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492871      Online Users : 6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050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04


    Title: 損害賠償之計算-以不動產及股票為例
    Assessing Compensatory Damages in Real Estate Cases and Stock Cases
    Authors: 林卉薰
    Lin, Hui Hsun
    Contributors: 楊淑文
    Yang, Shwu Wen
    林卉薰
    Lin, Hui Hsun
    Keywords: 損害賠償計算
    最高法院64年第6次民事庭決議
    抽象計算
    具體計算
    所失利益
    上漲利益
    跌價損失
    損害賠償範圍
    damage calculation
    abstract calculation
    specific calculation
    lost profits
    compensation Scope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22 11:08:12 (UTC+8)
    Abstract: 我國法上不分侵權行為或是債務不履行,將損害賠償之債規定於民法債編通則中,關於被害客體所表彰之價值為何,可能因為計算方式、計算時間點之差異,賠償金額將有數倍的差距,實務上,自最高法院64年度第6次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以來之實務見解,以「起訴時」或「請求時」作為計算基準點,但學說、實務上,關於此一問題較少受到討論,參考日本比較法,藉由文獻蒐集、判例分析期能提供我國處理此一問題之借鏡。
    回復原狀為回復完整利益,僅有金錢賠償在於填補計算上損害,方產生以何時點計算被害客體價值之問題,標的物因市場價格有波動,亦可能是因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行動而產生可供評定之基準時點,如將標的物再出售、起訴請求,而產生了許多可能之計算時點,如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時、履行期屆至時、解除契約時、提起訴訟時、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時等等,
    日本法上則從早期判例開始發展,學說上並對此有所研究,對於計算時點看法多元。於債權法修正時,曾討論是否要增設此一原則規定,雖然可以確立出應依循「盡量使債權人獲得本應獲得之利益」此一原則,但具體時點留待學說、實務發展。
    觀察日本法可發現,可否以再出售等替代交易締結時點、亦或以中間最高價格…等時點衡量標的物客體所表彰之價值,其實並非標的物本身價值多寡之問題,應先確定損害賠償範圍,假設因侵權行為而使物遭滅失之情形,或有謂若已締結轉賣契約之情形,此時可得轉賣利益之損失實為賠償範圍之問題,原本因轉賣而可得之利益,應為財產結果損害,於確定轉賣利益屬於損害賠償範圍後,改變損害賠償之範圍,以締結轉賣契約之物來衡量標的物價格,而以締結契約時物之價格作為計算時點。
    關於損害賠償之計算,本文特別以標的物變動價值劇烈之「不動產」與「股票」作為觀察對象,可發現實務上標準並不明確,從使賠償權利人獲得相應給付之觀點出發,於標的物價值上漲時,由於事物自然趨勢,應承認賠償權利人可依上漲價格計算標的物價格;至於標的物價值下降時,應以賠償權利人有特別情事認定有無取得該所失利益可能,若能取得該上漲利益,由於此時乃衡量可取得上漲利益物之價格,相應於此時標的物之價值,自應以上漲時標的物價格計算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
    一、 研究範圍 1
    二、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損害賠償之基本原則 4
    第一節 損害賠償法之最高指導原則 4
    一、 概說 4
    二、 填補損害 4
    (一) 回復原狀原則 4
    (二) 獲利禁止原則 5
    (三) 完全賠償原則 5
    1. 全部損害賠償 5
    2. 全部損害賠償之限制 5
    第二節 損害之概念 6
    一、 比較法例上之發展 6
    (一) 概說 6
    (二) 利益說(差額說) 6
    (三) 差額說之修正 7
    1. 損害客觀化 7
    2. 損害規範化 7
    3. 事實狀態比較說 8
    二、 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 9
    (一) 學說之見解 9
    1. 自然意義之損害 9
    2. 差額說 10
    3. 差額說之修正 10
    (二) 實務見解 11
    1. 差額說 11
    2. 差額說之修正 12
    第三節 損害賠償之方法 13
    一、 比較法例 13
    (一) 回復原狀主義 13
    (二) 金錢賠償主義 14
    (三) 法院裁量主義 14
    二、 我國法所規定之損害賠償方法 14
    (一) 回復原狀 14
    (二) 以金錢賠償回復原狀費用 15
    1. 應受回復原狀目的所拘束 16
    2. 被害人得自由使用 16
    3. 區別物之損害及人之損害 16
    4. 涉及公共安全者 17
    (三) 金錢賠償 17
    1. 回復原狀遲延者 18
    2. 回復原狀不能 18
    3. 物之毀損的損害賠償 19
    (四) 法院酌定之金錢賠償 21
    (五) 損害賠償方法之適用關係 22
    1. 回復原狀為原則 22
    2. 回復原狀所必要費用與金錢賠償之差異 23
    3. 回復原狀與金錢賠償之體系界線 24
    第四節 小結 25

    第三章 日本法上之發展 26
    第一節 問題之所在 26
    第二節 實務發展 26
    第三節 學說 29
    一、 概說 29
    二、 早期學說 29
    (一) 相當因果關係說 29
    (二) 適用日本民法第416條處理 30
    三、 近期學說 31
    (一) 訴訟法說 32
    (二) 實體法說 34
    1. 一元說 35
    2. 多元的實體法說 36
    3. 基準提示說 37
    第四節 民法(債權法)修正檢討委員會所擬定的債權法修正之基本方針 38
    一、 物之價格計算基準時點 39
    二、 債務不履行後價格上漲之情形 40
    三、 物之價格計算基準時點—已為替代交易的情形 41
    第五節 法務部法制審議會提出之修正綱要案 43
    一、 第一階段 43
    (一) 討論過程 44
    1. 損害額計算基準之原則規定 44
    2. 損害額計算基準之提案 44
    3. 與損害賠償範圍規定之關係 46
    4. 債務不履行後標的物價格上漲時 47
    5. 賠償權利人與第三人有替代交易關係時 47
    (二) 討論結果 49
    1. 中間論點整理 49
    2. 公眾回應 50
    二、 第二階段 51
    (一) 討論過程 51
    1. 物之交付債務之基準點規定 51
    2. 一般規定 52
    3. 基本綱要規定 52
    (二) 討論結果 53
    第六節 小結 54

    第四章 我國法上損害賠償計算之發展 57
    第一節 損害賠償範圍 57
    一、 概說 57
    (一) 所受損害 57
    (二) 所失利益 58
    二、 所失利益計算方式 58
    (一) 抽象計算 58
    (二) 具體計算 59
    (三) 兩者有選擇權 59
    三、 損害賠償範圍與計算基準之關係 59
    (一) 同屬損害賠償範圍之問題 59
    (二) 兩者分別評價之 60
    第二節 計算損害賠償額 60
    一、 物之價格 61
    (一) 分類 61
    1. 通常價格 61
    2. 特別價格 61
    3. 感情價格 61
    (二) 計算標準 62
    二、 通常價格之計算時期 62
    (一) 學者見解 62
    1. 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時 62
    2. 給付時或言詞辯論終結時 63
    3. 請求時或起訴時 63
    (二) 實務見解 64
    1. 請求時或起訴時 64
    2. 言詞辯論終結時 65
    3. 契約解除時 66
    第三節 小結 67

    第五章 具體案例檢討 69
    第一節 概說 69
    第二節 不動產 70
    一、 問題提出 70
    二、 侵權行為 70
    (一) 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時 70
    (二) 請求時或起訴時 70
    (三) 分析檢討 71
    三、 物因毀損請求金錢賠償 71
    (一) 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時 72
    (二) 請求時或起訴時 72
    (三) 分析檢討 73
    四、 債務不履行 73
    (一) 標的物價格之計算時期 73
    1. 解除契約時 73
    2. 請求時或起訴時 76
    3. 損害請求權發生時 77
    (二) 標的物市價事後上漲 78
    1. 可歸責於買受人事由 79
    2. 可歸責於出賣人事由 79
    3. 分析檢討 84
    (三) 事後市價下跌 86
    1. 未有替代交易 86
    2. 再出售之跌價損失 87
    3. 區分契約解除與否 87
    4. 跌價後漲價 89
    五、 與日本法之比較-替代交易價格 90
    第三節 股票 92
    一、 問題提出 92
    二、 回復原狀之意義 92
    (一) 返還持有股票之狀態 92
    1. 股價上漲之情形 93
    2. 股價下跌之情形 93
    (二) 盜賣股款 94
    1. 回復原狀之必要費用 94
    2. 金錢賠償 95
    (三) 分析檢討 97
    三、 主觀價格計算 99
    (一) 虛擬替代交易價格 99
    (二) 跌價損失 100
    (三) 分析檢討 102
    四、 客觀價格之計算 103
    (一) 股價上漲之情形 103
    (二) 股價下跌之情形 104
    1. 損害賠償請求權發生時 104
    2. 請求時或起訴時 105
    3. 中間最高價格說 106
    4. 酌定損害額 107
    (三) 分析檢討 109
    五、 與日本法之比較 109
    第四節 小結 111

    第六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6
    Reference: 壹、 中文文獻(依筆畫排序)
    一、 書籍
    1. 王澤鑑,不當得利,自版,增訂新版,2015年1月。
    2. 王澤鑑,侵權行為,自版,增訂新版,2015年6月。
    3. 史尚寬,債法總論,自版,1983年3月。
    4. 何孝元,損害賠償之研究,臺灣商務印書館,8版,1987年10月。
    5.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冊),自版,新訂1版,2000年9月。
    6. 林誠二,債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上冊),瑞興圖書,2010年9月。
    7. 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出版,2版,2011年1月。
    8.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版,修訂版,2014年10月。
    9. 馬維麟,民法債編註釋書(二),五南圖書,1996年3月。
    10. 梅仲協,民法要義,自版,7版,1961年。
    11.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修正3版,2006年11月。
    12. 黃茂榮,民事法判解評釋(Ⅰ),植根法學,1978年9月。
    13. 曾世雄原著,詹森林續著,損害賠償法原理,新學林出版,2版,1986年。
    14. 曾隆興,詳解損害賠償法,三民書局,修訂3版,2011年4月。
    15. 楊佳元,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以過失責任為重心,元照出版,2版,2009年11月。
    16. 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新學林出版,2004年1月。
    17. 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三民書局,修訂6版,2010年9月。
    18. 鄭玉波、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修訂2版,2002年6月。


    二、 專書論文
    1. 王澤鑑,二重買賣,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頁153-169,自版,2009年12月。
    2. 王澤鑑,不法侵害他人之物之損害賠償方法,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頁235-252,自版,2009年12月。
    3. 王澤鑑,物之損害賠償制度的突破與發展,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六冊,頁21-39,自版,2009年12月。
    4. 邱聰智,回復原狀的規範意義——類型思維舉隅之,載:民事法學新思維之開展:劉春堂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327-362,元照出版,2008年5月。
    5. 陳聰富,人身侵害之損害概念,載:侵權違法性與損害賠償,頁166-233,元照出版,2008年12月。


    三、 期刊論文
    1. 王千維,由民法第二百十三條第三項之修正看我國民法物之損害賠償責任理念的變動,政大法學評論,74期,頁1-60,2003年6月。
    2. 王千維,民法第二百十三條第三項之增列,對於物以及人格法益損害賠償方法理念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8期,頁1-100,2005年4月。
    3. 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法上因果關係之結構分析以及損害賠償之基本原則,政大法學評論,60期,頁201-230,1998年12月。
    4. 王澤鑑,財產上損害賠償(三)——物之損害賠償法(上),月旦法學雜誌,135期,頁146-157,2006年8月。
    5. 王澤鑑,回復原狀與金錢賠償─損害賠償方法的基本架構,月旦法學雜誌,127期,頁196-207,2005年12月。
    6. 王澤鑑,損害概念及損害分類,月旦法學雜誌,124期,頁201-212,2005年9月。
    7.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之目的:損害賠償、損害預防、懲罰制裁,月旦法學雜誌,123期,頁207-219,2005年8月。
    8. 林誠二,債權契約法之經濟方法論,中興法學,18期,頁191-244,1982年3月。
    9. 林誠二,盜賣股票之損害賠償責任,台灣法學雜誌,220期,頁123-128,2013年3月。
    10. 姜世明,損害賠償數額之確定,月旦法學教室,75期,頁12-13,2009年1月。
    11. 許士宦,損害數額之酌定,臺大法學論叢,39卷1期,頁71 - 108,2010 年3月。
    12. 陳忠五,產前遺傳診斷失誤的損害賠償責任-從「新光醫院唐氏症事件」論我國民事責任法的新課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4卷6期,頁107-260,2005年11月。
    13. 黃立,論侵權行為,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期,頁61-114,1988年4月。
    14. 黃茂榮,營建損鄰之賠償責任,月旦法學雜誌,122期,頁198-211,2005年7月。
    15. 黃茂榮,概論損害賠償之債,軍法專刊,53卷2期,頁1-28,2007年4月。
    16. 詹森林,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時之金錢賠償與加給利息-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臺上字第二五九六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期,頁49-62,2000年4月。
    17. 劉昭辰,回復原狀的金錢賠償具體計算,月旦法學教室,11期,頁105-116,2003年9月。

    四、 政府出版品
    1. 司法院第一廳編,民事法律問題研究彙編(第三輯),司法週刊雜誌社,3版,1989年6月。
    2. 最高法院編輯,最高法院民刑事庭會議決議暨全文彙編-中華民國十七年至九十二年上冊,最高法院,2003年9月。


    五、 博碩士學位論文
    1. 楊淑文,損害賠償法上之求償關係,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4年6月。
    2. 閻正剛,論違約損害賠償之計算,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六、 網路資料
    劉春堂、黃宏全、張鈺光,最高法院民事95年度台上字第1831號裁判,司法院智識庫,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fjudkm.judicial.gov.tw/index_doc.aspx?par=4mD735ypa3I2L91r5wCR0oaW44j3lzO89dJLvkNz80h4UNskbQNam66fMHnmPwEeXDAJxOHSAemTCbD1HYvAfLqZdH%2fzXX%2ffbzWCTlq88tN4TtN6Y4eQkZyNkRT2%2fUaX47Oz%2fCE5m28gKlHewGvmlw%3d%3d



    貳、 日本文獻(依筆畫排序)
    一、 書籍
    1. 大阪弁護士会編『実務家からみた民法改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に対する意見書』商事法務(2009年12月)。
    2. 中田裕康『債権総論』岩波書店(2008年1月)。
    3. 內田貴『民法Ⅲ債権総論・擔保物權(第三版)』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9月)。
    4. 內田貴『民法改正:契約のルールが百年ぶりに変わる』筑摩書房(2011年10月)。
    5. 内田貴『債権法の新時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の概要』商事法務(2009年9月)。
    6. 加藤一郎『不法行為(增補版)』有斐閣(1974年10月)。
    7. 加藤雅信『民法(債権法)改正:民法典はどこにいくのか』日本評論社(2011年5月)。
    8. 四宮和夫『不法行為(事務管理・不當利得・不法行為 中卷・下卷)』青林書院(1983年10月)。
    9. 平井宜雄『債権各論Ⅱ不法行為』弘文堂(1992年4月)。
    10. 平井宜雄『債権総論』弘文堂(1985年10月)。
    11. 平井宜雄『損害賠償法の理論』東京大學出版會(1971年12月)。
    12. 平野裕之『コア・テキスト民法Ⅳ債権総論』新世社(2011年6月)。
    13. 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編『詳解・債権法改正の基本方針Ⅱ―契約および債権一般(1) 』商事法務(2009年10月)。
    14. 石田穰『損害賠償法の再構成』東京大學出版會(1977年3月)。
    15. 石坂音四郎『日本民法第三編債權第一卷』有斐閣(1911年4月)。
    16. 吉村良一『不法行為法(第四版)』有斐閣(2010年2月)。
    17. 谷口知平、植林弘『損害賠償法概說』有斐閣(1964年7月)。
    18. 我妻榮『事務管理・不當利得・不法行為』日本評論社(1937年3月)。
    19. 我妻榮『新訂債權總論(民法講義Ⅳ)』岩波書店(1964年3月)。
    20. 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Ⅳ債権総論(第三版補訂版)』成文堂(2009年2月)。
    21. 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Ⅵ事務管理・不当利得・不法行為』成文堂(2004年6月)。
    22. 於保不二雄『債権総論』有斐閣(1959年10月)。
    23. 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編『「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に対して寄せられた意見の概要』一般社団法人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2012年5月)。
    24. 前田達明『口述債權總論(第三版)』成文堂(1993年4月)。
    25. 前田達明『民法Ⅵ‐2不法行為法』青林書院(1980年5月)。
    26. 高橋真『損害概念論序說』有斐閣(2005年8月)。
    27. 淡路剛久『債権総論』有斐閣(2002年12月)。
    28. 幾代通著、徳本伸一補訂『不法行為法』有斐閣(1993年1月)。
    29. 森島昭夫『不法行為法講義』有斐閣(1987年3月)。
    30. 菅原眷二『民法判例批評第一卷』弘文堂(1924年10月)。
    31. 奧田昌道『債権総論(增補版)』悠々社(1992年7月)。
    32. 鳩山秀夫『增訂改版日本債権法総論』岩波書店(1925年9月)。
    33. 潮見佳男『債権総論Ⅰ債権関係・契約規範・履行障害(第二版)』信山社(2003年8月)。
    34. 橫田秀雄『債権総論』日本大学(1908年1月)。


    二、 專書論文
    1. 北川善太郎「損害賠償法における理論と判例-問題史的分析」磯村哲等編『民法学の基礎的課題:於保不二雄先生還暦記念(上)』有斐閣(1971年6月)。
    2. 平井宜雄「民事訴訟法第二四八条に関する実体法学的考察」平井宜雄著『不法行為法理論の諸相』有斐閣(2011年3月)。
    3. 平井宜雄「損害賠償額算定の「基準時」に関する一考察--債務不履行責任を中心として」平井宜雄著『民法學雜篡一平井宜雄著作集Ⅲ』有斐閣(2011年3月)。
    4. 加藤一郎「不法行為による損害賠償の範囲」柚木馨等編『判例演習債権法2』有斐閣(1964年6月)。


    三、 期刊論文
    1. 五十部豐久「損害賠償額算定における訴訟上の特殊性-慰謝料額算定における裁判所の自由裁量を中心として」法学協会雑誌79卷6號(1963年4月)。
    2. 日本大学法学部民事法・商事法研究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に対する意見」法学紀要53期(2012年3月)。
    3. 水口洋介「労働法から見た民法(債権関係)改正について--労働者側弁護士から見て (特集 民法改正議論と労働法) 」季刊労働法229号(2010年)。
    4. 北川善太郎「損害賠償額算定の基準時」法學論叢88巻4、5、6号(1971年3月)。
    5. 平井宜雄、栗田哲男「富喜丸事件の研究--いわゆる「中間最高価格」による損害賠償請求を中心として(2・完) 」法学協会雑誌88巻2号(1971年2月)。
    6. 田中稔「わが国における損害賠償額の算定時期」沖縄法政研究12号(2009年12月)。
    7. 谷口知平「平井宜雄「損害賠償額算定の基準時に関する一考察」法学協会雑誌83巻9・10号,84巻3号(民法学のあゆみ) 」法律時報43巻11号(1971年9月)。
    8. 児玉隆晴「債権法改正の重要な問題点と実務家からの改正試案」法律時報82巻7号(2010年6月)。
    9. 渋谷達紀「株券返還債務の履行不能後の価格騰貴・新株引受権喪失と損害賠償額」判例タイムズ411号(1980年6月)
    10. 潮見佳男「人身侵害における損害概念と算定原理(2・完)」民商法雑誌103巻5号(1991年2月)。
    11. 潮見佳男「財産的損害概念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差額説的損害観の再検討」判例タイムズ687号(1989年4月)。
    12. 難波譲治「損害の抽象性と具体性」立教法務研究1号(2008年3月)。


    四、 網路資料
    1. 民法(債権法)改正検討委員会設立趣意書,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shojihomu.or.jp/saikenhou/setsuritsu.pdf。
    2.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2011年4月12日決定),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shingi1/shingi04900074.html。
    3.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2013年7月4日補訂),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74384.pdf。
    4.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試案(2013年7月4日補訂),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112242.pdf。
    5.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試案」(2013年2月26日決定),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shingi1/shingi04900184.html。
    6.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要綱案」(2015年2月10日決定),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shojihomu.or.jp/saikenhou/setsuritsu.pdf。
    7.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の審議の進め方について,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103339.pdf
    8.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第1回会議議事録,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46716.pdf。
    9.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第3回会議議事録,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47261.pdf。
    10.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第38回会議議事録,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95412.pdf。
    11.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第3分科会第3回会議議事録,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101175.pdf。
    12.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部會資料5-1,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検討事項(1),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23321.pdf。
    13.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部會資料5-2,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検討事項(1)詳細版,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59836.pdf。
    14. 法制審議会民法(債権関係)部会,部會資料34,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論点の検討(6),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097168.pdf。
    15. 法務省民事局参事官室編,民法(債権関係)の改正に関する中間的な論点整理の補足説明(2013年7月4日補訂),最後瀏覽日期:2016/6/6,檢自:http://www.moj.go.jp/content/000112242.pdf。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2651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1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8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