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026
|
Title: | 台灣平版印刷產業經營模式及競爭優勢之研究 A Study of Management Model and Competition Advantage of Taiwan`s Offset Printing Industry |
Authors: | 張中一 |
Contributors: | 吳思華 張中一 |
Date: | 2002 |
Issue Date: | 2016-05-10 16:18:53 (UTC+8) |
Abstract: | 印刷工業為現代社會的重要文明支柱。我國歷來均非常重視其發展,把它作為精神和物質文明的建設重點。
隨著資訊傳播科技的發達,印刷產業所扮演的角色已產生改變,台灣的印刷產業不能再像過去的定位一樣,只以滿足內銷的市場為目標,而應以國外的印刷市場較具競爭力之國家作為標竿,如鄰近的香港、新加坡,學習其發展優勢之所在,進而增進台灣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平版印刷產業的經營模式現況、目前亟待克服的問題、產業發展機會、我國印刷業者在未來投資、經營規劃及增加產業競爭優勢等內容。從這些研究所得的結果,歸納出對於台灣平版印刷經營環境的解析,目的在於能對這產業有所助益,而提昇整個產業整體的層次。
最後依據此分析結果,提出對我國印刷產業可行之發展方式及建言,期望對我國印刷產業的永續發展盡棉薄之力。 Print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ivilization pillar of the modern society. Over the years, this countr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its progress and takes it as a reconstruction key point for spirit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the mass medium, the performance of a role of the printing industry is being changed. The position of Taiwan`s printing industry cannot be as usual. We should take foreign printers, which are much competitive on the marketplace as our surveyor`s pole. Taking our near neighbor of Hong Kong, Singapore for instance, we should learn their progressive superiority, and then promote Taiwan`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in studying management model and competition advantage, its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dustry expanding chances, further investment of the industry, management scale, and raising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aiwan`s offset printing industry, etc. The result got from this research shall come to a conclusion for analyzing the offset printing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ts purpose is to give some aids to the industry and then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whole indust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analysis brings up useful progressive way and proposition. Expecting perpetual development to our printing industry with my endeavors. 誌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錄-----IV
圖次-----VI
表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5
第四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台灣平版印刷產業發展及現-----10
第二節 台灣平版印刷產業技術發展與現況-----29
第三節 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印刷產業環境概況-----41
第四節 經營策略-----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66
第一節 研究限制-----67
第二節 研究程序與研究架構-----68
第三節 資料蒐集-----71
第四節 資料分析步驟-----74
第四章 資料蒐集與分析-----76
第一節 訪談資料統計-----77
第二節 平版印刷產業九種策略本質分析-----79
第三節 受訪廠商的困難點與因應之道-----96
第四節 經營模式與競爭優勢-----100
第五節 平版印刷產業分析─SWOT分析-----104
第六節 經營構面的探討-----108
第五章 研究發現-----113
第一節 經營模式、競爭優勢的相關性探討-----114
第二節 對策研擬-----1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2
第二節 建議-----124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26
參考文獻-----127
附件一-----137
附件二-----138
圖次
圖1-1 印刷作業流程-----6
圖2-1 印刷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圖-----53
圖2-2 策略構面與策略本質關聯示意圖-----59
圖2-3 策略類型與策略本質關聯示意圖-----59
圖3-1 本研究流程-----69
圖3-2 本研究架構-----70
圖3-3 問卷問題架構基準-----75
圖4-1 受訪廠商作業型態分布圖-----78
圖4-2 受訪廠商資本額分布圖-----78
表次
表2-1 歷年印刷產業現況-----11
表2-2 公司概況表-----12
表2-3 公司廠房面積概況表-----12
表2-4 員工教育程度分析-----13
表2-5 工廠型態概況表-----13
表2-6 IS0認證概況表-----14
表2-7 印前製版設備概況表-----14
表2-8 印前作業人員概況表-----15
表2-9 印前技術士概況表-----15
表2-10 印前作業型態概況表-----15
表2-11 印前環保作業概況表-----15
表2-12 印刷生產設備概況表-----16
表2-13 印刷作業人員概況表-----16
表2-14 印刷生產技術士概況表-----16
表2-15 印刷生產作業型態概況表-----16
表2-16 印刷生產環保作業概況表-----17
表2-17 印刷生產型態概況表-----17
表2-18 裝訂加工設備概況表-----17
表2-19 裝訂加工作業人員概況表-----18
表2-20 裝訂加工技術士概況表-----18
表2-21 裝訂加工作業型態概況表-----18
表2-22 裝訂加工環保作業概況表-----18
表2-23 特殊印刷設備概況表-----19
表2-24 特殊印刷作業人員概況表-----19
表2-25 特殊印刷技術士概況表-----20
表2-26 特殊印刷作業型態概況表-----20
表2-27 特殊印刷環保作業概況表-----20
表2-28 電腦報表設備概況表-----20
表2-29 電腦報表作業人員概況表-----21
表2-30 電腦報表作業型態概況表-----21
表2-31 電腦報表環保作業概況表-----22
表2-32 印刷方式與產品種類-----48
表2-33 功能與產品種類-----48
表2-34 技術提供廠商-----49
表2-35 原料供應商-----49
表2-36 機械製造廠商-----50
表2-37 「策略構面─策略類型」對照表-----58
表2-38 策略的本質-----58
表2-39 個人電腦產業關鍵成功因素-----64
表4-1 受訪廠商經營模式分布表-----77
表4-2 受訪廠商作業型態分布表-----77
表4-3 受訪廠商資本額分布表-----78
表4-4 印刷產業的成本結構-----88
表4-5 平版印刷整體環境困難點及因應之道-----96
表4-6 經營模式與工廠型態對照表-----100
表4-7 獨資公司SWOT分析表-----104
表4-8 合夥SWOT分析表-----105
表4-9 代工SWOT分析表-----115
表4-10 上市上櫃公司SWOT分析表-----106
表4-11 企業附屬印刷廠SWOT分析表-----106
表4-12 技術專利SWOT分析表-----107
表4-13 獨資公司策略類型與構面-----109
表4-14 合夥公司策略類型與構面-----110
表4-15 代工模式策略類型與構面-----110
表4-16 上市上櫃公司策略類型與構面-----111
表4-17 企業附屬印刷廠策略類型與構面-----111
表4-18 技術專利策略類型與構面-----112
表5-1 A類型廠商的策略構面分析表-----118
表5-2 B類型廠商的策略構面分析表-----119 |
Reference: | 中文部份
1.ISO9000與ISO14000兩者對印刷產業的影響與國內現況(民82)。印刷傳播管理學報。
2.九十年(2001)會員廠商產業調查分析報告。台北: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
3.上光加工檢測規範與作業程序書(付梓中b)。三重: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4.中華民國印刷年鑑
5.王秉鈞譯(民84)。管理學。台北:華泰。
6.方至民(民90)。企業競爭優勢。台北:前程企業。
7.印刷科技專案計畫之推行。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50週年紀念特刊,頁100-103。
8.印藝學會月刊。
9.印刷產業技術發展策略(民87,10月)。特定生產業技術發展策略規劃報告。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10.台灣FLEXO印刷技術研討會(民87)。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11.印刷工業(民88)。製造業發展策略與措施。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12.司徒達賢(民86)。策略管理(二版)。台北:遠流。
13.司徒達賢(民90)。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14.石賜亮(民89)。台灣傳統集團企業多角化與國際化成長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曲良權(民81)。台灣製鹽總廠策略變遷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朱長智(民82)。探討兩岸產業策略合作之可行性分析。印刷傳播管理學報。
17.吳思華(民77)。產業政策與企業政策。中華經濟企業研究所。18.吳思華(民87)。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
19.吳青松(民83年)。公平交易法規範下策略聯盟之經濟效益評估,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20.吳松訓(民85)。印刷業融資問題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頁43-54。
21.吳青松。本國產業策略聯盟結構與績效之評估,1991年產業科技研究發展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22.吳克(民國90年3月)。策略聯盟的形成與夥伴選擇。金屬工業,第35卷2期,頁138-143。
23.李淩霄(民78)。裝訂。台北:中華學術院印刷工業研究所、中國印刷學會。
24.何啟發(民81)。印刷加工與裝訂。台北:正元圖書有限公司。
25.希永明(民88)。電子商務時代談管理,管理雜誌。302期。頁86-91。
26.李妙福(民89)。國內企業電子化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7.李宜軒(民89)。企業創新策略、經營績效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製造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28.李興才、魏尚敬(民89)。新台灣印刷工業。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
29.宋長嘉(民83)。亞太營運中心之媒體中心對印刷業帶來的影響評估。印刷傳播管理年報。
30.邱柏松(民國85年11月)。國際策略聯盟—在國內的現況與績效,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三期。頁14-21。
31.林隆儀(民79)。策略聯盟-創造新競爭優勢,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五卷第4期。民國89年3月。
32.林宛貞(民87)。台灣本土企業成長策略之關鍵因素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林茜如(民88)。台灣媒體專業服務公司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4.林大景(民89)。公營事業因應民營化政策進行多角化經營之規劃參考模式的初期先導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碩士論文。
35.易少華(民88)。精裝的奧妙。印刷與設計雜誌。143期,頁28-31。
36.胡宏亮(民80)。西洋文字.書籍與複製術的演進。印刷人,84期。頁125-135。
37.胡宏亮(製作人,民90,11月8日)。台灣區印刷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廠商產業調查表。
38.洪明洲(民86)。管理-個案.理論.辨證。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9.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與展望。台灣區印刷工業業公會50週年紀念特刊,頁86-91。
40.高秀美譯(民91)。Paul Timmers原著。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台北:漢智電子商務出版社。
41.涂師孔編譯(民89,七月)。森口八郎原著。開拓中小企業的活路—企業轉型成功實例。華泰事業文化公司。
42.陳國烈(民74)。拼版(二版)。台北:中華學術院印刷工業研究所、中國印刷學會。
43.陳政雄(民74)。黑白照相(二版)。台北:中華學術院印刷工業研究所、中國印刷學會。
44.陳政雄(民79,10月)。中國大陸印刷業概況。印刷人雜誌,78期,頁66。
45.陳長青譯(民85)。Cliff Bowman原著。策略管理。台北:桂冠圖書。
46.陳志明。外在環境因素變遷對印刷製版業經營策略選擇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論文。頁19-21。
47.郭曉霙(民82)。台灣地區印刷業證照制度之探討。印刷傳播管理年報。
48.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民87)。中華印刷通史。台北: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
49.張中一(民88)。從動態環境看印刷經營策略。1999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201-220。
50.張中一(民89)。我國印刷產業競爭力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科技政策與競爭力期末報告。
51.張中一(民91年1月)。加入WTO對於印刷產業的影響與因應。印刷新訊,第40期,頁3。
52.張志育(民90)。管理學:新觀念、本土化、世界觀。台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53.張葉印刷機產業競爭的條件(取自日本印刷界雜誌2202.4)(民91,7月5日)。連續報導,第141期。
54.黃文鳳(民90)。台灣地區中式白酒供應商之經營策略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碩士論文。
55.黃營彬(民91)。e科技e契機e典範e策略演講內容。
56.游桂蘭(民84)。電腦化印前從業人員知識與技術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頁1-7。
57.葉裕彬、余鴻建、劉吉良、須漢興(1997,6月)。香港印刷業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
58.葉重新(民90)。教育研究法(初版一刷)。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59.楊慧貞(民83)。提昇印刷品質之研究─印刷成品品質市場區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
60.楊震寰(民89)。企業網路e化程度對組織文化及組織效能的影響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1.裝訂加工(精裝)檢測規範與作業程序書(付梓中a)。三重: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62.榮泰生(民9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63.鄭文正(民83)。台北地區印刷業實施教育訓練與職業前程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頁23-25。
64.鄭宗政(民89)。台灣針織染整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65.劉菊梅(民89,3月)。企業全球策略聯盟的管理與評估。經濟情勢暨評論,第六卷第一期,頁114-126。
66.蔡明岡(民90)。我國砷化鎵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磊晶廠商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7.鍾倫納(民82)。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灣商務。頁173-182,。
68.鍾達雄、趙仁辰。運用技術引進機制,強化競爭契機。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2002年年會(會員大會)暨強化競爭契機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
69.謝文欽(民83)。在泰山職訓中心增設印刷類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
70.謝龍發、林晉寬(民84)。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策略聯盟之管理機制。明志工專學報。第二十七期。民國84年5月。頁131-143。
71.蕭平(民89)。台灣製閥事業經營策略研究--以A公司為研究個案。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2.魏志剛(1994,4月)。中國印刷業的發展格局。中國印刷業大全。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73.顏振標(民90)。我國傳統業因應變局之經營策略研究-以台南縣食品製造業因應2週84工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論文。
74.韓豐年、陳其陽(民91)。印刷產業生態與群聚現象之研究。2002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台北: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75.羅福林、李興才(民80)。印刷工業概論(六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76.羅福林、李興才譯(民84),Franklin Foling Lo原著。General Principles of Printing Industry。印刷工業研究所。
77.蘇丁水(民81)。台灣印刷外銷困難因素及促進外銷成長之策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頁44-49,頁64-67。
78.蘇艷文(民85)。創新矩陣策略分析模式之研究—以宏碁電腦公司為 個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份
1. Ansoff, H.I.(1965). Corporate Strategy .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2. Ansoff, H.I. & E. J. McDonnell(1990). Impleme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 UK:Prentice Hall.
3. Barney, Jay B(1986, Oct.). Typ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of Strategy :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11 No.4, pp. 791-800.
4. Badaracco, J. L.(1991). The Knowledge Link:How Firms Compete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5. Barason , J.(1990). 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Why, What, Where and How. Multinational Business. No.2. pp.54-61.
6. Chandler, A. D. Jr.(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 M. I. T. Press.
7. Charles W.L. Hill.Graeth R. Jones(1998).Strategic Management:an integrated appoach.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8. Chatterjee S.(1998).Delivering Desired Outcomes Efficiently: The Creative Key To Competitiv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40 No. 2, pp. 78-95.
9. Devlin, G. and Bleackley, M.(1988). Strategic Alliances Guidelines for Succes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 21, No.5. pp.18-23.
10. Daft, Richard L . (2001).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seventh edition, pp17-20.
11. Deise M. V., C. Nowikow, P. King and A. Wright(2000). Executive’s Guide to E- Business From Tactics to Strategy. John Wiley & Sons Inc.
12. Damanpour F.(2001).E-business E-commerce Evolution: Perspective and Strategy. Managerial Fiance, Vol. 27 No. 7, pp. 16-33.
13. Glueck, W.F.(1976). Business Policy:Strategy Formul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2nd Ed., New York:McGraw Hill.
14. Harrigan, K.R.(1986). Management for Joint Venture Success. N.Y.:Lexington Books.
15. Harrigan, K.R.(1987). Strategic Alliances:Their New Role in Global Competi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22, pp.67-69.
16. Haner, F.T.(1976). Business Policy, Planning and Strategy. Cambridge Mass: Winthrop Press.
17. Harrigan, K. R.(1988). Joint Venture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9, pp.141-158.
18. Harvey, Don(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Press.
19. Miles , R.E. & C.C. Snow (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 Structure and Process. New York : McGraw-Hill Book CO.
20. Miles, R.E. and C.C. Snow(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McGraw-Hills.
21. Jarvenpaa S. L. and E. H. Tiller(1999, September).Integration market, technology, and policy opportunities in e-business strategy.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8, , pp.235-249.
22. Kogut , B.(1988). Joint Vent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9, pp.319-332.
23. Kalakota R. and A. B. Whinston(1996).Electronic Commerce: A manager’s guid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4. Kluyver C. A.(2000).Strategic Thinking: An Executive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Inc.
25. Lei, D., Solcum J. W. Jr. and Pitts K. A.(1997).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ing Strategic Alliance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32, No.3, pp.203-223.
26. Lynch, R. P.(1989). The Practical Guide to Joint Ventures and Corporate Alliance. N.Y.:John Wiley & Sons.
27. Ohmae, K.(1989).The Global Logic of Strategic Allian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Apr, pp.143-154.
28. Pfeffer, J. and Nowak, P.(1976, Sep.). Joint Ventures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dependence. 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pp. 398-418.
29. Pfeffer, J. & G. Salancik(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Y.:Harper & Row.
30. 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31. Porter ,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 New York : Free press.
32. Porter M. E. (2001, March)“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 63-78.
33. Porter M. E. and V. E. Millar(1985, July-August). 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149-160.
34. Miles, R. E. and Snow, C. C.(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 Process. McGraw-Hills Press.
35. Rigby, D. K.& W. T. Buchanan(1994, Winter), Putting More Strategy into Strategic Alliances, Directors & boards.
36. Steiner, G.A.(1969). Top Management Planning. New York: Macmillian Press.
37. Steiner, G.A., and Miner, J.B.(1977).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Text, Readings and Cases. New York:Mc-millan Publishing Co. Press.
38. Hofer, C.W.and D.E. Schendel(1978). 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s. West Publishing Co.
39. Teece, D. J.(1992).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Vol.18,pp.1-25.
40. Wortzel, Lawrence H(1987, Spring). Retailing Strategies for Today``s Mature Marketplac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Vol.7 No.4, pp.45-56
41. Yoshino M. and Rangan R.(1995). Strategic Alliances: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55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3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