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109480      Online Users : 101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958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588


    Title: 天人、氣氛與儀式:先秦罪感研究
    Heaven and Human, Atmosphere, and Ceremony: A Study of the Sense of Guilt in the Pre-Qin Period
    Authors: 李松駿
    Li, Sung Jyun
    Contributors: 林啟屏
    Lin, Chi Ping
    李松駿
    Li, Sung Jyun
    Keywords: 天人
    儀式
    氣氛
    罪感
    罪罰
    宗教性
    災變
    疾病
    身體
    Heaven and Human
    Ceremony
    Atmosphere
    Sense of Guilt
    Punishment
    Religiosity
    Catastrophe
    Disease
    Body
    Date: 2016
    Issue Date: 2016-08-02 17:40:38 (UTC+8)
    Reference: 一、中文著作

    (一)甲骨、金文之屬(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年6月。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共4冊)》,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5月。
    王 輝編著:《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共13冊)》,上海市:中華書局,1979年-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共7冊)》,北京市:語文出版社,1999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共6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共8冊)》,上海市: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李 圃主編,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著:《古文字詁林(共12冊)》,上海市:上海市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共8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6月。
    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1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靑銅器銘文選》,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1990年4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5月。
    高 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7月。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12月。

    (二)古籍(按年代先後排序)

    《十三經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影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1968年9月,臺2版。
    《正續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7年6月。
    漢・司馬遷著,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南朝宋・裴駰集解,〔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樂天出版社,1972年11月。
    漢・焦延壽著,徐傳武、胡真校點集注:《易林彙校集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漢・許 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景印清嘉慶20年經韻樓臧版。
    漢・宋 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臺北市:西南書局有限公司,1974年1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2月,第2版。
    宋・羅 泌:《路史》,收入耿素麗、南江濤編:《先秦史研究文獻三種》,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10月,景印清嘉慶6年酉山堂藏版,第3冊。
    宋・馬端臨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9月。
    清・江 永:《禮書綱目》,臺北市:臺聯國風出版社、中文出版社,1974年10月,據嘉慶十五年婺源俞氏鏤恩堂刊本影印。
    清・秦蕙田著,清・盧文弨等手校:《五禮通考》,臺北市: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5月。
    清・段玉裁注,清・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附檢字)》,臺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4月。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等點校:《禮記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10月。
    清・永 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986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孔廣森著,王豐先點校:《大戴禮記補注:附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月。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年4月。
    清・孫星衍著,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9月。
    清・郝懿行箋疏,范祥雍補校:《山海經箋疏補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1月。
    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陳 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5月。
    清・王聘珍著,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5月。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等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王先謙著,何晉點校:《尚書孔傳參正》,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9月。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7月。
    清・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清・孫詒讓著,王文錦等點校:《周禮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月,第2版。
    蘇 輿著,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徐元誥著,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6月。
    程樹德著,程俊英等點校:《論語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8月。
    許維遹著,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9月。
    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6月。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5月,第2版。
    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6月。
    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安作璋主編:《郝懿行集》,濟南市:齊魯書社,2010年4月。
    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
    黃懷信等:《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5月。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3版。

    (三)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 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1月。
    丁 山著,沈西峰點校:《商周史料考證》,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2月。
    卜風賢:《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上古史待定稿(共4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1985年。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
    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6年12月。
    王 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王 暉編,何飛燕著:《出土文字資料所見先秦秦漢祖先神崇拜的演變》,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13年8月。
    王 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12月。
    王國維著,謝維揚等編,李朝遠點校,張永山復校:《王國維全集》,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王 平、顧彬(Wolfgang Kubin):《甲骨文與殷商人祭》,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7年11月。
    王祥齡:《崇祖敬天思想理論與實踐》,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王貴民:《先秦文化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7月。
    王秀臣:《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4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年4月。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艾蘭(Sarah Allan)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白金銑:《唐代禪宗懺悔思想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1月。
    江紹原:《髮鬚爪──關於它們的風俗》,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據開明書店1928年初版影印。
    江紹原:《江紹原民俗學論集》,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2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3版。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余 巖:《古代疾病名候疏義》,臺北縣:自由出版社翻印,1972年12月。
    余治平:《中國的氣質:發現活的哲學傳統》,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余敦康:《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倫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9年11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市: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
    李 榮:《語文論衡》,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5年11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6月,4版。
    李亦園:《文化的圖象: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李 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新附篇──儒學的過去與未來~》,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李 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
    李 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紹明等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市:巴蜀書社,1993年11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李雄溪:《高本漢雅頌注釋斠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7月。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學勤:《李學勤早期文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李向平:《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吾 淳:《中國社會的倫理生活:主要關於儒家倫理可能性問題的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12月。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9月。
    宋鎮豪:《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收入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卷7》,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宋鎮豪、劉源:《甲骨學殷商史研究》,福州市:福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宋正海等:《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沈文倬:《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
    邱德修:《上博楚簡〈容成氏〉注釋考證》,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具隆會:《甲骨文與殷商時代神靈崇拜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1年2月,第2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市: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6年4月。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9月。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2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4月。
    林義正:《孔學鈎沈》,臺北市:巨凱數位服務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季旭昇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讀本》,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金 澤:《宗教禁忌》,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4月。
    金仕起:《中國古代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0年9月。
    屈萬里等:《屈萬里先生全集・第1集-第3集(共22冊)》,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1985年2月。
    屈小強等主編:《三星堆文化》,成都市: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周聰俊:《三禮禮器論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1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市: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10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續集(全)》,臺北市: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3年3月。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5月。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陜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第二次西周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市: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秋浦主編,蔡家騏等著:《薩滿教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段 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
    陶 陽、牟鐘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晁福林:《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共8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1985年6月。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共10卷)》,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2012年12月。
    徐中舒等:《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共3卷)》,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6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市:正中書局,1960年11月,2版。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7月。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4月。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書店,1996年3月。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陳其泰等編:《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8年6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4月。
    陳廖安:《顧棟高春秋曆學研究》,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增訂本。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陳 慧等:《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4月。
    孫 華:《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曄譯:《秦漢刑罰制度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肆)》,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2013年12月。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收入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卷8。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2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11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10月。
    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3月,2版。
    張守中撰集:《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張 強:《桑文化原論》,西安市: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的「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張全民:《《周禮》所見法制研究・刑法篇》,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張 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5月。
    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濟南市:齊魯書社,2004年9月。
    張煥君:《制禮作樂:先秦儒家禮學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
    莊雅洲:《夏小正析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3月,2版。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市: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
    曹 峰:《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曹建墩:《先秦禮制探賾》,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增訂臺1版。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 :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市:線裝書局,2008年7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
    彭邦炯:《甲骨文醫學資料釋文考辨與研究》,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2月。
    彭 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4版。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增訂3版。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8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2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1月。
    黃劍華:《古蜀的輝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的遐思》,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
    黃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論》,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黃光國:《盡己與天良:破解韋伯的迷陣》,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7月。
    程水金:《中國早期文化意識的嬗變・第一卷:先秦散文發展線索探尋》,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程元敏:《尚書周書牧誓洪範金縢呂刑篇義證》,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詹鄞鑫:《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3卷本)》,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2版。
    裘錫圭著,許錟輝校訂:《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
    裘錫圭等:《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3年12月。
    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7年11月。
    楊希枚:《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楊 寬:《西周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
    楊 寬:《戰國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版。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2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6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3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市: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月,修訂2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楊朝明主編:《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賈海生:《周代禮樂文明實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9月。
    葉舒憲編,唐啟翠著:《禮制文明與神話編碼》,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葉舒憲編,荊雲波著:《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葉國良:《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葉國良:《居愚居文獻論叢》,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11年9月。
    葉國良:《禮制與風俗》,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葉國良:《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
    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鄭 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月。
    廖小東:《政治儀式與權力秩序:古代中國「國家祭祀」的政治分析》,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3月。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7月。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與巴蜀文明》,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3月,臺2版。
    鄭振鐸等:《鄭振鐸全集》,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形式主義的心理動因與社會表徵》,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劉又辛:《文字訓詁論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6月。
    劉 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2002年。
    劉 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市: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劉 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次沅、馬莉萍:《中國歷史日食典》,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1月。
    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史集・第1卷: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收入汪榮祖編:《蕭公權全集之四》,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
    龍亞珍:《《山海經》山經祭儀初探》,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戴君仁等:《戴靜山先生全集(全3冊)》,臺北市:戴顧志鵷發行,1980年9月。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羅 光:《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收入《羅光全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羅 光:《中國哲學大綱》,收入《羅光全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羅家湘:《先秦文學制度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龐 樸等:《龐樸文集》,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嚴一萍:《殷栔徵毉》,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51年。
    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6月。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0月。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2月。
    饒宗頤等:《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20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顧頡剛等:《古史辨》,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
    顧頡剛、劉起釪著:《尚書校釋譯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4月。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12月。

    (四)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子今:〈秦德公「磔狗邑四門」宗教文化意義試說〉,《中國文化》(1990年第2期),頁133-139。
    石璋如:〈殷代壇祀遺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3分(1980年9月),頁418-424。
    何乏筆:〈修身與身體(二)──身體,氣氛與美學經濟之批判〉,《文明探索叢刊》第15卷(1998年11月),頁63-73。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吳 銳:〈神守、社稷考──顧頡剛學派重建中國上古史的最新進展(一)〉,《中國出土資料研究》創刊號(1997年3月),頁65-78。
    李 零:〈秦駰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第6卷》,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頁525-548。
    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2001年6月),頁339-391。
    李明輝:〈儒家與人文主義〉,《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2014年5月),頁27-38。
    李松駿:〈從天秩到人序:論古典「敬」義及其開展〉,《思辨集》第17集(2014年6月),頁53-81。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26。
    林泰勝:〈祭儀:象徵的宴饗〉,《儒教文化研究(中文版)》第2輯,首爾市: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2002年2月,頁47-59。
    林維杰:〈儒學的宗教人文化與氣化〉,《中國哲學與文化》第8輯(2010年12月,頁115-142。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君」、「臣」與「民」〉,《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143-168。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諸子學刊》第5輯(2011年12月),頁17-26。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總第455期)(2012年4月),頁117-140。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71-216。
    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新39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615-651。
    林素娟:〈豐產儀典與始祖傳說──聞一多古籍詮釋之特色及其對古禮儀研究的啟發〉,《中國學術年刊》第34期(2012年3月),頁133-164。
    林素娟:〈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1-46。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金觀濤等:〈統計編離值分析於人文研究上的應用──以《新青年》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頁354。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頁269-291。
    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頁751。
    周鳳五:〈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10月),頁47。
    周鳳五:〈《秦惠王禱祠華山玉版》釋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年3月),頁226。
    周鳳五:〈上博四《簡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1輯(2006年10月),頁119-136。
    周群振:〈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楊著《儒家身體觀》書後芻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61-169。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第2期(2006年2月),頁125-162。
    胡厚宣:〈釋「余一人」〉,《歷史研究》(1957年01期),頁75-78。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歷史研究》(1959年第9、10期),頁23-50、89-110。
    紀志昌:〈「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總第318期)(2000年11月),頁1084-1092。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頁15-27。
    陳夢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學報》第19期(1936年6月),頁113-133。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頁535-536。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總第6期)(2006年12月),頁41-60。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1期(總第17期)(2012年6月),頁183-212。
    陳 劍:〈清華簡「戾災辠蠱」與《詩經》「烈假」、「罪罟」合證〉,《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2期(2015年5月),頁55-78。
    郭靜云:〈幽玄之謎:商周時期表達青色的字匯及其意義〉,《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頁4-24。
    張光直:〈人類歷史上的巫教的一個初步定義〉,《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49期(1993年12月),頁1-6。
    裘錫圭:〈讀《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辭》〉,《考古》第5期(總第122期)(1972年9月),頁44-45。
    葉舒憲:〈國學考據學的證據法學研究及展望──從一重證據法到四重證據法〉,《證據科學》第17卷(2009年第4期),頁389-404。
    葉國良:〈《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與執禮時之三項基本禮意〉,《嶺南學報》復刊第3輯「經學的傳承與開拓」(2015年6月),頁1-10。
    楊希枚:〈再論先秦姓族和氏族〉,《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頁3-9。
    楊儒賓:〈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65-169。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383-446。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76-81。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4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583-591。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2014年5月),頁39-67。
    楊立英:〈化學領域國際主要科研機構論文「共現」現象研究〉,《科學觀察》第1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10。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12月),頁1-30。
    劉志松:〈釋「罪」〉,《江蘇警官學院報》第23卷第4期(2008年7月),頁108-110。
    蔡家麒:〈自然‧圖騰‧祖先──原始宗教初探〉,《哲學研究》(1982年第4期),頁54-61。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29-177。
    戴景賢:〈周代社會結構轉變中新士階層之興起與學術概念之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91-142。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8-59。
    羅新慧:〈禳災與祈福:周代禱辭與信仰觀念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頁4-19。
    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罪、罪感與中國文化〉,《神學論集》第97期(1993年10月),頁335-362。

    (五)研討會、論文集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鏡玲、蔡怡佳:〈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194-195。
    胡厚宣:〈重論「余一人」問題〉,收入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11月,頁15-33。
    李明輝:〈再論儒家思想中的「內在超越性」問題〉,收入劉述先主編:《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頁223-240。
    李明輝:〈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收入哈佛燕京學社主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市: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頁228-269。
    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入氏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15-16
    林 向:〈中國西南出土的青銅樹──巴蜀文化區樹崇拜的源流〉,《巴蜀考古論集》,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頁237-240。
    林啟屏:〈敘述與詮釋:出土文獻研究之反省〉,發表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辦:「機遇與挑戰: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28-30日。
    岡村秀典:〈三星堆文化的譜系〉,收入西江清高主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頁36-51。
    金觀濤等:〈「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收入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頁141-170。
    洪漢鼎:〈詮釋學與修辭學〉,收入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1輯,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頁1-11。
    唐君毅:〈論中國原始宗教信仰與儒家天道觀之關係兼釋中國哲學之起源〉,收入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2月,2版,頁173-192。
    徐志平:〈從比較神話學觀點重探中國的天地分離神話〉,收入陳器文主編:《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第八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12月,頁375-397。
    陳逸文:〈說殷卜辭「 」的一種用法〉,收入沈寶春主編:《語文迴旋圈──101年度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語言文字學術專業會後論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2012年12月,頁73-101。
    張秉權:〈殷代的祭祀與巫術〉,《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二本:殷商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1985年4月,頁379-421。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收入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6月,頁32-34。
    張 珣:〈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83-84。
    菅本大二:〈中國古代當中「天」概念的形成與開展〉,收入鄭吉雄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2月,頁53-72。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考釋四篇〉,收入李學勤等主編:《海上論叢(二)》,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頁9。
    楊儒賓:〈中國思想的起源問題〉,收入劉金源編:《人文與科技專題講座: 經典演說系列論文集(增修版)》,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2年4月,頁67-107。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等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134。
    臧克和:〈楚簡中的儒家彌災儀式〉,收入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10月,頁231-257。
    劉述先:〈超越與內在問題之再省思〉,收入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頁11-42。
    蔡哲茂:〈殷卜辭「肩凡有疾」解〉,《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12月,頁410。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1-78。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本雅明、海德格、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收入劉昭明主編:《2014第三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宋代文學史料研究室、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14年12月,頁323-330。
    謝世維:〈流動的罪──中國中古時期的懺悔與救度〉,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139-171。
    鍾敬文、楊利慧:〈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史上的合理主義〉,收入李亦園等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33-59。
    鍾柏生:〈殷代卜辭所見殷人宇宙觀初探〉,收入鍾柏生主編:《古文字與商周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6月,頁35-106。
    鍾文蔚:〈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52。
    饒宗頤:〈冊祝考、冊伐與地理──論工典及有關問題(殷禮提綱之一)〉,收入饒宗頤主編:《華學(第4輯)》,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頁1-5。

    (六)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亞光:《周代荒政研究》,長春市:吉林大學古籍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金仕起:《古代解釋生命危機的知識基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倪薇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張明嫏:《先秦齋戒禮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2月。
    莊耀郎:《原氣》,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5月。
    郭欣怡:《出土文獻中的晏子文本研究──以銀雀山漢簡《晏子春秋》、《上博六・競公瘧》為主要研究文本》,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郭啟傳:《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
    陳炫瑋:《先秦至漢初災異禳除禮俗及救治措施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7月。
    黃澤鈞:《《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壹)‧金縢、祭公》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3月。
    衛崇文:《先秦時期應對災異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11月。
    戴麗桑:《罪與罰──試探中國古代法、罪、刑的發展與政治、社會遞變之關係》,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蘇德昌:《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二、外文著作(按姓氏筆畫或字母排序)

    (一)專書

    中嶋隆藏:《牧尾良海博士壽喜紀念:儒‧佛‧道三教思想論攷》,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1991年。
    中井履軒:《論語逢源》,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東京市:東洋圖書刊行會,1925年6月。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思想》,京都市:哈佛、燕京、同志社,1954年10月。
    池田末利:《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會,1981年2月。
    赤塚忠:《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文化:殷王朝の祭祀》,東京都:角川書店,1977年3月。
    Austin, John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d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Creel, Herrlee G.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Eberhard, Wolfram. Guilt and Sin in Tradition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Eliade, Mircea. Trans. Willard R. Trask.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2nd e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nes, Lindsay.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2005.
    Pocock, J. G. A. Politics Language & Time: Essays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二)期刊論文

    林巳奈夫:〈中國古代の神巫〉,《東方學報》第38冊(1967年3月),頁199-224。
    鐵井慶紀:〈「社」についての一試論〉,《東方學》第61期(1981年1月),頁1-16。
    鹽入良道:〈中國佛教儀禮における懺悔の受容過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通卷第22號(1963年3月),頁353-358。
    Dau-lin Hsu. “Crime and Cosmic Ord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0 (1970): 111-125.
    Keightley, David N. “The Religious Commitment: Shang Theology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istory of Religions 17.3/4 (1978): 211-225.
    Leach, Edmund R. “Ritualization in Man in Relation to Concep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51.772 (1966): 403-408.
    Maspero, Henry. “Légendes Mythologiques dans le Chou King.” Journal Asiatique 204 (1924): 1-100.

    (三)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小南一郎:〈罪と罰〉,收入長尾雅人等編:《岩波講座東洋思想・第13卷:中國宗教思想1》,東京都:岩波書店,1990年4月,頁200-201。
    鐵井慶紀:〈中国古代の重黎天地分離説話について──比較民族学的考察〉,收入池田末利編:《中国神話の文化人類学的研究》,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90年11月,頁196-207。


    三、翻譯著作(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2版。
    巴 特(Roland G. Barthes)著,敖軍譯:《流行體系Ⅰ、Ⅱ:符號學與服飾符碼、流行的神話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方東美(Thome H. Fang)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9月。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5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會史》,臺北市: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9年8月。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2版。
    史華茲(Benjamin I. Sx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弗洛伊德(Sigismund S. Freud)著,文良文化譯:《圖騰與禁忌》,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2月。
    弗雷澤(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陳敏慧校:《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
    艾 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增訂版)》,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艾 蘭(Sarah Allan)著,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增訂版)》,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吉拉爾(René Girard)著,馮壽農譯:《替罪羊》,臺北市:臉譜出版社,2004年9月。
    列維-施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陸曉禾等譯:〈象徵的效用〉,《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12月。
    伯爾曼(Harold J. Berman)譯,梁治平譯:《法律與宗教》,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汪 濤(Tao Wang)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丁連財校:《惡的象徵》,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佛洛伊德(Sigismund S. Freud)著,賴添進譯:《文明及其不滿》,臺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1989年4月。
    杜普瑞(Louis K.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3月。
    阿達利(Jacques Attali)著,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6月。
    坎 伯(Joseph Campbell)、莫比爾(Bill Moyers)著,朱侃如譯:《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版。
    希 克(John Harwood Hick)著,蔡怡佳譯注:《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
    林巳奈夫著,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7月。
    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派深思(Talcott Parsons),章英華譯:《社會的演化》,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
    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6月。
    韋 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社會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韋 伯(Max Webe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3月。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蔣弋為、李志林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廖素霞、陳淑娟譯:《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從釋迦牟尼到基督宗教的興起》,臺北市:商周出版社,2001年12月。
    馬伯樂(Henri Maspéro)著,馮沅君譯,董雲霆校:《書經中的神話》,長沙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1939年8月。
    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9月。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著,董同龢譯:《高本漢詩經注釋》,臺北市: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2月,2版。
    陳 致(Zhi Chen)著,吳仰湘等譯:《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岑麒祥、葉蜚聲校注:《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特 納(Victor W. Turner)著,趙玉燕等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11月。
    特 納(Victor W. Turner)著,黃劍波等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泰 勒(Edward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莫 斯(Marcel Mauss)、于貝爾(Henri Hubert)著,梁永佳、趙丙祥譯,趙丙祥校:《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許烺光(Francis L. K. Hsu)著,許木柱等譯:《徹底個人主義的省思:心理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張光直(Kwang-chih Chang)著,郭淨、陳星譯:《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2月。
    張光直(Kwang-chih Chang)著,毛小雨譯:《商代文明》,北京市: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9年1月。
    雅斯貝斯(Karl Jaspers)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89年6月。
    道格拉斯(Mary Douglas)著,黃劍波等譯:《潔淨與危險》,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奧 托(Rudolf Otto)著,丁建波譯:《神聖者的觀念》,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年4月。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
    榮 格(Carl G.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
    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日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臺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8月,11版。
    劉俊文主編,黃約瑟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共10卷)》,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7月-1993年11月。
    鮑 伊(Fiona Bowie)著,金澤、何其敏譯:《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盧 曼(Niklas Luhmann)著,瞿鐵鵬譯:《權力》,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藤野岩友著,韓基國編譯:《巫系文學論──以《楚辭》為中心》,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5年3月。


    一、中文著作

    (一)甲骨、金文之屬(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年6月。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共4冊)》,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5月。
    王 輝編著:《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共13冊)》,上海市:中華書局,1979年-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共7冊)》,北京市:語文出版社,1999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共6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共8冊)》,上海市: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李 圃主編,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著:《古文字詁林(共12冊)》,上海市:上海市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李孝定編述,《甲骨文字集釋(共8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6月。
    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1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靑銅器銘文選》,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1990年4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5月。
    高 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7月。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12月。

    (二)古籍(按年代先後排序)

    《十三經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影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開雕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1968年9月,臺2版。
    《正續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7年6月。
    漢・司馬遷著,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南朝宋・裴駰集解,〔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樂天出版社,1972年11月。
    漢・焦延壽著,徐傳武、胡真校點集注:《易林彙校集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漢・許 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景印清嘉慶20年經韻樓臧版。
    漢・宋 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臺北市:西南書局有限公司,1974年1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2月,第2版。
    宋・羅 泌:《路史》,收入耿素麗、南江濤編:《先秦史研究文獻三種》,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10月,景印清嘉慶6年酉山堂藏版,第3冊。
    宋・馬端臨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9月。
    清・江 永:《禮書綱目》,臺北市:臺聯國風出版社、中文出版社,1974年10月,據嘉慶十五年婺源俞氏鏤恩堂刊本影印。
    清・秦蕙田著,清・盧文弨等手校:《五禮通考》,臺北市: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5月。
    清・段玉裁注,清・徐灝箋:《說文解字注箋(附檢字)》,臺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4月。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等點校:《禮記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10月。
    清・永 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986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孔廣森著,王豐先點校:《大戴禮記補注:附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月。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年4月。
    清・孫星衍著,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9月。
    清・郝懿行箋疏,范祥雍補校:《山海經箋疏補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1月。
    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清・陳 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5月。
    清・王聘珍著,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5月。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等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9月。
    清・王先謙著,何晉點校:《尚書孔傳參正》,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9月。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61年7月。
    清・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清・孫詒讓著,王文錦等點校:《周禮正義》,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1月,第2版。
    蘇 輿著,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徐元誥著,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6月。
    程樹德著,程俊英等點校:《論語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8月。
    許維遹著,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9月。
    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6月。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王利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5月,第2版。
    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6月。
    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安作璋主編:《郝懿行集》,濟南市:齊魯書社,2010年4月。
    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外編》,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2月,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
    黃懷信等:《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方向東:《大戴禮記彙校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3年5月。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3版。

    (三)專書(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 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1月。
    丁 山著,沈西峰點校:《商周史料考證》,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2月。
    卜風賢:《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上古史待定稿(共4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1985年。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
    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6年12月。
    王 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王 暉編,何飛燕著:《出土文字資料所見先秦秦漢祖先神崇拜的演變》,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13年8月。
    王 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12月。
    王國維著,謝維揚等編,李朝遠點校,張永山復校:《王國維全集》,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王 平、顧彬(Wolfgang Kubin):《甲骨文與殷商人祭》,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7年11月。
    王祥齡:《崇祖敬天思想理論與實踐》,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
    王貴民:《先秦文化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7月。
    王秀臣:《禮儀與興象──《禮記》元文學理論形態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4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年4月。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
    艾蘭(Sarah Allan)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白於藍編著:《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白金銑:《唐代禪宗懺悔思想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1月。
    江紹原:《髮鬚爪──關於它們的風俗》,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據開明書店1928年初版影印。
    江紹原:《江紹原民俗學論集》,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2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3版。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余 巖:《古代疾病名候疏義》,臺北縣:自由出版社翻印,1972年12月。
    余治平:《中國的氣質:發現活的哲學傳統》,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余敦康:《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倫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9年11月。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武漢市:武漢出版社,2002年4月。
    李 榮:《語文論衡》,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5年11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6月,4版。
    李亦園:《文化的圖象: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李 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新附篇──儒學的過去與未來~》,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李 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
    李 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紹明等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市:巴蜀書社,1993年11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李雄溪:《高本漢雅頌注釋斠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7月。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學勤:《李學勤早期文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李向平:《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吾 淳:《中國社會的倫理生活:主要關於儒家倫理可能性問題的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12月。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2年9月。
    宋鎮豪:《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收入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卷7》,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宋鎮豪、劉源:《甲骨學殷商史研究》,福州市:福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宋正海等:《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沈文倬:《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6月。
    邱德修:《上博楚簡〈容成氏〉注釋考證》,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具隆會:《甲骨文與殷商時代神靈崇拜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1年2月,第2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市: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6年4月。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9月。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2月。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4月。
    林義正:《孔學鈎沈》,臺北市:巨凱數位服務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季旭昇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讀本》,臺北市: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金 澤:《宗教禁忌》,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4月。
    金仕起:《中國古代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0年9月。
    屈萬里等:《屈萬里先生全集・第1集-第3集(共22冊)》,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1985年2月。
    屈小強等主編:《三星堆文化》,成都市: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周聰俊:《三禮禮器論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1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臺北市: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10月。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續集(全)》,臺北市: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3年3月。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5月。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陜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第二次西周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市: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秋浦主編,蔡家騏等著:《薩滿教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段 偉:《禳災與減災:秦漢社會自然災害應對制度的形成》,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2年7月。
    陶 陽、牟鐘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晁福林:《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共8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1985年6月。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共10卷)》,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九)》,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2012年12月。
    徐中舒等:《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9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共3卷)》,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6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市:正中書局,1960年11月,2版。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7月。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炳良:《神話・禮儀・文學》,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4月。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長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書店,1996年3月。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陳其泰等編:《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8年6月。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4月。
    陳廖安:《顧棟高春秋曆學研究》,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增訂本。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陳 慧等:《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4月。
    孫 華:《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曄譯:《秦漢刑罰制度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肆)》,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2013年12月。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收入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卷8。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2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11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10月。
    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3月,2版。
    張守中撰集:《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張 強:《桑文化原論》,西安市: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的「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張全民:《《周禮》所見法制研究・刑法篇》,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
    張 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5月。
    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濟南市:齊魯書社,2004年9月。
    張煥君:《制禮作樂:先秦儒家禮學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
    莊雅洲:《夏小正析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3月,2版。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市: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
    曹 峰:《上博楚簡思想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曹建墩:《先秦禮制探賾》,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增訂臺1版。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 :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市:線裝書局,2008年7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
    彭邦炯:《甲骨文醫學資料釋文考辨與研究》,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2月。
    彭 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3月,4版。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增訂3版。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8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市: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2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11月。
    黃劍華:《古蜀的輝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的遐思》,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
    黃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論》,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黃光國:《盡己與天良:破解韋伯的迷陣》,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7月。
    程水金:《中國早期文化意識的嬗變・第一卷:先秦散文發展線索探尋》,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程元敏:《尚書周書牧誓洪範金縢呂刑篇義證》,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詹鄞鑫:《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3卷本)》,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2版。
    裘錫圭著,許錟輝校訂:《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
    裘錫圭等:《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3年12月。
    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77年11月。
    楊希枚:《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楊 寬:《西周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
    楊 寬:《戰國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版。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2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6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3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市: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11月,修訂2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楊朝明主編:《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賈海生:《周代禮樂文明實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9月。
    葉舒憲編,唐啟翠著:《禮制文明與神話編碼》,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葉舒憲編,荊雲波著:《文化記憶與儀式敘事》,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葉國良:《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葉國良:《居愚居文獻論叢》,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11年9月。
    葉國良:《禮制與風俗》,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葉國良:《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8月。
    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鄭 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月。
    廖小東:《政治儀式與權力秩序:古代中國「國家祭祀」的政治分析》,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3月。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7月。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與巴蜀文明》,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3月,臺2版。
    鄭振鐸等:《鄭振鐸全集》,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翟學偉:《中國人的臉面觀:形式主義的心理動因與社會表徵》,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劉又辛:《文字訓詁論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6月。
    劉 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2002年。
    劉 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市: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劉 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次沅、馬莉萍:《中國歷史日食典》,北京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1月。
    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史集・第1卷: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收入汪榮祖編:《蕭公權全集之四》,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
    龍亞珍:《《山海經》山經祭儀初探》,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0月。
    戴君仁等:《戴靜山先生全集(全3冊)》,臺北市:戴顧志鵷發行,1980年9月。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魏建震:《先秦社祀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羅 光:《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收入《羅光全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羅 光:《中國哲學大綱》,收入《羅光全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羅家湘:《先秦文學制度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龐 樸等:《龐樸文集》,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嚴一萍:《殷栔徵毉》,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51年。
    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6月。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0月。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2月。
    饒宗頤等:《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20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顧頡剛等:《古史辨》,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
    顧頡剛、劉起釪著:《尚書校釋譯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4月。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12月。

    (四)期刊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子今:〈秦德公「磔狗邑四門」宗教文化意義試說〉,《中國文化》(1990年第2期),頁133-139。
    石璋如:〈殷代壇祀遺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3分(1980年9月),頁418-424。
    何乏筆:〈修身與身體(二)──身體,氣氛與美學經濟之批判〉,《文明探索叢刊》第15卷(1998年11月),頁63-73。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吳 銳:〈神守、社稷考──顧頡剛學派重建中國上古史的最新進展(一)〉,《中國出土資料研究》創刊號(1997年3月),頁65-78。
    李 零:〈秦駰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第6卷》,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頁525-548。
    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2001年6月),頁339-391。
    李明輝:〈儒家與人文主義〉,《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2014年5月),頁27-38。
    李松駿:〈從天秩到人序:論古典「敬」義及其開展〉,《思辨集》第17集(2014年6月),頁53-81。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26。
    林泰勝:〈祭儀:象徵的宴饗〉,《儒教文化研究(中文版)》第2輯,首爾市: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2002年2月,頁47-59。
    林維杰:〈儒學的宗教人文化與氣化〉,《中國哲學與文化》第8輯(2010年12月,頁115-142。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君」、「臣」與「民」〉,《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143-168。
    林啟屏:〈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諸子學刊》第5輯(2011年12月),頁17-26。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總第455期)(2012年4月),頁117-140。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71-216。
    林素娟:〈土地崇拜與豐產儀典的性質與演變──以先秦及禮書為論述核心〉,《清華學報》新39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615-651。
    林素娟:〈豐產儀典與始祖傳說──聞一多古籍詮釋之特色及其對古禮儀研究的啟發〉,《中國學術年刊》第34期(2012年3月),頁133-164。
    林素娟:〈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1-46。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金觀濤等:〈統計編離值分析於人文研究上的應用──以《新青年》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頁354。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頁269-291。
    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頁751。
    周鳳五:〈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年10月),頁47。
    周鳳五:〈《秦惠王禱祠華山玉版》釋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2001年3月),頁226。
    周鳳五:〈上博四《簡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1輯(2006年10月),頁119-136。
    周群振:〈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楊著《儒家身體觀》書後芻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61-169。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第2期(2006年2月),頁125-162。
    胡厚宣:〈釋「余一人」〉,《歷史研究》(1957年01期),頁75-78。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歷史研究》(1959年第9、10期),頁23-50、89-110。
    紀志昌:〈「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總第318期)(2000年11月),頁1084-1092。
    秦家懿:〈「聖」在中國思想史內的多重意義〉,《清華學報》新17卷第1、2期合刊(1985年12月),頁15-27。
    陳夢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燕京學報》第19期(1936年6月),頁113-133。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頁535-536。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總第6期)(2006年12月),頁41-60。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1期(總第17期)(2012年6月),頁183-212。
    陳 劍:〈清華簡「戾災辠蠱」與《詩經》「烈假」、「罪罟」合證〉,《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2期(2015年5月),頁55-78。
    郭靜云:〈幽玄之謎:商周時期表達青色的字匯及其意義〉,《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頁4-24。
    張光直:〈人類歷史上的巫教的一個初步定義〉,《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49期(1993年12月),頁1-6。
    裘錫圭:〈讀《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辭》〉,《考古》第5期(總第122期)(1972年9月),頁44-45。
    葉舒憲:〈國學考據學的證據法學研究及展望──從一重證據法到四重證據法〉,《證據科學》第17卷(2009年第4期),頁389-404。
    葉國良:〈《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與執禮時之三項基本禮意〉,《嶺南學報》復刊第3輯「經學的傳承與開拓」(2015年6月),頁1-10。
    楊希枚:〈再論先秦姓族和氏族〉,《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頁3-9。
    楊儒賓:〈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65-169。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383-446。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76-81。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43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583-591。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2014年5月),頁39-67。
    楊立英:〈化學領域國際主要科研機構論文「共現」現象研究〉,《科學觀察》第1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10。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12月),頁1-30。
    劉志松:〈釋「罪」〉,《江蘇警官學院報》第23卷第4期(2008年7月),頁108-110。
    蔡家麒:〈自然‧圖騰‧祖先──原始宗教初探〉,《哲學研究》(1982年第4期),頁54-61。
    戴景賢:〈殷周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29-177。
    戴景賢:〈周代社會結構轉變中新士階層之興起與學術概念之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頁91-142。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8-59。
    羅新慧:〈禳災與祈福:周代禱辭與信仰觀念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頁4-19。
    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罪、罪感與中國文化〉,《神學論集》第97期(1993年10月),頁335-362。

    (五)研討會、論文集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鏡玲、蔡怡佳:〈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194-195。
    胡厚宣:〈重論「余一人」問題〉,收入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室編:《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11月,頁15-33。
    李明輝:〈再論儒家思想中的「內在超越性」問題〉,收入劉述先主編:《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頁223-240。
    李明輝:〈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收入哈佛燕京學社主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市: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頁228-269。
    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收入氏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15-16
    林 向:〈中國西南出土的青銅樹──巴蜀文化區樹崇拜的源流〉,《巴蜀考古論集》,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頁237-240。
    林啟屏:〈敘述與詮釋:出土文獻研究之反省〉,發表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辦:「機遇與挑戰: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28-30日。
    岡村秀典:〈三星堆文化的譜系〉,收入西江清高主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頁36-51。
    金觀濤等:〈「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收入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1月,頁141-170。
    洪漢鼎:〈詮釋學與修辭學〉,收入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1輯,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頁1-11。
    唐君毅:〈論中國原始宗教信仰與儒家天道觀之關係兼釋中國哲學之起源〉,收入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2月,2版,頁173-192。
    徐志平:〈從比較神話學觀點重探中國的天地分離神話〉,收入陳器文主編:《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第八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12月,頁375-397。
    陳逸文:〈說殷卜辭「 」的一種用法〉,收入沈寶春主編:《語文迴旋圈──101年度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語言文字學術專業會後論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2012年12月,頁73-101。
    張秉權:〈殷代的祭祀與巫術〉,《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二本:殷商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1985年4月,頁379-421。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注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收入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6月,頁32-34。
    張 珣:〈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83-84。
    菅本大二:〈中國古代當中「天」概念的形成與開展〉,收入鄭吉雄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2月,頁53-72。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考釋四篇〉,收入李學勤等主編:《海上論叢(二)》,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頁9。
    楊儒賓:〈中國思想的起源問題〉,收入劉金源編:《人文與科技專題講座: 經典演說系列論文集(增修版)》,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2年4月,頁67-107。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等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134。
    臧克和:〈楚簡中的儒家彌災儀式〉,收入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州市: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10月,頁231-257。
    劉述先:〈超越與內在問題之再省思〉,收入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頁11-42。
    蔡哲茂:〈殷卜辭「肩凡有疾」解〉,《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12月,頁410。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1-78。
    賴錫三:〈《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與本雅明、海德格、伯梅的跨文化對話〉,收入劉昭明主編:《2014第三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宋代文學史料研究室、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14年12月,頁323-330。
    謝世維:〈流動的罪──中國中古時期的懺悔與救度〉,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139-171。
    鍾敬文、楊利慧:〈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史上的合理主義〉,收入李亦園等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頁33-59。
    鍾柏生:〈殷代卜辭所見殷人宇宙觀初探〉,收入鍾柏生主編:《古文字與商周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6月,頁35-106。
    鍾文蔚:〈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收入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12月,頁52。
    饒宗頤:〈冊祝考、冊伐與地理──論工典及有關問題(殷禮提綱之一)〉,收入饒宗頤主編:《華學(第4輯)》,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頁1-5。

    (六)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亞光:《周代荒政研究》,長春市:吉林大學古籍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金仕起:《古代解釋生命危機的知識基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倪薇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競公瘧》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張明嫏:《先秦齋戒禮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2月。
    莊耀郎:《原氣》,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5月。
    郭欣怡:《出土文獻中的晏子文本研究──以銀雀山漢簡《晏子春秋》、《上博六・競公瘧》為主要研究文本》,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郭啟傳:《太初之道──聖在世界秩序的展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7月。
    陳炫瑋:《先秦至漢初災異禳除禮俗及救治措施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7月。
    黃澤鈞:《《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壹)‧金縢、祭公》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3月。
    衛崇文:《先秦時期應對災異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11月。
    戴麗桑:《罪與罰──試探中國古代法、罪、刑的發展與政治、社會遞變之關係》,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蘇德昌:《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


    二、外文著作(按姓氏筆畫或字母排序)

    (一)專書

    中嶋隆藏:《牧尾良海博士壽喜紀念:儒‧佛‧道三教思想論攷》,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1991年。
    中井履軒:《論語逢源》,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東京市:東洋圖書刊行會,1925年6月。
    加藤常賢:《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思想》,京都市:哈佛、燕京、同志社,1954年10月。
    池田末利:《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會,1981年2月。
    赤塚忠:《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文化:殷王朝の祭祀》,東京都:角川書店,1977年3月。
    Austin, John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d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Creel, Herrlee G.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Eberhard, Wolfram. Guilt and Sin in Tradition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Eliade, Mircea. Trans. Willard R. Trask. Shamanism: 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asy. 2nd e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nes, Lindsay.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2005.
    Pocock, J. G. A. Politics Language & Time: Essays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二)期刊論文

    林巳奈夫:〈中國古代の神巫〉,《東方學報》第38冊(1967年3月),頁199-224。
    鐵井慶紀:〈「社」についての一試論〉,《東方學》第61期(1981年1月),頁1-16。
    鹽入良道:〈中國佛教儀禮における懺悔の受容過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通卷第22號(1963年3月),頁353-358。
    Dau-lin Hsu. “Crime and Cosmic Ord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0 (1970): 111-125.
    Keightley, David N. “The Religious Commitment: Shang Theology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istory of Religions 17.3/4 (1978): 211-225.
    Leach, Edmund R. “Ritualization in Man in Relation to Concep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51.772 (1966): 403-408.
    Maspero, Henry. “Légendes Mythologiques dans le Chou King.” Journal Asiatique 204 (1924): 1-100.

    (三)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小南一郎:〈罪と罰〉,收入長尾雅人等編:《岩波講座東洋思想・第13卷:中國宗教思想1》,東京都:岩波書店,1990年4月,頁200-201。
    鐵井慶紀:〈中国古代の重黎天地分離説話について──比較民族学的考察〉,收入池田末利編:《中国神話の文化人類学的研究》,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90年11月,頁196-207。


    三、翻譯著作(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2版。
    巴 特(Roland G. Barthes)著,敖軍譯:《流行體系Ⅰ、Ⅱ:符號學與服飾符碼、流行的神話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方東美(Thome H. Fang)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9月。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5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會史》,臺北市: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9年8月。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論》,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2版。
    史華茲(Benjamin I. Sx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弗洛伊德(Sigismund S. Freud)著,文良文化譯:《圖騰與禁忌》,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2月。
    弗雷澤(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陳敏慧校:《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
    艾 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增訂版)》,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艾 蘭(Sarah Allan)著,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增訂版)》,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吉拉爾(René Girard)著,馮壽農譯:《替罪羊》,臺北市:臉譜出版社,2004年9月。
    列維-施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陸曉禾等譯:〈象徵的效用〉,《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12月。
    伯爾曼(Harold J. Berman)譯,梁治平譯:《法律與宗教》,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汪 濤(Tao Wang)著,郅曉娜譯:《顏色與祭祀:中國古代文化中顏色涵義探幽》,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3月。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丁連財校:《惡的象徵》,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
    里克爾(Paul Ricoeur)著,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佛洛伊德(Sigismund S. Freud)著,賴添進譯:《文明及其不滿》,臺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1989年4月。
    杜普瑞(Louis K. Dupré)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3月。
    阿達利(Jacques Attali)著,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維-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6月。
    坎 伯(Joseph Campbell)、莫比爾(Bill Moyers)著,朱侃如譯:《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版。
    希 克(John Harwood Hick)著,蔡怡佳譯注:《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
    林巳奈夫著,楊美莉譯:《中國古玉研究》,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7年7月。
    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派深思(Talcott Parsons),章英華譯:《社會的演化》,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
    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6月。
    韋 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支配社會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韋 伯(Max Webe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3月。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蔣弋為、李志林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廖素霞、陳淑娟譯:《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從釋迦牟尼到基督宗教的興起》,臺北市:商周出版社,2001年12月。
    馬伯樂(Henri Maspéro)著,馮沅君譯,董雲霆校:《書經中的神話》,長沙市: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1939年8月。
    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市: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9月。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著,董同龢譯:《高本漢詩經注釋》,臺北市: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2月,2版。
    陳 致(Zhi Chen)著,吳仰湘等譯:《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岑麒祥、葉蜚聲校注:《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特 納(Victor W. Turner)著,趙玉燕等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11月。
    特 納(Victor W. Turner)著,黃劍波等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泰 勒(Edward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莫 斯(Marcel Mauss)、于貝爾(Henri Hubert)著,梁永佳、趙丙祥譯,趙丙祥校:《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許烺光(Francis L. K. Hsu)著,許木柱等譯:《徹底個人主義的省思:心理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張光直(Kwang-chih Chang)著,郭淨、陳星譯:《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2月。
    張光直(Kwang-chih Chang)著,毛小雨譯:《商代文明》,北京市: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9年1月。
    雅斯貝斯(Karl Jaspers)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89年6月。
    道格拉斯(Mary Douglas)著,黃劍波等譯:《潔淨與危險》,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
    奧 托(Rudolf Otto)著,丁建波譯:《神聖者的觀念》,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年4月。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2月。
    榮 格(Carl G.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
    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菊花與劍:日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臺北市: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8月,11版。
    劉俊文主編,黃約瑟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共10卷)》,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7月-1993年11月。
    鮑 伊(Fiona Bowie)著,金澤、何其敏譯:《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盧 曼(Niklas Luhmann)著,瞿鐵鵬譯:《權力》,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藤野岩友著,韓基國編譯:《巫系文學論──以《楚辭》為中心》,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5年3月。

    (二)期刊論文

    伯 梅(Gernot Böhme)著,何乏筆等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第188期(2003年4月),頁10-33。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張珣譯:〈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37卷第1期(1999年3月),頁241-272。

    (三)研討會、論文集論文

    小倉芳彥著,許洋主譯:〈《左傳》中的霸與德──「德」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7卷:思想宗教》,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9月,頁6-10。
    山口一郎著,張任之譯:〈從胡賽爾發生現象學的角度看氣的現象〉,收入倪梁康等編著:《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8輯:發生現象學研究》,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8月,頁62-63、65。
    尼達姆(Rodney Needham)著,于錦繡譯:〈敲打與過渡〉,收入史宗主編,金澤等譯:《20世紀西方宗教人類學文選》,上海市: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4月,下卷,頁672-685。
    池田末利著,王啟發譯:〈「天道」與「天命」:理神論的發生〉,收入苑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頁208。
    伯 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張顯華譯:〈早期靈寶經中的定型懺悔文〉,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頁119-138。
    沼澤喜市著,朱剛譯:〈天地分離神話的文化歷史背景〉,收入鄧迪斯(Alan Dundes)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頁223-235。
    林巳奈夫著,楊凌譯:〈中國古代的日暈與神話圖像〉,收入西江清高主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頁182-204。
    馬 絳(John S. Major)著,萊國龍譯:〈神話、宇宙觀與中國科學的起源〉,收入艾蘭(Sarah Allan)等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頁101-117。
    徐朝龍著,田尻聖子譯:〈中國古代「神樹傳說」的源流──以四川廣漢市三星堆遺址出土青銅「神樹」為中心〉,收入西江清高主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4月,頁205-228。
    桀 溺(J. P. Dieńy)著,張本、黃曉敏譯:〈牧女與蠶娘──論一個中國文學的題材〉,收入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法國漢學家論中國古詩》,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頁167-179。
    凱爾森(Hans Kelsen):〈洪水和災變神話中的報應原則〉,收入鄧迪斯(Alan Dundes)編,陳建憲等譯,謝國先校:《洪水神話》,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12月,頁106-128。
    楊慶堃(Ching-Kun Yang)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11510041
    101151004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1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4101.pdf3650KbAdobe PDF2128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