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62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0986271      線上人數 : 8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621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213


    題名: 荒野掀春風-五○年代《野風》雜誌創刊的故事
    作者: 施君蘭
    貢獻者: 林元輝
    施君蘭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6-05-10 18:48:57 (UTC+8)
    摘要:   本文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以專題報導書寫五○年代《野風》雜誌的故事。以「說故事」的方式,透過真實人物,帶讀者進入以往研究未曾探索到的人情趣味,以擴大讀者對《野風》雜誌的了解及接受。
      第二部份,重文獻探討。探討學術論文與新聞報導的異同,從各種專業要求一一比對,賦予新聞專題 (即本文)正當性。在新聞與學術、理論與實務間,畫出共同光譜,說明一篇符合標準的新聞報導,價值與效果與一般研究論文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此外,因應本文題性,闡述新聞、歷史與文學的關係,說明三者間的相互為用之處。
      第三部份,重研究方法。導入新聞編採理論,並詳論本專題進行流程。擷取與本文相關的採訪實務理論,帶入個案,兩相對照,印證「所有的選擇、動作與步驟,都有理論基礎,而非理所當然」。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依注音順)
    彭家發(1989):《非虛構寫作疏釋》。台北:商務書局。
    ───(1988):《新聞文學點‧線‧面》。台北:業強出版社。
    ───(1986):《特寫寫作》。台北:商務書局。
    彭瑞金(1994):《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出版部。
    彭歌〔姚朋〕(1969):《新聞文學》。台北:仙人掌書店。
    方秉(1951年1月4日):〈評「野風」〉。《公論報》副刊。
    段家鋒等(編;1983):《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老農(1939年12月18日):〈「野風」的評價〉。《中央日報》副刊。
    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
    李敏勇(1994):《戰後台灣文學的反思》。自立晚報出版部。
    李麗玲(1995):〈創造新文藝、發掘新作家─初探五○年代初期的《野風》〉。《文學台灣》14期,頁182-90。
    李瑞騰(編;1987):《抗戰文學概說》。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福岳(1996):〈閱聽人地理學─以「民族誌法」進行閱聽人研究之緣起與發展〉。《新聞學研究》52期,頁167-86。
    林積萍(1996):〈「現代文學」研究─文學雜誌的向量新探索〉。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惠(1998):〈野風文藝雜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丁(1952):〈我看野風〉。《新文藝月刊》1卷2期,頁39。
    聯合報副刊(1980年5月4日):〈五十年代文學座談會〉,頁八。
    劉登翰、莊明宣(編;1991):〈文學的極端政治化和非政治化傾向對它的離棄〉。《台灣文學史》下卷第四編第二章,頁27。
    劉心皇(編;1981):《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
    古繼堂(1992):《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洪銘水(1999):《台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台北:文津出版社。
    胡昌智(1988):《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胡殷(1979):《新聞文學與寫作》。香港:明德文化出版社。
    江寶釵等(編;1996):《台灣的文學與環境》。台北:麗文文化出版公司。
    季薇(1980):《新聞‧文學》。台北:水芙蓉書局。
    晶瑩(1952):〈中學生談野風〉。《新文藝月刊》1卷4期,頁44。
    漆敬堯(1990):《「新聞特寫」與「分析新聞」稿件》。台北:正中書局。
    薛茂松(1986):〈台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展─一九四九~一九八六〉。《文訊月刊》27期,頁49。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編;1975):《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
    朱西甯(1952):〈也談野風〉。《新文藝》1卷4期,頁44。
    張寶琴等(編;1995):《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聯合文學出版部。
    張拓蕪(1983):〈學步記瑣─野風時代〉。《現代詩》3期,頁97。
    趙滋蕃(1988):《文學原理》。台北:東大出版社。
    鄭貞銘(1997):《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程之行(1983):《新聞寫作》。台北:商務書局。
    陳思和(1990):《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
    陳善捷(1983):《圖書館資源:如何研究與撰寫論文》。台北:華泰出版社。
    臧國仁(1994):〈記者如何問問題?〉。《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45-72。台北:政大新聞所。
    蔡芳玲(1996):〈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楚瑜(1980):《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三民書局。
    宋蜀華等(編;1998):《民族學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蘇雪林等(1987):《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
    姚朋等(1987):《文學與社會》。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野風出版社(1950-1965):《野風綜合文藝半月刊》。1至192期。
    葉石濤(1993):《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出版社。
    楊碧川(1996):《台灣現代史年表》。台北:一橋出版社。
    楊素芬(2001):《臺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縣:稻田出版社。
    楊義等(1995):《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台北:業強出版社。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台北:天下報導。
    顏元叔(1978):《社會寫實文學及其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應平書(1987年10月5日):〈師範豪情依舊〉。《中華日報》,頁八。
    應鳳凰(編;1985):《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84):〈懷念奠基者─掀起「野風」的師範〉。《文藝月刊》176期,頁11。
    王錦堂(編;1992):《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台北:東華出版社。
    魏誠(1984):〈民國四十、五十年代台灣政論雜誌的發展─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鏞(1971):《社會科學的性質與發展趨勢》。台北:商務印書館。
    余光中(1979):〈台灣地區二十年中國文學的發展〉。收香港中國筆會文選委員會(編):《二十年來的中國文學》。頁25-35。香港:東南印務出版社。
    尉天聰(198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
    外文資料(按字母順)
    Allen, S. L.(1994 ed.)Media Anthropology: Informing Global Citizens. Westport, Conn.: Bergin & Garvey.
    Babbie, E.(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李美華等譯。台北:時英出版社。
    Blundell, W. E.(1988) 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Based 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Guid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Brooks, B. S. et al.(1995)《當代新聞採訪寫作》。李利國、黃淑敏譯。台北:周知文化出版社。
    Collinwood, R. G.(1981)《歷史的理念》。黃宣範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Cooper, H. M.(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高美英譯。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Duffy, T. G.(1969) Let’s Write A Feature. Columbia, Mo.: LBP.
    Escarpit, R.(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Killenberg, G. M. & Anderson, R.(1992)《報導之前:新聞工作者採訪與傳播的技巧》。李子新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唐維敏譯。台北:五南書局。
    牧內節男(1989)《新聞記者的風範與信念》。林書揚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89451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7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3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