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2706      Online Users : 8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608


    Title: 華語人物分類詞之社會文化意涵
    The Social-Cultural Significances of Mandarin Classifiers
    Authors: 宋千儀
    Contributors: 詹惠珍
    宋千儀
    Keywords: 人物分類詞
    社會文化意涵
    語用功能
    溝通功能
    華語文教學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3 10:12:02 (UTC+8)
    Abstract: 華語乃具有「分類詞」的語言,華語人士在溝通時利用分類詞為人物分類,溝通乃人我互動,既是客觀行為,也關涉主觀態度,分類詞的選擇足以顯現華文化的價值觀。華語人物分類詞隨世代推移亦迭有消退與增生反映文化、價值觀的傳統與新變。本論文旨在探討華語人物分類詞的文化意涵,辨明語言表層現象背後的文化深層結構。

    本論文的研究議題包括:人物分類詞於固定的形式語意指涉之外,是否有功能意義?如果有功能性意義,華語人士在擇用分類詞指涉人物時社會文化的宰制條件何在?華語人士擇用分類詞指涉人物可表達何種態度、達成哪些溝通目的?世代變遷之下人物分類詞的功能意義是否有變異或變遷?是否有所增長、消退、創用、維持?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有二,一為歷時研究,一為共時研究。歷時研究旨在區辨人物分類詞的種類,說明個別分類詞的意義以及歷代使用情形。共時研究旨在瞭解世代變遷與語言變遷的關連,分辨華人價值觀是否隨時代改變而變動,釐清現代華語人士在指涉人物時擇用分類詞背後的原因,並觀察語言使用情境與分類詞的選擇的關連。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互相對照,以期瞭解分類詞使用的世變,以及分類詞彰顯的華文化價值觀。

    歷時研究採文獻蒐集法,利用語料庫檢索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書面語料之人物分類詞。歷時研究以《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以及素語料庫《古漢語語料庫》為語料來源,耙梳典籍文獻以及歷代辭書,以釐清人物分類詞的詞語來源及指涉意義。歷時研究並探索人物分類詞的種類,以及比較歷史時期與現代時期分類詞的用法、功能之異同增減。歷時研究觀察歷史文獻中顯示人際意義的華語分類詞,分為指涉個體人物的分類詞與指涉群體人物的分類詞,指涉群體人物的分類詞有分為具有社會評價的群體人物分類詞以及顯示社會連結意義的群體分類詞。本研究據余英時(1984)、文崇一(1989)、彭泗清(1993)、傅佩榮(1999)、徐復觀(2003)對華人價值定位的主張,以及楊中芳(1994)、黃光國(1984、1991、1999、2005a、2005b)、危芷芬(2000)對華人的人際關係的看法,以華文化價值觀區分華人評價人物價值的價值維度有六,其中道德維度、知識維度、財富維度以及權勢維度四個維度關涉俗世人物,神聖性則關涉個體之聖俗,集團大我共同性則關乎群體成員之間的聯繫。

    共時研究以歷時研究及先導測試(pilot test)為基礎,以探討現代漢語的人物分類詞使用情形。從先導測試得知道德維度、知識維度、財富維度、權勢維度以及神聖性有等級之分,道德及知識維度有正負、高低,財富及權勢維度有多、中、寡及強、中、弱之分,神聖性有高低有無之分,依據維度挑選符合各維度正負、高低、多寡、強弱趨向的人物名詞。本研究亦經由先導測試取捨要測試的人物分類詞,由先導測試發現有些人物分類詞為晚近才成為人物分類詞如「坨」,便納入研究。此外,依據陳志信(1997)、黃光國(1984、1991、1999、2005a、2005b)主張「尊尊」「親親」為文化價值之所在,先導測試從「親親原則」、「尊尊原則」得到畫分人際圈子顯示社會連結的群體分類詞如「門」「派」「宗」等。從先導測試獲取施測的人物分類詞和人物名詞,做為本論文共時研究的設計基礎。

    共時研究蒐集當代口語語料,觀察現代使用分類詞的習慣。共時研究探討今日的口語表現,以明語言的變遷,以及語言背後支撐語言表現的華文化價值觀,並對照訪談語料與語料庫現代書面語料,分辨現代分類詞的多元功能。共時研究區分華人評價人物價值的價值維度與歷時研究相同,皆為道德、知識、財富、權勢、神聖性以及集團大我共同性六個價值維度。

    共時研究採訪談法蒐集口語語料,以長程深度訪談調取當代華語人士口語語料。訪談對象共36名,受訪者的社會變項依據年齡、教育程度區分。年齡層分為老年(60歲以上)、中年(40—55歲)、青年(18—30歲)三的年齡層,教育程度分為高教育程度(大學及大學以上)、中教育程度(高中)、低教育程度(國中及國中以下)三個教育程度。共時研究訪談問題為檢測受訪者對名詞與分類詞共現的選擇,並瞭解說話者擇取分類詞的理由。訪談問題分為由受訪者主動提供答案的開放式訪談問題(open-ended questions)及由本研究者提供選項讓受訪者選擇的封閉式訪談問題(closed-ended questions),訪談問題利用個體人物名詞檢測分類詞與名詞共現,問題共三部分,每部分之下另分題組。第一部份檢測人物名詞與個體人物分類詞之共現,第二部分檢測人物名詞與具有社會評價之人物分類詞之共現,第三部分檢測名詞與顯示社會連結的分類詞之共現。
    研究結果經量化統計及質性分析,證實本研究的假設(一)人物分類詞除了固定形式語意之外,的確有功能意義。(二)由於功能意義浮動,人物分類詞與名詞之間未必是固定共現關係。(三)人物分類詞的功能意義受華文化的「親親原則」與「尊尊原則」宰制。(四)華人利用分類詞指涉人物以滿足文化功能、社會功能及語用功能。(五)分類詞的功能意義的確隨世代變遷而有所增減、創用、維持。本研究並發現,雖然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有其規則,但是說話者於溝通時未必遵循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規則。說話者違反分類詞與名詞搭配常例,以傳達讚揚、貶抑、嘲諷、玩笑、友善、不友善等溝通目的。

    最後本論文藉歷時研究及共時研究瞭解語言的使用功能反映溝通的情境特色,華語指涉人物的分類詞區分個體與群體之尊卑、親疏,其背後深層結構乃是華文化崇尚人際協合(solidarity)的「親親」原則,以及明辨社會位階(power)的「尊尊」原則兩大禮制精神。華語分類詞隨世代推移而有更迭,詞語的文言化、新興詞的出現、方言逆向入注等現象證明語言與時俱變。分類詞的增生、消退、維持、創用反映華人社會真實狀況,印證語言為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斷變化。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圖書及論文(古籍在前,今人論著在後)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漢)王充。論衡三十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漢)揚雄撰,(清)戴震疏。方言疏證。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1966)。
    (漢)劉熙。釋名。臺北:育民出版社(1970)。
    (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漢)劉向。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三國‧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
    (晉)郭璞。爾雅注疏。臺北:世界書局(1986)。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集解九十卷附續志集解三十卷。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市:華正書局(1982)。
    (南朝‧梁)顧野王。玉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1965)。
    (宋)朱熹。論語集注。收錄於(宋)朱熹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朱熹。大學集注。收錄於(宋)朱熹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
    (宋)佚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元)佚名。元刊全相平話五種。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
    (明)施耐庵著,金聖嘆批。水滸傳。臺北市:三民書局(1970)。
    (明)羅貫中著,(清)毛宗崗批,金聖嘆鑑定。精印三國演義。臺北市:老古
    文化事業公司(2003)。
    (明)吳承恩。西遊記。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83)。
    (明)蘭陵笑笑生著,梅節校訂。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臺北市:里仁書局
    (2007)。
    (清)李綠園。歧路燈。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
    (清)沈復。浮生六記。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臺北市:聯經(1986)。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4)。
    (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影印同文書局石印本(1994)。
    (清)吳嘉賓。海疆善後疏。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
    譯室主編,近代史資料專刊——鴉片戰爭時期思想史資料選輯。北京:知識
    產權出版社(2013)。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丁錫根編著(1996)。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58)。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
    巴納德(Alan Barnard)著、徐雨村譯(2012)。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臺北:巨
    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振華(2001)。評價系統及其運作——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新發展。外國語,2001
    年6 期,13-20。
    王國維(1983)。殷周制度論。臺北市:世界書局。
    平克(Steven Pinker)著,洪蘭譯(1998)。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祕。
    臺北:商周。
    危芷芬(2000)。華人的關係類型與人際義務。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安可思(2009)。概念隱喻。收錄於蘇以文、畢永峨主編(2009),語言與認知
    (55-82)。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何友暉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
    349
    收錄於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49-66)。臺北市:桂冠圖
    書公司。
    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英時(2008)。知識人與中國文化價值。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吳莉雯(2001)〈臺灣四縣客語量詞系統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吳福祥、馮勝利、黃正德(2006)。漢語「數+量+名」格式的來源。中國語文,
    2006 年第5 期,387-400。
    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 著,周昌忠譯(1992)。神話學:生食和熟食。
    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戰子(2004)。評價與文化模式。山東外語教學,2004 年2 期,3-8。
    李櫻(2012)。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宗守云(2011)。量詞範疇化的途徑和動因。上海師範大學學報,4 卷3 期,
    109-116。
    竺家寧(2009)。詞彙之旅。臺北:正中書局。
    竺家寧(2011)。談漢語知識的古今聯繫及華文教學上的應用。華文世界,107,
    80-87。
    邵敬敏(1993)。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名詞的雙向選擇。中國語文,1993 第3
    期,181-188。
    洪堡特(Humbolt, William)著,姚小平譯(1999)。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
    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印書館。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2009)。文化人類學。臺北:麥
    格羅希爾股份有限公司。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徐丹、傅京起(2011)。量詞及其類型學考察。語言科學,10 卷6 期,561-573。
    徐復觀(1975)。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2003)。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基辛(Roger M. Keesing)著,陳其南,張恭啟,于嘉雲譯(1989)。當代文化人
    類學分編之二——文化人類學。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生漢、劉永華(2004)。《紅樓夢》《歧路燈》《儒林外史》方言詞語比較——以
    予詞前的動詞為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1 卷2 期,34-40。
    曹逢甫(1994)。譬喻與華語研究及教學。收錄於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理論分析組,437-458。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臺北:文鶴。
    陳志信(1997)。尊尊與親親——試論「禮記」所反映的文化模式。鵝湖,23 卷
    2 期,總號266, 8-20。
    陳旻志(1996)。中國書院教育哲學之研究——殘霞與新焚的夜燈如舊。淡江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佩榮(1985)。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傅佩榮(1999)。解析孔子的價值觀。哲學與文化,26 卷第6 期, 506-517。
    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
    臺北:商周出版。
    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彭懷棟譯(1985)。博藍尼演講集:人之科學、科
    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彭泗清(1993)。中國人「做人」的概念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2 期,277 – 313。
    萊爾(Gilbert Ryle)著,劉建榮譯(1998)。心的概念。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費孝通(1947)。鄉土中國。香港:鳳凰。
    馮輝(2005)。中介語和跨文化交際研究。Languages, Literary Studi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pp.67-96.
    黃光國(1984)。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收錄於李亦園等編,現代化
    與中國化論集(125-154)。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光國(1991)。儒家思想中的正義觀。收錄於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
    理與行為(67-94)。台灣:桂冠圖書公司。
    黃光國(1999)。忠與孝:儒家思想中的兩種社會認同。臺北:孔子學術國際會
    議。
    黃光國(2005a)。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儒家文化傳統的內在結構。收錄於黃光
    國,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47-96)。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
    心。
    黃光國(2005b)。論華人的關係主義:理論的建構與方法論的考量。收錄於黃光
    國,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133-174)。臺北:台灣大學出版
    中心。
    黃春明(1994)。羅東來的文學青年。收錄於楊澤主編,從四0到九0年代:兩
    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239-245)。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塞爾(J. R. Searle)著,李步樓譯(2001)。心靈、語言和社會:實在世界中的哲
    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楊中芳(1994)。中國人真的是集體主義嗎。收錄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
    觀:社會科學觀點(321-434)。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澤編(1994)。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351
    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
    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雷可夫(Goerge Lakeoff)著,梁玉玲等譯(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
    趙爾巽、柯邵忞編纂(1981)。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
    劉世生 劉立華(2012)。評價視角下的話語分析。清華大學學報,2012 年2 期,
    134-141。
    劉悅明(2011)。現代漢語量詞的評價意義分析。外語學刊,2011 年1 期,62-67。
    劉振維(2008)。論清代臺灣書院學規的精神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啟示。哲學與文
    化,35 卷9 期。
    潘建國(2008)。方言與古代白話小說。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
    卷2 期,112-115。
    冀劍制(2011)。背景知識的分類。華梵人文學報,15 期,005-040。
    盧怡君 (2004)。尋找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理論模式——從認知觀點探討語言與文
    化之關係。台德學刊,6期,39-60。
    賴惠玲(2006a)。客語歇後語語意之機制:隱喻與轉喻的觀點 ( 2/2)。國科會。
    賴惠玲(2006b)。身體認知與空間:以客語的身體部位詞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
    會。
    錢穆(1954)。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市:正中書局。
    錢穆(1969)。國史新論。臺北:正文書局。
    錢穆(1979)。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錢穆(200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薩丕爾(Edward Sapir)著,陸卓元譯(2000)。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藍麗春、邱重銘 (2008)。「文化」的定義、要素與特徵。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
    識教育學報,2,117-128。
    顏景常(1993)。古代小說與方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蘇以文、畢永峨主編(2009)。語言與認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Alexander, J. & Seidman, S.著,吳潛誠總編校(2004),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Barnes, Jonathan 著,李日章譯(1983)。亞里斯多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Martin, J. R.、王振華(2008)。實現化、實例化和個性化——系統功能語言學的
    三種層次關係。上海交通大學學報,5 期16 卷,73-81。
    Smith, Philip 著,林宗德譯(2008)。文化理論面貌導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
    352
    版有限公司。
    Yule, G.著,張文軒譯(2010)。語言學導論。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二)電子資源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asbc.iis.sinica.edu.tw/
    《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old_chinese.ling.sinica.edu.tw/
    《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app.sinica.edu.tw/cgi-bin/kiwi/dkiwi/kiwi.sh
    《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early_mandarin.ling.sinica.edu.tw/
    《古漢語語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二、外文文獻
    Adams, K. L. & Conklin, N. F. (1973). Toward a theory of natural classification.
    Papers from Ninth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Linguistics Society, 1-10.
    Ahrens, K. (1994). Classifier production normals and aphas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 203-247.
    Ahrens, K. & Huang, C. R. (1996). Classifiers and Semantic Type Coercion:
    Motivating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fiers. Proceedings from the 11th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Kyung Hee
    University, 1-10.
    Aikhenvald, A. (2000). Classifiers: A Typology of Noun Categorization Dev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lan, K. (1977). Classifier. Language, 53 (2), 285-311.
    Baumard, P. (1999), Tacit Knowledge in Organis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Craig, C. (1992). Classifiers i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In Fortescue, M., Harder, P.
    & Kristofferson, L. (eds). Layered Structure and Preference i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pp.277-30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ixon, R. M. W.(1986). Noun Classes and Noun Classification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In Craig, C. (ed.) (1986).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pp.105-113). Philadelphia: Benjamins.
    Duranti, A. (1997).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baugh, M. S. (1986). Taking stoc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oun classifiers
    historically and in young children. In Craig, C. (ed.) (1986). Noun Classes and
    Categorization. ( pp.399-436). Philadelphia: Benjamins.
    Erbaugh, M. S. (2002). Classifiers are for specification: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for
    sortal and general classifiers in Cantonese and Mandari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31(1), 33–69.
    Firth, R. (1951). Elemen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London: Watts.
    Foley, W. A. (1997).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353
    Books.
    Goodenough,W. H. (1961). Comment on cultural evolution. Daedalus, 90, 521–528.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P.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lliday, M. A. K. (1970).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Lyons, J.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London: Penguin.
    ____(1975).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owards a general sociolinguistic theory.
    Makkai, A. & Makkai, V. B. (eds.) The First LACUS Forum. (pp. 17-46).
    Columbia: Hornbeam Press.
    ____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____ (1995). Language and the reshaping of human exper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hens.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200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ris, G. G. (1989). Concepts of individual, self, and person i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1(3), 599-612.
    Her, O. S. (2012). Structure of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A Lexical Functional
    Accoun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3:6: 1211-1251.
    Her, O. S. & Hsieh, C.T. (2010). On the Semantic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3: 527-551.
    Hsu, F. L. K. (1971). Psychological Homeostasis and Jen: for Advancing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3, 23-44.
    Keesing, R. M. (1981). Theories of Culture. In Casson, Ronald, W. (ed.).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pp.42-66).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Kramsch, C. (1998).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63).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ch, G. (1983). The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Martin, J. R. (2000).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 in English. In Hunston, S.
    & Thompson, G.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pp.142-175). Oxford:OUP.
    Martin, J. R. & Rose, D. (2003).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London: Contimuum.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iles, J. & Moore, C. (1994). Practical Knowledge-Based System in Conceptual
    Design. London: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ed.
    Minar, E. H. (1995). Feeling at Home in Language. Synthese 102, 413-452.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35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ber, A. (1993).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scher, N. (1969) . Introduction to Valu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Rosch, E. (1978).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 In Rosch & Lloyd(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pp.27-4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cho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ueva York, EUA: Basic Books.
    Searle, J. R. (1978). Literal Meaning. Erkenntnis, 13: 207-224. Reprinted in Searle, J.
    R. (Ed.). Expression and Meaning.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____ (1992).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MIT Press.
    Spranger, E. (1928). Types of Men: The Psychology & Ethic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Hafner.
    Tai, James H-Y.(1994).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 and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Chen,
    M. & Tzeng, O. (ed.).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pp.479-494). Taipei: Pyramid
    Publishing Company.
    Tai, James H-Y. & Wang, Lianqing(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條).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5.1: 35-56.
    ____ (1992). Variation in Classifier Systems Across Chinese Dialects: Towards a
    Cognition-Based Semantic Approach.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Chinese Dialects,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587-608.
    Tai, James H-Y. & Chao, F. (1994).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9.3: 67-78.
    Taylor, J.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soukas, H. (2003). Do We Really Understand Tacit Knowledge? In Easterby-Smith,
    M. & Lyles, M.A.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p.411-427).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Malden, MA.
    Tylor, E. B. (reprint 2010).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Nabu Press.
    Wittgenstein, L.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 Blackwell.
    ____ (1978). 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3rd ed.) Wright, G. H. &
    Rhees,von R. & Anscombe, G. E. M. (Eds.). (G. E. M. Anscombe, Trans.).
    Oxford, UK: Blackwell.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博士學位學程
    97160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0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50301.pdf5034KbAdobe PDF274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