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7108
Online Users : 648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988
|
Title: | 國族的記憶與傷痕—— 台灣二二八事件與韓國四三事件小說比較 Scars and memories of Nations——The Comparative of February 28 Incident and Korea Jeju 4.3 Novels |
Authors: | 姜星宇 |
Contributors: | 崔末順 姜星宇 |
Keywords: | 二二八文學 濟州島 四三事件 集體記憶 |
Date: | 2016 |
Issue Date: | 2016-11-14 16:14:03 (UTC+8) |
Abstract: | 台灣與韓國在近代歷史進程上,呈現高度的相似性:兩地經歷了中國清領時期、日本殖民體制時期,接著在二戰結束後接受新政權統治,接著走向長達近半世紀的極權政府型態。面對政治及歷史上的相似遭遇,兩地的文學發展也存在著許多值得對照與對話的學術價值。近年來,「轉型正義」從法學界開始發展,蔓延至歷史與社會的疆界,也讓社會開始追溯過往極權統治時期所發生的國家暴力事件,透過深省使真相再現,並期許大規模侵犯人權的事件不再重演。 二二八事件發生於一九四七年,韓國濟州島四三事件發生於一九四八年,兩者時間只隔一年,且起因皆與當時對新政權——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及美軍政託管——的不滿相關;此外,新政權之所以選擇採取大範圍武力鎮壓,亦皆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共產黨勢力滲透的恐懼。此兩起事件據此有了比較的基準點,在高度相似性下能看見當時列強勢力的延伸,是為不可忽視的歷史背景。 本文以兩起事件作為起始,探究文學界如何用小說呈現受難者的痛楚與倖存者的掙扎。所選取的文本一時間序分作兩種類型:事件發生當下的再現與事件結束後的創傷。前者具有紀錄與描述的史料意義,後者著重於個體心靈的傷痕與餘生,並結合集體記憶與心理創傷理論,盼能由內在意識重現大時代下文學兼具紀實與美學的價值。 |
Reference: | 文學著作 玄基榮,《都寧山脊的烏鴉》,台北:允晨文化,2009年6月。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年1月。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社,2007年3月。 林雙不,《一盞明燈》,台北:九歌,1985年。 林雙不編,《二二八台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文化部,1989年4月。 金石範,《金石範》,台北:光復書店,1988年。 許俊雅編,《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年9月。 楊照,《流離觀點》,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1年11月。 舞鶴,《拾骨》,高雄:春暉出版社,1995年4月。 藍博洲、曾建民等編,《文學二二八》,台北: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2月。
歷史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馬歇爾使華(馬歇爾出使中國報告書)》,台北: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7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編,《台灣暴動事件紀實》,台北:編者印行,1947年4月。 白先勇,廖彥博著,《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台北:時報出版。 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小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2月。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七)》,台北:國史館,2008年。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年2月。 黃存厚輯,《台灣二二八事變始末記》,台中:國防部新聞局掃蕩週報,1947年3月。 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2月。
學術專書 李娜,《舞鶴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2月。 李桂榮,《創傷敘事—安東尼‧吉伯斯創傷文學作品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10月。 林毅夫,《台灣人症頭: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3月。 施正鋒主編,《瞭解當代韓國民主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11年8月。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2013年9月。 曹中平、張璉瑰等編著,《當代韓國史(1945–2000)》,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陳君愷,《解碼228:解開二二八事件處理大綱的歷史謎團》,台北:玉山社,2013年4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11月。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台北:麥田,2009年3月。 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1989年7月。 陳香君,《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14年1月。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向》,台北:時報,1995年1月。 蘇聖雄,《奸黨煽惑—蔣中正對二二八事件的態度及處置》,台北:花木蘭文化,2013年3月。
翻譯論著 (法)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肖聿譯,《材料與記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10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安妮‧懷特海德(Anne Whitehead)著,李敏譯,《創傷小說》,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韓)文國柱編,《朝鮮社会運動史事典》,東京:社会評論社,1981年。 (韓)李康國,《建設民主朝鮮》,漢城:朝鮮人民報社,1946年。 (韓)金允植著,金香、張春植譯,《韓國現代文學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韓)徐仲錫著,朱玫、孫海龍譯,《韓國現代史60年》,首爾:民主化運動紀念事業會,2007年12月。 (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知書房出版,2000年。
研討會論文集 《大國霸權or小國人權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年2月。 《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年10月。 《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12月。 《兄弟的鏡子》,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8年4月。 《台韓人權論壇論文集》,台北:二二八紀念基金會,2008年6月。 《跨國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年5月。 張炎憲、陳美蓉等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8年6月。
報章與期刊論文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1993年11月,頁6-19。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8,2008年1月,頁39-70。 林耀盛,〈書寫創傷—探究「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的心理社會療癒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9期,2003年6月。 金成禮,〈國家暴力的性政治:論1948年濟州島四三大屠殺〉,《印迹2:種族的恐慌與移民記憶》,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洪英雪,〈一個歷史,各自解讀--二二八小說及其相關作品選集的多元論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2006年10月。 胡正光,〈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 廖咸浩,〈楊照著 吾鄉之魂〉,《中國時報》,1989年10月16日。 鄧孔昭,〈從電文往來看「二二八事件」中的陳儀和蔣介石〉,《台灣研究集刊》第4期,廈門,2006年。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 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 簡素琤,〈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省籍與歷史〉,《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
學位論文 孔祥曉,《日據時期台灣與韓國新文學小說中的歷史經驗》,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王敏馨,《林雙不寫實小說研究(1980-198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田若韻,《論「餘生者的意義治療」—以舞鶴小說為本》,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吳明倫,《楊照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辛啟緯,《舞鶴小說中的史地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邱麗敏,《二二八文學研究-戰前出生之台籍作家對「二二八」的書寫初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洪英雪,《文學、歷史、政治與性別—二二八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陳棚現,《二二八題材小說與女性形象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育婷,《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4年1月。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1月。
外文學術論著 박찬식 2008. 《4.3과 제주역사》, 도서출판각, 고창훈 1989. 4∙3민중항쟁의 전개과정과 성격.「해방전후사인식4」, 한길사 고창훈 1991. 제주민중항쟁의 사회∙경제적 해석.「제주항쟁」, 창간호. 실천문학사. ㅡㅡㅡ 1994. 미군정시대의 정책형성과 집행과정에서의 주민과 정부의 갈등에 관한 연구.「제주대학교 논문집」. 김은희 2011. 제주4‧3진상조사 보고서에 대한 분석과 평가 여순사건63주기‧ 부마민주항쟁32주년 기념 민주연구단체협의회 2011 전국학술대회 발표자료 10.21~22. 박찬식 2005. 4‧3위원회의 성과와 과제: 진상조사보고서를 중심으로. 올바른 과거사 진상규명을 위해서 무엇을 할 것인가. 제노사이드연구회 심포 지움. 정근식 2010. 민주화와 이행기 정의 또는 복합적 과거청산 제주4‧3특별법 제정 10주년 기념 전국학술대회 한국의 과거사청산과 민주화 제주4‧3연구소. Eric K. Yamamoto(2013). Race, Rights. and Reparation New York. Wolters Kluwer. Chang Hoon Ko(2011). Role and Status of Jeju Island as a De-militarized World Peace Island for Sustainable Pacific Civilization. Hun Joon Kim(2011).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the Jeju 4.3 Ev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Eric K. Yamamoto, Sara Lee and Yea Jin Lee(2012). The United States` Role and Its Responsibility for "Social Healing Through Justice" in the Korea Jeju April 3rd Tragedy.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Tae-Ung Baik(2012). Social Healing Through Justice : Jeju 4.3 Case.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Kunihiko Yoshida(2012). Reparations and Reconciliation in East Asia:Some Comparison for Jeju April 3rd Tragedy with Other Related - 88 -Asian Reparations Cases.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Hyung-hoon Park & Jiyoung Kang(2013). Jiseul.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Grant McCall(2013). Finding a Place for Peace.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Kunihiko Yoshida(2013). The Challenges in Pursuit of Reconciliation of Jeju Historical Injustice.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Eric K. Yamamoto and Miyoko Pettit(2013). What`s Next?: A Joint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Jeju 4.3 Tragedy Task to Further Implement Recommendation and Foster Comprehensive and Enduring " Social Healing Through Justices".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Sang Soo, Hur(2013). An Unfinished Task of Truth Finding of Cheju Mass Killing Under US Occupation in Peace time 1947 to 1949. Jeju. World Association for Island Studies. Herbert MaClosy(1964). Consensus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Politic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June). John Locke(1963). Letter On Toleration, edited by Mario Montouori. The Hague : Martinius Nijoff Braithwaite, J., (2002).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Responsive Regu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uce Cumings, 1981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Volume I): Libe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Separate Regimes 1945-1947.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9 - Bruce Cumings, 1998. The Question of America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Chejudo Upris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f the April 3, 1948 Chejudo Rebellion, Tokyo, March 14, 1998.
電子媒體 Jeffrey C. Alexander,王志弘譯,〈邁向文化創傷理論〉,《文化研究》第十一輯,網址:http://www.dfzlw.org/bencandy.php?&fid=39&id=1161&NeedCheck=1
濟州4.3 和平財團,제주4.3사건진상조사보고서` 網址:http://www.jeju43peace.or.kr/bbs/board.php?bo_table=4_3_1_1&wr_id=1&page=10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015900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900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900301.pdf | 2618Kb | Adobe PDF2 | 129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