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944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85348      在线人数 : 9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9449


    题名: 來台陸生「社會接觸」對「社會距離」與「政治社會化」影響之研究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agion of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作者: 沈湘湘
    Shen, Hsiang Hsiang
    贡献者: 魏艾
    Wei, I
    沈湘湘
    Shen, Hsiang Hsiang
    关键词: 陸生
    社會接觸
    社會距離
    政治社會化
    群際接觸
    群際偏見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Social Contact
    Social Distanc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tergroup contact
    intergroup bias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6-07-21 10:42:09 (UTC+8)
    摘要: 兩岸關係研究在開放政策的導引下,自過去以共黨體制與理論研究,轉為更務實的經濟和文化研究,兩岸社會和人民透過頻繁交流瞭解彼此,是目前兩岸關係的重要發展,其中一項趨勢即是大陸年輕學生能在台灣停留,並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深入一般民間生活,這些所謂的「陸生」在來台停留4個月以上的時間內,除了在學校上課,騎單車環島、搭「台灣好行」、搭台鐵、坐公車等等方式,在台灣城市和鄉野間體驗與感受,一部分人更在選舉造勢場合,和激動的選民一起喊凍蒜凍蒜。
    根據Allport以來學者對於接觸相關研究文獻的瞭解,群際之間的研究必須考慮接觸的內涵、接觸的過程以及制約接觸的條件等對接觸效果的影響。傳統「接觸假說」認為類似文化背景之群體可透過深度交流接觸達到真正理解溝通,消除群際偏見與隔閡,達到族群融合。
    本論文即以上述理論為基礎探討兩岸年輕學子交流的樣態及效,透過量化的問卷與深度訪談,探索這個族群接觸內涵與過程,理解到所謂的「接觸」並不能僅限於「接觸的頻率和時間長短」,也不能僅奠基在語言文化具類似性的基礎上,就達到「接觸假說」所預設的「消除類屬」(de-categorization)或進一步「融合類屬」(re-categorization)。因為族群之間各成員心中存在著「自我類屬」(self-categorization),想要消融彼此的界線,必須先探索成員對自我類屬的定義,此外還須考慮接觸環境上制度面的制約,從制度面的設計增加群際成員的接觸頻率,才能進一步減少成員的「群際偏見」(intergroup bias)及增進「群際情感」(intergroup emotion)。
    In the leading of open policy, the mainstream of cross-strait studies has shifted from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to Economy and Culture. At the tide of exchange,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are the most propriate targets to learn about, less sensitive and having deep contact with Taiwan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udies like Allport’s, scholars should take the content, process, and constrait of contact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study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 groups. Traditional “contact assumption” assumes groups sharing similar culture background will reach mutually understand through exchange in depth, deliminate bias and barriers between groups.

    This study has examed the impact of the frequency and time length,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similarity on contact, knowing that those conditions above are not the only factors to de-categorization or further re-categorization. The members of each group have bared self-categorization in mind. Eliminating intergroup bias and enhance intergroup emotion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part of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between groups. Besides, the goal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is to make the contact more intensive and to avoid the false contact. The less attractions offered by media to the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s, the les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y will have. So the policy design should be delicate enough to allow those students to take the advantages of curriculums、professors, and schools to reach the goal of social contact between the young generations of cross-strait.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著作
    王雲東,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 (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包宗和與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石之瑜,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石之瑜主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市:新臺灣人文基金會出版,2003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
    洪鎌德,當代政治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
    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台商硏究(台北:五南圖書,2012年)。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年)。
    陳義彥,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6年)。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店香港分局,1987年)。
    楊景堯,兩岸文教交流與思考:2009-2011(高雄市:麗文出版社,2012年)。
    楊景堯,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高雄市:麗文出版社,2010年)。
    盧國顯,農民工:社會距離與制度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二)外文譯作
    文軍等譯,Robin Cohen & Paul Kennedy著,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王志弘、許妍飛譯,Richard Jenkins著,社會認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6年)。
    王柏鴻譯,Peter Berger & Samuel P. Huntington主編,杭廷頓和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吳家恆、方祖芳譯,Joseph S. Nye, Jr.著,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趙旭東、齊心、王兵、馬戎、閻書昌等譯,Anthony Giddens著,社會學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繆詠華、廖潤珮譯,Armand Mattelart著,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台北:麥田出版,2011年)。
    徐子婷、何景榮譯,B. Axford; G. K. Browning; R. Huggins; B. Rosamond著,政治學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2006)。

    (三)專書論文
    楊善華著,「田野調查中被訪者敘述的意義詮釋之前提」,謝立中主編,日常生活的現象學社會學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頁256-257。
    石之瑜,「芝麻!開門:心理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包宗和與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頁267~336。
    魏鏞,「台灣海峽兩岸互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顧、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頁343~405。

    (四)期刊論文
    王宏仁,「族群認同與國際移民趨勢」,科學月刊(台北),31期11卷(2000年),頁938~943。
    王甫昌,「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台北),第4期(2002年),頁11~74。
    王軍,「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分析」,中國高教研究(台北),第6期(2006年),頁21~23。
    伊慶春、章英華,「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台北),第12期(2006年),頁191~232。
    吳宗憲,「天安門事件後中共留學生政策的演變--以理性選擇研究途徑分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6卷第5期(2000年),頁57~67。
    吳建德,「論人力資源與教育發展之關係」,師大政治論叢(台北),第4期(2005年),頁45~67。
    李炎,「我國留學教育之演進」,教育資料期刊(台北),第9期(1984年),頁1~20。
    林水波,「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台北), 11卷3期(1973年),頁13-22。
    林平,「從居住空間看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當地的認同」,台灣政治學刊(台北), 13期2卷(2009年),頁57~111。
    林平,「想像的階層流動:中國大陸台灣學生的就學就業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55卷第3期(2002年),頁57~83。
    姜麗娟,「夥伴關係在跨國高等教育運作中之應用探究」,高等教育(台北),第2卷第2期(2007年),頁37~66。
    翁淑緣,「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生活型態的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台北),第6期(1984年),頁95~116。
    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台北),第48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32。
    張欽盛,「台灣教育國際化的政策與措施」,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71期(2006年),頁1~16。
    許志嘉,「認同轉變:兩岸關係的結與解」,東亞研究(台北),40卷第1期(2009年),頁39~74
    許知遠,「中國的軟實力」,商務周刊(廈門),2004年2月號,頁96。
    郭秀晶、王霽霞,「來華留學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與制度變遷」,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第4期(2008年),頁141~145。
    陳伯璋,「政治社會化與教育—從政治權力的『時』、『空』觀談起」,中國論壇(台北),27期4卷(1988年),頁18~22。
    陳志柔、于德林,「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台北),第10期(2005年),頁95~148。
    陳重成,「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9卷第1期(2008年),頁39~73。
    陳德昇、陳欽春,「兩岸學術交流政策與運作評估」,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6 卷第2 期(2005),頁35-82。
    楊開煌、劉祥得,「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台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季刊(台北),第12卷第3期(2011年),頁45-94。
    趙蒙成,「WTO與我國的對外高教貿易」,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蘇州),第1期(2002年),頁124~125。
    劉勝驥,「大陸教科書中政治思想教育內容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3卷第9期(2000年),頁29~80。
    劉勝驥,「中共招徠台灣學生政策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8卷第9期(2002年),頁5~69。
    劉勝驥,「中共對台商子弟之教育政策」,展望與探索(台北),第1卷第4期(2003年),頁56~72。
    劉勝驥,「兩岸教育交流的法令與發展」,研習資訊(台北),第24卷第6期(2007年),頁23~29。
    劉勝驥、陳英杰,「台商子女在大陸就學之背景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台南師院),第9期(2003年),頁71~152。
    劉勝驥、楊慧文,「台灣學生留學大陸之現況研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5卷第6期(2002年),頁49~79。
    鄧建邦,「持續地回家:大上海台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台灣社會學(台北),第18期(2009年),頁139~179。
    盧國顯,「中西方社會距離的研究綜述」,學海(北京),2005年5月號,頁117~123。
    盧國顯,「我國大城市農民工與市民社會距離的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第4期(2006年),頁95~104。
    魏巍然,「影響外國留學生對我國國民評價的因素」,青年記者(濟南),第3期(2012年),頁33~34。
    (五)研討會論文
    王嘉州,「來台陸生之政治社會化與政府認同」,發表於從轉型到轉向:中國研究的比較觀點研討會(台北:中國研究學會主辦,2010年)。
    王嘉州,「來台陸生對颱政策主張的持續與變遷」,發表於第七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蘇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主辦,2011年)。
    王嘉州,「來台陸生臺灣主權容忍度初探」,發表於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主辦,2010年)。
    李隆生、詹秋貴、鄧嘉宏,「全球化與高等教育」,發表於全球化暨國際企業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主辦,2007年)。下載時間2012年5月25日,http://www.ib.pu.edu.tw/activity/conference/2007/4-1.pdf
    林平,「前程似錦還是南柯一夢?在中國大陸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發表於流動議題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主辦,2011年9月)。下載時間:2013年3月10日,http://www.hss.nthu.edu.tw/webhd/201109/2011090205.pdf。
    劉勝驥,「大陸學歷認證與大陸生來台就學之政策研究」,發表於動盪年代中的政治學: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主辦,2009年)。http://tpsa.hcu.edu.tw/ezcatfiles/b083/img/img/1182/A3-1.pdf

    (六)學位論文
    Dilek Uygul(狄雷克),「National Identitie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V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經濟自由化 VS 政治民主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國際關係組碩士論文(2010年)。
    Ruby Chin(陳薇蒂),「When Culture Shocks or Not: Acculturating While Acquiring Mandarin in a Study Abroad Context(文化衝擊研究:海外留學生華語習得期間之文化適應)」,(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11年)。
    王秋淑,「開放陸生來台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李文瑜,「大陸學生來台學習參與影響調查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李逸雲,「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1年)。
    周陳茜,「留學生支援制度視角下的跨文化適應研究—以橫濱國立大學為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論文(2011年)。
    林瑞華,「『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社會融入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姜齡媖,「大陸地區交換學生來台現況暨開放陸生來台政策評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
    胡婷,「影響交換生適應地主國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孫佳玲,「大陸學歷採認政策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徐玫,「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探析—以JN大學為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論文(2007年)。
    張宴薰,「兩岸經貿政策對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2年),
    張詠真,「大陸台商生活層面的當地化:以廣東及上海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硏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張經瑞,「學校對大學生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社會化觀點與分配觀點的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許安琪,「學生特質、國家形象與留學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青年學生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全生,「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治堯,「陸生來台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朝政,「台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2005年)。
    曾于蓁,「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台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曾文昌,「台灣當前大陸教育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游騰穎,「台灣地區學生赴北京高等院校就學現況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德源,「中共『軟實力』戰略之根基及其建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楊宗川,「大學生赴大陸求學態度暨相關問題調查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上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教育學博士論文(2005年)。
    蔣逸青,「群際接觸對登陸台灣人當地化之影響:以東莞及上海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馥宇,「上海市台商的流動能力與身分選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魏瓊林,「留學生返國後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譚仁傑,「提升對大陸台商子女學校輔導政策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區兩所台商學校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12年)。

    (七)報導
    李雪麗,「高教品牌戰 中國大學的野心」,天下雜誌,第432期(2009年10月),頁116~120。
    秦蕙媛,「馬英九:陸生來台可讓校園更國際化」,中國時報,2010年8月19日,版A20。
    單厚之,「陸生來台印象佳 將有『台歸派』」,中國時報,2010年9月1日,版A2。
    陳恆光,「吳清基:台歸派陸生未來可能影響接班」,中央網路報,2010年8月11日。下載日期2012年5月25日,http://www.e-research-solutions.com/zh-tw/plugins/views/ers_news_detail_view.php?topic_id=5534770
    程炳璋,「吳清基:陸生來台將全面開放」,中國時報,2013年3月15日。下載時間:2013年3月16日,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31500290.html。
    「吳清基:陸生來台有助兩岸發展」,中央社,2013年3月6日。下載時間:2013年3月16日,http://tw.news.yahoo.com/%E5%90%B3%E6%B8%85%E5%9F%BA-%E9%99%B8%E7%94%9F%E4%BE%86%E5%8F%B0%E6%9C%89%E5%8A%A9%E5%85%A9%E5%B2%B8%E7%99%BC%E5%B1%95-131433118.html
    林奇伯,「大陸學生留學台灣引爆善意競爭」,遠見雜誌,第275期(2009年5月),頁179~183。下載時間:2013年3月21日,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968_3.html
    林奇伯,「中國掀起台灣熱,到台灣事最時尚的表徵」,遠見雜誌,第275期(2009年5月號)。下載時間:2013年3月21日,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937_2.html。

    (八)官方文件
    「2008年報」,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下載時間:2009年12月20日,http://www.csc.edu.cn/uploads/20090831162723653.pdf
    「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2010b,國家留學網,下載時間2010年2月1日,http://www.csc.edu.cn/Laihua/Default.aspx?cid=20
    「台灣出國留學簽證人數」,2009,教育部統計處,下載時間2010年7月4日,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行政院核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案,首批陸生將於今年9月來台」,2011a,教育部,下載時間2011年1月9日,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181
    「大陸地區高等學歷採認100年正式啟動」,2011b,教育部,下載時間2011年1月9日,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182
    「大陸地區學歷檢覈及採認辦法修正草案總說明【公告】」,2010年9月20日,行政院公報資訊網,下載時間2011年1月16日,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6180/ch05/type3/gov40/num11/Eg.htm
    「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公告】」,2011年1月12日,教育部,下載時間2011年1月16日,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ED1106/1000110大陸高等學校認可名冊(1000005491號函公告版).pdf
    二、 外文部分
    (一) 專書著作
    Allport, Gordon.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MS: Addison-Wesley, 1954).
    Almond, Gabriel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18, no. 3(August, 1956), p.391~409.
    Arksey, Hilitary & Knight, Peter, 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CA: Sage Publications, 1999)
    Arksey, Hilitary & Knight, Peter, 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CA:Sage Publications, 1999).
    Berger, Peter L., Huntington, Samuel P. ed., Many Globalizations(NY: Oxford, 2002).
    Bogradus, E. S, Social Distance(OH: The Artichild Press, 1956)
    Bush, Richard C.,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5)
    Dawson, Richard E. & Prewitt, Kennet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 Analytic Study. (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Easton, David & Dennis, Jack,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Gordon, Milton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Hetherington, Marc, Why Trust Matters: Declining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Demise of American Liberalism(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Hyman, Herbert 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N.Y.: The Free Press, 1959)
    Kinginger, Celeste, Language Learning and Study abroad – A Critical Reading of Research(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 2009)
    Lane, Robert E., Political Life: Why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9).
    Langton, Kennet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Milner, H. Richard IV. ed., Culture, Curriculum, and Identity in Education(N.Y.: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Nye, Joseph S.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Opper, Susan, Impacts of Study Abroad Programmes on Students and Graduates(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90).
    Park, Robert E. and Burgess, Ernest W.,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Including the Original Index to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Paul, Abramson, R.,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n: Formation and Change(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and Company Press, 1983).
    Robertson, Ronal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Sage, 1992).
    Shih, Chih-yu, Reform, Identit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Taipei: Vanguard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2000).
    Tarde, Gabriel, translated by Elsie Clews Parsons, Laws of Imitation(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03).
    Waters, Johanna, Education, Migr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Transnational Students between Hong Kong and Canada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08).
    Wengraf, Tom,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CA: Sage Publications, 2001).
    Wengraf, Tom,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CA:Sage Publications, 2001).

    (二) 專書論文
    Findlay, Anna; Stam, Alexandra; King, Russell and Ruiz-Gelices, Enric,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ies: Searching for the Meaning of Student Migration”, in Vertovec, Steven eds., Migration: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2(London: Routledge, 2010)
    Greenstein, Fre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4(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1968).
    Horowitx, Donald L., “Ethnic Identity” , N. Glazer and D.P. Moynihan, eds.,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Jackson, Jane, “Intercultural Journeys—from study to residence abroad.”In Sue Wright and Helen Kelly ed.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atrick, John J.,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hool.” In Renshon, Stanley Allen 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1977).
    Tajfel, Henri, “ Interindividual Behavior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Henri Tajfel 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三) 期刊論文
    Baker, D. “Race and Power: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Race Relations”, Ethnic and Racial Studeis, vol. 1(1978), pp.316~335.
    Berger, Peter. L., “Four Faces of Global Culture,” National Interest, 1997(fall), pp. 23~30.
    Bogardus, E.S “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vol. 9(1925), pp.299~308.
    Cao, Xiaonan, “Debating ‘Brain Drai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26(1996), pp.269~285.
    Chen Dan-xia, “A Social Distance Study of American Participants in a China Study Abroad Program”,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vol. 5 no. 9(2008), pp.17~22.
    Coccari, R. L., & Javalgi, R. G., “Analysis of students’ needs in selecting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vol.6, no.2(1995), pp.27~40.
    Comm, C. L., & Labay, D. G., “Reposition colleges using changing student quality perceptions :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vol.7, no.4(1996), pp.21~34.
    Conover, Pamela J.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fications on Political Perception & Evalu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46(1984), pp.760~785
    Cook, Stuart W. “Interpersonal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Cooperating Interracial Groups”, Jour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12(1978), pp.97~113.
    Dixon, Jeffrey C., and Rosenbaum, Michael S., “Nice to Know You? Testing Contact, Cultural, and Group Threat Theories of Anti-Black and Anti-Hispanic Stereotype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85(2004), pp. 257-281
    Festinger, Leon,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Human Relations, vol.7(1954), pp.117-140.
    Gold, Thomas, “Go with Your Feelings: Hong Kong and Taiwan Popular Culture in Greater China”, China Quarterly ,vol. 136(1993), pp. 907~925.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hange to Chang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 no. 3(1971), pp.283~322.
    Keng, Shu,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People-to-People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no.23(2007), pp.63~80.
    Lee H. Ehman, The American School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50, no. 1(Spring, 1980), pp. 99-119.
    Lee, Motoko Y; Sapp, Stephan G; Tay, Melvin C, “The Reserve Social Distance Scal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136, no.1(1996), pp.17~24.
    Lo, Chih-Cheng and Jih-Wen Lin, “Between Sovereignty and Security: A Mixed Strategy Analysis of Current Cross-Strait Interaction.” Issues and Studies, vol.31, no.3(1995), pp.64~91.
    McAllister, I., & Moore, R. “Social Distance among Australian Ethnic Grops”,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vol. 75(1991), pp.95~100.
    Mok, Ko Go, “ Riding over Socialism and Global Capitalism: Changing Education Governance & Social Policy Paradigns in Post-Mao Chi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41. no.2(2005), pp217~242.
    Mok, Ko Go, “Globalization and High Education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vol.22, no.2(2003), pp117~129.
    Netting, N. S. “Chinese aloofness from other Groups: Social Distance Data from a City in British Columbia”,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vol. 72(1991), pp. 101~103.
    Pettigrew, Thomas F. “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49(1998), pp. 65~85.
    Timothy D. Wilson, Samuel Lindsey, and Tongya Y Schooler, “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107, n’o.1(2000), pp.101~126
    Webb, M. S., Coccari, R. L., & Allen, L. Cherie, “Doctoral programs : what factors attract stud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vol.7, no.4(1996), pp.73~85.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260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05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05101.pdf2204KbAdobe PDF240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