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861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663107      線上人數 : 3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861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8612


    題名: 清朝治理澳門研究
    The governance of Macao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 歐陽家明
    貢獻者: 廖敏淑
    李毓中

    歐陽家明
    關鍵詞: 清朝
    中葡關係
    澳門治理
    司法審理
    互市制度
    the Qing dynasty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of Macao
    the judicial proceeding
    trading system
    日期: 2016
    上傳時間: 2016-07-01 15:11:40 (UTC+8)
    摘要: 嘉靖三十二(1553)年,葡萄牙人賄賂廣東官員,以「水溼貢物」為由遷入澳門,自此澳門成為葡萄牙人在華的聚居地,而明、清兩朝皆對澳內葡人實行治理。然而,光緒十三(1887)年清朝確立葡國永居管理澳門的地位,由此澳門成為了葡國的殖民地,在以後一百多年時間,澳門相關糾紛都是構成中葡交涉的重要部分,直到1999年葡國正式將澳門主權歸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才重新治理澳門。
    澳門擁有複雜的歷史背景,加上,礙於時代氛圍影響,學界一般認為明、清兩朝視澳門為涉外問題,繼之將澳門史、中葡關係史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在這種「後見之明」的史觀之下,又利用錯誤的「朝貢體系」論的各種觀點來詮釋中葡關係史與澳門史,以致既有明、清澳門史研究無法體現中國各個時期治理澳門的意義,而且,既有的中葡關係史、澳門史論述皆存在諸多與史實矛盾之處,特別是在清代的部分。現今學界已出現全面推翻「朝貢體系」論的研究,有見及此,本研究利用「同時代史觀」,試圖站在清朝的立場,重新理解中葡關係與澳門問題。
    本研究除了緒論與結論外,共分三章。首先從清朝對外多元關係當中,重新審視中葡關係,得知清代中葡關係非「朝貢體系」論所指的「天朝VS朝貢國」的不平等關係,而清朝只不過視葡國為遠在海外的小國,兩國不存在正式國交關係,由於清朝視澳門為非「涉外」事務,而是「內政」問題,因此不會將澳門問題放在中葡關係討論。在釐清中葡關係與澳門治理性質後,本文第二、三章分別從中國的視角,重新詮釋明、清澳內葡人的司法治理、互市制度。
    通過以上三章,不僅能看到本文重建了有別於既有澳門史所呈現的歷史面貌,解決了既有澳門史論述的謬誤與矛盾,也明確區分了出明、清兩朝治理澳門不同的意涵。
    Since the 32nd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jing of the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Portuguese people had bribed the officials of Guangdong, China, and had entered Macao by saying that “their goods had got wet.” Macao since then had become a Portuguese settlement in China, and the Portuguese in Macao had been govern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However, in the 13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Guangxu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ognized that the rights of Portuguese that enable them to permanently live and manage Macao. As such, Macao became a colony of Portugal. During the following one hundred years, Macao had been treated as a part of the diplomacy between China and Portuguese. Until 1999, the Portuguese government returned Macao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Macao has therefore been gover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gain.
    Macao owns a complicat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addition, due to the social context, the academic circle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issues in Macao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had been treated as issues of diplomacy, and researchers usually mix up the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history of Macao and history of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Such historical outlook of “hindsight” and the incorrect views of the study of “the Tribute System” have led to the incapability of the study of Macao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in presen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overnance of Macao in various periods of time. Moreover, the existing study of history of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and of history of Macao contradicts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provided, especially in the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Currently, the study of “the Tribute System” has been proved erroneou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us this essay, with the “synchronized historical outlook,” aims at re-exploring the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ssues of Macao i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Qing dynast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is thesis has three chapters in total.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reviews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rious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alizes that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had not been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as “Mandate heaven VS tribute states” stated in the study of the “Tribute System”. Furthermor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treated Portugal as a small country overseas, and the two countries had not had official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Since the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viewed the issues of Macao as domestic issues rather than those of diplomacy, the issues of Macao had not been brought up in the discussion of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Clarifying China-Portugal relationship and the nature of the governance of Macao,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s respectively, from a perspective of China’s domestic governance, re-present the justice and trading system of the Portuguese people in Macao during the periods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three chapters, this thesis does not only reconstruct the history presented by the history of Macao and solve the existing fallacies and conflicts, but also clearly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t significance of the governance of Macao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參考文獻: 一、 史料檔案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明﹞周元暐,《涇林續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俞大猷撰,《正氣堂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

    ﹝明﹞胡廣等修,《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史,1962年。

    ﹝明﹞高汝栻撰,《皇明續紀三朝法傳全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

    ﹝明﹞郭尚賓,《郭給諫疏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郭棐,(萬曆)《廣東通志》,臺南縣:莊嚴文化,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年刻本影印,1996年。

    ﹝清﹞《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臺北市 : 臺灣商務,1983年。

    ﹝清﹞田曜明修,陳澧纂《重修香山縣志》,臺北:學生書局,新修方志叢刊景印光緒五年刊本,1985年。

    ﹝清﹞申良翰纂修,(康熙)《香山縣志》,澳門:澳門大學,1999年。

    ﹝清﹞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西阪草堂本,2010年。

    ﹝清﹞印光任、張汝霖原著,趙春晨校注,《澳門記略校注》,澳門: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

    ﹝清﹞李士楨,《撫粵政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清﹞阮元修;陳昌齊等纂,(光緒)《廣東通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官修,《清文獻通考》,合肥:黃山書社,2008。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祝准等編,《新修香山縣志》,臺北市:臺灣學生出版社,據道光七年丁本影印,1968年。

    ﹝清﹞崑岡等撰,(光緒)《欽定清會典事例》,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武英殿本,共二十八冊,1997年。

    ﹝清﹞梁廷枏,《粵海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清高宗敕撰(官修),《清通典》,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暴煜修,李卓揆纂,(乾隆)《香山縣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仁宗睿(嘉慶)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宣宗成(道光)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清﹞覺羅勒德洪等奉勒撰,《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澳門基金會、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合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巴哲格,〈巴哲格大使敬呈唐‧若澤一世國王報告1752年出使京廷記〉,轉自金國平著,《中葡關係史地考證》,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年,頁212。

    王禹編,《澳門問題重要文獻彙編》澳門:濠江法律出版社,2010年。

    王鐵崖編,〈和好通商條約〉,《中外舊約章彙編》第一冊,北京:三聯出版社,1962年。

    弗郎西斯科‧皮門特爾,〈葡萄牙國王遺中華及韃靼皇帝特使瑪納撤爾達聶使京廷簡記〉,載金國平著,《中葡關係史地考證》,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年,頁167。

    張海鵬編,《中葡關係史料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莫世祥、虞和平、陳奕平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各匯編》,澳門:澳門基金會,1998年。

    麥德樂,〈葡萄牙國王唐‧若奧五世遣中華及韃靼雍正皇帝特使出使簡記〉,轉自金國平著,《中葡關係史地考證》,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年,頁207。

    斯當東(Sir George Staunton)著,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北京:商務印書局,1963,頁524。

    湯開建、吳志良主編,《《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澳門基金會,2002年。

    劉芳編,《葡萄牙東波塔檔案館藏清代中文檔案匯編》,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年。

    澳門基金會等編,《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清代部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韓琦、吳旻校注,《熙朝定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

    二、 專書

    John King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王巨新、王欣著,《明清澳門涉外法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何志輝,《明清澳門的司法變遷》,澳門:澳門學者同盟,2009年。

    吳志良,《生存之道─論澳門政治制度與政治發展》,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出版社,1998年。

    吳志良,《澳門政治制度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吳志良,《澳門政治發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澳門編年史》第2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李金明,《明代海外貿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慶新,《明代海外貿易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施白蒂著,小雨譯,《澳門編年史》,澳門:澳門基金會,1995年。

    韋慶遠,《澳門史論稿》,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夏秀瑞、孫玉琴編著,《中國對外貿易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澳門:澳門基金會,2000年。

    袁桂秀、元邦建,《澳門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1988年。

    張天澤著、錢江譯,《中葡早期澳門通商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出版,1988年。

    陳曉彬,《澳門今昔》,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9年。

    費成康,《澳門:葡萄牙人逐步佔領的歷史回顧》,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費成康,《澳門四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黃啟臣,《澳門通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黃慶華,《中葡關係史(1513-1999)》,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黃鴻釗,《澳門史綱要》,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黃鴻釗,《澳門同知與近代澳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允中,《「一國兩制」:實踐在澳門》, 澳門: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 2002年。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廖敏淑,《清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劉景蓮,《明清澳門涉外案件審判制度研究(1553-1848)》,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戴裔煊、鍾國豪著,《澳門歷史綱要》,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年。

    譚志強,《澳門主權問題始末》,臺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

    三、 期刊與專書論文

    譚世寶,〈略論明末與清末的外交政策成敗得失─以澳門問題為中心〉,載譚世寶著,《澳門歷史文化探真》,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226-245。

    《澳門地租始納年代及其意義》, 載金國平,《中葡關係史地考證》。

    John E. Wills, Embassies and illusions: Dutch and Portuguese envoys to K’ang-hsi, 1666-1687, p.30

    John King Fairbank and S. Y. Teng(鄧嗣禹),“On the Chi’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 No.2(1941), Cambridge, Mass.: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pp.135-246.

    John King Fairbank, “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No. 2,(1942) New York: The Far Eastern Association, pp.129-149.

    王巨新,〈廣州體制與澳門模式差別性研究〉,《澳門研究》,第44期(澳門,2008年2月),頁127-133。

    何永靖,〈澳門議事亭〉,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184-1205。

    吳志良,〈明代澳門政治社會〉,收入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第1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頁79-124。

    吳志良,〈從政治發展看澳門歷史分期〉,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31-43。

    吳志良、金國平,〈再論「番坊」與「雙重效忠」〉,收入《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85-112。

    李慶新,〈明代海道副使及其職能演變〉,收入陳春聲、陳東有主編,《楊國禎教授治史五十年紀念文集》,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杜婉言,〈清代香山縣對澳門的管治〉,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234-1251。

    邱樹森,〈唐宋蕃坊與明清澳門比較研究〉收入《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117-1132。

    金國平,〈澳門地租始納年代及其意義〉,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151-1132。

    侯傑高、冬琴,《經元善避難澳門與晚清政治考辨》,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477-1459。

    胡恒,〈廳制起源及其在清代的演變〉,載《文史》第2期,(北京:2013),頁253-287。

    范邦瑾,〈唐朝蕃坊考略〉,《歷史研究》,第4期(北京,1990),頁149-1504。

    婁勝華〈混合、多元與自治:早期澳門行政〉,收入吳志良、金國平、湯開建主編,《澳門史新編》第1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08,頁125-160。

    張坤,〈清代行商與澳門葡商貿易關係探析〉,《澳門研究》,第60期(澳門,2011年),頁157-164。

    張坤,〈清代澳門額制度的完善與演變〉,《中國邊彊史地研究》20卷第4期(北京,2010年),頁102-111。

    章文欽:《清代廣州十三行與澳門》,載《廣州十三行滄桑》(廣東: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2年),頁60-82。

    陳文源,〈清中期澳門貿易額船問題〉,載《中國經濟史研究》第4期(北京,2003年),頁111-120。

    陳國棟,〈康熙小臣養心殿總監造趙昌生平小考〉,收入馮明珠主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頁269-310。

    彭澤益,〈清代廣東洋行制度的起源〉,《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1957年),頁9-10。

    湯開建,〈明代管理澳門仿唐宋「蕃坊」制度考辨〉,收入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203-222。

    湯開建,〈明朝在澳門設立的有關職官考證〉,收入湯開建,《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174-202。

    費正清,〈中國的世界秩序:一種初步的構想〉,收入費正清編著、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1-13。

    黃文寬,〈關於澳門史的考訂〉,收入黃啟臣、鄧頌開編著,《中外學者論澳門歷史》,澳門:澳門基金會,1999,頁98-137。

    黃啟臣,〈澳門主權問題始末〉,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993-1008。

    黃鴻釗,〈早期中國政府對澳門的管治與澳門同知的設立〉,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206-1233。

    廖敏淑,〈從唐朝對外商的管理看華夷名分秩序〉,收入許倬雲、張廣達主編,《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頁109-137。

    劉序楓,〈清政府對出洋船隻的管理政策(1684-1842)〉,收入劉序楓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九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331-376。

    劉景蓮,〈吏役與澳門〉,收入吳志良、李發欽、何志輝主編,《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252-1267。

    韓琦,《瀛州聖闕關山重──1709年教皇信滯留澳門始末》,收入《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歷史卷》上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526-540。

    四、 學位論文

    何順標,〈晚清澳門華人入葡籍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梁學文,〈清代澳門海關(1800-1911)-以貿易為中心之探討〉,臺中: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趙帝凱,〈清朝中國對華外人司法態度─兼論領事裁判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論文,2015年。

    五、 網際網絡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政務新聞,2015年4月3日,〈http://www.hmo.gov.cn/Contents/Channel_341/2015/0403/31875/content_31875.htm〉(2016年6月1日引用)。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央廣網新聞,2014年12月,
    〈http://news.cnr.cn/special/macau/jzdl/zy/20141220/t20141220_517165335.shtml〉 (2016年6月1日引用)。

    〈眾志成城,戮力同心,全力以赴保暢通————拱北站驗放量突破一億人次〉,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要聞,2015年11月1日,〈http://www.zhbj.gov.cn/index.php?do=bjxwlist&ac=info&cid=3807〉(2016年1月16日引用)。

    《〈安排〉關於內地在廣東與澳門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澳門經濟局,〈https://www.economia.gov.mo/zh_TW/web/public/pg_cepa_acblcs?_refresh=true〉 (2016年1月16日引用)。

    《〈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澳門經濟局,〈https://www.economia.gov.mo/zh_TW/web/public/pg_cepa_cepa_acs?_refresh=true〉 (2016年1月16日引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印務局,〈http://bo.io.gov.mo/bo/i/1999/leibasica/index_cn.asp〉(2016年1月16日引用)。

    《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澳門經濟局,〈https://www.economia.gov.mo/zh_TW/web/public/pg_cepa_cepa_i?_refresh=true‧〉 (2016年1月16日引用)。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215302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302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