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5051      Online Users : 10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352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524


    Title: 惠棟之經學研究
    Authors: 耿志宏
    Contributors: 李威熊
    耿志宏
    Date: 1984
    Issue Date: 2016-11-08 15:13:27 (UTC+8)
    Abstract: 
    夫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禮記經解云:「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挈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此孔門設教之旨也。蓋凡人之為學,必有所與立;是故學通一經,必致一經之用,此古之經術所以大有益於人羣者也。
    有清一代,經學特盛,號為「復興時代」。胡適云:「清代的經學,有四個特點:一、歷史的眼光。二、工具的發明。三、歸納的發明。四、證據的注重。」(註1)所謂「歷史的眼光」,乃指治經以漢學為宗,發揮漢儒遺說。本期治學之特色,在放棄主觀冥想,而趨於考證徵實之路,確富科學精神也。乾、嘉諸儒興起,受惠棟之影響頗深;章太炎先生云:「其成學箸系統者,吳始惠棟。」(註2)大抵其學「以博學強記為入門,以尊守古家法為究竟。」(註3)畢生篤志經術,於經史百家,無不窺焉;整理古籍,校勘古書,有功於諸經。不愛慕榮利,不憂戚貧賤,是又大儒風範矣。故錢大昕謂「擬諸漢儒,當在何劭公,服子慎之間」。(註4)其尊漢之精神,雖有流於拘執墨守之弊,然「純粹漢學」,則惠氏一派洵足以當之矣。
    今讀其書,想見其為人,有感古人學問淵博,多為今人所不逮,其對古學之偏執態度,於今日復興文化之際,具有其特殊意義。吾輩雖不應抱殘守闕,然亦不能悖道忘本,棄固有經術於不顧。故不揣己之譾陋,以「惠棟之經學研究」為題,撰成本論文。惟惠棟傳世之作極眾,除有關於經學之作外,其他尚有史、子、集、與校勘、輯佚、雜記諸作;因學力有限,無法兼顧,今僅就其經學作一論述,冀能得其治經之精神及特色也。
    文分九章:
    首章緒論。綜述惠棟所處時代之政治背景與學術風向,以見當時學風與惠棟之關係。
    第二章惠棟之生平考。述惠棟之先世、經歷、及交遊,以見其一生之梗概。
    第三章惠棟之家學及其著述考。旨在觀其學養及著作大要。
    第四章惠棟之易學。兹就其易例、周易述、易漢學、周義本義辨證四書探述之,以見其易學面貌。
    第五章惠棟之尚書學。僅就其古文尚書考探述之。
    第六章惠棟之禮學。僅就其明堂大道錄及禘說探述之。
    第七章惠棟之春秋左氏學。僅就其春秋左傳補註探述之。
    第八章惠棟之九經古義學。此書多考古字,古訓,雖綜論九經,惟其性質一致,故合為一章總述之。
    第九章結論。總結惠棟治學特色及得失。
    惠棟治學,淹通九經,撰述其間,雖專心致志,勉力以赴,然秉性駑鈍,學又不逮,常感力不從心。幸蒙 李師威熊諄諄教誨,多所諟正,始克底於成。唯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博雅君子,幸垂教焉。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耿志宏序於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註1:胡適戴東原的哲學 引論 四頁。(商務 胡適自校本)
    註2:章大炎章氏叢書 檢論 清儒。
    註3: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 三三頁。(商務)
    註4:錢大昕潛研堂文集 卷三九 惠先生棟傳。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政治背景1
    第二節 學術風尚5
    一、王學末流之反動5
    二、藏書、編書、刻書風氣之漸盛8
    第二章 惠棟之生平考14
    第一節 惠棟之先世14
    第二節 惠棟之經歷(附年表)16
    第三節 惠棟之交遊23
    一、友23
    二、弟子31
    三、忘年交33
    第三章 惠棟之家學及著述考42
    第一節 惠棟之家學42
    一、繼承先人之學而光大者42
    二、採用先人之說以注釋者43
    三、推衍先人立說宗旨而發揮者44
    第二節 惠棟之著述考45
    一、撰述之書46
    二、批校之書57
    第四章 惠棟之易學61
    第一節 引言61
    第二節 易例探述65
    一、未能明辨,有不當為例者71
    二、一例叢出,併散見他處者72
    三、引證之文,有無關易例者73
    第三節 周易述探述74
    一、遠溯漢儒注易之大義75
    二、徵引羣經以說易77
    三、徵引十翼以說易79
    四、徵引諸子以說易81
    五、徵引字書以說易82
    六、詳明禮制以說易83
    七、歸本人事以說易85
    八、徵引緯書以說易86
    九、獨採孟喜趙賓義,謂明夷六五「其子」讀為「亥子」88
    第三節 易漢學探述90
    一、孟喜易探述91
    二、虞翻易探述94
    三、京房易探述97
    三、鄭玄易探述99
    三、荀爽易探述100
    三、駁宋人易說100
    第四節 周易本義辨證探述105
    一、辨正文字,以歸古義105
    二、注加音釋,宛述易義108
    三、疏通句讀,以求易義109
    四、歸本漢儒,以見旨歸110
    第五節 結語110
    第五章 惠棟之尚書學115
    第一節 引言115
    第二節 古文尚書考探述118
    一、立說宗旨及內容大要118
    二、論偽古文尚書作者120
    三、與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比較124
    (一)與閻氏印合者124
    (二)補閻氏之缺者129
    (三)引錄閻氏說者129
    第三節 結語131
    第六章 惠棟之禮學135
    第一節 引言135
    第二節 明堂大道錄探述136
    一、論明堂之權輿138
    二、論諸家說之取捨140
    三、明堂大道錄之價值143
    第三節 禘說探述143
    一、論大禘為圜丘之禘145
    二、論吉禘為終王之禘146
    三、論時禘為春夏之禘148
    四、論廟制之數148
    五、論禘祫之禮150
    第四節 結語151
    第七章 惠棟之春秋左氏學155
    第一節 引言155
    第二節 春秋左傳補註探述158
    一、詁訓略例159
    二、春秋左傳補註缺失181
    第三節 結語182
    第八章 惠棟之九經古義學185
    第一節 引言185
    第二節 九經古義探述186
    一、詁訓略例187
    二、要義略說195
    三、九經古義缺失204
    第三節 結語205
    〔附錄〕 九經古義表述209
    第九章 結論283
    參考書目
    Reference: 周易述 惠棟撰 皇清經解本
    易例 惠棟撰 續皇清經解本
    易漢學 惠棟撰 續皇清經解本
    周易本義辨證 惠棟撰 日本昌平叢書本
    古文尚書考 惠棟撰 皇清經解本
    同上 惠棟撰 宋氏讀經樓刊本
    明堂大道錄 惠棟撰 續皇清經解本
    禘說 惠棟撰 續皇清經解本
    春秋左傳補註 惠棟撰 皇清經解本
    九經古義 惠棟撰 皇清經解本
    同上 惠棟撰 昭代叢書補編本
    後漢書補註 惠棟撰 鼎文書局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 惠棟撰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松崖文鈔 惠棟撰 聚學軒叢書本
    按:以上係本論文主要資料來源,故特予前列。其他有關之重要參考書目,則按部別類,各略依著者時代次其先後如下:
    一、經部
    周易注疏 魏王弼.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輯 學生書局
    周易本義 宋朱熹撰 華正書局
    周易象數論 清黃宗羲撰 廣文書局
    周易折中 清李光地等奉敕撰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周易集解纂疏 清李道平撰 文史哲出版社
    張惠言易學十書 清張惠言撰 廣文書局
    焦循之易學 清焦循撰 鼎文書局
    周易釋爻例 清成蓉鏡撰 廣文書局
    讀易漢學私記 清陳壽熊撰 廣文書局
    周易孟氏學 沈祖緜撰 無求補齊易經集成本
    周易大綱 吳康撰 商務印書館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屈萬里撰 學生書局
    先秦易學史 高懷民撰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兩漢易學史 高懷民撰 同上
    兩漢易注十六家闡微 徐庭芹撰 五洲出版社
    虞氏易述解 徐庭芹撰 五洲出版社
    尚書注疏 舊題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尚書古文疏證 清閻若璩撰 續皇清經解本
    尚書源流考(收入劉申叔先生遺書) 劉師培撰 京華書局
    尚書大義 唐文治撰 廣文書局
    尚書大綱 吳康撰 商務印書館
    尚書集釋 屈萬里撰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閻毛古文尚書公案 戴君仁撰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清代尚書學 古國順撰 文史哲出版社
    尚書流衍及其大義探討 李師振興撰 文史哲出版社
    毛詩注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
    儀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
    禮記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禮學新探 高師仲華撰 學生書局
    大戴禮記今註今譯 高師仲華撰 商務印書館
    禮記今註今譯 王師夢鷗撰 商務印書館
    禮記校證 王師夢鷗撰 藝文印書館
    春秋吉禮考辨 周師一田撰 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 江美華撰 政大論文
    春秋左傳注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春秋公羊傳注疏 漢何休注•唐孔穎達疏 同上
    春秋穀梁傳注疏 晉范甯注•唐孔穎達疏 同上
    春秋傳 宋胡安國撰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讀編本
    范注穀梁發微 王熙元撰 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東漢時代之春秋左氏學 程南洲撰 文津出版社
    論語 藝文印書館
    孟子 藝文印書館
    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撰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經說略 清黃以周撰 續皇清經解本
    漢學師承記 清江藩撰 商務印書館
    同上 清江藩撰•周予同選註 華正書局
    宋學淵源記 清江藩撰 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 河洛圖書出版社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撰 商務印書館
    經學通志 錢基博撰 中華書局
    讀經示要 熊十力撰 洪氏出版社
    六十年來之國學(一) 程發軔編 正中書局
    高明文輯(經學) 高師仲華撰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群經述要 高師仲華編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鄭吉之讖緯學 呂師凱撰 商務印書館
    許慎之經學 黃永武撰 師大論文
    馬融之經學 李師威熊撰 政大論文
    王肅之經學 李師振興撰 政大論文
    經今古文學問題新探 黃彰健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爾雅注疏 晉郭璞傳•宋邢昺疏•藝文印書館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廣韻 宋陳彭年撰 同上
    說文解字引經考 馬宗霍撰 學生書局
    中國聲韻學通論 林尹撰 世界書局
    重校增訂音韻證補 陳新雄撰 文史哲出版社
    二、史部
    史記 漢司馬遷撰 新陸書局
    漢書 漢班固撰 鼎文書局
    後漢書 晉范曄撰 鼎文書局
    後漢書集解 清王先謙撰 新文豐出版公司
    晉書 唐房玄齡撰 鼎文書局
    國語注 三國韋昭撰 世界書局
    史通通釋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 世界書局
    逸周書集訓校釋 清朱右曾撰 世界書局
    清史稿 趙爾巽等撰 鼎文書局
    清史列傳 中華書局
    清代通史 蕭一山撰 商務印書館
    清朝文獻通考 清高宗敕撰 新興書局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清李桓輯錄 文海出版社
    碑傳集 清錢儀吉撰 同上
    十二朝東華錄 清王先謙纂修 大通書局
    江蘇省吳縣縣志 清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 成文出版社
    廣東省順德縣縣志 清郭汝誠等修•馮奉初等纂 成文出版社
    錢辛楣先生年譜(十駕齊養新錄) 商務印書館
    王西莊先生年譜(中國歷代名家年譜) 廣文書局
    王述庵先生年譜(中國名人年譜集成) 商務印書館
    邵二雲先生年譜(中國歷代名家年譜) 廣文書局
    兩漢三國學案 唐晏撰 世界書局
    清儒學案 徐世昌撰 世界書局
    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史 梁啟超撰 中華書局
    中國學術思想謙謙之大勢 梁啟超撰 同上
    清代學術概論 梁啟超撰 商務印書館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 林尹撰 商務印書館
    清代學術論集 羅炳綿撰 食貨史學叢書
    清代漢宋之爭的再檢討(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王家儉撰 中研院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二) 唐君毅撰 學生書局
    三、子部
    墨子 墨翟撰 世界書局
    荀子 荀況撰 同上
    韓非子 韓非撰 同上
    呂氏春秋 呂不韋撰 同上
    淮南子 漢劉安撰 同上
    論衡 漢王充撰 同上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 新興書局
    困學紀聞 宋王應麟撰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日知錄 清顧炎武撰 商務印書館
    東塾讀書記 清陳澧撰 同上
    拜經日記 清臧庸堂 皇清經解本
    嘯亭雜陸續錄 清汲修亭主人 文海出版社
    書林清話 清葉德輝撰 文史哲出版社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撰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檢論(章氏叢書) 章太炎撰 世界書局
    觀堂集林 王國維撰 河洛圖書出版社
    戴東原的哲學 胡適撰 商務印書館
    戴東原學記 鮑師國順撰 政大論文
    清代禁燬書目研究 吳哲夫撰 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四、集部
    亭林文集 清顧炎武撰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南雷文約 清黃宗羲撰 清同治七年本
    鮚埼亭集 清全祖望撰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戴震集 清戴震撰 里仁書局
    潛研堂文集 清錢大昕撰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春融堂集 清王昶撰 塾南書舍本
    胡適文存 胡適撰 春風研究社
    五、期刊論文
    古文尚書作者研究 戴君仁撰 孔孟學報第一期
    古明堂圖考 王師夢鷗撰 孔孟學報第十一期
    禮記思想體系試探 王師夢鷗撰 政治大學學報第四期
    顧炎武與歷史考據派之形成 杜維運撰 故宮文獻第三卷第四期
    清盛世的學術工作與考據學的發展 杜維運撰 大陸雜誌第廿八卷九期
    清初學風與乾嘉考證之學 張火慶撰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五卷六期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
    7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2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