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Bem, S. L. (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96.
Cash, T. F., & Pruzinsky, T. (1990). Body image: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Garner, D. M. (1997). The 1997 body image survey results. Psychology Today, 30:30–44.
Kinley, T. R. (2010). The Effect of Clothing Size on Self-Esteem and Body Image.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38: 317–332.
Kwan, S. (2009). Framing the Fat Body: Contested Meanings between Government, Activists, and Industry. Sociological Inquiry, 79(1): 25–50.
Schilder, P. (1935).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ve energies of the psyche. London, England: Kegan Paul.
Snapp, Choate, & Ryu (2012). A Body Image Resilience Model for First-Year College Women. Sex Roles, 67:211–221.
Tiggemann, M. (2004). Body imag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Stability and change. Body Image, 1(1) :29–41.
Wasylkiw, L. & Williamson, M. E. (2013). Actual Reports and Perceptions of Body Image Concerns of Young Women and Their Friends. Sex Roles, 68:239–251.
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Gillian Rose原著。台北:群學。
白育珮(2003)。時尚雜誌中的性別角色區隔---男性雜誌與女性雜誌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應、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定照(2015)。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Iris Marion Young原著。譯自: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台北:商周。
吳明隆、塗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台北:五南。
李亦芳、程瑞福(2011)。身體與服飾─「女人味」的感知實踐,運動文化研究,19,97-150。
李長青(1994)。解讀服裝。Alison Lurie原著。The Language of Clothes。台北:商鼎文化。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蕙安(2010)。女性意象與女性消費研究-以PayEasy電視廣告及購物網站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秀雲(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譯自: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雙葉。
孫秀蕙(1996)。解讀美容瘦身廣告─以閱聽人分析為主的個案探討,臺灣社會研究,23,219-253。
高寒梅(2001)。我穿起來胖嗎?服飾瘦身美學手冊。Leah Feldon原著。譯自:Does this make me look fat? :the definitive rules for dressing thin for every height, size, and shape。台北:臉譜出版。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女書文化。
張露心(2010)。共謀、宰制或反抗? 媒介影像中美麗建構之解讀與反思,嶺東學報,27,187-202。
許鳳玉、鍾瑠美、謝明宏(2011)。國人女裝尺碼大量量測分析報告。經濟部工業局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未出版。
郭文華(2003)。健康數字的數字邏輯。科學月刊,34(4):317-321。
陳美華(2011)。性別,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瞿海源、王振寰主編。台北:巨流。
陳儒修、高玉芳(1994)。我美故我在:論美體工程、女性身體、與女性主義,傳播文化,3,193-208。
游美惠(2009)。女性網購內衣之廣告解讀與消費行為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恆正(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星野克美原著。台北:遠流。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劉盈秀(2007)。解讀汽車廣告中的性別與科技。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鄭靜宜、林欣怡(2011)。解析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以1996~2004年Vogue Taiwan雜誌為例。設計學報,16(2):87-111。
黎士鳴(2001)。身體意象。Sarah Grogan原著。譯自:Body Image: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women,and children。台北:弘智。
謝亦欣(2003)。電視廣告、符號消費與麥當勞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明珊(2012)。性別社會學導讀。Mary Holmes原著。台北:韋伯文化。
簡皓瑜(2004)。性與性別。John Archer & Barbara Lloyd原著,Sex and Gender。台北:巨流。
藍佩嘉(2008)。性別社會學在台灣─研究與理論的回顧,收錄於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謝國雄主編。台北:群學。
魏易熙(2002)。服飾業美學。台北:商鼎。
EZprice(2013)。2013百大賣家 v.s 開店平台 關係大調查(一)。EZprice電商大數據,2013-09-25,取自:http://news.ezprice.com.tw/2254/
自由時報編譯(2014)。有點胖還有痘痘 「普通人芭比」掀風潮。自由時報,2014-11-23,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164487
自由時報編譯(2014)。重點不是臀部! 2015世姐選美取消比基尼。自由時報,2014-12-19,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18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