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7.228.45

當代儒學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孔子老而好《易》,自稱讀《易》是要「觀其德義」,這就為後學開出一條解《易》的途徑。本文根據《易傳》所述,探究孔門德義解《易》的識見,並兼及其前因後果。作者認為帛書〈易之義〉所謂「贊以德而占以義」,最能揭示孔門易學的宗趣。德義分言,區別出德發於內、義方於外的體性;德義並重,則說明了德性必落實於事義才能真切而圓滿。儒者因此重視窮理以盡性,並由此體證天人之合德。〈說卦傳〉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即標示此一進德歷程。〈說卦〉與〈繫辭〉兩傳,都有「兼三才而兩之」的說法,最能概括孔門易學的睿識。「兼三才」是對易道的深層體認;「兩之」則開顯出「窮神知化」以致「德之盛」的具體工夫。後世對此最能有所感發者,首推宋儒張載橫渠先生,他由此闡發「兼體而無累」的精義,為儒家成德之教開出「成性存存」的「道義之門」,可說是為孔門易學的傳承與創新立一楷模。

  • 期刊

本文嘗試從宗教性的角度,以及現今學界對於儒家宗教性面向、意義的界定,重新看待荀子思想中的「天」與「禮」。目前學界對儒家宗教性的討論不斷深化,提供研究者進一步討論的基礎,有其貢獻;另一方面,意義的界定則可以鬆動,有助儒家宗教性的多元呈現。宗教性的談法,就人天生具有的前提下,探討荀子思想的宗教性。筆者關注的焦點:荀子在面對例如「天道」、「死亡」這一類非現實中可完全掌握、理解的議題,有專論〈天論〉、〈禮論〉二篇,值得探討箇中原由,從宗教性的角度,盼能更進入荀子的思想世界。

  • 期刊

惠士奇為清代重要經學家。學界對惠氏的研究不多,或論及惠氏的宗漢《易》的治《易》立場與重訓詁的治經方法,或言惠氏治《易》核心在於重象,或云惠氏「愛博嗜奇」,廣引眾說。但對於惠氏的治《易》作法甚少論及,有必要作進一步探討。本文將分別從惠氏辨正舊說與自立新說看惠氏的訓詁、論象與釋象,以及訓詁、釋象與經義之關聯及義理發揮、惠氏《易》學之限制這幾方面,見出惠氏《易》學的特色與限制,並給予相應的評價,並順帶指出惠氏對惠棟的影響,期對清代漢《易》之研究有些許助益。

  • 期刊

本論文旨在比較馮友蘭(1895~1990)、張岱年(1909~2004)、勞思光(1927~)三位學者的(中國)哲學史觀,並評述其長短得失。討論主要分成五個部分展開。在第一部分,我嘗試分析「(中國)哲學史觀」這個概念。我指出,這個概念主要由三個互相關聯的內涵所構成:「哲學」的界說、對中國哲學的定位、建構中國哲學史的方法論。這三個內涵的關聯在於:對「哲學」的理解影響到學者如何看待中國哲學,因而涉及到他們如何對中國哲學進行定位。同時,學者對中國哲學的定位又決定了他們敘述中國哲學史的進路,即涉及到在寫作上採用何種方法的問題。在第二、三、四部分,我會分析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在這三個相關內涵上所持的不同立場。在第五部分,我會對三位學者的哲學史觀作出總結。

  • 期刊

本文以張載的「太虛即氣」說作為討論的主題,並選取馮友蘭、牟宗三等四位哲學史家的相關詮釋作為本文討論的基本出發點。接下來以上述哲學詮釋為基礎而做的省察則將詮釋的方向總結為兩類:亦即實體化(對象化)方向和體用不二的方向。對這兩個方向的深入考察將張載之「太虛即氣」說的核心意蘊規定為氣之「一物兩體」性,而氣之全體、太虛清通之神和氣化之大用則構成「一物兩體」性的核心組建因素。最後,從此視野出發並以立人極之道為歸宿,本文對張載「太虛即氣」說的本源蘊奧作了一番展示性的嘗試,亦即將其展示為「一物兩體」的本源義理之流行、至誠不息之天道對人道之優先性以及人道對天道之繼承和成全,從而表明人道紮根於天道並挺立人極之道的可貴性。

  • 期刊

朱熹《知言疑義》乃針對胡宏(五峰)所著《知言》提出八端致疑。就此八端之疑,牟宗三先生本於五峰思想系統解析朱熹所疑之誤,例如:從五峰學思之立基處論之,指出五峰言「性」,乃超越善惡相之對立,故「性」為一超越善惡相之至善絕對體,依此而循五峰義理內涵逐次解析朱子批評的差謬之處。然杜保瑞先生則就朱熹與五峰於《知言疑義》之義理爭辯著有專論,其中或有從牟先生之說的見解,但也有不同之觀點。本文即就朱子「性無善惡,心以用盡」之疑為探討核心,主要通過牟先生對《知言疑義》的評論,同時也參照杜保瑞先生解析《知言疑義》中朱熹與胡宏義理爭辯的相關論點,期能就朱子提出「性無善惡,心以用盡」之疑這一部分有一初步的近人研究之重新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