「變色」!〉(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5版。
    〈今天誰主立院議場〉(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2版。
    〈反服貿學生三訴求可行嗎?!〉(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3版。
    〈反服貿演成占領立院暴力須譴責〉(2014年3月19日)。《聯合報》,第A4版。
    〈反服貿燒臉書爆「互刪好友」潮〉(2014年3月26日)。《聯合報》,第A4版。
    〈文大學生送「鐘」給國大〉(1990年3月18日)。《聯合報》,第3版。
    〈文明與負責:解讀美國對服貿爭議的表態〉(2014年4月7日)。《聯合報》,第A2版。
    〈代議制度失靈立委難辭其咎〉(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4版。
    〈北捷首度因遊行機動過站不停〉(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5版。
    〈只能看王院長了〉(2014年4月1日)。《聯合報》,第A3版。
    〈民主垃圾何其多〉(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5版。
    〈民進黨豈能中央說一套黨員做一套?〉(1990年3月21日)。《聯合報》,第2版。
    〈民進黨被邊緣化怎敢奢談2016?〉(2014年3月30日)。《聯合報》,第A4版。
    〈立委大人國會不能再空轉〉(2014年3月26日)。《聯合報》,第A3版。
    〈立委從占領國會運動得到教訓了嗎?〉(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2版。
    〈立院被占、大匾被拆…代議制度失靈立委難辭其咎〉(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4版。
    〈向李總統致敬與深摯的期望〉(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2版。
    〈如何化解僵局馬英九三個難題〉(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2版。
    〈如何看李總統的談話〉(1990年3月18日)。《聯合報》,第2版。
    〈有人打斷總統談話有人直呼李登輝〉(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3版。
    〈老王設柵欄服貿6月過關近乎零〉(2014年4月7日)。《聯合報》,第A4版。
    〈老國代對民意有了回應!〉(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2版。
    〈低估反彈馬江服貿危機處理糟透〉(2014年3月24日)。《聯合報》,第A2版。
    〈別擺爛!矛盾的民進黨快上工吧〉(2014年4月6日)。《聯合報》,第A4版。
    〈把握對話契機讓動盪結束吧〉(2014年3月26日)。《聯合報》,第A3版。
    〈李登輝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1版。
    〈李總統期民進黨國代返回議場〉(1990年3月18日)。《聯合報》,第2版。
    〈李總統:「儘速改革但要給我時間」〉(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1版。
    〈李總統下午2:30等到晚上7:50〉(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3版。
    〈李總統肯定學生愛國熱情〉(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3版。
    〈李總統將與學生當面溝通〉(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1版。
    〈見識了王金平〉(2014年4月7日)。《聯合報》,第A2版。
    〈兩萬人開道迎接〉(2014年4月11日)。《聯合報》,第A3版。
    〈受傷的國會殿堂…〉(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3版。
    〈明訂三年後三個國會資深民代退職〉(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1版。
    〈服貿重回起點朝野回歸理性審查〉(2014年3月27日)。《聯合報》,第A3版。
    〈服貿風暴弔詭:抗中或害台?〉(2014年3月27日)。《聯合報》,第A2版。
    〈林飛帆:說我帆神「太荒謬」〉(2014年4月8日)。《聯合報》,第A3版。
    〈爭議或共識憂喜兩難〉(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6版。
    〈空曠的廣場邀你回首省思〉(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3版。
    〈政府「跳針式」回應問題在哪〉(2014年3月24日)。《聯合報》,第A5版。
    〈政府瘖啞,是因為忘了沉默的大眾〉(2014年3月26日)。《聯合報》,第A2版。
    〈是該面對真實世界了〉(2014年4月8日)。《聯合報》,第A2版。
    〈為李總統剖陳當前國是危機〉(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2版。
    〈修憲?制憲?改選最重要〉(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7版。
    〈校長同意學生主張盼勿捲入政治漩渦〉(1990年3月18日)。《聯合報》,第3版。
    〈校長看學生他們還年輕〉(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5版。
    〈狼來了 8天前罵暴警今當護身符〉(2014年4月2日)。《聯合報》,第A4版。
    〈神隱後閃電出手王宣示國會主場〉(2014年4月7日)。《聯合報》,第A3版。
    〈秩序自制堪稱學運典範〉(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4版。
    〈記者會滅火…凱道情勢依然難料〉(2014年3月30日)。《聯合報》,第A3版。
    〈追求民主就應學習包容與守法〉(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4版。
    〈馬王爭?二部曲官司贏回來王加倍奉還?〉(2014年3月22日)。《聯合報》,第A3版。
    〈馬政府步步退讓,學生們得寸進尺〉(2014年4月3日)。《聯合報》,第A2版。
    〈高市議會發動「抗稅」台大學生「接力靜坐」〉(1990年3月17日)。《聯合報》,第4版。
    〈偉大愛國行動〉(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3版。
    〈動員須節制別讓人看破手腳〉(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4版。
    〈國代角色矛盾待化解〉(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6版。
    〈國民黨一場逼宮大戲正悄悄上演?〉(2014年3月22日)。《聯合報》,第A3版。
    〈國家能否由霸占國會者來領導〉(2014年4月5日)。《聯合報》,第A2版。
    〈國會失守,議長和朝野立委不可袖手旁觀〉(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2版。
    〈國會尊嚴王院長的職責〉(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2版。
    〈強勢領導下做虛位元首〉(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2版。
    〈教育汙染〉(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6版。
    〈淪陷一夜7波驅離收復政院〉(2014年3月25日)。《聯合報》,第A4版。
    〈脫序暴力不應該縱容〉(2014年3月24日)。《聯合報》,第A2版。
    〈許多人到現場才發現…擠不進去〉(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5版。
    〈這堂民主課教我們的事〉(2014年3月29日)。《聯合報》,第A2版。
    〈創造政治奇蹟正是時候〉(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2版。
    〈欺內怕外:民進黨在台反服貿,在美忙說明〉(2014年4月11日)。《聯合報》,第A2版。
    〈絕食團發表沉痛聲明〉(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4版。
    〈陽明山上最長的一夜〉(1990年3月21日)。《聯合報》,第2版。
    〈陽明山上點名逼退學生國代三度接觸〉(1990年3月21日)。《聯合報》,第5版。
    〈黑潮下反馬情緒馬執政危機〉(2014年3月31日)。《聯合報》,第A2版。
    〈損失保留追訴權!〉(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5版。
    〈新思維:素人當道政客退位〉(2014年4月8日)。《聯合報》,第A3版。
    〈群眾出主意折騰四小時鋸倒旗桿火燒國旗〉(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3版。
    〈維護國會尊嚴王金平如何解題〉(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2版。
    〈說的是聲援想的卻是競選〉(2014年3月22日)。《聯合報》,第A4版。
    〈增額國代同步逼退〉(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2版。
    〈數百學生露宿中正紀念堂抗議〉(1990年3月18日)。《聯合報》,第3版。
    〈誰助長國會癱瘓?〉(2014年3月25日)。《聯合報》,第A3版。
    〈誰讓學生成為權力巨獸?〉(2014年4月3日)。《聯合報》,第A2版。
    〈談召開國是會議〉(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2版。
    〈儘速提出憲政改革時間表挽救危局〉(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2版。
    〈噩夢〉(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5版。
    〈學生人數增加異質性及變數升高〉(1990年3月21日)。《聯合報》,第3版。
    〈學生不接受馬會買王金平的帳?〉(2014年3月30日)。《聯合報》,第A4版。
    〈學生在裡頭,立委在外頭〉(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2版。
    〈學生有沒有從國會光榮撤退的可能?〉(2014年3月25日)。《聯合報》,第A2版。
    〈學生自己開起會國會尊嚴掃地〉(2014年4月6日)。《聯合報》,第A3版。
    〈學生發言批評學校罵總統〉(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3版。
    〈學生頌〉(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5版。
    〈學生增至五千苦等總統院長〉(1990年3月21日)。《聯合報》,第5版。
    〈學生靜坐強調和平民主教室今日開講〉(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3版。
    〈學運慎勿淪為自己批評對象的翻版〉(2014年4月9日)。《聯合報》,第A2版。
    〈憲政風潮群眾集會宣稱將無限期延續〉(1990年3月19日)。《聯合報》,第1版。
    〈選舉總統制度多處甚不合理〉(1990年3月23日)。《聯合報》,第4版。
    〈總統選舉排除干擾部分國代今宿陽明山〉(1990年3月20日)。《聯合報》,第2版。
    〈輿情蒐集還在拉牛車〉(2014年4月7日)。《聯合報》,第A6版。
    〈避免暴民標籤學生自行清塗鴉、清垃圾…〉(2014年3月21日)。《聯合報》,第A4版。
    〈瞿海源賀德芬煞費苦心一片悵然〉(1990年3月22日)。《聯合報》,第3版。
    〈魏揚的罪名〉(2014年3月26日)。《聯合報》,第A2版。
    〈警方自制盡量減少流血〉(2014年3月25日)。《聯合報》,第A4版。
    〈警攻堅無效千人翻牆進立院〉(2014年3月20日)。《聯合報》,第A3版。
    〈癱瘓國家運作是台灣需要的嗎〉(2014年3月24日)。《聯合報》,第A4版。
    周陽山(1990年3月18日)。〈憲政共識與理性抗爭-對學運的諍言〉,《聯合報》,第4版。
    楊子(1990年3月26日)。〈靜寂的廣場〉,《聯合報》,第29版。
    錢永祥(1990年3月18日)。〈大學生的當行當止〉,《聯合報》,第4版。
    蘇永欽(1990年3月19日)。〈國民要和代表攤牌〉,《聯合報》,第5版。

    (二)讀者投書
    大學生(1990年3月23日)。〈絕食難以苟同〉,《聯合報》,第27版。
    小憂(1990年3月20日)。〈歌頌民主也要邁出腳步〉,《聯合報》,第27版。
    公孫策(2014年3月26日)。〈政院淪陷誰之過?〉,《聯合報》,第A14版。
    尤榛嚴(2014年3月30日)。〈「錯皆別人」… 何來誠意〉,《聯合報》,第A15版。
    王文英(1990年3月21日)。〈大學生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聯合報》,第27版。
    王昱祺(2014年3月21日)。〈轉懶人包當心被利用〉,《聯合報》,第A23版。
    民主列車(1990年3月22日)。〈儘速提出憲政改革時間表〉,《聯合報》,第27版。
    吳信長(1990年3月21日)。〈抗議活動莫忽視潛在危機〉,《聯合報》,第27版。
    吳威志(2014年3月24日)。〈國會政院淪陷民主憲政陪葬〉,《聯合報》,第A14版。
    吳美芳(1990年3月22日)。〈這個標籤已不存在〉,《聯合報》,第27版。
    吳筱月(2014年3月29日)。〈迎服貿我準備好了!〉,《聯合報》,第A23版。
    李允傑(2014年3月31日)。〈服貿持久戰從源頭化解恐懼〉,《聯合報》,第A15版。
    李正林(1990年3月21日)。〈他們並不孤獨〉,《聯合報》,第27版。
    李尚謙(2014年4月1日)。〈你為什麼還在那?〉,《聯合報》,第A15版。
    李振清(2014年4月1日)。〈熱血沸騰後回歸理性辯論〉,《聯合報》,第A15版。
    林三欽(2014年3月22日)。〈反黑箱→反服貿→反馬?〉,《聯合報》,第A21版。
    林宇德(2014年3月20日)。〈懶人包變罵人包…看懂什麼〉,《聯合報》,第A19版。
    林志潔(2014年3月30日)。〈眼光放遠吧對岸非唯一對手〉,《聯合報》,第A15版。
    林勁傑(2014年3月24日)。〈學運變調如何收場〉,《聯合報》,第A15版。
    林建甫(2014年4月4日)。〈學潮、黑衫軍的政經反思〉,《聯合報》,第A18版。
    林雲(1990年3月23日)。〈學生我們不宜苛責〉,《聯合報》,第27版。
    姜正德(1990年3月17日)。〈奮鬥四十載自求多「祿」與日月同光戒之在「私」〉,《聯合報》,第27版。
    柯幸宜(2014年3月25日)。〈染血太陽花教會我們的事〉,《聯合報》,第A17版。
    皇甫文璽(1990年3月22日)。〈推動改革的手不要拆了巨輪〉,《聯合報》,第27版。
    書呆子(1990年3月22日)。〈官員無信社會紛亂無寧日〉,《聯合報》,第27版。
    書荼(2014年3月26日)。〈不反服貿不夠義氣?〉,《聯合報》,第A15版。
    高中生(1990年3月22日)。〈非理性舉動令人不解〉,《聯合報》,第27版。
    高源流(2014年3月26日)。〈民主解決綠政客別躲學生背後〉,《聯合報》,第A15版。
    高源流(2014年4月5日)。〈馬硬起來勿與強盜妥協〉,《聯合報》,第A17版。
    崔慈孝(2014年3月26日)。〈太陽花怎能偷吃太陽餅〉,《聯合報》,第A15版。
    張慧康(2014年3月24日)。〈野百合的叮嚀… 別讓太陽花蒙黑影〉,《聯合報》,第A15版。
    梁玉芳(2014年3月29日)。〈他們的眼淚〉,《聯合報》,第A22版。
    陳文忠(2014年3月24日)。〈反服貿連國旗都反?〉,《聯合報》,第A15版。
    陳典(2014年3月30日)。〈會為種子低頭的太陽花〉,《聯合報》,第A15版。
    陳長文(2014年3月22日)。〈王院長,立院接下來怎麼辦〉,《聯合報》,第A20版。
    陳威光(2014年3月30日)。〈應告知副作用… 服貿如藥治病但傷胃〉,《聯合報》,第A14版。
    游其昌(2014年3月25日)。〈應負責的大人們,請站出來〉,《聯合報》,第A16版。
    游其昌(2014年4月5日)。〈民主危機還是民主轉機?〉,《聯合報》,第A16版。
    湯立志(1990年3月22日)。〈推動改革的手不要拆了巨輪〉,《聯合報》,第27版。
    楊泰順(2014年4月4日)。〈馬解僵局可宣布緊急狀態〉,《聯合報》,第A19版。
    葉昀靈(2014年4月9日)。〈學運照妖鏡照到哪隻妖?〉,《聯合報》,第A17版。
    蔡心玲(2014年3月31日)。〈早已沒落剩10K…服貿沒差〉,《聯合報》,第A15版。
    蔡紳科(2014年4月2日)。〈孩子光榮回家吧〉,《聯合報》,第A15版。
    蕭宇喬(2014年3月20日)。〈高唱向前行民主正倒退〉,《聯合報》,第A19版。
    蕭亞譚(2014年4月6日)。〈茶黨現象藍綠都該反省〉,《聯合報》,第A14版。
    賴士葆(2014年4月11日)。〈改變立院爛戲碼落幕〉,《聯合報》,第A29版。
    應翠梅(2014年3月28日)。〈請不要刪我好友〉,《聯合報》,第A18版。
    蘇起(2014年3月23日)。〈台灣的共業〉,《聯合報》,第A14版。
    蘇蘅(2014年4月6日)。〈網路學運媒體走到分水嶺〉,《聯合報》,第A14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294101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41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EMA Program in Communic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