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19479      Online Users : 4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0048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483


    Title: 《儀禮‧士冠禮》儀式與象徵研究 ──神話學視野下的詮釋
    The Chapter of Capping Ceremony of Shi from the Book of Etiquette :The Study of Ceremony and Symbolism──The Annotation of Mythological Perspectives
    Authors: 林岱華
    Contributors: 高莉芬
    林岱華
    Keywords: 儀禮
    士冠禮
    成人禮
    神話學
    象徵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22 10:57:58 (UTC+8)
    Abstract: 古今中外,人們皆有面對成長所產生的不安及恐懼,故往往有成人禮的儀式,協助人們度過成長的難關。《儀禮‧士冠禮》便是現存最早完整記載中國古老成人禮的儀式敘事文本,此儀式雖為儒家學者所記載保存與詮釋,然其仍保留著一定的神聖原型,以象徵的方式呈現在文本儀式敘事當中。故本文先對儒家思維中的《儀禮‧士冠禮》意義進行梳理後,在儒家思維的基礎上,以伊利亞德、坎伯等學者的神話學視野之下,依序對冠禮中的宗廟空間、服飾、命字、祝辭、飲食、贈禮等繁複儀節,進行神話學視野的象徵意義的發掘與詮釋。藉由神話學的視野,可以了解到,《儀禮‧士冠禮》藉由儀式的安排,將人的成長歷程參贊神聖,使儀式參與者打破混沌而得以創生,冠者也完成由自然人到文化人的轉變,立足於宇宙當中。在這當中,同時化解了冠者及群體因成長而帶來的不安,宇宙秩序也由此得到更新與重整。在本文的討論之下,得以透視《儀禮‧士冠禮》中的儀式原型象徵,探討儀式中所蘊含的成人期待及其神聖意涵。
    Reference: 一、古籍
    〔周〕李耳撰,〔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漢〕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二十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熙撰:《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紹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聶崇義撰:《新定三禮圖》,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新華發行,1992年。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姚際恒:《儀禮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清〕淩廷堪著,彭林校點:《禮經釋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二、中文著作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4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宵冰主編:《儀式與信仰:當代文化人類學新視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王啟發:《禮學思想體系探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上海市:上海書店,1992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成守勇:《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禮樂生活:以《禮記》為中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吳存浩:《中國民俗通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吳安安:《《儀禮》飲食品物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播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宋兆麟:《中國風俗通史(原始社會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新店:立緒文化,2004年。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福清:《中國神話故事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發行,1992年。
    周何:《禮記:儒家的理想國》,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
    孟慧英:《論原始信仰與薩滿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宗福邦、陳世鎐、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林素娟:《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7年。
    林素娟:《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金澤:《宗教人類學學說史綱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洪淑苓:《民間文學的女性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唐啟翠:《禮制文明與文化編碼:《禮記》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姬秀珠:《儀禮飲食禮器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荊雲波:《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儀禮》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雅惠、陳莉榛:《宗教心理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2013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郭振華:《中國古代人生禮俗文化》,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來:《古代、宗教思想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辰文化,2005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辰文化,2006年。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彭兆榮:《飲食人類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彭卿雲主編:《中國文物精華大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1995年。
    黃俊郎:《禮儀之邦寶典──禮記》,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楊寬:《古史新探》,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198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葉國良:《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葉國良:《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清華大學,2010年。
    葉國良:《儀禮士冠禮研究(一)──經學與文化人類學的綜合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年。
    葉國良等著:《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教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舒憲:《英雄與太陽》,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主編:《國際文學人類學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葉舒憲編選:《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11年。
    葉舒憲編選:《結構主義神話學》,西安:陝西師大出版社,2011年。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趙錦元等:《世界民族知識叢書──鮮為人知的原始民族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錢玄:《三禮名物通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戴龐海:《先秦冠禮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
    瞿明安等:《象徵人類學理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譚佳:《斷裂中的神聖重構:《春秋》的神話隱喻》,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7年。
    顧希佳:《社會民俗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顧寶田,鄭淑媛注釋,黃俊郎校閱:《新譯儀禮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金澤:《宗教禁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居閱時、瞿明安主編:《中國象徵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楊美惠:《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結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7年。
    鄧啟耀:《衣裝上的秘境》,臺北: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王銘銘:《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魯士春:《先秦容禮研究》,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戴徵編:《中國古代服飾簡史》,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出版社,1996年。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沈文倬:《菿闇文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三、外文譯著
    〔丹麥〕安徒生(H.C. Andersen)著、葉君健譯:《安徒生故事全集》(Eventyr og Historier),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日〕大林太郎著,林相泰、賈福永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吉田禎吾著,王子今、周蘇平譯:《宗教人類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日〕蜂屋邦夫:《儀禮士冠疏》,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4年。
    〔加拿大]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的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an Introduction),新店:立緒文化,1999年。
    〔法]馬賽爾‧莫斯(Marcel Mauss)著;汲喆譯:《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An essay on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Primitive mentality),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La Pensée Sauvag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Mythologiques:Le Cru Et Le Cuit),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0年。
    〔法〕阿諾爾德‧范熱內普(Arnold Van Gennep)著,張舉文譯:《過渡禮儀》(The rites of passage),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法〕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等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苗栗:桂冠圖書出版,1992年。
    〔法〕葛蘭言(Marcel Granet)著,汪潤譯:《中國人的信仰》(La religion des Chinois),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2年。
    〔美〕Diane K. Osbon著,朱侃如譯:《坎伯生活美學》,新店:立緒文化,1997年。
    〔美〕Joseph Cambell,Bill Moyers著,Betty Sue Flowers編,朱侃如譯:《神話》(The Power of Myth),新店:立緒文化,2012年。
    〔美〕Joseph Cam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Thousand Faces),新店:立緒文化,2012年。
    〔美〕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臺北:立緒文化,2006年。
    〔美〕Robert H.Hopcke著,蔣韜譯:《導讀榮格》(The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新店:立緒文化,1997年。
    〔美〕艾蘭(Allen,S.)著,余佳譯:《世襲與禪讓: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The Heir and the Sage:Dynastic Legend in Early China),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美〕艾蘭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藝術和宇宙觀研究》(The Shape of Turtle:Myth,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美〕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美〕斯塔伯克(E.D. Starbuck)著,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苗栗:桂冠,1997年。
    〔美〕路易士‧海德(Lewis Hyde)著,吳佳綺譯:《禮物的美學》(The Gift :Imaination and the Erotic Life of Property),臺北:商周出版社,2007年。
    〔美〕潘乃德(Ruth Bemedict),黃道琳譯:《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ture),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美〕閻雲翔著,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The Flow of Gift: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J.G.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汪培基,徐育新,張澤石譯,汪培基校:《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英〕汪濤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英〕泰勒(Edward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Primitive Culture: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Philosophy,Religion,Language,Art,and Custo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菲奧納‧鮑伊(Fiona Bowie)著,金澤等譯:《宗教人類學導論》(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赫麗生(Jane Ellen Harrison)著,謝世堅譯:《古希臘宗教的社會起源》(Themis:A Study of Greek Religion),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著,李至宜、謝靜怡譯,蔡佩伶、陳琳美審定:《圖騰與禁忌》(Totem und Tabu),臺中:好讀,2013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徐德林譯:《原型與集體無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瑞士〕卡爾‧榮格主編,龔卓君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Man and His Symbols),新店:立緒文化,2013年。
    〔瑞士〕榮格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Sparche und Mythas),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德〕卡西爾著,結構群譯:《人論》(An essay on man :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神話思維》(Mythical Though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德〕利普斯(Julius E.)著,汪寧生譯:《事物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ings(A culture history of man)),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82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Erich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The Great Mother),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苗栗:桂冠圖書,2000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馬尼亞〕耶律亞德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 : archetypes et repetition),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蘇格蘭〕特納(Victor Witter Turner)著,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象徵之林:恩登希人儀式散論》(The Forest of symbols:Aspects of Ndembu Ritual),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蘇格蘭〕維克多‧特納著,黃劍波、柳博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四、學位論文
    白勝喜:《中國古代禮制空間的象徵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邱克亞:《冠禮沿革考論》,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邱衍文:《冠禮研究(上)》,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69年。
    金俌希:《中、韓成年禮比較研究──以冠禮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張宜玲:《童話故事中的老人智慧與Erikson的統整觀敘述:重返自性的曼陀羅之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郭玉娟:《人文教化傳統視野中的周代成人禮》,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9年。
    黃榆惠:《三禮書中喪禮的儀式與象徵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蘇柔雯:《七夕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台俗十六歲成年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五、期刊論文
    尹德民:〈儀禮冠禮、成年禮禮原〉,《臺北文獻》第113期,1995年9月,頁43-51。
    王尚楠:〈淺析非遺《朱子家禮》中的冠禮〉《大眾文藝》第11期,2014年6月,頁8。
    王倩:〈人類學帶給神話學的變革──從神聖儀式的發現如何改變文學式神話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頁71-77。
    史應勇:〈鄭玄經學三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85-92。
    田兆元:〈論神話研究的民俗學路徑〉,《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年6月,頁95-112。
    白華:〈古代冠禮簡論〉,《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頁147-148。
    成守勇:〈冠禮:成人的期待與認同──從文本《禮記》的視角看〉,《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頁26-29。
    朱存明、陳剛:〈百年文學人類學研究範式的審美視閾〉,《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頁110-115。
    江美華:〈從《禮記‧冠義》論儒家成人禮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2期,2004年6月,頁143-172。
    余建偉:〈簡論冠禮中的拜母不拜父〉,《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甘肅蘭州,2012年第19期,頁3。
    宋金國、劉國聯:〈「陰陽五行」對先秦服飾的影響〉,《管子學刊》2010年第5期,頁88-91。
    李隆獻:〈歷代成年禮的特色與沿革──兼論成年禮衰微的原因〉,《臺大中文學報》第18卷,2003年,頁85-138。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頁116-150。
    周倩平:〈冠禮文化探微──中國古代成年禮的文化特徵〉,《文藝評論》2011年第8期,頁148-152。
    周絢隆:〈中國古代的冠禮〉,《民俗研究》1994年第1期,頁39-43。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71-216。
    柳清:〈論青少年成人儀式的傳承──以中日兩國為視角〉,《武陵學刊》第34卷第4期,2009年7月,頁61-64。
    胡發貴:〈中國古代的「成人」觀念〉,《文史知識》,1995年1月,頁24-28。
    唐啟翠:〈東房與「再生」聖地-從冠禮空間看中國神話歷史〉,《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10年7月,頁22-27。
    孫翠香:〈歷史上的「成人禮」:「冠禮」、「笄禮」及「度戒」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4年第3期,頁2-4。
    徐福全:〈成年禮的淵源與時代意義〉,《臺北文獻》,1991年3月,頁25-50。
    馬金亮:〈周代冠禮中取「字」儀節的文化意義〉,《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年第9期,頁111-115。
    馬金亮:〈論古禮中所見周人的年齡劃分觀念──以冠禮和喪禮為例〉《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頁46-49。
    馬黎麗:〈名字序文體源流和特徵〉,《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34-38。
    高莉芬:〈會見西王母:《穆天子傳》中的西王母與瑤池宴〉,《民間文學年刊》第2期增刊《2008民俗暨民間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號》,年月,頁135-156。
    高錦花:〈古代禮儀活動中的原始文化要素舉隅〉,《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頁163-166。
    張文安:〈略論中國古代的冠禮〉,《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36-38。
    張弘、馬婷婷:〈中國古代禮的起源問題新探〉,《濟南大學學報》第21卷第1期,頁55-58。
    張宇紅:〈試從《樂記》看先秦儒家的成人理想〉,《文學教育》2011年5A期,頁83-83。
    張自慧:〈中國古代冠禮的德育價值探析〉,《成人教育》,第2011卷第8期,頁42-45。
    張彩雲:〈周代冠禮的運作規程〉,《廣東:南方職業教育學刊》第3卷第5期,2013年9月,頁79-83。
    張瑞濤:〈論先秦儒家「成人之道」〉,《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頁75-79。
    曹現娟:〈「冠冕」的文化意味〉,《青年文學家》第30期,2013年7月,頁94-94。
    陳建憲:〈論神話學的基本概念與方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頁1-6。
    陳惠珍:〈古文獻中記載冠禮史料考略〉,《文史博覽(理論)》2013年第4期,頁16-17。
    陳槃:〈古社會田狩與祭祀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本下冊,1948年12月,頁1-17。
    彭林:〈冠者禮之始也:冠禮〉,《文史知識》2003年第6期,頁116-125。
    彭勇:〈明代皇室冠禮述評〉,《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10年5月,頁31-36。
    朝黎明:〈中國古代冠禮及其文化元素〉,《內蒙古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頁133-135。
    黃俊郎:〈冠禮的起源及其意義〉,《孔孟月刊》第19卷第2期,頁10-15。
    楊天宇:〈略述鄭玄校勘《三禮》所遵循的原則〉,《井岡山大學學報》第31卷第3期,2010年5月,頁115-120。
    楊天宇:〈鄭玄校《儀禮》兼採今古文的二原則──字義貼切的原則和習用易曉的原則〉,《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88-92。
    楊明、湯海豔:〈中國古代冠禮的道德意蘊〉,《武陵學刊》第36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5。
    楊朝明:〈傳統的「成人禮」與學校人文教育〉,《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43-47。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1-39。
    楊儒賓:〈渾沌與創造〉,收於張偉保編:《傳統儒學、現代儒學與中國現代化》(香港:新亞研究所,2002年),頁251-278。
    葉國良:〈《儀禮》與《詩經》互證的學術意義〉,《中國經學》第十輯,頁21-36。
    葉國良:〈從出土文物看《儀禮》內容的時代〉,《人文中國學報》第21期,2015年11月,頁79-95。
    葉國良:〈論《儀禮》卜筮與求日擇人的幾個問題〉,《中正漢學研究》,2014年第1期,2014年6月,頁79-93。
    葉舒憲:〈中華文明探源的比較神話學視角〉,《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6月,頁14-21。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探尋文化表述的多重視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166-171。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當代中國文學思想的人類學轉向視角〉,《河北學刊》第31卷第3期,頁87-90。
    葉舒憲:〈經典的誤讀與知識考古──以《詩經‧鴟鴞》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頁56-64。
    蒲生華:〈古代冠禮在河湟漢族婚禮中的遺存〉,《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75-79。
    趙素燕:〈馬塞爾‧莫斯的社會秩序建構──以《禮物》為例〉,《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5卷第11期,2013年11月,頁58-60。
    劉芳:〈《儀禮‧士冠禮》與《朱子家禮‧冠禮》之比較〉,《文教資料》第36期,2013年3月,頁54-56。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4分,1997年12月,頁817-897。
    樊東:〈淺述中國古代取「字」禮俗由盛到衰的過程〉,《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年第3期,頁157-157。
    蔣棟元、黃友明:〈成人禮儀考查及主題意義〉,《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3期,2008年6月,頁65-68。
    鄭伊庭:〈「成人」與「醇儒」──論陳、朱之辯中儒學理想的分歧〉,《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393-407。
    鄭軍:〈論士冠禮儀式體現的先秦儒家「成人」教育思想〉,《常州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頁85-87。
    冀桐、吳豐瑜:〈《魯濱遜漂流記》與成人儀式〉,《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9年3月,頁64-69。
    錢榮貴:〈鄭玄的注經思想及其體系〉,《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頁109-114。
    戴龐海:〈「君子行禮,不求變俗」──析先秦時期冠禮的「特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24-128。
    戴龐海:〈冠禮研究文獻綜述〉,《河南圖書館學刊》2006年第4期,頁110-113。
    戴龐海:〈冠禮起源於母系氏族時期考〉,《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143-146。
    戴龐海:〈略論中國古代冠禮的教育功能〉《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22-26。
    戴龐海:〈論中國古代冠禮的特徵屬性〉,《中州學刊》2006年第3期,頁200-202。
    韓高年、鄧國均:〈周初冠禮儀式樂歌及儀式誦辭考論──以《周頌》四詩與《周書‧無逸》為中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9-13。
    韓鼎:〈結構主義神話學評析〉,《廣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頁91-97。
    簡孝平:〈古代成人儀式的文化精神〉,《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頁60-6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0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1510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801.pdf1944KbAdobe PDF2180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