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3480      Online Users : 7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667


    Title: 我國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功能之研究
    Authors: 江秀聰
    Contributors: 高孔廉
    江秀聰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1-09 17:33:29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一個現代化的政府,不若過去為政者之做到政清刑簡,便是最好的政府。今天政府的全部行政過程,實際上就是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行政人員必須具備這種觀念,然後才有發掘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如此,行政機關才能適應社會環境的變遷,對於行政業務予以適時的興革。而在行政機關擔任推動解決問題、適應環境變遷的任務,乃落於研展工作人員身上。研究發展功能是否發揮,與行政革新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文以探討行政機關的研究發展功能為主體,採取夏坎斯基(Ira Sharkansky)的行政系統論作為研究的分析架構,並以文獻分析法、問卷法、訪問法搜集資料,進行分析,希望能發現影響研展單位功能發揮的因素,以作為行政機關推動研究發展工作的參考。
    全文共五章十五節,約十五萬餘言。玆將本研究的結果略述於下:
    一、在環境輸入因素方面:宜擴大研究發展觀念的宣傳,加強研究人員的延攬和研究經費的支援,並應建立完善的資料管理制度,以供應研究人員研究的需求。
    二、在研展單位的隸屬方面:在地位上宜提高研展單位的隸屬層次,最好隸屬於機關首長、促使機關首長、業務單位對研展工作的重視,並加強研展單位的權責。
    三、在研展單位的組織結構方面:宜設置研展委員會,應加強委員會功能的運用,強化研展專責單位的工作體系。
    四、在研展工作程序方面:宜充分授權有關單位作決定,加強研展工作人員對內對外的雙向溝通,並應盡力爭取專門的預算編列,充實研展經費的來源,促使研展工作的作業程序上軌道。
    五、在研展行政人員的人力運用方面:宜建立研展人才的發展體系,加強研展行政人員的培育與訓練,並加強研展工作人員的獎勵措施,激動行政機關內部的研究風氣。
    導論1
    壹、研究緣起1
    一、研究發展的定義3
    二、研究發展在行政革新上的重要性4
    三、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工作的功能8
    貳、研究動關與目的9
    一、研究動機9
    二、研究目的11
    三、問題探討與假設11
    叁、研究範圍、架構、方法與限制14
    一、研究範圍14
    二、研究架構15
    三、研究方法17
    四、研究限制20
    第一章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工作的環境輸入因素23
    第一節 行政三聯制及有關法令規章25
    壹、行政三聯制25
    貳、有關的法令規章27
    第二節 社會環境變遷的行政需求28
    壹、行政革新的需求31
    貳、為民服務政策的需求33
    叁、專業知識的需求35
    肆、科技發展對行政衝擊的需求39
    第三節 資源的供應狀況40
    壹、人力資源41
    貳、經費46
    叁、資料的搜集49
    第二章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的地位與功能55
    第一節 行政機關現行研究發展的工作體制55
    第二節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的角色與地位58
    壹、研究發展單位的角色58
    貳、研究發展單位的地位與關係62
    第三節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的工作職掌與功能67
    壹、研究發展單位的工作職掌67
    貳、研究發展單位的功能70
    第三章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的組織剖析81
    第一節 組織型態81
    第二節 組織的結構面88
    壹、單位的設置89
    貳、層級節制體系91
    第三節 組織的程序面93
    壹、決策過程93
    貳、溝通協調95
    叁、預算運用103
    肆、作業程序104
    第四節 組織的行為面―研究發展單位的人力運用118
    壹、人員素質分析119
    貳、人員的士氣122
    叁、人員的激勵125
    肆、人員的訓練129
    第四章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工作的效果137
    第一節 研究發展業務現況138
    壹、行政院研考會138
    貳、台灣省政府研考會142
    叁、台北市政府研考會149
    肆、高雄市政府研考會153
    第二節 研究發展工作效果的問卷分析155
    第三節 影響研究發展工作效果因素的分析161
    第五章 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單位功能的檢討與建議191
    第一節 現況檢討191
    壹、環境輸入因素的問題191
    貳、研究發展單位隸屬地位的問題193
    叁、研究發展工作組織結構的問題194
    肆、研究發展單位工作程序問題196
    伍、研究發展單位人力運用的問題200
    第二節 改進建議202
    壹、環境輸入因素方面203
    貳、研究發展單位的隸屬地位方面206
    參、研究發展單位的組織結構207
    肆、研究發展的工作程序方面209
    伍、研究發展單位的人力運用方面214
    結論―研究發展單位功能的回顧與展望219
    參考書目
    附錄
    一、「研究發展行政工作人員」調查問卷
    二、「從事研究計畫人員」調查問卷
    圖表目錄
    圖○ ~ 一 研考工作與綜合規畫關係示意圖6
    圖○ ~ 二 研究、發展、管制、考核相互關係示意圖7
    圖○ ~ 三 研究分析架構圖16
    圖二 ~ 一 行政院所屬機關研展系統圖57
    表一 ~ 一 研究人員對研究方法熟悉度的分佈情形45
    表一 ~ 二 研究發展經費表48
    表二 ~ 一 研展單位隸屬層次的百分比分析64
    表二 ~ 二 研展工作人員對研展功能看法的百分比分析77
    表三 ~ 一 行政院研考會組織系統表83
    表三 ~ 二 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組織系統表85
    表三 ~ 三 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組織系統表86
    表三 ~ 四 高雄市政府研考會組織系統表87
    表三 ~ 五 研考業務協調會報提案表98
    表三 ~ 六 參加諮詢座談人員身份百分比分析102
    表三 ~ 七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七十三年度申請動用研考經費案審查表105
    表三 ~ 八 年度研究計畫表110
    表三 ~ 九 年度研究報告提要表113
    表三 ~ 十 年度研究報告建議事項處理表115
    表三 ~ 十一 年度研究發展成果年報表116
    表三 ~ 十二 研展單位對研究成果追蹤情形的百分比分析118
    表三 ~ 十三 研展行政人員對研究方法熟悉度的分佈情形123
    表四 ~ 一 院屬各機關暨省市政府研究成果140
    表四 ~ 二 院屬各機關研展報告綜合評獎成果143
    表四 ~ 三 省屬各機關歷年研展成果參採情形統計表147
    表四 ~ 四 省屬各機關歷年出國人員提交出國報告書統計表150
    表四 ~ 五 阻礙研展功能發揮因素的百分比分析159
    表四 ~ 六 依預定進度提出研究成果的百分比分析160
    表四 ~ 七 研展單位的隸屬層次與研展功能發揮的交叉分析表162
    表四 ~ 八 研展行政人員學歷與研展功能發揮的交叉分析表167
    表四 ~ 九 研展行政人員職等與研展功能發揮的交叉分析表167
    表四 ~ 十 研展行政人員士氣與研展功能發揮的相關係數表168
    表四 ~ 十一 研展單位的隸屬層次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70
    表四 ~ 十二 研展工作受重視合作的程度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70
    表四 ~ 十三 研展單位設置適當與否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百分比分析172
    表四 ~ 十四 研展單位與業務單位的溝通情形,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74
    表四 ~ 十五 研究題目性質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76
    表四 ~ 十六 研究方式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76
    表四 ~ 十七 研究人員的決定方式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78
    表四 ~ 十八 研究計畫的進度查核、評獎活動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78
    表四 ~ 十九 研展工作人員的年齡、服務年資、對研究方法的熟悉程度,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80
    表四 ~ 二○ 研展行政人員學歷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81
    表四 ~ 廿一 研究人員學歷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81
    表四 ~ 廿二 研展行政人員的職等,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83
    表四 ~ 廿三 研究人員職等與研究成果採行的交叉分析表183
    去四 ~ 廿四 研展工作人員士氣和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84
    表四 ~ 廿五 研究人員對激勵措施的滿意度,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相關係數表187
    表四 ~ 廿六 研究成果的獎勵方式與研究成果採行的百分比分析187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書籍部份:
    1.江炳倫,政治學論叢,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四年三月。
    2.江炳倫,政治學論叢續編,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五年十月。
    3.朱岑樓,「環境」,社會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4.朱承武,現代管理科學,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5.林秋山譯,企劃論,台北:行政院研考會,民國六十年。
    6.林錦勝譯,企業的人性面,台北:協志工業叢書,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
    7.中央黨史委員會,國父全集(第二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年。
    8.吳聰賢,「研究的性質與類別」,刊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9.李宗黃,行政三聯制概論,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民國四十二年。
    10.姜占魁,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11.姜占魁,機關組織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12.許濱松,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
    13.許士軍,管理:規劃與創新,台北:地球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十一月。
    14.許新枝,行政學與行政問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十月。
    15.徐有守,行政的現代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三年。
    16.唐振楚,行政管理學,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五十四年四月。
    17.段家鋒,張世賢等主編,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18.傅肅良,行政管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19.陳敦正,研究發展論集,台北;幼獅書店,民國六十年六月。
    20.陳鑑波,行政學新論,台北:憲政論壇社,民國四十六年五月。
    21.張金鑑,行政學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22.張金鑑,行政學典範,台北:中國行政學會,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23.張金鑑,行政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
    24.張承漢,組織原理,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25.張潤書,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
    26.華力進,「決策」,行政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27.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十年一月。
    28.彭文賢,行政生態學,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附設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二月。
    29.彭文賢,組織原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30.樊志育,經營管理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31.雷飛龍,「組織與方法機構」,行政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32.管歐,中國行政法總論,台北:作者自印,民國六十六年七月。
    33.蔣中正,行政三聯制大綱,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印行,民國五十六年十月。
    34.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編印,國家建設與行政管理,台北:公企中心出版,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35.鎮天錫,現代企業人事管理,台北 : 台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五十八年。
    36.錢起瑞譯,國家開發中的行政革新,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
    37.鮑爾一、潘鋕甲譯,動態企業管理學,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五十九年四月。
    38.繆全吉主編,行政革新研究專集,台北:聯合報社出版,民國六十七年九月。
    39.劉水深譯,研究發展之生產力。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40.魏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社會學,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台北 : 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41.龔平邦,管理新論,台南:成大商學院企管研究中心,民國五十六年十月。
    政府出版品:
    1.研究發展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六十五年一月。
    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發展綱領,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十九日報奉院長核定施行。
    3.行政工作報告,行政院研究會編印,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4.簡立等,系統分析在行政業務管制考核中之應用,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5.各級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實施辦法,民國七十年五月十一日行政院台七十研展字第一五三八號令再修正。
    6.日本行政管理考察報告,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四月。
    7.魏鏞,開創行政革新的新境界―邁向國家建設新階段,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一月。
    8.魏鏞,「行政研究與政策的結合」,刊於行政研究方法論文集,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9.魏鏞,「向上發展,往下紮根」,台北:行政院研究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十月。
    10.研考制度的建立與發展,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11.各級行政機關研究發展實施辦法,民國七十年五月十一日行政院台七十研展字第一五三八號令再修正。
    12.行政院研考會組織規程。
    13.行政院研考會辦事細則,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行政院台五十八人政或字第二四九四九號令准予備查。
    14.行政院研考會分科辦事細則,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七一)會秘字第一四○八號函發。
    15.行政院與各部會處局署及省市政府間權責劃分表,民國七十年七月四日行政院台七十秘字第九三三一號函修正。
    16.行政院研考會分層負責明細表,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十五日行政院台七一秘字第五九七六號函修正。
    17.行政院所屬各機關研究發展報告綜合評獎,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
    18.「行政機關推行研究發展工作的認識與作法」,刊於第五十八次輿情分析,第一集,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四年五月。
    19.行政機關研考業務聯繫辦法,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十一日行政院台七十一研管字第○六七八號令修正。
    20.研究發展工作應注意事項與作法,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元月。
    21.研考業務人員素質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研究報告,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22.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七十一年、七十二年研究發展項目計劃彙編,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和七十二年。
    23.行政院所屬各主管機關建立諮詢制度之研究(研究主持人:鄭興弟)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24.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七十年度研究發展成果年報,行政院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
    25.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研究發展設計評審委員會,現代管理科學引介,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國六十二年六月。
    26.台灣省研考制度的回顧與展望,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民國六十一年九月。
    27.台灣省政府研考會辦事細則,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府人丙字第四二五六號令修正。
    28.台灣省研考業務統計提要,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七十年、七十一年、七十二年九月。
    29.台灣省政府研考業務建制十年,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八月。
    30.研考法令輯要,台灣省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31.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組織規程。
    32.省市研考組織及其業務職掌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研究報告,民國七十年。
    33.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分層負責明細表。
    34.台北市政府重要研考業務成果彙編,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
    35.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員額編制表。
    36.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組織規程。
    37.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市政府秘書處編印,民國七十一年。
    38.台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自行研究注意事項,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十月。
    39.台北市政府研考會業務簡報資料,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年五月。
    40.台北市政府六十六年度研究發展實施計劃,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七年。
    41.台北市政府市政建設專題委託研究注意事項,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六十九年四月府研一字第三二二八四號函發布實施。
    42.台北市政府研考會重要工作流程圖,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一年。
    43.台北市政府七十一年下半年委託研究案執行情形追踪管制綜合統計彙編,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編印,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44.紀俊臣,「市政革新的檢討與展望」,刊於台北市政建設座談,台北市政府秘書處,民國七十年編印。
    45.高雄市改制兩年,高雄市政府秘書處編印,民國七十年。
    46.高雄市政府研考會組織規程。
    47.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員額編制表。
    48.高雄市研考會工作手冊,民國七十年一月編印。
    49.全國科技情況動態調查專案小組,研究發展活動定義與範例,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國七十年八月。
    50.趙荷生,研究發展之實務與檢討,台北:經濟部研究發展工作評審委員會研究報告,民國六十四年六月。
    51.馬君碩,行政革新與行政救濟,台北: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
    52.政府「組織與方法」業務綱要草案,行政院主計處績效預算工作小組研究報告,民國五十三年六月。
    53.組織與方法業務引介―行政管理幕僚工作,台北:行政院預算制度改進委員會印,民國五十三年六月。
    54.我國公營事業單位研究發展與科技人員管理情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55.「各機關加強研展工作參考事項」,刊於經濟部研究發展業務手冊,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六二)會研字第二三四號函。
    56.組織與方法簡介,台北:行政院預算制度改進委員會,民國五十三年六月。
    57.趙思源,「研究發展促進行政革新推動情形」,行政院衛生署研究報告,民國七十年。
    58.「強化院屬各機關研考組織與功能方案」,行政院研考會,民國七十二年。
    59.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省政府秘書處,民國六十二年至七十二年。
    60.「經濟部研究發展工作推行報告」,台北:經濟部研評會,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61.「研究發展工作檢討及其改進之研議」,台北:經濟部商品檢驗局,民國六十六年七月。
    62.鍾振昇,「如何加強基層機關推動研究發展工作」,屏東縣政府行政室研展股,民國六十九年。
    63.計劃業務工作簡報,台中縣政府計劃室編印,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64.台北市政府七十二年重要研考業務成果彙編,台北市政府研考會;民國七十三年五月。
    一般論文:
    1.丁履準,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組織與職權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2.林克昌,台北市政府人事機構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七年。
    3.吳嚴,銓敍部組織及職權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一月。
    4.徐登桓,台北市政府管制考核工作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5.黃振成,行政機關中委員會的功能及其運用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6.楊翠華,中國行政業務管制考核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
    7.馮靜如,我國行政現代化―形式主義問題探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論文,民國七十年。
    8.蔡良明,民營大型企業研究發展工作之研究,台大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9.陳聰勝,台灣農會組織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
    10.鄭吉男,幕僚單位的功能及運用之研究,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11.駱禎毅,機械電子及紡織工業研究發展活動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2. 顏源松,幕僚在組織結構中地位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13.黃國治,我國行政機關設計管理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期刊雜誌:
    1.王世坤,「行政機關如何推行研究發展工作」,人事行政第五十二期,民國六十七年五月。
    2.王松茂,「改善科學研究環境―加速科技發展」,中央月刊,第十五卷第十期,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3.杜時誾,「加強科學技術人才的培育與延攬」,人事行政,第七十二期,民國七十二年。
    4.汪國瑗,「從研究發展談人事行政革新」,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四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5.行政院研考會研展組,「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六十九年度研究發展訪問紀實,研考通訊,第四卷第五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6.行政院研考會研展組,「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六十八年度研究發展訪問紀要,研考通訊,第四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7.稅悅青,「從研究發展談人事行政革新」,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第四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8.袁頌西,「研究發展方法論」,研考月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七年二月。
    9.馬志欽,「科技活動的界定與評量」,研考月刊,第七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10.曾恢侃,「台北市政研究發展的重點與趨向」,研考月刊,第四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11.曾恢侃,「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組織及人力運用評鑑」,研考月刊第八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12.高孔廉,「建立有效的計劃與控制制度」,研考月刊第八卷第五期,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13.羌占魁,「如何加強台北市政府政策設計之功能」,公共政策學報第十四集,民國七十二年。
    14.郭仲階,「研究發展與行政革新」,黨政思潮第五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15.郭俊次,「行政革新與行政創新―一個發展的觀點」,人事行政第七十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五月。
    16.施嘉明,「研究發展與管制考核」,一銀月刊第廿四卷第三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17.曹俊漢,「政策分析與政府決策功能的強化」,美國研究第十卷第一期和第二期,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18.葉維銓,「台灣省政府研考會研展業務之個案研究」,研考月刊第三卷第八期,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19.康健心,「如何做好研究發展工作」,稅務,第七四三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一年五月。
    20.鍾振昇,「我國研究發展制度的傳播結構與過程―知識利用運用之模式」,新聞學研究,第二十八期,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21.華力進,「政治行為研究途徑」,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十二期,民國五十四年。
    22.華力進,「談有關行政革新的幾個觀念問題」,中國行政,第二十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23.黃俊英,「行政研究與行政決策」,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24.張世賢,「專業知識與公共問題的解決」,憲政思潮季刊,第四十五期,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25.張麗堂,「從行政現代化談加強為民服務工作」,研考月刊,第五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年四月。
    26.鄭興弟,「政府官員對公共政策教育的認識與態度」,公共政策學報第一集,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27.酆裕坤,「行政設計問題及其趨勢」,中國行政,第七期,民國五十五年七月。
    28.鄧憲卿,「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獎勵金之設置與應用」,研考通訊,第一卷第七期,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29.魏鏞,「實踐總裁兼院長的研究發展及計劃工作之指示」,實踐,第七一八期,民國七十二年四月。
    30.魏鏞,「為民服務工作的檢討與改進」,研考月刊第二卷第九期,民國六十七年九月。
    31.魏鏞,「行政管理與科技發展」,研考月刊第六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32.「七十二年度政策規劃研討會紀實」,研考月刊第七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33.「內政部研考工作簡報」,研考月刊第六卷第七期,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34.「交通部研考工作的做法與展望」,研考月刊第七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35.「科學技術發展方案」,立法院院聞月刊,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36.「國立故宮博物院研考工作推行概況」,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一年四月。
    37.「僑務委員會研考工作推行概況報告」,研考月刊第六特第九期,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38.「福建省政府研考工作報告」,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八期,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39.「蒙藏委員會研考業務工作報告」,研考月刊第六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報紙:
    1.中央日報第三版社論,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十日。
    2.聯合報第三版,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3.中國時報第二版,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八日。
    4.中國時報第五版,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三日。
    5.中國時報第二版,民國七十二年五月廿一日。
    6.聯合報第二版,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一日。
    訪問:
    1.林組長,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台北;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三日。
    2.江執行秘書,台灣省政府研考會,中興新村。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八月十日,七十三年五月十五日。
    3.劉組長,台灣省政府研考會,中興新村。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八月十日。
    4.林主任,嘉義縣政府計劃室,嘉義。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六日。
    5.張組長、郭小姐,高雄市政府研考會,高雄。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五日。七十三年五月十四日。
    6.任小姐,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台北。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二十日,五月二日。
    7.胡秘書,財政部秘書室,台北。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三日。
    8.邱科長,教育部秘書室,台北。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三日。
    9.丁科長,青輔會秘書室,台北。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廿一日。
    10.洪組長,高雄市政府研考會,高雄。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廿一日。
    貳、英文部份
    1. Barnard, Chester I. “The Functions of Status Systems,”in Robert K. Mertonetal (ed.) , Reader in Bureaucracy, ( New York : Appleton-Century, 1952 ).
    2. Blake, Stewart P. Managing for Respo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8).
    3. Caiden, Gerald E. The Dynam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to Current Transform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llinoi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6).
    4. Costello, Timothy W. & Sheldon S. Zalkind, Psychology in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63).
    5. Drucker, Peter F.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 Raw, 1969).
    6. Fayol, Henri. C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 1969).
    7. Flippo, Edwin B. Principles of Personal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71).
    8. Gerstenfeld, Arthu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lifornia Addison-N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9. Gibson, James L., John M. Ivancevich, and James D. Donnelly Jr., Organization: Behavior, Structure, Prooesses, (Taipei Central Book Co., 1979).
    10. Gorlbn, George T.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8).
    11. Gulick, Luther & L. Urwick,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69).
    12. Hesseling, Pietr, Effective Organization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2).
    13. Havelock, Ronald G. Planning for Innovation Through Dissemin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Knowledge (Ann Arbor: Center for Research on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14. Kast, F. E. & J. Rosenswei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79).
    15. Koontz, H. & C. Donnell, The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Func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
    16. Lane, Federick S.(ed.) Current Issu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St . Martin’s Press, 1978).
    17. Link, Albert 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y in U.S. Manufacturing, (New York: Praeger Special Studies, 1981).
    18. Milton, Charles R. Human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Three Levels of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Il, Inc., 1981).
    19. Newman, William H. Administrative Action: The Techniqu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1l, 1975) .
    20. Parsons, Jalcott,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60).
    21. Pfiffner, J. M. & F. P. Sherwoo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60).
    22. Roman, Daniel 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of Technology, (New York: Meredith Corporation, 1968).
    23. Saunders, J. H. Careers in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1974)
    24. Seillor, Robert E.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n-HilI Book Co., 1965).
    25. Self, Peter.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and Politics, (Ontani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4).
    26. Sharkansky, Ira.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cy-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Chicago-Re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1978).
    27. Villers, Raymond.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Control, ( New York : Financial Executives Research Foundation, 1964 ).
    28. White, Leonard 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55).
    29. Keller, Robert T. and Winford E. Holland, “Communications and Innovator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26, No. 4, 1983.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