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Briggs, J. & Peat, F. D.,姜靜繪譯(2000)。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秩序。台北:先覺。
Buber, M.,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台北:桂冠。
Burgger, W.,項退結編譯(1999)。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Buscaglia, L. F. (1985)。愛學習生活:用行為去詮釋愛付出愛。台北:業強。
Coelho, P.,周惠玲譯(199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台北:時報。
Connor, S.,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
Dewey, J.,林以亮、婁貽哲譯(1976)。自由與文化。台北:學生書局。
Ferguson, M.,廖世德譯(1993)。寶瓶同謀。新店:方智。
Fromm, E.,孫石譯(1985)。自我的追尋。台北:志文。
Fromm, E.,孟祥森譯(1999)。愛的藝術。台北:志文。
Gadamer, H. G.,李曉萍譯(1980)。理性‧理論‧啟蒙。台北:結構群文化。
Gadamer, H. G.,洪漢鼎譯(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與索引。台北:時報。
Glasser, R. L.,唐曉杰譯(1998)。沒有失敗的學校。台北:桂冠。
Hell, V.,翁德明譯(1990)。文化理念。台北:遠流。
Jaspers, K.,周行之譯(1980)。智慧之路。台北:志文。
Jaspers, K.,杜意風譯(1983)。雅斯培論教育。台北:聯經。
Joyce, J.,王逢振譯(1999)。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台北:貓頭鷹出版。
Jung, C. G.,吳康等譯(1999)。心理類型(下)。台北:桂冠。
Kafka, F.,李魁賢譯(1993)。審判。台北:桂冠。
Kafka, F.,葉廷芳等譯(1995)。內心獨白。台北:幼獅文化。
Kafka, F.,湯永寬等譯(1998)。城堡。台北:麥田。
Kierkegaard, S(1998)。齊克果日記。台北:萬象圖書。
Krishnamurti,張南星譯(1995)。人生‧教育‧學習。新店:方智。
Marcuse, H.,劉繼譯(2001)。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台北:桂冠。
Marotzki, W.,倪鳴香譯(2001)。教育學中生命傳記研究的研究法與方法論。政大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講義。
May, R.,傅佩榮譯(2001)。創造的勇氣。新店:立緒。
May, R.,龔卓軍、石世明譯(2001)。自由與命運。新店:立緒。
Noddings, N.,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教育哲學。台北:弘智文化。
Osbon, D. K.編,朱侃如譯(1997)。坎伯生活美學。新店:立緒。
Palmer,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Papalia, D. E. & Olds, S. W.,黃慧真譯(1994)。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
Ricoeur, P.,林宏濤譯(1995)。詮釋的衝突。台北:桂冠。
Saint-Exupéry, de A.,陳姿穎譯(2001)。小王子。台北:小知堂文化。
Schütze, F.,倪鳴香譯(2001a)。生命傳記研究與敘述訪談。政大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講義。
Smart, B.,李依雲等譯(1997)。後現代性。台北:巨流。
Smith, H.,梁永安譯(2000)。超越後現代心靈。新店:立緒。
Teilhard de Chardin, P.,李宏祺譯(1989)。人的現象。台北:聯經。
方東美(1987)。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安延明(1999)。狄爾泰的歷史解釋理論。台北:遠流。
杜小真(1994)。勒維納斯。台北:遠流。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收錄於馮朝霖、簡楚瑛主編之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2001冬。台北:五南,49-76。
李雅卿(1998)。乖孩子的傷,最重。台北:元尊文化。
李雅卿(1999)。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六年一貫課程綱要。
李雅卿編著(2000)。北政實驗手記。台北:商智文化。
呂漁亭(1983)。羅洛‧梅的人文心理學──人之基本結構的探討。新莊:輔仁大學出版社。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
林和生(1998)。誰殺了卡夫卡!地獄裡的溫柔。台北:牧村圖書。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收錄於胡幼慧主編之質性研究。台北:巨流,7-26。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主編之質性研究。台北:巨流,27-45。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收錄於嚴祥鸞主編之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31-91。
高宣揚(1990)。哲學人類學。台北:遠流。
張彥婷(1999)。女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經驗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連鷺役(1997)。撐起一片天:一位低階層女性生存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武雄(1994)。童年與解放。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翥青(1988)。中國繪畫藝術之哲學基礎──莊子與山水畫。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第92期,33-42。
馮朝霖、簡楚瑛主編(2001a)。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2001冬。台北:五南,23-24。
馮朝霖(2001b)。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性──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陳百年。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216。
馮朝霖(2001c)。橫繫理性與網化思維──論生態經濟時代的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發表於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
楊中芳(1992)。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收錄於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之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93-145。
詹志禹(1998)。當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22,23-25。
溫明麗(民85)。理性、詮釋與多元文化教育:辯證性對話。收錄於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0)。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雷霆(1992)。中國人的「自我」與「自己」:形上與形下,新理與心理。收錄於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之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148-197。
趙林(2000)。自由與真理的捍衛者‧盧梭。台北:笙易。
劉千美(1998)。論「藝術治療」的美學基礎,收錄於哲學雜誌,第23期。台北:業強,144-161。
劉育忠(2000)。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康(1995)。對話的喧囂:巴赫丁文化理論評述。台北:麥田。
鄭石岩(1993)。心理分析與教育。台北:遠流。
鄭金川(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21-46。
釋昭慧(1999)。佛法與生態哲學。收錄於哲學雜誌,第30期。台北:業強,46-63。
英文部分
Aristotle. (1984). Poetics.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ed. By J. Barnes, Vol II. Princeton U.P. New Jersey.
Dewey, J. (1956).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The School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lick, U.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ss.: Bergin and Garvey.
Freire, P. trans. by M. B. Ramos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unuum.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Gallagher, S. (1992). Hermeneutics and Educata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reene, M. (1988).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No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Jossey-Bass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Giroux, H. A. (1988).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mocratic Schooling. In: Schooling and The Struggle for Public Life: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modern a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ohli, W. (1989). Education and Freedom in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Critical Imagination as Pedagog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9(1), pp.98-107.
Merlear-Ponty, M. trans. by Conlin Smith(1964). 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 Northwestern Univrsity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sathas, G. (Ed.). (1973).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Wiley.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v. 30. Sage Publications.
Rorty, R. (1991). Solidarity or Objectivity? In Objectivity, Relativism and Tru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rtre, J. P. ed. by Wade Baskin (1965). Essays in Existentialism. New Jersey: The Citadel Press.
Schiller, F. R. trans. by E. M. Wilkinson & L. A. Willoughby (1967).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 New York: Oxf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