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533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0985954      線上人數 : 8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38


    題名: 異業合併程度對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作者: 沈怡君
    貢獻者: 王國樑
    沈怡君
    關鍵詞: 異業合併程度
    金融控股公司
    三階段DEA
    經營績效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6-05-09 15:44:12 (UTC+8)
    摘要: 大多數的金控公司,皆期望透過結合銀行、證券和保險的力量創造綜效,藉由跨業銷售的方式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然而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是否真的可以發揮金融機構跨業合併的效益?本研究期望藉由績效衡量之觀念,針對2004年至2008年國內14家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多角化的效率評估,以營業費用及固定資產淨額作為投入項變數,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為產出項變數,採用三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異業合併程度對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宇(2001),「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元照出版公司,頁125-179。
    王貞文(2002),「我國金融業跨業合併之最佳對象」,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凱平(2003),「銀行產業經營效率與生產力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興(2005),「獨立董事機制對公司績效之檢驗」,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2001),「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智勝出版公司。
    江婕寧(2003),「美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DEA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明玉(2005),「考慮多角化之金融控股公司績效與信用評等相關性之探討」,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俊德(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全球經營與貿易組碩士論文。
    吳佩芬(2007),「台灣金控產業之經營效率評估」,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娟(1999),「金融跨業經營保險業防火牆設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馨(2000),「商業銀行兼營投資銀行承銷業務之執照效果與利益衝突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超(2003),「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特性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山(2004),「金融控股公司之風險探討」,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威(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合併綜效探討」,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芬(2008),「台灣金控公司股權結構、董事會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錫永(1992),「從綜合銀行之發展談我國金融業務綜合經營問題」,中信通訊,頁41。
    李世隆(2006),「多角化經營策略與經營效率之分析-以台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陳國(2007),「金融控股公司跨業經營綜效之研究」,永豐金融季刊第37期,頁15-46。
    杜玉振、林東和、涂登才、蔡知敏(2007),「同業、異業購併與金融控股公司之營運綜效」,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8輯第1期,頁1-23。
    沈中華(2001),「銀行的異業合併-互補性與文化差異」,貨幣市場第5卷第3期,頁15-28。
    沈中華(2002),「金融市場」,華泰文化出版,頁426-474。
    洪貴參(1999),「關係企業法」,元照出版公司,頁205。
    施朝斌(2006),「金融控股公司多角化經營效率之評估-SBM Super DEA Model」,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陳安治、施志調(1999),「金融業整合及異業結盟」,華信金融季刊第6期,頁59-80。
    陳穩仁(2003),「國內金融控股公司合併綜效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幸玫(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購併前後經營績效之研究—資料包絡法與利潤函數之應用與比較」,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陳佳汶(2005),「台灣地區金控產業經營績效之評估-超效率與信用評等因素考量之效果」,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陳柏華(2007),「金融控股公司董事持股質押比率與經營績效的關聯性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麗瑛(2003),「金融業跨業經營之研究」,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雅婷(2007),「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研究-以DEA理論為應用」,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雲翔(2001),「歐系綜合銀行與美系分業銀行何者較能增加銀行績效-由46國資料比較分析」,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2輯第2期,頁85-95。
    張世昌(2007),「金融控股公司股權集中度對公司價值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葉偉民(2004),「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效率及多角化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麥朝成(1999),「當前金融問題分析與金融改革應有作法」,財政部委託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
    彭科穎(2007),「台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效率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梁金樹(2005),「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整併之可行性分析」,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信翔(2005),「董監事質押比率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慧芳(2006),「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多角化經營與報酬、風險關係」,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慧芳(2006),「金控子銀行效率分析—三階段DEA模型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政芬(2007),「獨立董事之設置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朝偉(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的成本與利潤效率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永清(2004),「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len, L. and Jagtiani, J.(2000),“the risk effect of combining banking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activitie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52,485-497.
    Boyd, J. H. and S. L. Graham (1988), “the profitability and risk effectsof allowing bank holding companies to merge with other financial firms: a simulation stud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12(2), 3-20.
    Boyd, J. H., Graham, S. L. and Hewitt, R. S. (1993),“bank holding company mergers with nonbank financial firms:Effect on the risk failur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7,43-63.
    Banker, R.D, A. Charnes and W.W.Cooper(1984),“some models for 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30,1078-1092.
    Chen, T.Y. and T.L. Yeh (2000), “a measurement of bank Efficiency,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changes in Taiwa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95-109.
    Estrella, A. (2000),“mixing and matching: prospective financial sector mergers and market valuation”,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1-21.
    Färe, R., S. Grosskopf and C.A.K.Lovell(1985),“the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 Kluwer-Nijhoff,Boston.
    Farrell, M. J.(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120 ,253-281.
    Fried, H. O., C. A. K. Lovell, S. S. Schmidt and S. Yaisawarng (2002),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tatistical noise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Productivity Analysis,(17)157-174.
    Houston, J. F., C. M. James, and M. D. Ryngaert(2001),“where do mer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iders and outside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0,285-331.
    Laderman, E. (1999),“the potential diversification and failure reduction benefits of bank expansion into nonbanking activities”,conomic Research, Federal Reverse Bank of San Francisco.
    Lown, C. S., C. L.Osler, P. E. Strahan and A. Sufi(2000),“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what lies ahead?”,Federal Reserves Bank of New York Economic Policy Review,39-55.
    Markowitz H. M. (1952),“portfolio selection”,Journal of finance,march.
    Millestein. I. M. and P. W. MacAvoy (1998), “the activ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arge publicly traded corporation”, Columbia Law Journal, vol.98,1283-1321
    Mukherjee, A., P. Nath and M. Pal (2003), “resource, servic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triad: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efficiency of banking services”,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54(7), 723-735.
    Peristiani, S.(1997),“do mergers improve that x-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U.S. banks?—evidence from the 1980s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9,326-337.
    Rosen, R. J., Lloyd-Davies ,P. R., Kwast, M. L. and Humphrey, D. B., (1989),“new banking powers: a portfolio analysis of bank investment in real estat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3(3),355-366.
    Shaffer, S.(1993),“can mergers improve bank efficien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7,423-436.
    Stiroh, Kevin J. and Rumble, Adrienne, (2003), “the darkside of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U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manuscript..
    S. F. Lo and W. M. Lu(2006),“does size matter?finding the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ability benchmark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 23,no. 2,229-24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692103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103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7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