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份: 1.中華徵信所,台灣地區機械工業年報,民國71年。 2.江炯聰,台灣工業技術之發展與移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3.李恆德,多國籍企業與落後國家之技術移轉-台灣實例分析,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民國69年。 4.李應時譯,「經營技術的轉移」,工業技術,第86期,民國70年8月,頁12-16。 5.李慶成,多國籍企業與技術移轉之關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6.周昺堯,「台灣廠商與國外企業之技術合作」,台灣銀行季刊,第22卷第4期,民國60年12月,頁116-136。 7.林石甫等,機械工業設計能力現況及改進辦法,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民國69年。 8.林從嘉譯,「如何打破對多國家公司的依賴」,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0卷第5期,民國65年10月,頁12-21。 9.林鴻鈞,我國機械儀器技術合作之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10.林鴻鈞,「台灣機械業技術引進的成效與效益」,台灣銀行季刊,第33卷第3期,民國71年9月,頁1 ~ 27。 11.吳榮義,「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就業效果」(上)(中)(下),台北市銀行月刊,第8卷第12期,第9卷第1 , 2期,民國66年12,67年1月,2月。 12.吳榮義,美商投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國69年。 13.吳榮義,莊春發合著,「台灣機械零件業之技術引進、普及與生根」,台灣銀行季刊,第35卷第1期,民國73年3月,頁64-107。 14.吳鴻祺,我國機械工業整廠輸出潛力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 15.徐金水,中外技術合作有效條件及程序之研究-台灣區機、電、化學、金屬工業之實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 16.徐仁傑,台灣機械未來發展方向之研究-德菲爾預測法之運用,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17.張志丞,我國工具機工業促銷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 18.莊春發,「技術普及之研究」,台北市銀月刊,第14卷第6期,民國72年6月,頁73-86。 19.梁秀精,國際間的技術移轉-我國電子電器業技術合作之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 20.許士軍,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1年。 21.許士軍,現代行銷管理學,修訂版,台北:商略印書館,民國69年。 22.許是祥,企業經營管理策略特輯,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民國71年。 23.黃俊英等,「技術移轉的管理」,現代管理月刊,民國73年2月,頁17-30。 24.黃耀輝,台灣機械工業之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3年。 25.陳定國,黃俊英主編,企業研究應用技術大全,台北:大世紀出版公司,民國68年。 26.陳定國,企業管理,三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2年。 27.陳春龍,技術移轉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 28.陳榮宗,投資及技術發展方式與技術發展成效關係之研究-台灣精密工業之實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4年。 29.曾培智,「我國機械工業技術發展策略」,機械展特刊,經濟日報社,民國70年4月,頁46-59。 30.彭興伯,「技術合作與技術接受之研析」,工業簡訊,第10卷第7期,民國69年7月,頁27-33。 31.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技術合作事業名錄(上)(下)及增訂本,民國68年,71年。 32.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外國人投資事業名錄及增訂本,民國66年,70年。 33.劉水深,生產管理-系統方法,修正版,台北:華泰書局,民國69年。 34.劉水深,產品規劃與策略運用,台北:作者自印,民國70年。 35.劉錦龍,我國精密機械工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研究,台北:國科會科技資料中心,民國69年。 36.齊世基,「機械工業的技術移轉」,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4卷第3期,民國69年6月,頁2-11。 37.蔣家興,「台灣地區機械工業發展的探討與展望」,產業金融,第40期,民國72年9月,頁32-44。 38.駱禎毅,機械電子及紡織工業研究發展活動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39.盧錫雄,我國產業機械業技術能力分析,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年。 40. Gluek (Business Policy: Strategy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司徒達賢譯,企業政策與策略規劃,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1年。 英文部份: 41. Branson, J., "Transfer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b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66, PP. 259-267. 42. Drucker, Peter F., Management: Task,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43. Foster, Richard N., "Organize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Haw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71. 44. Gerstenfeld, Arthur & L. H. Wortzel,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977 PP. 59-68. 45. Hawthorne, Edward P.,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Maidenhead: McGrawk-Hill, 1978. 46. Kotler, Phili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4th ed., N.Y.: Prentic-Hall, Inc., 1980. 47. Lasserre, Philippe "Training: Key to Technological Transfer", Long Rang Planning, Vol 15 No. 3, 1982, PP. 51-60. 48. Mansfield, E.,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Y. : John Wiley & Sons, 1968. 49. Mansfield, E. ,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Forms, Resource Requirement, and Polic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 and Proceedings 65, May 1975, PP. 372-373. 50. Millman, A.F., "Licens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21, March 1983, PP. 3-16. 51. Peno, J.D. & H. W. Wallender III ., A Contingent Approach to Technology Policy Proposing a Cost/Benefit Analysis, N.Y. : FMME 1977, 52. Pessemier, Edgar A., Product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7. 53. Quinn, James B., "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69. 54. Roberts, J. J.,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Technology Transfer, N.Y. : FMME, 1977. 55. Robock, Stefan H. & Kenneth Simmon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3rd ed. Homewood: Richand D. Irwin, Inc., 1983. 56. Rogers, E. M. Key Concepts and Models: Inducing Technology change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2. 57. Sachs, W. S. & George Benson, Produc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ulsa: Penn Well Pub. Co. 1981. 58. Santikarn, Mingsarn, Technology Transfer,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1. 59. Wind, Yoram T., Product Policy: Concepts, Methods and Strategy, 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