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011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87719      Online Users : 6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20


    Title: 班洪事件與中英外交:以滇緬南段未定界談判為中心(1934-1961)
    The Banhong Incident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Case Study of Sino-British Negotiat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ndelimited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unnan-Burma Frontier, 1934-1961
    Authors: 蕭宇辰
    Hsiao, Yu Chen
    Contributors: 張力
    廖敏淑

    Chang, Li
    Liao, Min Shu

    蕭宇辰
    Hsiao, Yu Chen
    Keywords: 中英外交
    滇緬南段未定界
    班洪事件
    中英會勘滇緬南段界務委員會
    梁宇皋
    尹明德
    Sino-British Relationship
    The Undelimited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unnan-Burma Frontier
    The Banhong Incident
    Sino-British Joint Commiss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ndelimited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Yunnan-Burma Frontier
    Liang, Yu Gao
    Yin, Ming De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9-02 00:10:32 (UTC+8)
    Abstract: 1885 年英國併吞上緬甸後,其殖民地邊界正式與中國雲南省接觸,雙方根
    據1897 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規定,自該年起進行一系列的邊界勘定工
    作。然因薛福成存檔界圖與條約文圖不符,英國勘界人員私繪「司格德線」強迫
    中方承認,清廷不允,造成談判破裂,潞江支流南定河至南卡江一段遂成為「滇
    緬南段未定界」。1935 年緬甸銀礦公司在未通知中方的情況下,擅自探勘未定界
    的班洪區域,與當地佤族部落發生武裝衝突。南京國民政府積極與英方協商,自
    1935 年至1937 年組織「中英會勘滇緬南段界務委員會」,向國際聯盟申請中立
    委員主持勘界事宜。旋踵抗日戰爭爆發,直到1941 年才於重慶正式換文完成。
    中英雙方未及樹立界樁,日本即於1942 年佔領緬甸全境。1961 年,中華人民共
    和國和緬甸聯邦才解決懸宕64 年之久的滇緬界務問題。
    本文試圖在上述歷史背景的脈絡下,考察國際法在滇緬劃界時的運用、梳理
    英國在滇緬地區展現的帝國建設脈絡及特性,並延伸「中間地帶」理論作來研究
    少數民族在外交談判中的角色地位。將以大量中國、英國的外交部檔案作為基
    底,輔以報刊報導來完善此一外交史研究的個案。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檔案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01-23-002-01-030,「滇緬界務案(二)」。
    《外交部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020-011109-0001,「梁宇皋所擬墾殖雲南邊地及改進邊政意見」。
    020-011109-0002,「中英會勘委員會會議記錄(一)」。
    020-011109-0003,「中英會勘委員會會議記錄(二)」。
    020-011109-0005,「中英滇緬界務委員會議定書」。
    020-011109-0048,「中英滇緬南段界務換文」。
    020-011109-0049,「中英會勘滇緬南段未定界務雜卷」。
    020-011109-0050,「會勘滇緬南段界務(三)」。
    020-011109-0051,「會勘滇緬南段界務(二)」。
    020-011109-0052,「滇緬南段界務─關於任務大綱異議書」。
    020-011109-0053,「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七)」。
    020-011109-0054,「滇緬南段界務─交涉(八)」。
    020-011109-0055,「滇緬南端界務─保送學生」。
    020-011109-0056,「中英會勘滇緬南段未定界務委員會報告及意見書」。
    020-011109-0057,「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一)」。
    020-011109-0058,「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二)」。
    020-011109-0059,「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三)」。
    020-011109-0060,「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五)」。
    020-011109-0061,「滇緬南段界務─英兵進佔滇緬邊境」。
    020-011109-0062,「滇緬南段界務─交涉(四)」。
    020-011109-0063,「滇緬南段劃界(三)」。
    020-011109-0064,「滇緬南段劃界(四)」。
    020-011109-0065,「滇緬南段界務─交涉(十一)」。
    020-011109-0066,「滇緬南段劃界(二)」。
    020-011109-0067,「會勘滇緬南段界務(一)」。
    020-011109-0068,「滇緬南段界務─會勘組織(一)」。
    020-011109-0069,「滇緬南段界務─會勘組織(二)」。
    020-011109-0070,「滇緬南段界務─會勘組織(三)」。
    020-011109-0071,「滇緬南段界務─會勘組織(四)」。
    020-011109-0072,「會勘滇緬南段界務(三)」。
    020-011109-0074,「會勘滇緬南段界務經費預算案(一)」。
    020-011109-0075,「會勘滇緬南段界務經費預算案(二)」。
    020-011109-0077,「滇緬南段界務─交涉(六)」。
    020-011109-0073,「會勘滇緬南段界務(四)」。
    020-011109-0078,「滇緬南段界務─交涉(十)」。
    020-011109-0080,「滇緬南段界務─交涉(九)」。
    020-011109-0081,「中英會勘滇緬南段界線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對鎮邊廳騎線及孟連西部邊界問題之總評」。
    020-011109-0082,「滇緬南段劃界(一)」。
    020-011109-0083,「滇緬南段界務雜卷(一)」。
    020-011109-0084,「滇緬南段界務雜卷(二)」。
    020-011109-0087,「滇緬南段界務(一)」。
    020-011109-0088,「滇緬南段界務(二)」。
    020-011109-0089,「滇緬南段界務─專門委員會議」。
    020-011109-0090,「滇緬南段界務(三)」。
    020-011109-0091,「滇緬南段界務(四)」。
    020-011109-0092,「滇緬南段界務(五)」。
    Foreign Office, Central Correspondence, Political, China, 1905-1940, London: Public Record Office. (Microfilm)(FO371).
    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China, 1919-1980. ( Adam Matthew Digital).
    General editors, Kenneth Bourne and D. Cameron Watt; editor, Ian Nish.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Part I, Series E, Asia, 1860-1914. Frederick: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c1989-c1995.

    二、史料彙編、辭典
    [清]王文韶修,《續雲南通志稿》,第96 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年初版。
    [清]王弢夫纂,《清季外交史料》。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 年9 月。
    [清]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第2 冊。臺北:啓文出版社,1963 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書景印。
    [清]屠述濂纂修,《騰越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年9 月第1 版。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勅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第6 冊。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 年。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第8 冊。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 年。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編,《明清史料.庚編》,第7 本。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0 年10 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緖朝硃批奏摺》,第51 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6 年2 月第1 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第5 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1 版。
    ——,《乾隆朝上諭檔》,第2 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4 月第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事務條約集:中緬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年7 月第1 版。
    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8 卷。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9 月第1 版。
    方國瑜著,林超民编,《方國瑜文集》,第4 輯。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 月第1 版。
    ——,《雲南史料叢刊》,第10 卷。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9 月第1 版。
    李根源輯;楊文虎、陸衛先校注本主編,《永昌府文徵》,第3 輯。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1 年第1 版。
    ——,《永昌府文徵》,第4 輯。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1 年第1 版。
    李謀等譯,《琉璃宮史》,第3 冊。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2010 年11 月第1版。
    段世琳主編,中共臨滄地委黨史徵研室編,《班洪抗英紀實》。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 年7 月第1 版。
    唐啟華、岡本隆司、林孝庭、廖敏淑等編,《中國外交史三語辭典(中英日對照)》。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10 年7 月初版。
    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會編,《滄源文史資料選輯》,第1 輯。滄源: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會,1986 年10 月。
    謝俊美編,《翁同龢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5 年7 月第1 版。
    顧廷龍、戴逸主編,《李鴻章全集》,第21 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1 版。
    ——,《李鴻章全集》,第22 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1 版。

    三、期刊、報紙
    《大公報》(天津)
    《三民導報》(南京)
    《中央日報》(南京)
    《中國日報》(北京)
    《申報》(上海)
    《民國日報》(雲南)
    《東方雜誌》(上海)
    《時事新報》(上海)
    《傳記文學》(臺北)
    《新民報》(上海)
    《新聞報》(上海)
    《邊事研究》(南京)
    《邊政公論》(重慶)

    四、中文專書
    [清]姚文棟著,《雲南勘界籌邊記》。永和:文海出版社,1968 年。
    [清]昭槤撰,《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 年12 月第1 版。
    [清]薛福成著,《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永和:文海出版社,1967 年初版。
    [清]薛福成撰,《出使公牘》。臺北:京華出版社,1968 年初版,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本影印。
    ——,《出使日記續刻》。臺北:京華出版社,1968 年初版,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本影印。
    [清]薛福成輯,《滇緬劃界圖說》。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年第1 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福建省政協合編,《回憶陳嘉庚: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 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張維翰先生文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6 年5 月。
    方國瑜,《滇西邊區考察記》。雲南:國立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1943 年。
    ——,《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年6 月初版。
    王鐵崖等編著,《國際法》。臺北:五南出版圖書有限股份公司,1992 年初版。
    申旭,《中國西南對外關係史研究—以西南絲綢之路為中心》。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1994 年12 月第1 版。
    朱昭華,《中緬邊界問題研究—以近代中英邊界談判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7 年2 月第1 版。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板橋:稻鄉出版社,2003 年9 月再版。
    亨利.奧爾良著,龍雲譯,《雲南遊記:從東京灣到印度》。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 年10 月第1 版。
    余定邦,《中緬關係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1 版。
    呂一燃主編,《中國近代邊界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年4 月第1 版。
    呂昭義,《英屬印度與中國西南邊疆:1774-1911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年4 月第1 版。
    伯爾考維茨著,江載華、陳衍合譯,《中國通與英國外交部》。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年10 月初版。
    郭影秋编著,《李定國紀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1 月第1 版。
    李恩涵,《晚清收回礦權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 年5 月初版。
    李景煜,《班洪事件與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佤族簡史》編寫組編,《佤族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年6 月第1 版。
    邱子靜著,《邊城舊事》。台北:名山出版社,1982 年初版。
    周光倬著;周潤康整理,《1934-1935 中緬邊界調查日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年5 月第1 版。
    柳長勛著,《中緬疆界研究》。臺北: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1977 年。
    林滿紅著,林滿紅、詹慶華等合譯,《銀線: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8 月初版。
    晃西士加尼撰,丁日昌督譯,《柬埔寨以北探路記》。臺北:華文書局,1969 年。
    馬健雄,《再造的祖先:西南邊疆的族群動員與拉祜族的歷史建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年。
    徐熙光著,《國際法與國際事務論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年初版。
    高鴻志,《英國與中國邊疆危機:1637-1912 年》。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12 月第1 版。
    張誠孫,《中英滇緬疆界問題》。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7 年12 月。
    黃嘉謨,《滇西回民政權的聯英外交(1868-187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年4 月初版。
    陸東亞著,《領土管轄權成案之研究》。臺北:國家長期發展科學會,1965 年。
    陸韌主編,《現代西方學術視野中的中國西南邊疆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 年10 月第1 版。
    雲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志》。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 年第1 版。
    賀聖達,《緬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年10 月第1 版。
    滄源佤族自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滄源佤族自治縣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8 年第1 版。
    楊煜達,《乾隆朝中緬衝突與西南邊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年9月第1 版。
    劉伯奎編,《中緬界務問題》。新加坡:南洋學會,1981 年。
    葛劍雄主編,李曉傑著,《疆域與政區》。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社,2014 年5 月。
    龍中,《中國西南邊疆變遷史》。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87 年7 月第1 版。
    龍章,《越南與中法戰爭》。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9 月初版。

    五、中文論文
    呂一燃,〈薛福成與中英滇緬界務交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期2 (1995 年),頁57-72。
    李永,〈試析李占賢在組織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中的作用〉,《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 卷第2 期(2015 年5 月),頁31。
    施達郎,〈滇案始末及其影響〉,《東亞季刊》,第1 卷期2(1969 年10 月),頁146-156。
    秦和平,〈艱難的歷程:清末滇緬界務交涉之回顧〉,《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期3(1995 年),頁73-88。
    馬琦,〈礦業監管與政府調控—清代礦廠奏銷制度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期3(2011 年),頁28-37。
    張志勇,〈赫德與中英緬甸交涉〉,收於王建朗、欒景河主編,《近代中國:政治與外交》,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年8 月第1 版。
    張振揚,〈劃界糾紛中的少數民族地位與形象—以姚文棟、尹明德調查報告為例〉,收於藍美華主編,《漢人在邊疆》,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 年11 月初版。
    馮越,〈中緬邊界問題解決的歷史過程(1954-1961)〉,《南洋問題研究》,第3 期(2014年),頁23-39。
    楊煜達,〈清代中期滇邊銀礦的礦民集團與邊疆秩序—以茂隆銀廠吳尚賢為中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卷18 期4 (2008 年12 月),頁43-55。
    趙仁平,〈從雲南的半開銀元看近代中國的幣制〉,《雲南學術探索》,第2 期(1997年),頁34-38。
    趙明生,〈論李定國對阿佤山的開發與影響〉,《臨滄教育學院學報》,期4(2002年),頁19-24。
    廖添富,〈滇緬界務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 月。
    箱田惠子,〈《中英緬甸條款》(1886 年)考析——兼論晚清外交之特性〉,收於日本人間文化研究機構現代中國區域研究專案編,《當代日本中國研究》,第2 輯(法律、對外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年1 月第1 版。

    六、英文專書
    Anderson, John. A Report of the Expedition to Western Yunnan via Bhamo. Calcutta, 1871.
    ——. Mandalay to Momein: A Narrative of the two Expeditions to Western China of 1868 and 1875, Under Colonel Edward B. Sladen and Colonel Horace Browne. London: Macmillim and Go, 1876.
    Cady, John. A History of Modern Burm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1958.
    Chang, Luke T. China`s boundary treaties and frontier disputes: a manuscript, New York: Oceana, 1982.
    C. Giersch, Patterson. Asian borderla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Colquhoun, Archibald. Across Chryse: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 lands from Canton to Mandalay. London: Sampson Low, 1883.
    Cooper, Thomas. Travels of A Pioneer of Commerce in Pigtail and Petticoats: or An Overland Journey from China towards India. London, 1871.
    Darwin, John. Unfinished Empire: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Britain. London: Penguin Books, 2013.
    Davies, H. R. Yunnan, The Link between India and The Yangtz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9.
    Gill, William. The River Golden Sand: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and Eastern Tibet to Burma. London: John Murray, 1880.
    Hostetler, Laura.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Johnson, D. H. N. “ Acquisitive Prescrip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British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7.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0.
    Lamb, Alastair. Asian Frontiers: Studies in a Continuing Problem.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8.
    Malcom, Howard. Travels in South-Eastern Asia, Embracing Hindustan, Malaya, Siam, and China: with Notices of Numerous Missionary Stations, and A Full Account of the Burma Empire. London: Charles Tilt, 1939.
    Singhal, Damodar. British diplomacy and the annexation of Upper Burma. New Delhi: South Asian Publishers, c1981.
    Ward, Adolphus and Gooch, Georg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783–1919.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0.
    Woodman, Dorothy. The Making of Burma. London: The Cresset Press, 1962.

    七、英文論文
    Mcgrath, Tomas. “ Provincial Militarism and Foreign Relations in China: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Western Powers, 1910-1937.” D. Phil. diss., Cornell University, 2002.
    Mcgrath, Tomas. “ A Warlord Frontier: The Yunnan-Burma Border Dispute, 1910-1937.” Ohio Academy of History, 2003.
    Walsh, Warren. “ Yunnan Myth.”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2: 3(1943).

    八、日文論文
    箱田惠子,〈薛福成の滇緬界務交渉〉,收於夫馬進編,《中国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硏究》,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7 年3 月初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115301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3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