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891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20637      在线人数 : 7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910


    题名: 民族文化傳承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yal lengc (侗錦)為例
    A Research of the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A Case Study of yal lengc (the Brocade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s)
    作者: 劉少君
    贡献者: 張駿逸
    Chang, Jiunn Yih
    劉少君
    关键词: 侗錦
    yal lengc
    文化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
    Brocade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
    yal lengc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日期: 2016
    上传时间: 2016-07-11 17:44:02 (UTC+8)
    摘要: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顯得尤為尖銳,如何保護並發展傳統的民族文化,是普遍面臨的議題。
      侗錦產生於侗族的生活中,展現出豐富而精彩的圖案紋樣,強烈地反映了他們對生命、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崇敬,同時也滲透著民族文化的樂觀精神、凝聚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侗錦可以說將侗族最真誠的情感表現了出來。
      本研究地域範疇以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的侗錦傳承區域為主,侗錦傳承區域占全縣面積60%,主要分佈在該縣之西部以及南部百里侗族文化長廊的各鄉鎮。
      作者在通道縣以及周邊的其他侗族地區田調時間前後長達七年,對於通道縣的侗錦進行了具體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立基於這個基礎之上,作者充分瞭解了關於通道縣侗錦藝術的形成背景、產生因素、內外的特徵以及目前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深入探討其蘊涵的文化精神、現代價值以及其在工藝美術中的運用。此外,本文也結合織錦文化資源保護的現狀,分析政府與民間所採取的傳承原則與實際方法。
      本研究期許通過對通道侗錦的整理與分析,找出侗錦藝術存在的各種意義與價值,並希望以此引起社會對通道侗錦文化從認識進而重視、從重視進而保護與弘揚。因此本研究透過從政府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入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執行層面進行探討,其中主要是探討政府應該如何扮演傳承文化主導者的角色。作者先由戰略層面探討政府對侗錦織造技藝如何保護與傳承、如何制定政策、如何復振,再由戰術層次探討政府如何組織民間所擁有的研習管道、如何強化傳承人與學習生之間的互動狀況、如何開展侗錦的未來等問題。
      本研究最後的重點聚焦於侗錦文創可能性的分析。侗錦展演如何在各項文化體驗活動中展現其潛力,俾便達成藝術生活化的可能性?侗錦文化如何以文化創意產業的型態經營,俾能超越地域性的侷限?當大眾聚焦在文創產品的真實性議題的時候,如何藉之促成族人對於侗錦文化認同的差異性,以及侗錦如何在村寨形成傳承認知的效應?侗錦藝術是否能夠活化通道縣侗錦文創產業的契機,進而提升侗錦文化發展的主體性?
      本研究最終期待透過這樣以學術性的方式,探討侗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展現狀,提供侗族在進行適度保護性旅遊與再利用政策的時侯,將這一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推向國際。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王 錦(修),吳光升(纂)
      1764/2003 《柳州府志》北京:京華出版社。
    王 詠
      2009 《國家民間文化遺產:社會學視野中的吳地古琴變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 彥
      2006 《侗族織繡》。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王 禎(元)
      1939 《農書》收入「萬有文庫簡編」。上海:商務出版社。
    王文光、李曉斌
      2007 《百越民族發展演變史-從越、僚到壯侗語族各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宏鈞
      2001 《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錦修、吳光升編著
      2003 《柳州府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中國少數民族修訂編輯委員會編
      2009 《中國少數民族(修訂本)》收入「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北京:民族出版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家中心
      2005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普查工作手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石開忠
      2009 《侗族款組織及變遷研究(貴州民族學院學術文庫)》。北京:民族出版社。
    石願兵
      2014 《通道侗語詞語》。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田汝成
    明萬曆,《炎徼紀聞.卷四.蠻夷條》,頁18,引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查詢時間:2013年5月13日,網址:http://ctext.org/zh。。
    朱輔(宋)
      1985 《溪蠻叢笑(一卷)》,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9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朱 狄
      1988 《原始文化研究:對審美發生問題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
    伍福新、李昌俊、彭繼寬編著
      2006 《湖南民族關係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牟延林、譚宏、劉壯 
      2010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濂等(撰)
      1976 《元史》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何星亮
      1992 《中國圈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敬梓
      1977 《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阿諾德‧豪澤爾(HauserArnold)(著),居延安(編譯)
      1988 《藝術社會學》。臺北:雅典出版社。
    余謀昌
      2001 《生態文化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希爾斯(E. Shils)(著),傅鏗等(譯)
      1992 《論傳統》。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宗昉(修編)
      2003 《黔記》3,收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二輯.西南稀見叢書文獻」6。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李樹文等
      2011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指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李延壽
      1982 《北史一百卷》,收入「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出版社。
    沈 庠、趙瓚等(纂修)
      1996 《貴州圖經新志》7,收入「四庫全書存日叢書.史部一九九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冼光位(主編)
      1995 《侗族通覽》。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林良斌、吳炳升(編)
      2008 《服飾大觀》收入「中國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遺產集成第四輯.中」北京:中國國際文藝出版社。
    林良斌、吳文志(編)
      2011 《和諧侗鄉》。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岑家梧
      1937 《圖騰藝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耀華
      1998 《民族學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尚廓
      1995 <中國風水格局的構成、生態環境與景觀>,收入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二)》,台北:地景出版社。 
    亞里士多德(著),吳壽彭(譯)
      1996 《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侗族簡史編寫組
      1985 《侗族簡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侗族簡史修訂編寫組編
    2008 《侗族簡史(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北京:民族出版社。
    金 鉷等(監修)、錢元昌等(編)
      2006 《廣西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故宮博物院(編)、蔡宗建(修),龔傳坤(纂)
      2001 《鎮遠府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224).貴州府州縣志(3)」。海口:海南出版社。
    范成大
      1937 《桂海虞衡志.志蠻篇》,吳琯,《古今逸史》19,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保 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蕭 琛(譯)
    1999 《微觀經濟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姜 彬
      1992 《吳越民間信仰民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柳宗悅(著),張魯(譯)
      2013 《日本民藝之旅》。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苑利、顧 軍
    2009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國強(等撰)
      1988 《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陸 游(宋)
      1979 《老學痷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徐家幹
      2003 《苗疆聞見錄》,收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二輯.西南稀見叢書文獻」14。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徐建融
      2000 《美術人類學》。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徐松石
      1936 《泰族壯族粵族考》。北京:中華書局。
      1939 《粵江流域人民史》。北京:中華書局。
      2005 《東南亞民族的中國血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班 固(漢)、顏師古(唐)(注),楊家駱(主編)
      1978 《新校本漢書》。台北:鼎文出版社。
    章 貢(唐)
      1989 《雪心賦》。新竹:竹林書局。
    曹兵武
      2005。《記憶現場與文化殿堂:我們時代的博物館》。北京:學苑出版社。
    梁聚五
      2007 《苗夷民族發展史》。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
    張柏如
      1994 《侗族服飾藝術探袐》(上服飾篇、下圖紋篇)。臺北:臺灣漢聲雜誌社。
      1998 《走出厄運:奔向金色的黃昏》。邵東:邵東縣印刷廠。
    符太浩
      2003 《溪蠻叢笑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張 澍
      2003 《續黔記》6,收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二輯.西南稀見叢書文獻」6。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张一民
    1985 《西甌駱越考-百越民族史論叢》,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張駿逸
      2009 《侗族建築藝術的理論與實際 : 以湖南省通道縣芋頭侗寨為例的探討》,台北:政大民族系。
    張保願(翻譯整理)
      1986 《嘎茫莽道時嘉.侗族遠祖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張紫晨
      1985 《中國民俗與民俗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徐家幹
      2003 《苗疆聞見錄》,收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二輯.西南稀見叢書文獻」14。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
    1997 《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莊為璣(著)、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編)
      1982 <建國以來對百越民族的歷史研究-關於東越與南越和西越的族源問題>,收入《百越民族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興球、韋順莉(編)
      2003 《中國南方民族歷史文選》。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彭兆榮
      2004 《旅遊人類學》。北京:民族出版社。
    黃貞燕
    2008 《日韓無形的文化財保護制度》。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黃淑聘、龔佩華
      1998 《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
      2006 《中華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馮驥才、白庚勝主編
      2007 《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名錄》。北京:民族出版社。
    湯恩比(Arnold Josnbee)
      2002 《藝術的未來》。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 梅
      2001 《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國雲
      2011 《貴州侗族服飾文化與工藝》。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張 瑛
      2005 《西南彝族服飾文化歷史地理暨民族服飾旅遊資源開發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楊庭碩、潘盛之(編著)
      2004 《百描圖抄本匯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保願
      1986 《嘎茫莽道時嘉—侗族遠祖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楊國仁、吳定國(編)
      1985 《侗族禮俗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昌鳥國
      1997 《苗族服飾-符號與象徵》。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楊國樞
      1996 《文化心理學的探索》。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楊 權、鄭國喬(整理譯注)
      1988 《侗族史詩-起源之歌》。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廖君湘
      2007 《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特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鄧啟耀
      1991 《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研究》。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劉錫蕃等
    1945 《嶺表紀蠻》。台北:南天書店。
    鄧敏文
      1995 《沒有國王的王國-侗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錢 穆
      1971 《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龍玉成
      1988 《侗族情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藝研究室貴州民間文藝研究會(編)
      1981 《侗族祖先哪裡來(侗族古歌)》。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盧 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982 《社會契約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3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上網日期:2010年4月15日,檢自http://www.chinaich.com.cn/class11_detail.asp?id=91
    戴 平
      2000 《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鄺 露
      1967 《赤雅》。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5 《赤雅三卷》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顏恩泉
      2004 《雲南苗族服飾的傳統與發展》。台北:唐山出版社。
    顧軍、苑利
    2005 《文化遺產報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鐘賢巍
      2004 《旅遊文化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鐘濤
    2007《中國侗族》,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Edward Shils(著),傅鑑等(譯)
      1992 《論傳統(Tradition)》。台北:桂冠出版社。
    Clifford Geertz(著),韓莉(譯)
      2002 《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Bryan A.Garne(布賴恩.迦納)(編)
      2004 《布萊克法律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
    Edward Burnett Tylor(愛德華•伯內特•泰勒)(著)、(連樹聲譯)
    2005 《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John Howkins(著),李璞良(譯)
    2003 《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Thomas Hardy等(著),韓建軍、商戈令(譯)
      1987 《文化與進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Shils E. (著),傅鏗等(譯)
      1992 《論傳統(Tradition)》。台北:桂冠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王巨山
      2007 《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及博物館化保護研究》(博論),濟南:山東大學。
    王 雋
    2014  《我國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行為研究──基於系統論視角的分析》(博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王 梨
      2012 《貴州侗族服飾文化變遷研究》(博論),貴陽:貴州民族大學。
    王文靜
    2011 《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政府行為研究》(碩論),武漢:中南民族大學。
    王淑慧
      2012 《靳埭強設計思想與風格研究》(碩論),蘭州:西北師範大學。
    王 隽
    2014。<中國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行為研究──基於系統論視角的分析>,(博論)華中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 游
    2012 《做遺產: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類學反思》(碩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何 歆
      2001 《黎平侗族服飾研究》(博論),上海:東華大學。
    孟欣蓉
      2013 《侗錦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設計研究》(博論),景德:鎮陶瓷學院。
    依 霖
      2013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究》(碩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馬 麗
      2008 《三江侗族服飾審美及時尚元素應用研究》(碩論),北京:北京服裝學院。
    陳 雁
      2010 《貴州侗族紡織藝術研究》(碩論),蘭州:蘭州大學。
    陳結媚
      2011 《三江侗族民間刺繡的藝術人類學闡釋》(博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曹寒娟
      2010 《侗族服飾文化在社會轉型期的演變研究》(博論),天津:天津師範大學。
    張思成
      2012 《論民間藝術的博物館化保護以南京民俗博物館為例》(碩論),南京:南京大學。
    雷 軍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政府管理研究》(碩論),長安:長安大學。
    鄧惠文
      2012 《從江侗族刺繡紋樣研究》(博論),株洲:湖南工業大學。

    三、中文期刊
    王勝先
      1984 <侗族族源考略>,《貴州民族研究》2:95-103。
    王豔暉、陳煒
      2010 <湖南通道侗錦藝術傳承現狀思考>,《絲綢》9:52-55。
    王 宇、喬敏
      2008 <靳埭強海報設計的文化觀>,《美與時代》6:103-107。
    王 彥
      1984 <淺談侗族的族源與遷徒>,《貴州民族研究》4:75-88。
      2004 <試論侗族的織繡紋飾>,《服飾研究》4:34-36。
    王嵩山
      2005 <文化再現、以誰之名?>,收入《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稻香出版社。
    方李莉
      2007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層社會背景———貴州梭嘎生態博物館的研究與思考>,《民族藝術》4:6-20。
    石霞鋒、王 星
      2010 <論侗錦技藝的傳承與保護>,《懷化學院學報》29(7):3-5。
    石若屏
      1984 <淺談侗族的族源與遷徒>,《貴州民族研究》4:75-88。
    石佳能
      1997 <侗族服飾文化簡論>,《懷化師專學報》12:365-375。
      1997 <侗族服飾及其文化內涵>,《貴州文史叢刊》,9:81-87。
    田 豔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制度探究>,《政法論壇》3:81-90。
    田曙嵐
      1986 <駱、僚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S1:4-10。
    向雲駒
      2004 <論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概念與範疇>,《民間文化論壇》3:69-73。
    牟延林、吳安新
      2008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政府主導與政府責任>,《現代法學》30(1):179-186。
    宋向光
      2002 <無形文化遺產對中國博物館工作的影響>,《中國博物館》4:40-47。
    宋兆麟
      1989 <後窪遺址雕塑品中的巫術寓意>,《文物》12:23-28。
    李 昕
      2009 <可經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業化運作合理性探討>,《廣西民族研究》1:165-171。
      201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政府主導型搶救模式分析>,《山東社會科學》3:75-77,82。
    李景鵬
      2003 <政府的責任和責任政府>,《國家行政學院報》5:16-19。
    李春霞
    2009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思考>,《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6):38-41。
    李曉秋、齊愛民
      2007 <商業開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異化」與「反異化」:以韓國「人類活的珍寶制度」設計為視角>,《電子智慧財產權》7:38-40。
    李 萌
      2001 <旅遊購物商店的營銷策略>,《商業研究》225:98-99。
    肖 鵬
      2008 <從「真實性」的討論透視旅遊中的「舞臺展示」>,《市場論壇》1:35-37。
    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
      1985 <恃君>,《呂氏春秋》卷20。台北:華正書局。
    呂 舟
      2012 <淺析旅遊紀念品的設計與開發>,《時代報告:學術版》8:168-170。
    呂建昌、廖非
      2007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認同>,《上海大學學報》2:103-107。
    汪 欣
      2011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生態論>,《民間文化論壇》1:51-58。
    祁慶富
      2006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傳承與傳承人>,《西北民族研究》3:114-123,199。
    何翠萍
      2000 <景頗羊毛裙的故事>,發表於「『社群』研究的省思」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1月17-18日。
    何兆華
      2012 <身外物語—貴州施洞苗人的身體與國家界線>,發表於「蕪土吾民: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1月7-8日。
    吳曉萍、何 彪
      2000 <民族地區旅遊開發與民族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77-84。
    吳景軍、楊旭昉
      2012 <侗錦,古老的指尖工藝>,《民族論壇》1:42-44。
    吳大旬
    2006 <清朝經營侗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
    周安伯
    2003 <守護民族的精神家園>,《求是》12:58-59。
    周 超
    2009 <中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認定制度比較研究>.《民族藝術》2:12-20。
    周春媚
    2013 <侗族建築藝術的審美意蘊詮釋>.《柳州師專學報》5:4-70。
    易文君
    2011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中的地方政府職能研究—以湖北武當武術為例》(碩論)。武漢:華中農業大學。
    金 毅
      2004 <民族文化旅遊開發模式與評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41-44。
    林榮泰、林伯賢
      2009 <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85:81-105。
    林保堯
      2005 <中日文化資產法令比較與案例省思──以民族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為例>,《文資學報》1:181-236。 
    胡豔麗
      2011 <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跨區域保護、傳承和活化初探>,《學理論》11:122-130。
    胡豔麗、曾夢宇
      2011 <生境變遷與侗族文化傳承>,《經濟與社會發展》6:82-85。
    侯貫中
      2004 <中國傳統文化產品市場開發策略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30-33。
    姚源東
      1992 <侗族服飾的美學價值>,《懷化師專學報》11(3):34-37。
    范瑞凰
      2011 <從《溪蠻叢笑》看侗族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適應歷程>,《教育文化論壇》5:60-65。
    洪寒松
      1985 <侗族族稱、族源初探>,《貴州民族研究》3:100-106。
    姜大謙
      1991 <論侗族紡織文化>,《貴州民族研究》46(2):64-70
    徐杰舜、韋小鵬
      2008 <嶺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評>,《廣西民族研究》3:115-124。
    馬曉京
      2000 <西部地區民族文化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旅遊學刊》5:50-54。
      2002 <民族旅遊文化商品化與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2(6):104-107。
    陳麗琴
      2004 <侗族服飾審美簡論>,《貴州社會科學》4:34-38。
    莊思晦
      1994 <文化價值與商品價值>,《哲學研究》10:10-17。
    陳綬祥
      2004 <把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雙刃劍>,《美術觀察》3:9-10。
    徐輝鴻、郭富青
    2007 <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標法保護模式的構建>,《法學》2007(9):94-101。
    徐輝鴻
      2008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法律保護機制探討>,《民主與法制》2008.1:91-94。
    陳華文
      2010 <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級申報制度>,《民俗研究》3:66-79。
    陳淑娟
      2014 <中國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探索>,《民族論壇》345(4):83-87。
    莫俊卿(著),百越史研究會(主編)
      1989 <試論古越人與壯侗語族諸民族的淵源關係>,收入《百越史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頁153-171。
    麻光炳
      1986 <解放前貴州侗族地區社會性質初探>,《貴州民族研究》3:73-82。
    張 民
      1980 <從《祭祖歌》探討侗族的遷徙>,《貴州民族研究》2:71-82。
      1987 <侗族史研究述評>,《貴州民族研究》3:103-111。
      1994 <認探侗族的形成>,《貴州民族研究》2:95-104。
    張得水、石曉霆
      2002 <互聯網博物館對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中國博物館》4:75-79。
    張牧涵
      2007 <申報制有利於傳承保護?是保護,還是毀滅>,「市場報」06-13。
    張成福
      2000 <責任政府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75-82。
    張春麗、李星明
      2007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研究述論>,《中華文化論壇》2:137-140。
    費孝通
      1997 <反思.對話.文化自覺>,《北京大學學報》3:15-22。
    黃應貴
      1997 <從人類學的立場看心理學的本土化與本土契合性>,《本土心理學研究》8:181-186。
    黃桂娥
      2014 <論貴州侗族服飾中的審美民族性>,《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56-160。
    黃勝進
      2006 <從「文化遺產」到「文化資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及其價值考察>,《青海民族研究》4:10-12。
    黃育馥
      1999 <20世紀興起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文化生態學>,《國外社會科學》6:19-25
    曾繁仁
      2002 <生態美學:後現代語境下嶄新的生態存在論美學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6。
    傅安輝
      1995 <侗族的織繡藝術>,《民俗研究)》1:155-161。
      2003 <侗族服飾的歷史流變>,《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2):44-46。
    湯宗悟
      1982 <考古發現與侗族族源>,《貴州民族研究》1:49-52。
    斯圖爾德
    1983 <文化生態學的概念和方法>,《世界民族》6:27-33。
    楊旭東
      2008 <傳承人的個體崛起與民俗文化的發展—以新野猴戲為例>,《重慶文理學院學報》1:4-7。
    楊洪、黃靜、李樹琪等
      2007 <湖南通道「百里侗文化旅遊長廊」開發研究>,《熱帶地理》27(5):466-471。
    楊洪、袁開國
      2013 <湖南懷化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開發研究>,《旅遊研究與實踐》春季號:48-57。
    楊昌嗣、聞繼霞
      1988 <試論侗族民間織綉工藝的審美價值>,《貴州民族研究》4:162-167。
    楊燕枝、吳思華
      2009 <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形塑之初探>,《行銷評論》2(3):311-335。
    楊曦
      1996 <侗族服飾>,《藝文論叢》4:27-41。
    鄭柳青、陳興中
     2009 <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性認同>,《東南文化》1:23-27。
    廖耀南
      1980 <侗族>,《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4:68-71。
    趙士德、汪德旺
      2013 <文化生態視角下民族傳統手工技藝傳承與保護>,《貴州民族研究》6:49-52
    趙 星
      2009 <貴州黎平侗族服飾文化的日常審美特徵>,《貴州民族學院學報》3:66-68。
    甄朔南
      2001 <什麼是新博物館學>,《中國博物館》2001(1):26。
    鄭孝燮
      2003 <加強我國的世界遺產保護與防止「瀕危」的問題>,《城市發展研究》2003(2):51。
    劉玉清
      2003 <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休閒市場>,《價格與市場》3:24-25。
    劉大和
      2003 <文化創意產業界定及其意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6:115-122。
    劉少君
      2010 <侗寨建築的空間佈局:以湖南省通道縣芋頭村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53-78。
      2014 <侗錦傳承的式微與反思>,收入《第五屈臺灣原住民族與大陸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7-80,臺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劉秋芝、劉彥
      201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地方政府角色的有效扮演>,《蘭州交通大學學報》32(2):59-62。
    劉 坤
      2009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政府角色研究──基於憲政理論的視角>,《民族研究》20(3):96-101。
    劉 靜
      2013 <地域文化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模式-以皖江城市帶為例>,《四川戲劇》8:84-85。
    劉宗碧
      2008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機制的當代變遷及其因應問題—以黔東南苗族侗族為例>,《貴州民族研究》28(3):160-166。
    劉望春
      2003 <法國鼓勵民間組織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發揮作用>,《北京觀察》3:43-44。
    劉魁立
      2007 <文化生態保護問題鄒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9-12。
    劉曉峰
      2007 <誰是「人間國寶」?—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的傳承人認定制度>,《藝術評論》6:41-43。
    劉錫誠
      2006 <傳承與傳承人論>,《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5:24-36。
    劉芝鳯
      2009 <中國黎平侗族自然環境與民俗地理生存方式考察-貴州黎平黃崗侗寨個案分析>,《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5:32-36。
    蔡 葒
      2004 <侗錦藝術特色初探>,《廣西民族研究》76(2):77-81。
    潘雪梅
      2012 <論南方絲綢之路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與創新>,《美術教育研究》8:68-70。
    蕭 放
      2008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定與保護方式的思考>,《文化遺產》1:127-132。
    鐘賢巍
      2007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發展產業旅遊>,《經濟縱橫》9:127-132。
    盧德生、馮玉梓
      2010 <民族文化傳承與教師的文化自覺>,《教育探索》11:101-103。
    薛步青
      1982 <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新美術》2:80-83。
    戴裔煊
      1948 <僚族研究>,《民族學研究集刊》6:56-58。
    羅康隆
      2005 <論文化適應>,《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7-73。
    顧 軍
      2005 <法國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理論與實踐>,《江西社會科學》3:136-142。
    權小勇
    2008<論侗族精神中的生態價值>,《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S1:1-3。
    蘇東海
      2001 <國際生態博物館運動述略及中國的實踐>,《中國博物館》2001(2):2-7。
    Milton M. Gordon,馬戎(編)
      1997 <同化的性質>,收入《西方民族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頁91-112。
    Eric Cohen,楊慧、陳志明、張展鴻(主編)
      2001 <Ethnic Tourism in Southeast Asia(東南亞的民族文化旅遊)>,《旅遊、人類學與中國社會》。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Edward M Bruner,楊慧、陳志明、張展鴻(主編)
      2001 <Ethnic Tourism:on Coroup,Three Contexts(民族文化旅遊.同一族群,三種場景)>,《旅遊、人類學與中國社會》。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M`Hammed Mellouki、Clermont Gauthier,宋瑩(譯)
      2006 <教師是知識份子:文化的傳承者、闡釋者和批評者>,《清華大學教育研究》4:14-22。


    四、英文文獻
    Boissevain, J.
      1979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a dependent island: Gozo,Malta.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6, 76-90. 
    Benhamou, Franoise
      2003 Heritage,in Ruth Towse,ed.,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aves, R. E.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2-8, 178-200.
    Cohen, Eric
      1979 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tourism.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7, 18-35.
      1988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371-386.
    Crick, Malcom
      1989 Represen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un, Sex, Sights, Savings and Servil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8: 307–44
    Crossland, P. 、 Smith, F. I.
      2002 Value Creation in Fine Arts: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Inverse Demand and Information Cascad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23, pp.417-434.
    Devenow, A. 、 Welch, I.
      1996 Rational Herding in Financial Economic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40, pp.603-615.
    E.J.W. Barber
      1991 Prehistoric Textil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sther N. Goody
      1982 From Craft to Industry , the Ethnography of Proto-Industrial Cloth Produc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enwood, D.
      1977 「Culture by the Poun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al Commodification.「 pp. 171-186 in Hosts and Guests, edited by V. Smith.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ordon, B.
      1986 The souvenir: Messenger of the extraordinary.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20(3): 135–146.
    Graburn, N.
      1977 Tourism: The sacred journey. in Host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edited by V. Smith.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pf Pennsylvania Press. pp. 21-36
    Ho, Zhao-hua.ho(何兆華)
      2011 Gifts to Dye for: Cloth and Person Among Shidong Miao in Guizhou Province= 染之成禮:貴州施洞苗族的布與人(博論)清華大學。
    Homans, G..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ess Pourret
      2002 The Yao, the Mien and Mun Yao in China, Vietnam, Laos and Thailand, Bangkok: River Books Co., Ltd.
    Lee, K. P.
      2004 Design methods for a cross-cultural collaborative design project. In J. Redmond, D. Durling, & A. de Bono (Eds.), Proceedings of Design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Futureground (Paper No.135),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Leong, D.、Clark, H.
      2003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 A dialogue. Design Issues, 19(3):48-58.
    Littrell, M. A., Baizerman S., Kran R., Gahring S., Nierneyer S., Reilly R., and J. Stout,
      1994 Souvenirs and tourism styl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3(1): 3-11.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1 Twurism as an Anthropological Subject. Current Anthropology.
    McKean, P.
      1989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ourism: Economic dualism and cultural involution in Bali. In V. Smith (Ed.),Hosts and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Tourism, (pp. 119-138).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Mina Roces and Louise Edwards
      2009 The Politics of Dress in Asia and the Americas, Brighton: Sussex Academic Press.
    Moalosi, R.、Popovic, V.、Hudson A.
      2004 Sociocultural factors that impact upon human-centered design in Botswana. In J. Redmond, D. Durling, & A. de Bono (Eds.), Proceedings of Design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Futureground (Paper No.716),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Nicholas Tapp and Don Cohn
      2003 The Tribal Peoples of Southwest China, Bangkok: White Lotus Co. Ltd.
    Peter Corrigan
      2008 The Dressed Society, Clothing, the Body and Some Meanings of the worl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Robert J. Sternberg
      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al of creativity: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ck, M., Kaiser, S., Barry, M., Brummett, D, Freeman, C. and A. Peters
      1986.  The Imported Export Market: An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Visitors` Gift and Personal Purchase. in Developments in Marketing Science, edited by N. K. Malhotra and J. M. Hawes. Greenvale NY: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pp.120-124
    Ruth Barnes and Joanne Eicher
      1997 Dress and Gender:, Making and meaning in cultural contexts, New York: Berg Publishers.
    Smith Valene
      1977 1989. Host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Press.  
    Vallee, P.
      1987 Authenticity as a Factor in Segmenting the Canadian Travel Market.Unpublished M. A. thesis, Waterloo, Ont., University of Waterloo.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952595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95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50101.pdf6986KbAdobe PDF2169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