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3977      Online Users : 94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559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592


    Title: 清末民初水滸評論研究
    Authors: 周家嵐
    Contributors: 高桂惠
    周家嵐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6-05-09 16:37:50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主要將研究視角定位於姚斯「接受研究」的範疇,從《水滸傳》文學史地位的升降情形著手研究,進而選擇清末民初水滸評論為對象,一方面從歷時的角度考察此一時期之閱讀個體/群體在《水滸傳》接受歷史上的定位,一方面從共時的角度觀察其期待視野之形成與其閱讀行為背後的文化意涵。
      本論文共計六章。「第一章、緒論」的目的在為本論文之研究作定位,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並進行文獻探討。
      「第二章、清末民初水滸評論之範疇與性質」,目的在對清末民初水滸評論的分期、發展概況、與當時小說評論之關係及傳播狀態進行考察。
      「第三章、清末民初水滸評論之期待視野及其形成」,從姚斯「期待視野」的概念出發,由政治、社會與文學等層面,探討清末民初水滸評論個體/群體接受《水滸傳》的三種閱讀期待及其成因。
      「第四章、清末民初水滸評論之內容分析」,採用細讀的方法,分讀者、作者、文本、小說史四個層面對當時的水滸評論進行分析,觀看評論者如何從對《水滸傳》閱讀個體/群體的觀察出發,討論到作者的身份及創作動機,進而對《水滸傳》進行審美與評論,最後將《水滸傳》與其他小說評比並將它寫入小說史。
      「第五章、清末民初水滸評論之文化意涵」,從「讀者意識」與「群體意識」兩方面討論清末民初水滸評論的共同特色,並探究清末民初水滸評論在文學史與評論史上的意義,說明評論者如何在期待視野的轉變下對《水滸傳》進行有意識的「創造性閱讀」,進而將文學評論政論化、工具化,並視《水滸傳》為一符號,探討水滸評論與中國現代化的關係。
      「第六章、餘論---回顧與展望」則對本論文作一簡單回顧,並提供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Reference: 本論文之參考書目共分以下幾大項:(一)工具書、(二)專書、(三)單篇論文、(四)學位論文。各項內之參考資料依出版年之先後次序排列,若同一年出版之書目有若干本,則再依著者之姓名筆畫由少至多排列,若作者姓名不詳,一律以空三格表示。
    一、工具書
    一粟編 《紅樓夢卷》,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上海圖書館編 《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彙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985年。
    袁湧進編 《近代中國作家筆名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
    藤堂明保編 《學研漢和大辭典》。東京:學習研究社,1978年。
    長澤孝三編 《漢文學者總覽》。東京:汲古書院,1979年。
    陳慶浩編著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 《水滸資料彙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譚汝謙主編 《日本譯中國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1981年。《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文鏡編輯部編 《歷代小說序跋選注》。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 《水滸傳資料匯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近藤春雄 《日本漢文學大事典》。東京:明治書院,1985年。
    馬蹄疾編著 《水滸書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啟超等著,阿英編 《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M. H. Abrams(M.H.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 《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孫遜、孫菊園編 《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粹編》。臺北:大安出版 社,1991年。
    賈文昭編 《中國近代文論類編》。合肥:黃山出版社,1991年。《出版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朱聯保編撰 《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
    魏紹昌等編 《中國近代文學辭典》。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呂元明等編 《日本文學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丁錫根編著 《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全三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黃文吉 《臺灣出版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1949-1994)》。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1897-1916(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嚴家炎編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1917-1927(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舒蕪等編 《近代文論選》。全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黃霖、韓同文選注 《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修訂本)》。下冊。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胡經之主編 《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全三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二、專書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司香舊尉著 《海上塵天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啟超 《中國之武士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7年,臺一版。
    丁文江編著 《梁任公(啟超)年譜長編初稿》。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梁啟超 《清代學術概論》。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9年,臺二版。
    張朋園 《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
    金耀基 《從傳統到現代》。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嚴復 《嚴幾道詩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
    龍冠海 《社會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67年。
    徐繼 《瀛環志略》。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康有為 《康南海先生詩文集‧戊戌奏稿》。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
    劉廷璣 《在園雜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王爾敏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黃福慶 《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蔣貴麟主編 《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五)》。臺北:宏業書局,1975年。
    金耀基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7年。
    脫脫等纂修,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第十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小說月報社 《小說月報》。東京:東豐書店株式會社,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經銷,1979年。
    司馬遷著,馬持盈註 《史記今註》。第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梁玉明 《中國小說的傳播觀》。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研究組編 《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49-1979)概論卷》。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孫述宇 《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張國光 《水滸與金聖嘆研究》。河南:中州書畫,1981年。
    湯志鈞編 《康有為政論集(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合譯 《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李劍農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全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蘭陵笑笑生著,張竹坡評 康熙乙亥年(1695)在茲堂本《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重印本。
    王綱 《明末農民軍名號考錄》。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王韜 《弢園尺牘》。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李文治編著 《晚明流寇》。臺北:食貨出版社,1983年。
    曾樸 《魯男子‧孽海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高軍等主編 《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 《紅樓夢校注》。第一冊。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阿英 《小說閒談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李澤厚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新店:谷風出版社,1986年。
    金聖嘆 《金聖嘆全集(三)》。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胡適 《胡適文存》第2集第2卷。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康來新 《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Ellen Widmer(威德莫爾) 《The Margins of Utopia:Shui-hu hou-chuan and the Literature of Ming Loyalism》(《烏托邊緣:《水滸後傳》與明代忠義文學研究》),(Cambridge,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年。Hans Robert Jauss (H.R.姚斯)、Holub Robert C.(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曉平 《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柯慶明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孫星衍著,陳抗、盛冬鈴校點 《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郭廷以 《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葉朗 《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蔡少卿 《中國近代會黨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薛化元 《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7年。
    龔鵬程 《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1987年。
    阿英 《晚清小說史》。臺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
    陳正焱、林其錟 《中國古代大同思想研究》。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8年。
    Jane P. Tompkins(簡‧湯普金斯)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
    文藝理論研究所外國文藝理論研究資料叢書編委會譯 《讀者反應批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徐善廣、劉劍平 《中國無政府主義史》。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平原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法 《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廷琛等著 《接受理論》。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鍾叔河編著 《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份子接觸東西洋文化的前驅者》。臺北:百川書局,1989年。
    孟祥才 《思潮巨子---梁啟超傳(救國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
    陳平原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陳思和 《中國新文學整體觀》。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Wolfgang Iser(沃爾夫岡‧伊瑟爾)著 《閱讀行為》。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林保淳 《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夏曉虹 《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張立文 《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劉若愚著,周清霖、唐發鏡譯 《中國之俠》。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1年。
    龔鵬程 《近代思想史散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Harold Bloom(哈洛德‧布魯姆)著,朱立元、陳克明譯 《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年。
    王兆鵬 《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安平秋、章培恆主編 《中國禁書簡史》。臺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周啟志等著 《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孝悌 《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李瑞騰 《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周啟志等著 《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馬幼垣 《水滸論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袁進 《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洪 《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羅爾綱 《水滸傳原本和著者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欒梅健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周育民、邵雍 《中國幫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 《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郭瑞 《金聖嘆的小說理論與戲劇理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3年。
    敏澤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下)》。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黃霖 《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謝柏梁 《中國悲劇史綱》。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
    Elizabeth Freund(佛羅思特)著,陳燕谷譯 《讀者反應理論批評》。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年。
    Robert C. Holub(羅勃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 《接受美學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年。
    王炳照等著 《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施耐庵、羅貫中著,李泉、張永鑫校注 《彩畫本水滸全傳校注》。全三冊。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莊吉發 《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黃保真等著 《中國文學理論史---清末民初時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熊月之 《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賴芳伶 《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1895-1911)》。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王爾敏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平原 《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黃錦珠 《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寧宗一主編 《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常新 《文學評論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施正康,施惠康 《水滸縱橫談》。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袁進 《中國文學觀念的近代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
    康來新 《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陳學明 《文化工業》。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盛寧 《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張振軍 《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
    嚴敦易 《水滸傳的演變》。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顏廷亮 《晚清小說理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于潤琦主編 《清末民初小說書系---武俠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
    陳國球等編 《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全之 《突圍與變革---二十世紀初期文化交流與中國文學變遷》。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炯、鄧紹基、樊駿主編 《中華文學通史:第五卷‧近現代文學編》。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
    傅惠生 《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劉良明 《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劉增傑主編 《中國近世文學思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歐陽健 《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巴蜀出版社,1997年。
    龍協濤 《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Eric J. Hobsbawm(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 《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王德威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任大惠主編 《水滸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樹果 《日本讀本小說與明清小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金元浦 《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竺青編選 《名家解讀《水滸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吳雁南等編 《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第一卷、第二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施耐庵著,金聖嘆批改 《金批水滸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陳文忠 《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曹正文 《俠客行---縱談中國武俠》。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 《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
    陳寶良 《中國的社與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喬志強編 《中國近代社會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姜濤 《中國近代人口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楊洪承 《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現代中國文學社團流派文化研究》。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
    劉英民、李艷明等編 《鄭振鐸全集》第四卷---《中國文學研究》(上)。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羅志田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Frank Dikötter(馮客)著,楊立華譯 《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 《中國近代文學的歷史軌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昌切 《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胡從經 《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
    梁啟超 《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張玉法 《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善同文教基金會編 《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湯哲聲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
    王逢振 《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王曉秋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沈衛威 《升起與失落---胡適派文人集團引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0年。
    范伯群主編 《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全二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易劍東 《武俠文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馬春林 《中國晚清文學革命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子展 《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與《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郭延禮 《近代西學與中國文學》。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黃俶成 《施耐庵與《水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連燕堂 《從古文到白話---近代文界革命與文體流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文雄 《李白詩歌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鄭玄著、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 《周禮注疏‧秋官司寇》。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陳岸瑛、陸丁 《新烏托邦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傅正玲 《悲壯與蒼涼---水滸意境的探索》。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三、單篇論文
    蔣百里 〈軍國民之教育〉。《新民叢報》第22號。
    奮翮生 〈軍國民篇〉。《新民叢報》第1、3、7、11號。〈哀同胞之將亡〉。原載1904年10月3日《警鐘報》,1904年12月《東方雜誌》12期轉載。
    恨海 〈來函〉。《民報》第5號,1906年10月。
    不公仇 〈李卓吾先生學說〉。《天義報》第1卷,1907年6月10日。
    天民 〈德國之公民教育〉。《教育雜誌》8卷7期、8期,1916年。
    劉叔雅 〈軍國主義〉。《新青年》2卷3期,1916年11月。
    梁啟超 〈五十年來中國進化概論〉。收錄於梁啟超等著,《晚清五十年來之中國》,香港:龍門書店,1922年上海初版,1968年再版,頁1-5。
    樂蘅軍 〈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論水滸的悲劇嘲弄〉。《中外文學》第1卷第8期,1973年1月,頁68-91。
    曉黎 〈近年來《水滸》評論簡介〉。收錄於《開展對《水滸》的評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75年,頁78-81。
    勞樟 〈解放以來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水滸》評論簡介〉。收錄於《開展對《水滸》的評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75年,頁74-77。
    方華 〈近年來關於宋江形象評論簡介〉。收錄於解放日報編輯部編,《水滸評 論文章選編》,解放日報編輯部,1975年,頁107-112。〈《水滸》研究中各種不同意見的綜述〉。收錄於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資料室編,《水滸評論資料》,南京: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資料室,1975年,頁300-315。〈解放後《水滸》評論中的部分論點〉。收錄於南京師範學院圖書館、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資料室合編,《文教資料簡報》,南京: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資料室,1975年,頁49-70。
    金達凱 〈論大陸對水滸傳的批判〉。《蘇俄問題研究》第16卷第9期,1975年9月,頁37-46。
    翰健 〈毛共評論「水滸」與批判宋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6期,1976年6月,頁33-38。
    鍾華敏 〈毛批水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6期,1976年6月,頁39-44。
    羅思鼎 〈《水滸》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收錄於上海人民出版社編,《水滸評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頁63-71。
    郭博信 〈宗教不利悲劇的發展〉。《中外文學》第7卷第7期,1978年12月,頁78-101。
    張灝 〈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集,1978年7月,頁475-484。
    李恩涵 〈論清季中國的民族主義〉。收錄於氏著,《近代中國史事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頁45-67。
    柯慶明 〈論「悲劇英雄」〉。收錄於氏著,《境界的探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增訂三版。
    張淑香 〈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水滸全傳結局之詮釋〉。《中外文學》第12卷第11期,1984年4月,頁138-157。
    張灝 〈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頁3-19。
    張漢良 〈白話文與白話文學〉。收錄於氏著,《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2月,頁121-127。
    張惠娟 〈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15卷第3期,1986年8月,頁78-102。
    張朋園 〈胡適與梁啟超---兩代知識分子的親和與排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1986年12月,頁81-108。
    陳兆南 〈《水滸》版本知見目〉。《書目季刊》第21卷第2期,1987年9月,頁80-91。
    鄭明娳 〈小說評點學初探〉。收錄於氏著,《古典小說藝術新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頁277-296。
    吳乃德 〈從君權神授到主權在民---民主思潮在近代世界的散播〉。《歷史月刊》第6期,1988年7月,頁83-90。
    許義雄 〈晚清體育思想之形成〉。《體育學報》10期,1988年12月,頁7-17。
    盧炘 〈接受美學的優勢---讀《水滸》主題思維的爭辯〉。《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3期,頁1-10。
    章開沅 〈國魂與國民精神試析---紀念辛亥革命75周年〉。收錄於氏著,《辛亥前後史事論叢》。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140-154。
    嚴紹璗 〈中國古代文獻典籍東傳日本的軌跡---中國文化的世界歷
    史性意義的研討〉。收錄於陸堅、王勇主編,《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1-37。
    龔鵬程 〈美人如玉劍如虹---漫說清末儒俠的俠骨與柔情〉。《國文天地》第5卷第12期,1990年5月,頁28-31。
    王利器 〈《水滸》與農民革命〉。收錄於氏著,《耐雪堂集》,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頁115-136。
    商偉 〈「水滸傳」英雄觀念平議---兼評浦安迪教授〈四大奇書〉〉。《九州學刊》第4卷第1期,1991年4月,頁85-98。
    馬悅然著,張京媛譯 〈從《大同書》看中西烏托邦的差異〉。《二十一世紀》第5期,1991年6月,頁11-15。
    曹淑英 〈新小說的興起〉。收錄於Milena Dolezelavá-Velingerová(米列娜)編,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6-34。
    劉紀曜 〈權法多變的豪傑---梁啟超〉。收錄於張永 主編,《中國新文明的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頁74-101。
    伍曉明 〈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在西方面前的自我意識〉。《二十一世紀》第14期,1992年12月,頁102-112。
    樂蘅軍 〈水滸的成長與歷史使命〉。收錄於氏著,《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頁275-306。
    葉啟政 〈期待黎明---對近代中國文化出路之主張的社會學初析〉。收錄於陳其南,周英雄主編,《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頁73-108。
    王揚宗 〈「西學中源」說在明清之際的由來及演變〉。《大陸雜誌》第90卷第6期,1995年6月,頁39-45。
    林明德 〈文學與傳播的關係---以梁啟超《新民叢報》為例〉。收錄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頁45-60。
    張本楠 〈大眾傳播與中國近代知識份子〉。胡春惠主編,《近代中國與亞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5年,頁157-174。
    張釗貽 〈魯迅與尼采反『現代性』的契合〉。《二十一世紀》第29期,1995年6月,頁91-96。
    黃紹梅 〈由胡適的小說考證論其文學革命〉。《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1995年10月,頁116-128。
    李歐梵 〈孤獨的旅行者---中國現代文學中自我的形象〉。收錄於氏著,《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頁117-137。
    陳錦釗 〈再談貫華堂金聖嘆批本《水滸傳》〉。《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21-41。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
    何滿子 〈水滸概說〉。收錄於李厚基等著《五大小說評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 〈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收錄於氏著,《陳平原自選集》。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43-59。
    王平 〈宋江悲劇性格的文化闡釋〉。《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3月,頁74-84。
    李金松 〈金批「水滸傳」與清代的小說批評〉。《中國文化月刊》第235期,1999年10月,頁15-27。
    余英時 〈商業社會中士人精神的再造〉。收錄於陳映真等著,《知識份子十二講:知識份子的社會參與系列演講》,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頁31-47。
    姚介厚 〈傳統與現代性〉。《現代化研究》第20期,1999年10月,頁9-19。
    陳平原 〈四代學者的文學史圖像〉。收錄於氏著,《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7-13。
    郭延禮 〈傳媒、稿酬與近代作家的職業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145-151。
    關愛和 〈二十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述評〉。《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139-144。
    沈松僑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頁77-158。
    陳平原 〈晚清志士的遊俠心態〉。收錄於氏著,《中國現代學術之
    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5月,頁275-317。
    陳美玲 〈劉備與宋江悲劇性格的文化闡釋〉。《中國文化月刊》第243期,2000年6月,頁51-89。
    陽平南 〈《春秋》書法與小說評論---以明代小說序跋為例〉。《筧橋學報》第7期,2000年9月,頁289-312。。
    郭延禮 〈二十世紀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學術歷程之回顧〉。《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10期,頁174-184。
    傅正玲 〈從水滸傳七十回本及一百二十回本探究兩種悲劇類型〉。《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6月,頁237-253。
    方平 〈清末上海民間報刊與公眾輿論的表達模式〉。《二十一世紀》63期,2001年2月,頁67-75。
    謝超凡 〈一枝一葉總關情---論晚清小說對「國民性」問題的關注〉。《明清小說研究》第61期,2001年3月,頁149-162。
    金觀濤、劉青峰 〈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5期,2001年6月,頁5-66。
    周家嵐 〈吳沃堯小說理論試探〉。《中文研究學報》第4期,2001年6月,頁18-31。
    孫邦華 〈西潮衝擊下晚清士大夫的變局觀〉。《二十一世紀》65期,2001年6月,頁52-62。
    吳子林 〈小說評點知識譜系考索〉。《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8期,頁145-153。
    王宏志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從翻譯看晚清對西洋小說的接受〉。收錄於胡曉真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年。
    謝放 〈戊戌前後國人對「民權」、「民主」的認知〉。《二十一世紀》第65期,2001年6月,頁42-51。
    劉海燕 〈《水滸傳》續書的敘事重構和接受批評〉。《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4-224。
    四、學位論文
    康百世 〈金聖嘆評改水滸傳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洪德先 〈辛亥革命時期的無政府主義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單德興 〈自許的理想讀者:三位小說評點家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俞忠烈 〈民國初年的無政府主義運動---劉師復復興「民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邱茂生 〈晚清小說理論發展試論〉。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林佩慧 〈晚清戲劇小說繫年目及統計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世恩 〈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之體育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曼娟 〈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徐靜嫻 〈小說評點中的人物塑造論〉。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林妙勳 〈西方悲劇理論在中國戲曲批評中的應用---以元雜劇《趙氏孤兒》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鄭光熙 〈兩種《水滸》評點及其小說理論研究之一(以袁無涯本與容與堂本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淑媛 〈晚明水滸人物評論之研究:以金聖歎評水滸傳為範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香杏 〈南社研究---以思想層面為主(一九0九---一九二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漢濱 〈金聖嘆小說美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暖瑗 〈金聖嘆的《水滸傳》評點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朱嘉雯 〈「接受」觀點下的戰後臺灣作家與《紅樓夢》〉。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宣中文 〈水滸戲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羅秀美 〈宋代陶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健群 〈晚清科幻小說研究(1904-1911)〉。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文赫 〈金聖嘆文學批評理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松宜 〈清代接受宋詞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曾守仁 〈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家榮 〈「中國古典悲劇」論定與構成之擬議---以十大古典悲劇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駱水玉 〈四部具有烏托邦視境的清代小說---《水滸後傳》、《希 夷夢》、《紅樓夢》、《鏡花緣》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 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永井江理子 〈現代中國文學翻譯百年史---日本人所讀過的中國文 學〉。臺北:私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桂如 〈李卓吾、金聖歎《水滸》人物評論之研究〉。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曹昌廉 〈「閱讀」的當代武俠小說---論當代武俠小說評議與閱讀 理論下新的武俠小說觀〉。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妙真 〈《左繡》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0年。
    鍾榮峰 〈文化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的歷史書寫〉。臺中:私立東海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燦堂 〈《聊齋誌異》諸家評點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 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鄭淑娟 〈清末小說反映的清末政治文化〉。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5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6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