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961/144987 (79%)
Visitors : 51987869      Online Users : 5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753


    Title: 中共「新民主主義社會論」之研究
    Authors: 裴幸謙
    Contributors: 關向光
    裴幸謙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6:57:21 (UTC+8)
    Abstract: 
    Reference: 一、 官方文件、領導人文集暨回憶錄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一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二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三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四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七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一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三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6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四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3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七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修訂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7月。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選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選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選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七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選編,《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八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毛澤東,《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
    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2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2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2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2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11月。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11月。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11月。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9月。
    列寧,《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3版。
    列寧,《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3版。
    列寧,《列寧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3版。
    列寧,《列寧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3版。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下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4月。
    周恩來,《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周恩來,《周總理青少年時代詩文書信集》,下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2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2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2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2版。
    馬克思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時報,1990年1月。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1)》,香港:經濟導報社,1982年10月。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3)》,香港:經濟導報社,1983年10月。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4)》,香港:經濟導報社,1984年10月。
    國家統計局編,《偉大的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
    張聞天,《張聞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陳雲,《陳雲文選》,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斯大林,《斯大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12月。
    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4月,2版。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廣州:新華書店,1950年1月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二、中文專書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當代中國的人民政協》,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3月。
    于光遠,《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論」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孔永松等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王占陽,《毛澤東的建國方略與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布萊克(Cyril Edwin Black)著,段小光譯,《現代化的動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石仲泉,《毛澤東的艱辛開拓》,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年11月。
    石峻編,《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2月。
    向青、石志夫、劉德喜主編,《蘇聯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年6月。
    朱陽、郭永鈞主編,《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4月。
    巫賓三主編,《中國國民所得》,上冊,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
    李君如,《毛澤東與近代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2版。
    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6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2001年10月。
    汪海波,《新中國工業經濟史》,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6年7月。
    林明德,《日本史》,臺北:三民,民國82年9月,4版。
    林蘊暉、范守信、張弓,《凱歌行進的時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
    俞良早,《東方視域中的列寧學說》,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5月。
    柯保安(Paul A.Cohen)著,李榮泰等譯,《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回顧與前瞻》,臺北:聯經,民國80年4月。
    段浩然、蕭甡主編,《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策略(1921~1949)》,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5月。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8月。
    范守信,《走歷史必由之路-毛澤東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12月。
    夏福(Robert Jones Shafer)著,趙干城、鮑世奮譯,《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1996年初版三刷。
    孫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高放主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2版。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新民、張樹軍,《延安整風實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之研究》,臺北:永業,民國80年。
    張玉瑜,《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10月。
    張希坡等主編,《革命根據地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7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3版四刷。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2001年8月,2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2001年8月,2版。
    陳永發,《延安的陰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6月。
    陳明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陳榮華、何友良,《中央蘇區史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5月。
    麥勁生,《近代史學與史學方法》,臺北:五南,2000年10月。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5月。
    閔琦等著,《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臺北:時報,1995年8月。
    項啟源,《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地位》,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民國86年3月。
    楊建業,《馬寅初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9月。
    董輔礽,《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上卷,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5月。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史》,臺北:洪葉,1994年11月。
    趙德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1966),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
    劉宏、沈山、石淑華,《百年夢尋─20世紀中國經濟思潮與社會變革》,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3月。
    鄭德榮主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蕭貴毓、張海燕主編,《社會主義思想史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12月。
    戴向青等著,《中央革命根據地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薛漢偉,《社會主義社會階段劃分的理論和實踐》,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張瑛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2月。
    鍾家棟、王世根主編,《20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韓泰華主編,《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到十五大》,上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1月。
    龐松、王東,《滑軌與嬗變:新民主主義社會階段備忘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羅洛主編,《毛澤東思想研究大系》,文化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
    三、期刊與論文
    王也揚,〈歷史地看待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及其變化〉,《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3期,頁46-53。
    王世誼,〈再析劉少奇關於「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的構想〉,載於郭德宏、姜士林主編,《中共黨史新探索》(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2月),頁283-297。
    王炳林,〈毛澤東與50年代我國的社會發展道路〉,《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93年第6期,頁44-52。
    王敦琴,〈毛澤東緣何放棄了新民主主義社會論〉,《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5期,頁4-7。
    王善中,〈建國初期三反五反運動述評〉,《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93年第1期,頁70-76。
    王瑞芳,〈新三反運動述評〉,《中國現代史》(北京),2002年第4期,頁16-25。
    王麗榮,〈試析中俄兩國的「新經濟政策」--列寧「新經濟政策」與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論」之比較〉,《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2期,頁14-18。
    田榮山,〈對八大正確路線中斷的再認識〉,載於郭德宏、姜士林主編,《中共黨史新探索》(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12月),頁338-348。
    石仲泉 ,〈新民主主義社會論與過渡時期總路線〉,《黨的文獻》(北京),1990年第6期,頁56-62。
    石仲泉,〈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論到過渡時期總路線─毛澤東認識嬗變的歷史背景及理論原因〉,載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黨的文獻》編輯部編,《毛澤東重要著作和思想形成始末》(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頁190-203。
    成保良,〈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關於利用資本主義思想的比較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1期,頁53-59。
    何友良,〈論蘇區社會變革的特點與意義〉,《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2年第1期,頁63-67。
    李安增,〈過渡時期總路線與新民主主義社會論〉,《中國現代史》(北京),2000年第6期,頁24-28。
    汪海波,〈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研究〉,《經濟研究》(北京),1993年第12期,頁16-25。
    邢樂勤,〈論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5期,頁2-4。
    林蘊暉,〈劉少奇與過渡時期總路線-難以超越的局限〉,《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6期,頁72-76。
    武力,〈「官僚資本」概念及沒收過程中的界定問題〉,《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91年第2期,頁53-59。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五十年代初中國社會結構的鉅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13期(1992年10月),頁13-25。
    施肇域,〈《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研究述評〉,載於石仲泉主編,《毛澤東研究述評》(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8月),頁515~528。
    胡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再評價〉,《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1999年第4期,頁42-57。
    胡繩,〈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98年6期,頁1-2。
    張玉瑜,〈關於毛澤東革命轉變理論的若干思考〉,《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2期,頁28-34。
    張勇,〈建國前夕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四個重要修改〉,《中國現代史》(北京),2000年第7期,頁118-122。
    張陰普,〈試述建國初期黨風建設的經驗〉,《中國現代史》(北京),1991年第12期,頁178-181。
    張凱達,〈論中共「八大路線」〉,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張繼昌,〈再論毛澤東放棄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思想動機〉,《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1998年第4期,頁13-18。
    張繼昌,〈對建國初期毛澤東放棄新民主主義社會論的思想動機的探討〉,《浙江大學學報》(杭州),7卷3期(1993年9月),頁38-44。
    梅麗紅,〈中國共產黨對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與人民民主專政性質的認定〉,《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1年第2期,頁24-29。
    陳雪薇,〈當代中國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確立〉,《中國現代史》(北京),1988年第9期,頁134-138。
    陸劍杰,〈試論「新民主主義論」邏輯及其現實意義〉,《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1990年第1期,頁11-17。
    黃崢,〈毛澤東、劉少奇對過渡時期構想的異同〉,載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黨的文獻》編輯部編,《毛澤東重要著作和思想形成始末》(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頁204-216。
    黃崢,〈論劉少奇的新民主主義階段論〉,《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6期,頁66-70。
    楊奎松,〈毛澤東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關於俄國模式的影響問題〉,《新華文摘》(北京),1997年第10期,頁72-83。
    楊建偉,〈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問題失誤探因〉,《毛澤東思想》(北京),2001年第2期,頁58-62。
    楊瑰珍,〈毛澤東批評「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的成因〉,《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1994年第5期,頁24-27。
    葉昌友,〈毛澤東、劉少奇對資本主義認識的若干比較研究〉,《毛澤東思想》(北京),2002年第1期,頁36-39。
    鄒讜,〈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政治的新路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第3期(1994年春季),頁105-122。
    雷國珍、黃象品,〈關於我國過渡時期提法的新思考〉,《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88年第2期,頁61-65、73。
    雷頤,〈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與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二十一世紀》(香 港),第33期(1996年2月),頁42-52。
    劉華,〈建國初期新民主主義制度從確立到放棄述評〉,《中國現代史》(北京),1999年第11期,頁75-83。
    鄭德榮、柳國慶,〈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述略〉,《毛澤東思想研究》(北京),2000年第3期,頁40-44。
    魯亦冬,〈新民主主義中的領導權問題〉,《二十一世紀》(香港),第2期(1990年12月),頁38-46。
    燕凌,〈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0年第2期,頁3-24。
    薄一波,〈列席中央書記處會議〉,《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97年第6期,頁5-12。
    邊鵬飛、柯紅波,〈從「新民主主義論」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浙江大學學報》(杭州),30冊1期(2000年2月),頁111-117。
    關向光,〈論中共大躍進時期的「毛澤東路線」〉,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5年1月。
    關向光,〈論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與崩潰〉,《東亞季刊》(臺北),29卷3期(民國87年7月),頁93-126。
    蘇上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時期」中共階級鬥爭革命型態轉變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1月。
    龔育之,〈新民主主義、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共黨史研究》(北京),1988年第1期,頁14-27。
    四、英文著作
    DeVido, Elise. “The Mak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state in Shandong Province, 1927-1952.” Ph. 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5.
    Dirlik, Arif, and Maurice Meisner, eds.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Armonk, N.Y. : M.E. Sharpe, 1989.
    Evans, Alfred B. “Developed Socialism and the New Programme of the CPSU,” in Stephen White and Alex Pravda, eds., Ideology and Soviet Politics.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88.
    Marwick, Arthur. The Nature of History, 3rd ed. Chicago : Lyceum, 1989.
    Meisner, Maurice. Mao’s China and After : A History of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 Free Press, 1986.
    Teng, Ssu-yü and John King Fairbank.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 : A Documentary Survey, 1839-1923.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195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9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