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402595      Online Users : 4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58


    Title: 中國多邊外交戰略之美國因素研究:以東亞及中亞地區為例(1996-2008)
    Chines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strategy of US factor research: Take East Asian and the Central Asia region as an example(1996-2008)
    Authors: 張騰陽
    Contributors: 邱坤玄
    張騰陽
    Keywords: 多邊外交
    國際體系結構
    軟制衡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5:45:58 (UTC+8)
    Abstract: 本文從中國的周邊安全態勢及其多邊外交戰略出發,在討論了美國在東亞及中亞地區的戰略佈局以及中國多邊外交戰略的背景因素和佈局政策以後,接著從美國因素介入中國推行該戰略的過程中,觀察美國因素所造成的影響,最後再以中國的政策回應探討雙方這一連串的互動過程,其所蘊含的意涵為何。
    本研究發現,冷戰後美國勢力在全球範圍的擴張,與國際體系結構的變遷直接相關;對美國而言,由於國際體系結構由兩極對峙轉變為對其極為有利的一超多強格局,這也驅迫美國進一步向外構築其霸權版圖。另一方面,冷戰結束後霸權(美國)與崛起者(中國)之間的互動,可用軟制衡(Soft Balancing)的概念來加以解釋。由於在國際體系結構中占據支配地位的美國權力過於強大,導致沒有一個國家(或國家聯盟)有能力予以制衡,於是,身為挑戰者的中國採用較為迂迴、複雜的策略,尋求的是一種間接削弱霸權國權力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挑戰霸權國的軍事優勢或由霸權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筆者認為,中國在其周邊地區推動的多邊外交就是一例。


    關鍵詞:多邊外交、國際體系結構、軟制衡
    Reference: 中文專書
    丁奎松,太平洋會太平嗎?。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著,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朱崇坤主編,霸權的歷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阮宗澤,中國崛起與東亞國際秩序的轉型─共有利益的塑造與拓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敏倫,中國新安全觀與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門洪華,霸權之翼─美國國際制度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金燦榮主編,多邊主義與東亞合作。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周丕啟,合法性與大戰略:北約體系內美國的霸權護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秦亞青,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美國在國際武裝衝突中的支持行為(1945- 198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孫壯志,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商裔,一個人的抵抗─薩達姆‧海珊和他大一統阿拉伯帝國之夢。台北:帝國文化出版社,2003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 。台北:揚智出版社,2007年。
    郭樹勇,建構主義與國際政治。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問題及戰略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靳懷鵬、劉政、李衛東等主編,世界海洋軍事地理。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
    路甬祥主編,21世紀中國面臨的12大挑戰。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90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潘忠歧,世界秩序:結構、機制與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長敏,論朝鮮核問題解決中的國際斡旋與調停。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2007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金德湘主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蘇浩,亞太合作安全研究:從啞鈴到橄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Alexander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Amitav Acharya著,王正毅、馮懷信譯,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Carola McGiffert主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美國政治印象中的中國。台北:史政編譯室,2005年。
    CSIS & IIE(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國際經濟研究院)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John Gerald Ruggie著,蘇長和等譯,多邊主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John J. 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Joseph S. Nye著,門洪華譯,硬權力與軟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Kenneth N. Waltz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Martha Finnemore著,袁正清譯,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Richard Bernstein, Ross H. Munro著,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 C. R. Neu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楊炯譯,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Robert J. Art著,郭樹勇譯,美國大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Robert O. Keohane著,門洪華譯,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義、權力與治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Susan L. Shirk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背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Zbigniew Brzezinski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文期刊
    王逸舟,「構築安定、繁榮的東北亞」,當代韓國,1999年冬季號,頁22-24。
    ______,「新世紀的中國與多邊外交」,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4期,頁3-12。
    _______,「論中國外交轉型」,學習與探索,2008年第5期,頁57-67。
    王義桅、唐小松,「大國政治的悲劇與國際關係理論的悲劇─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解析」,學術界,2003年第6期,頁259-268。
    王曉玉、許濤,「論上海合作進程中的綜合安全理念」,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3年第5期,頁52-57。
    王曉泉,「普京政府的俄羅斯東北亞政策特點及影響」,當代亞太。2005年第4期,頁48-55。
    方長平,「多邊主義與中國周邊安全戰略」,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5期,頁47-52。
    朱鋒,「布什政府的半島政策與朝鮮核危機」,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2期,頁1-7。
    余建華,「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與新型國家關係的探索」,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頁34-39。
    李明,「中國大陸和平發展與朝鮮半島形勢」,現代國際關係,2005年第12期,頁23-28。
    李寶俊,「新世紀之初中國對外關係的建構」,外交評論,2005年第5期,頁32-37。
    李靖宇、王君,「10+3合作框架下的東亞經濟發展前景」,和平與發展,2001年第2期,頁1-10。
    李靖宇、曾祥正,「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美國研究,1997年第4期,頁134-136。
    李業梅,「試析上海合作組織與美國的關係」,新疆大學學報,第36卷第5期 (2008年9月),頁107-109。
    吳玲君,「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期(2005年4、5、6月),頁117-139。
    吳心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轉變」,美國研究,2003年第3期,頁51-65。
    吳志成,「朝鮮核危機:美國如何應對?」,當代世界,2003年第5期,頁15-17。
    林若雩,「評析中國於東亞高峰會之角色」,台灣國際研究,第1卷第4期 (2005年),頁65-90。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 (1999年7月),頁23-38。
    ______,「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7月),頁1-14。
    邸永君,「漢語中國一詞的由來」,中國地名,2006年第4期,頁16。
    洪財隆,「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進程內容與效應」,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第4期,頁13-17。
    范麗萍,「對1951-1954年西太平洋集體防務體系演變過程的歷史考察」,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 (2005年10月),頁133-138。
    唐永勝,「中國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9期,頁39-44。
    秦亞青,「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係研究」,歐洲研究,1998年第3期,頁4-10。
    ______,「多邊主義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頁9-14。
    秦亞青、閻學通、時殷弘等,「國際關係研究方法論筆談」,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頁78-93。
    時殷弘,「國際關係的基本哲理範式」,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頁177-187。
    時永明,「朝鮮核問題與東北亞安全」,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5期,頁52-54。
    ______,「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現實與未來」,和平與發展,2005年第4期,頁24-28。
    孫承,「美國調整全球軍事部署與美日同盟」,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第2期,頁42-46。
    高飛,「國家身分變遷與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建立」,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54-59。
    馬輝,「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意欲何為?」,當代世界,2003年第3期,頁7-9。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3期(1997年4月),頁45-61。
    許濤,「新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的定位思考」,新疆大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06年7月),頁94-97。
    章一平,「從均勢制衡的難題看多邊主義的興起」,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第4期,頁42-47。
    曹筱陽,「美日同盟:面向21世紀的全面調整」,當代亞太,2006年第9期,頁31-38。
    張登及,「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美中地緣競逐為例」,政治學報,總期數第45期(2008年6月),頁95-137。
    張蘊嶺,「東亞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當代亞太,2001年第1期,頁6-11。
    葉自成,「在多邊合作中推進中日關係發展」,國際政治研究,2002年第4期,頁18-32。
    黃鳳志,「東北亞地區均勢安全格局探析」,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10期,頁6-16。
    彭光謙,「國際戰略格局劇變中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美國研究,1993年第4期,頁4-10。
    楚樹龍,「多邊外交:範疇、背景及中國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頁42-44。
    楊昊、徐郁芬,「東亞高峰會的區域意涵:形構中的層疊型區域主義與臺灣之因應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2007年第38期,頁86-99。
    趙剛,「美國對華戰略思維與中美關係走勢」,當代亞太,2004年第10期,頁19-21。
    蒲國良「朝鮮半島核危機問題的歷史由來及其實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頁70-73。
    蔡東杰,「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政策及其戰略佈局」,東亞研究,第39卷第2期(2008年7月),頁175-198。
    蔡鵬鴻,「中國與APEC」,國際觀察,2001年第4期,頁10-12。
    劉德海,「中共對北韓政策之變遷─從戰略合作到政治支持」,韓國學報,1993年第12期,頁193-207。
    劉侶萍,「論當前中國聯合國外交的兩大任務」,咸寧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18-20。
    劉建平,「從國際政治到世界政治─朝鮮核危機之六方會談處理模式的理論意義」,學術探索,2004年第3期,頁61-65。
    劉建飛,「美國對華戰略的轉變趨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2期,頁31。
    劉緒貽,「布希政府的全球戰略」,美國研究,1993年第1期,頁40-46。
    鄭端耀,「布希政府安全戰略發展評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2期(2003年4月),頁1-37。
    魏志江、李燕萍,「試論朝鮮半島第二次核危機與危機管理」,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3期,頁53-58。
    薩本望、尚鴻,「美國克林頓政府外交政策評析」,外交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39-46。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政治與經濟,2005年第4期,頁11-16。
    _______,「周邊制度與周邊主義─東亞區域治理中的中國途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期,頁8-14。
    龐中英,「中國的亞洲戰略:靈活的多邊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頁30-35。
    Alastair Iain Johnston著,王鳴鳴譯,「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政治與經濟,1999年第7期,頁4-10。
    ____________________,肖歡容譯,「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8期,頁48-53。

    英文專書
    Buszynski, Leszek. SEATO, The Failure an Alliance Strategy.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4.
    Donnelly, Jack.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Goldstein, Avery.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Goldstein, Joshua 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Longman, 2003.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5.
    Ikenberry, G. John. America Unrivaled: the Futur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1.
    Kennedy, Paul 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89.
    Krasner, Stephen 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Osgood, Robert E. Alliance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8.
    Paul, T. V. and James J. Wirtz and Michael Fortmann eds.,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Russett, Bruce and Harvey Starr. World Politics: The Menu for Choice.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0.
    Ross, Robert S. ed., East Asia in Transition: Toward a New Regional Order.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5.
    Soon, Lau Teik ed., New Direc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Global Power and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3.
    Waltz, Kenneth N. Man,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Weiss, Thomas G. ed., Collective Security in a Changing World.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3.

    英文期刊
    Baker, James A.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 1, Winter 1991, pp. 1-18.
    Caparaso, James 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Multilateralism: The Search
    for Found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Vol. 46, No. 4, Summer 1992,
    pp. 599-632.
    Keohane, Robert O.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No. 45, Autumn 1990, pp. 731-764.
    _______.“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5, No. 1, March 2000, pp. 1-14.
    Pape, Robert A. “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1, Summer 2005, pp. 7-45.
    Ruggie, John G.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61-598.
    Sutter, Robert. “China’s Recent Approach to Asia: Seeking Long Term Gains.” NBR
    Analysis, Vol.13, No.1, March 2002, pp.13-38.
    Singer, J. Davi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Three Level of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 12, No.3, April 1960, pp. 453-461.
    Vatikiotis, Michael R. J. and Murray Hiebert. “How China Is Building An Empir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Nov. 20, 2003, pp.30-33.

    研討會論文
    邱坤玄,「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發表於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12月。
    許志嘉,「中共睦鄰外交政策:意涵、策略與運作」,發表於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學
    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12月。

    網站資料
    中文
    「背景資料: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歷程」,人民網,2004年6月23日,
    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14549/2592339.html
    「以軍事合作開路,美在中亞步步滲透」,人民網,2005年4月1日,
    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3286974.html
    「裏海譽為第二個中東 油氣爭奪體現地緣政治焦點」,人民網,2006年9月
    25日,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71891/4853379.html
    楊牧,「美國軍費開支占全球總額40%以上」,人民網,2008年6月10日,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7358358.html
    「政府工作報告(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03年3月20日,
    http://www.fmprc.gov.cn/chn/pds/ziliao/zyjh/t10421.htm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烏茲別克議會演講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2004年6月17日,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coprc.gov.hk/chn/zt/2004zt/oysg/t139903.htm
    「前十位貿易夥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08年2月5日,
    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Nocategory/200802/20080205374134.html
    ?2092112723=1679880187
    「王毅:中國在會談中發揮三大作用」,中國網,2004年6月26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595856.htm
    閰學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義及策略」,中國報導週刊,
    http://www.weekmag.com/html/02365.htm
    「媒體刊文回顧中俄兩國邊界談判4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國新聞網,2005年6
    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6-09/26/584430.shtml
    「六方會談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中國新聞網,2005年9月19日,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9-19/8/627838.shtml
    「中國安全戰略悄然轉型」,中國新聞網,2007年3月18日,
    http://www.qd.chinanews.com.cn/news_show.asp?ArticleId=5341
    刑廣程,「中國與中亞五國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http://euroasia.cass.cn/chinese/Production/projects23/mulu.html
    朱景鵬,「區域主義理論基礎與相關學說」,中國區域開發網,
    http://www.china-region.com/News/HTML/20051009000000_4041.htm
    「朝鮮核問題」,新華網,2003年1月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08/content_683434.htm
    「朝美框架協議要點(1994年10月)」,新華網,2003年11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1/11/content_1172316.htm
    曹廣傑,「背景資料:美國對中亞國家的滲透」,新華網,2005年12月1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2/15/content_3926345.htm
    「秦亞青:十七大後中國外交佈局將更重視多邊舞台」,新華網,2007年10月
    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0/12/content_6867208.htm
    王義桅,「中美關係中的五個H」,聯合早報網,2006年6月1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ino_us/pages6/sino_us060601.html
    英文
    Shirk, Susan L.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in the Asia–Pacific.”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February 12-13, 2004. 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4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4_02_12wrts/shirk.htm
    Stakelbeck, Frederick W. Jr., “A new bloc emerges?.” American Thinker. August 5,
    2005.
    http://www.americanthinker.com/printpage/?url=http://www.americanthinker.com/2005/08/a_new_bloc_emerges.html
    Tanaka, Akihiko. “Basic Documents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World and Japan
    Database Project. 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documents/indices/docs/index-ENG.html
    Walt, Stephen M.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 2.
    http://www.people.fas.harvard.edu/~plam/irnotes07/Walt1987.pdf
    “East Asian Strategy Report.”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ovember 24, 1998.
    http://www.defenselink.mil/releases/release.aspx?releaseid=1919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February 6, 2006. http://www.defenselink.mil/qdr/report/Report20060203.pdf

    報紙
    Shambaugh, David. “China’s New Engagement with the Region,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n, Feb 19, 2004, A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4260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0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