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89256      Online Users : 7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049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92


    Title: 唐代神策軍系將領與宦官關係研究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s of Shen-ce Forces and Eunuchs in Tang Dynasty
    Authors: 魏宇漢
    Contributors: 王德權
    魏宇漢
    Keywords: 宦官
    養子
    假子
    神策軍
    神策中尉
    藩鎮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22 11:02:37 (UTC+8)
    Abstract: 本文旨在考察安史亂後的唐帝國政治運作中,宦官如何與禁軍體系的將領建立關係。歷來的研究、評論指出唐之所以滅亡,宦官與藩鎮的影響甚深。藩鎮割據一方,使國家無法維持完整的局面。宦官則掌握軍權,影響政治決策,甚至擅立皇帝。宦官由於擔任禁軍統帥而擁有武力後盾,故能把持權柄。禁軍中,尤以神策軍地位最隆、待遇最優,然而宦官是否真有能力足以掌控一支規模達十餘萬的軍隊?實令筆者懷疑,遂以宦官、神策軍將領為核心進行探討。
    本文立基於宦官以及神策軍的研究之上,試著從宦官以及禁軍將領的關係著手,探討二者間是否有密切往來,為求行文方便,筆者以「神策軍系將領」稱之。全文從宦官養子說開始論起,以為宦官養子的情形在中唐、晚唐大不相同。其次,探討神策軍將領的來源、入仕途徑,並且透過墓誌銘探討將領與宦官是否曾有地緣關係,抑或是有過來往。再次,探討神策軍將領派遣到各地擔任節度使後的發展,並透過中晚唐幾次重大戰役中,神策軍將領的參與情形,以考察其與宦官之關係。最後,則以永貞革新、甘露之變兩大事件做個案探討,證明宦官在軍中的影響力甚深。如此,方能從另一個側面瞭解中晚唐政治局勢之演變。
    Reference: 一、史料
    唐‧白居易 著、朱金城 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李德裕 著,傅璇琮、周建國 校箋,《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唐‧杜牧 著、吳在慶 校注,《杜牧集檕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長孫無忌 等撰,《唐律疏議》,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
    唐‧韓愈,《順宗實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欽若 等編,《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臺一版。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王讜 撰、周勛初 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2012。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宋綬、宋敏求 等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洪邁 著,孔凡禮 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馬端臨 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趙明誠,《金石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胡震亨 著、周本淳 點校,《唐音癸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清‧王昶,《金石萃編》,臺北:國聯圖書,1977。
    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萬斯同,〈唐將相大臣年表〉,收入王承略、劉心明 主編,《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卷,北京:清華大學,2012。
    清‧董誥 等編,孫映逵 等點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清‧趙翼 撰,曹光甫 校點,《廿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1。
    不著人 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本,《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第二版。
    田曉利主編,《長安新出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吳春、韓海梅、高本憲主編,《唐大明宮史料匯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一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三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六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四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北京:北京大學,201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1987,景印一刷。
    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7。
    齊運通 主編,《洛陽新獲七朝墓誌》,北京:中華書局,2012。
    二、專書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4。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89。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0。
    余衍福,《唐代藩鎮之亂》,臺中:聯邦書局,1980。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宋肅懿,《唐代長安之研究》,臺北:大立出版社,1983。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肖瑞峰、方堅銘、彭萬隆著,《晚唐政治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周偉洲,《唐代黨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英‧崔瑞德 編,《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張正田,《「中原」邊緣──唐代昭義軍研究》,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7。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張達志,《唐代後期藩鎮與州之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陳素月,《唐代監軍制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臺灣商務,1997。
    湯承業,《唐武宗之安內攘外》,臺北:帕米爾書店,1973。
    劉琴麗,《唐代武官選任制度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盧向前,《唐代政治經濟史綜論──甘露之變研究及其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763-899)》,臺北,五南圖書,2008。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三、期刊論文
    方震華,〈才兼文武的追求──唐代後期士人的軍事參與〉,《臺大歷史學報》50期(臺北,2012),頁1-31。
    日野開三郎,〈中央政権の再強化と藩鎮統御〉,收入氏著,《東洋史學論集‧第一卷‧唐代藩鎮の支配体制》,頁111-146。
    日野開三郎,〈唐末‧五代の廂虞候〉,收入氏著,《東洋史學論集‧第二十卷‧東洋史學研究》,東京:三一書房,1990,頁66-94。
    日野開三郎,〈藩鎮の跋扈〉,收入氏著,《東洋史學論集‧第一卷‧唐代藩鎮の支配体制》(東京:三一書房,1990),頁90-110。
    日野開三郎,〈藩鎮時代の軍制概観〉,收入氏著,《東洋史學論集‧第二十卷‧東洋史學研究》,頁53。
    毛陽光,〈唐代藩鎮養子述論〉,《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7:5(河南,2001),頁52-55。
    毛漢光,〈魏博二百年史論〉,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1990,頁323-390。
    牛志平,〈宦官綜論〉,《海南師院學報》9:34(海南,1996),頁83-88。
    牛志平,〈唐代宦官〉,《唐史論叢》(西安,1990),頁50-96。
    牛志平,〈唐宦官年表〉,《唐史論叢》1(西安,1987),頁299-356
    牛志平,〈略論歷代宦官專權的原因〉,《人文雜誌》5(西安,1985),92-95。
    王永平,〈論樞密使與中晚唐宦官政制〉,《史學月刊》6(開封,1991),頁18-24。
    王守棟,〈唐代神策軍中尉考〉,《德州學院學報》19:1(德州,2003.2),頁65-68。
    王守棟,〈試論宦官對維繫唐中後期統治的作用〉,《德州學院學報》17:1(山東,2001.3),頁75-78。
    王守棟、王瑞,〈論唐代宦官權勢與相權的消長〉,《德州學院學報》20:1(山東,2004.2),頁74-77。
    王孫盈政,〈試論唐代後期宦官集團對中樞決策權的攫取〉,《蘭州學刊》(蘭州,2012),頁48-52。
    王壽南,〈論晚唐裘甫之亂〉,收入氏著,《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2004,頁279-317。
    王鳳翔,〈晚唐五代李茂貞假子考論〉,《唐史論叢》1(西安,2009),頁281-287。
    王賽時,〈論唐朝藩鎮軍隊的三級構成〉,《人文雜誌》4(西安,1986),頁123-128。
    付先召,〈魏博鎮對唐後期政局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8:6(新鄉,2011.11),頁141-145。
    田玉英,〈關於王建假子的情況及王建與假子的關系蠡測──兼論前蜀宦官干政的緣起〉,《學術探索》,2009.05期(昆明,2009),頁103-108
    任平,〈也讀唐《楊志廉墓誌》〉,《碑林集刊》10(西安,2004),頁65-68。
    朱德軍,〈協調與制衡:中晚唐「一元雙頭」藩鎮體制下的監軍與藩帥──以中原藩鎮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5(西安,2012.9),頁87-95。
    何敦鏵,〈唐代宦官集團勢力及其在藩鎮監軍的影響〉,收入嚴耀中主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頁58-71。
    宋卿,〈唐代平盧節度使略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2(北京,2010),頁45-52。
    岑仲勉,〈唐史中之望與貫〉,收入氏著,《唐史餘瀋》,弘文館出版社,1985.3,頁229-233。
    李文才,〈簡論會昌時期的宦官〉,《史學集刊》1(長春,2012),頁30-34。
    李向群,〈論中晚唐宦官專權之官制與內爭〉,《南都學壇》2(南陽,1988),頁53-57。
    李志剛,〈「犄角之師,犬牙相制」戰略在唐後期南方藩鎮的實施〉,《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6:16(呼和浩特,2014),頁128-135。
    李朋飛,〈論唐代宦官使職制度與唐後期宦官專權關係〉,《黑龍江史志》9(哈爾濱,2013),頁10-11。
    李鴻賓,〈論唐代宮廷內外的胡人侍衛──從何文哲墓誌銘談起〉,《中央民族大學學報》6(北京,1996),頁39-44。
    杜文玉,〈唐代內諸司使考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3(西安,1999.9),頁27-35。
    杜文玉,〈唐代吳氏宦官家族研究〉,《唐史論叢》20(西安,2015),頁150-169。
    杜文玉,〈唐代長安的宦官住宅與墳塋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4(西安,1997),頁79-94。
    杜文玉,〈唐代宦官《孫子成墓誌銘》考釋──以文直省、步驛使的考釋為中心〉,《唐史論叢》2(西安,2014),頁237-249。
    杜文玉,〈唐代宦官的籍貫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西安,1998),頁161-174。
    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內部結構〉,《學術月刊》6(上海,2000),頁88-95。
    杜文玉,〈唐代宦官劉光琦家族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3(西安,2000.9),頁28-34。
    杜文玉,〈關於唐內諸司使與威遠軍使研究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3(石家莊,2011.3),頁44-48。
    周玲,〈唐代《王宰墓誌》釋文校補〉,《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6:1(鄭州,2014.1),頁112-115。
    林偉洲,〈中晚唐宦官權力結構之研究〉,《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4(彰化,2014),頁47-62。
    邵明華,〈安史之亂後唐朝京西北邊防線的重建和鞏固〉,《社會科學輯刊》,173:6(瀋陽,2007),頁172-177。
    柳思言,〈評所謂「永貞革新」〉,《重慶師範大學學報》(重慶,1981),頁23-27。
    胡如雷,〈略談唐代宦官濫收假子的現象〉,《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北京,1996),頁31-32。
    凍國棟、黃樓,〈唐宦官集團與大中政局〉,《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8:4(武漢,2005.7),頁450-456。
    凍國棟、黃樓,〈唐德宗貞元末皇位之爭考辨〉,收入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1-27。
    唐昌福,〈論唐中後期皇帝、朝臣、宦官之三角關係〉,《求索》10(長沙,2007.10),頁215-217。
    唐雯,〈從新出王宰墓誌看墓誌書寫的虛美與隱惡〉,《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上海:2014),頁1-9。
    孫永如,〈唐文宗朝中樞政局發微〉,《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揚州,1996),頁31-37。
    孫永如,〈高駢史事考辨〉,《唐史論叢》5(西安,1990),頁208-222。
    孫慧慶,〈唐代平盧節度使南遷之後瑣議〉,《北方文物》32:4(哈爾濱,1992),頁73-79
    徐成,〈《唐重修內侍省碑》所見唐代宦官高品、內養制度考索〉,《中華文史論叢》116(上海,2014),頁141-170。
    栗原益男,〈安史の乱と藩鎮体制の展開〉,收入氏著,《唐宋変革期の国家と社会》,東京:汲古書院,2014,頁3-40。
    栗原益男,〈唐五代の仮父子的結合の性格──主として藩帥的支配権力との関連において〉,收入氏著,《唐宋変革期の国家と社会》,頁159-192。
    栗原益男,〈唐末の五代仮父子的結合における姓名と年齡〉,《東洋學報》38:4(東京,1955),頁61-88
    栗原益男,〈唐末五代の仮父子的結合における姓名と年齡〉,收入氏著,《唐宋変革期の国家と社会》,頁193-222。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安發現晚唐祆教徒的漢、婆羅鉢文合璧墓誌──唐蘇諒妻馬氏墓誌〉,《考古》9(西安,1969),頁458-462。
    馬良懷,〈唐代宦官考述〉,《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4(廈門,1989),頁37-43。
    馬俊民,〈唐代宦官專權與北軍、馬政的關係〉,《河北大學學報》4(保定,1987),頁115-120。
    馬勇,〈唐德宗朝在長安西北地區的禦邊措施〉,《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4(昆明,2007),頁109-112
    高瀨奈津子,〈第二次大戦後の唐代藩鎮研究〉,收入堀敏一,《唐末五代変革期の政治と経济》,東京:汲古書院,2002,頁225-253。
    堀敏一,〈藩鎮親衛軍の権力構造──唐から五代へ〉,收入氏著,《唐末五代変革期の政治と経济》,頁34-98。
    張文斌,〈唐代宦官養子制度探略〉,《雲夢學刊》4(岳陽,2002),頁42-43。
    張正田,〈以「盧從史事件」昭義軍節度使對唐代的重要性──並論昭義地理形勢概況〉,《中正歷史學刊》3(嘉義,2000),頁305-330。
    張全民,〈唐河東監軍使劉中禮墓誌考釋〉,《敦煌學輯刊》2(敦煌,2007),頁13-24。
    張國剛,〈唐代的神策軍〉,收入氏著,《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頁113-141。
    張應橋,〈唐王宰墓誌考釋〉,《四川文物》4(成都,2013.4),頁39-46。
    曹龍,〈唐神策軍步軍使李孝恭及夫人游氏墓誌考釋〉,《文博》6 (西安,2012.6),頁60-64。
    郭紹林,〈甘露之變新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2(新鄉,2002),頁86-89。
    陳忠凱,〈談蘇諒妻馬氏墓誌〉,《文博》1(西安,1991.1),頁110。
    陳弱水,〈唐代長安的宦官社群──特論其與軍人的關係〉,《唐研究》15(北京,2009),頁171-198。
    陳樂保,〈唐代宗至憲宗時期的西川節度使繼任危機與終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5:2(北京,2015),頁83-92。
    陳瓊光,〈中唐永貞革新簡論〉,《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3:2(桂林,2002.6),頁43-47。
    傅紹磊,〈宦官專權背景下的唐文宗朝翰林學士〉,《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12:2(成都,2010),頁41-46。
    傅樂成,〈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2002,頁191-208。
    傅樂成,〈迴紇馬與朔方兵──唐朝與迴紇外交關係的討論〉,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1977,頁305-317。
    景亞鸝,〈略談唐代的宦官及宦官制度──從《梁守謙功德銘》及其《墓誌銘》說起〉,《碑林集刊》(西安,2000),頁240-244。
    景亞鸝,〈新見唐代宦官《杜英琦墓誌》疏證〉,《文博》3(西安,2014.3),頁50-53。
    曾賢熙,〈唐宣宗與宦官〉,《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彰化,2010.11),頁59-86。
    賀華,〈讀《楊玄略墓誌》〉,《碑林集刊》(西安,1996),頁115-118。
    黃永年,〈「涇師之變」發微〉,《唐史論叢》1(西安,1987),頁163-201。
    黃利平,〈唐京西北藩鎮述略〉,《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西安,1991),頁89-93。
    黃洁瓊,〈唐代樞密使與神策中尉之比較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2(福州,2005),頁76-80。
    黃修明,〈唐代後期的宦官典軍制度〉,《南充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南充,1988),頁107-112。
    黃修明,〈唐代神策中尉考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5:6(天津,2002),頁29-35。
    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1(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3),頁89-134。
    黃壽成,〈唐神策軍樂壽博野行營考〉,收入魏全瑞主編,《隋唐史論:牛致功教授八十華誕祝壽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頁213-217
    黃樓,〈吐蕃尚延心以河、渭降唐事迹考略──兼論唐末高駢與宦官集團之關係〉,《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12:28(武漢,2012),頁202-213。
    黃樓,〈唐代神策軍建中四年汝州「滬間之敗」史實考辨〉,《唐史論叢》20:1(西安,2015),頁170-178。
    楊文春,〈論元和淮西戰爭的首功之臣〉,《殷都學刊》4(南陽,2012),頁47-50。
    楊西雲,〈唐文宗除宦官與宦官專權政局〉,《歷史教學(高校版)》531:7(天津,2007),頁10-15。
    董仲明,〈論唐代宦官對相權的侵奪〉,《哈爾濱學院學報》27:2(哈爾濱,2006.2),頁89-92。
    賈憲保,〈「甘露之變」剖析〉,《唐史論叢》2(西安,1987),頁138-156。
    賈憲保,〈唐代樞密使考略〉,《唐史論叢》1(西安,1987),頁215-227。
    賈憲保,〈神策中尉與神策軍〉,《唐史論叢》(西安,1990),頁130-154。
    雷家驥、黃淑梅,〈唐代宦官的婚姻與收養關係(上)──兼論宦官親屬關係對唐代政治的關係〉,《鵝湖月刊》3:2(臺北縣,1977.8),頁22-25;
    雷家驥、黃淑梅,〈唐代宦官的婚姻與收養關係(下)──兼論宦官親屬關係對唐代政治的關係〉,《鵝湖月刊》3:3(臺北縣,1977.9),頁25-32。
    趙沛,〈漢唐時期的宦官養子與宦官世家〉,《東岳論叢》26:4(濟南,2005),頁116-119。
    趙沛,〈漢唐時期的宦官養子與宦官世家〉,《東岳論叢》26:4(濟南,2005),頁116-119。
    趙雨樂,〈唐代飛龍廄與飛龍使〉,《史林》74:4(上海,1991),頁122-139。原文收錄自趙雨樂,〈唐代におてる內諸司使の構造──その成立時間と機構の初步整理──〉,《東洋史研究》50:4(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92),頁116-163。
    趙雨樂,〈唐末宮禁的終極防衛:神策五十四都的活動觀察〉,收入氏著,《從宮廷到戰場──中國中古與近世諸考察》,香港:中華書局,2007,頁161-182。
    趙興元,〈宦官評價淺議〉,《吉林師範學院學報》2(吉林,1994),頁62-64。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西安,1985),頁100-106。
    齊勇鋒,〈說神策軍〉,《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2(西安,1983),頁94-102。
    齊勇鋒,〈簡論李晟〉,《唐史論叢》(西安,1990),頁179-188。
    樊文禮,〈唐代平盧淄青節度使略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煙臺,1993),頁27-33
    盧兆蔭,〈何文哲墓誌考釋──兼談隋唐時期在中國的中亞何國人〉,《考古》9(北京,1986.9),頁841-850。
    蕭魯陽,〈駐馬店地區唐代方鎮割據的幾個問題〉,《駐馬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6:4(駐馬店,1991),頁89-96。
    閻文儒,〈唐米繼芬墓誌考釋〉,《西北民族研究》5:2(蘭州,1989.2),頁154-160。
    韓國磐,〈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收入氏著,《隋唐五代史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頁308-320。
    韓國磐,〈唐憲宗平定方鎮之亂的經濟條件〉,收入氏著,《隋唐五代史論集》,頁321-335。
    韓國磐,〈關於魏博鎮影響唐末五代政權遞嬗的社會經濟分析〉,收入氏著《隋唐五代史論集》,頁336-355。
    羅彤華,〈唐代養子的類型及其禮法地位〉,《臺大歷史學報》53期(臺北,2013),頁1-51。
    四、學位論文
    尤志仁,〈唐代平盧淄青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
    王治平,〈唐代北司四貴研究──以樞密使、神策中尉為核心之權力關係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仲亞東,〈唐代宦官諸使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李瑋,〈唐代神策軍的興衰──以宦官勢力消長為中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林至軒,〈從能臣到叛臣──高駢與唐末政局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俞婷,〈唐文宗朝宦官勢力與中樞政局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2。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陳奕亨,〈國家政策與地域社會變動──唐五代忠武軍個案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素月,〈唐代監軍制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傅安良,〈唐代河北地區與中央政治關係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曾賢熙,〈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黃樓,〈中晚唐宦官政治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09。
    趙晨昕,〈唐代宦官權力的制度解析──以宦官墓誌及敦煌本《記室備要》為中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潘子正,〈唐僖宗朝前期(873-880)的政治角力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鬫大成,〈中晚唐藩鎮地方政府中央化之研究──以宣武軍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0153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3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301.pdf3076KbAdobe PDF221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