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46963      Online Users : 6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96


    Title: 政府接班人計畫研究:新加坡經驗的制度分析
    Authors: 施安鍾
    Contributors: 吳瓊恩
    施安鍾
    Keywords: 人力資源管理
    接班人計畫
    潛能評估
    管理才能發展理論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6-05-09 15:39:05 (UTC+8)
    Abstract: 隨著二次戰後嬰兒潮的逐漸退休,公私部門都面臨到中高階主管人才短缺的問題。同時,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使得組織中的人力斷層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我國對公務人力退休制度所進行的變革,也使得許多公務人力屆齡即退甚至提早退休。在這種情形下,我國之公務人力將呈現不斷老化,且後繼人員銜接不及的問題結構。因此,針對中高階主管的培養選拔制度變成了政府人力管理之首要之急。然而我國政府目前並沒有針對中高階文官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培訓、選拔的機制,所以近日我國欲成立國家文官學院以及高考一級的變革等措施,都是希望能針對政府高階文官的培育設計出一套有系統且有效果的制度。
    政府高階文官的良窳可以說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每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可以看出,新加坡能長期居於該排行榜前兩名的位置,與其政府效能有絕對的關係。從該競爭力排行的指標中可以發現新加坡政府在政府效率、政府執行力、政府彈性應對經濟變動、政府制度完整性等四項指標皆名列第一,而這就是他們能有如此優異的政府競爭力的最重要原因。從新加坡立國之初就開始採用殼牌公司的接班人制度作為其公務人力培育、拔擢機制的核心概念,同時在接受菁英主義的社會文化之下,逐漸演變出屬於新加坡的政府接班人計畫。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因此本研究以新加坡政府接班人制度作為研究分析的個案。並且透過與學者、人事行政局、考選部等單位高階文官進行深度訪談,除了探討新加坡制度在我國推行之可行性分析之外,同時亦為我國未來建構高階文官接班計畫提供參考意見。
    經過深度訪談以及利用系統性接班人計畫與管理模型對新加坡制度進行理論檢視之後,新加坡的制度中的菁英文化無法在我國文化系絡中推行,然而其對於文官的潛能評估、培訓制度相當值得我國效法與參考。最後對我國未來若要推動高階文官培育機制,提供以下建議作為參考。包括建立人力資本的觀念,以及從制度、組織、法令、課程等四個面向來規劃系統性的高階文官培育機制,方能使該機制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培育篩選出最佳的政府接班人。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研究途徑與方法 8
    第五節、研究流程 10
    第二章、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管理才能發展理論 12
    第二節、接班人計畫之定義 16
    第三節、接班人計畫理論探討 18
    第四節、接班人計畫之障礙與配套措施 27
    第五節、新加坡接班人計畫之形成背景與內容 30
    第三章、研究設計 40
    第一節、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研究信度與效度之檢測 42
    第三節、研究工具 44
    第四節、資料分析與結果呈現 46
    第五節、訪談倫理 46
    第四章、個案分析 48
    第一節、新加坡個案介紹 48
    第二節、新加坡接班人計畫之理論分析 62
    第三節、新加坡經驗在我國可行性分析 64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研究建議 89
    參考書目 95
    附錄 100
    Reference: 中文部份
    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Joseph A Maxwell原著,
    1996)。台北:心理。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Deborah K. Padgett原
    著,1998)。台北:洪葉。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9)。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考察報告。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9)。李光耀學院馬凱碩院長演講重點摘要。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9)。97年度全球化與領導能力研習營研習報告。
    呂明泰(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人口結構變化應有的變革。公務人員
    月刊,第124期,頁23-35。
    余靜雯(2005)。半導體封測業主管管理才能評鑑模與接班人計劃之研究—以
    A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
    北。
    沈文欽(譯)(2006)。誰是接班人?揭開商業帝國不老的神話(J.C.波拉
    斯原著)。台北,思高。
    何宏儒(2007)。2008人力調查:近九成亞太企業重視接班問題,2008年1
    月20日,取自大紀元,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7/12/13/n1941297.htm。
    李田樹(譯)(1999)。杜拉克經理人的專業與挑戰(Peter Drucker原
    著,1998)。台北:天下。
    李嵩賢(2007)。人力資源發展—T&D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商鼎。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下)(M. Q.
    Pattion原著,2002)。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瓊恩(2006)。行政學(增訂三版)。台北市:三民。
    邱如美(譯)(2000)。領導引擎(Noel M. Tichy & Eli Cohen原著,
    1997)。台北,天下遠見。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
    流。
    胡龍騰(2006)。政府部門接班人計畫:知識續接觀點之注入。公共行政學
    報,第25期,頁95-117。
    真如(譯)(2002)。基業長青:企業永續經營的準則 (James C.
    Collins原著,1994)。台北:智庫。
    張定綺(譯)(1999)。李光耀治國之鑰(韓福光、華仁、陳澄子原合著)。
    台北:天下。
    陳文俊(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2004)。
    台北:雙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佳賦(2006)。為什麼公部門要重視承繼計畫。T&D飛訊,第46期,2008
    年9月25日取自國家文官培訓所,網址:
    http://www.ncsi.gov.tw/04_message/02_overdue_list.asp?
    ID=JNNNQQRROQIMK&unit_id=3&page=13。
    陳翰容(2005)。醫院高階主管管理才能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鏡明(2008年2月22日)。人才短缺時代來臨:台灣菁英人才短缺嚴重僅次
    於澳洲。工商時報,2008年2月22日取自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網址:
    http://www.cyberone.com.tw/。
    黃一峰、陳衍宏(2006)。高級文官管理才能發展制度之研究--人力資本觀
    點。法政學報,第20期,頁105-136。
    黃柏翔(2007)。企業如何培養接班人?(上)(下)。工商時報。2008年1月
    18日,取自中時教育網,網址:
    http://blog.padaa.com/ctedu/archive/2007/07/02/780.html。
    黃榮護(2000)。中高級公務人員領導管理能力之需求與培訓策略之研究,台
    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楊婕(編)(2006)。如何搞定接班人?。台北:智富館。
    蔡良文(2003)。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公司。
    劉坤億(2009)。英國文官培訓發展經驗。發表於公務人力發展趨勢與展望研
    討會,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台
    北。
    劉坤億(2009)。中高階文官培訓體系規劃。人事月刊,第48卷,第4期,頁
    24-38。
    鍾伊虹(2008)。基業常青—探討如何落實接班人計畫。T&D飛訊,第71期。
    2008年9月25日取自國家文官培訓所,網址:
    http://www.ncsi.gov.tw/04_message/02_overdue_list.asp?
    ID=JNNNQQRROQIMK& unit_id=3&page=26。
    羅家良(2008)。外界對於新加坡公務體系的幾個迷思。發表於公務人員保障
    暨培訓委員會97年度第二場台灣公共行政問題論壇,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
    員會主辦,台北。

    英文部份
    Beeson, J. (1998). Succession planning: Building the
    management corps. Business Horizons, 41(5): 61-66.
    Garman, A. N., & Glawe, J. (2004). Succession planning.
    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56
    (2): 119-128.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 (2000). Retirement trend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succession
    planning.Washington, D.C.: GAO.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 (2003). Insights for U.S.
    agenc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success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itiatives. Washington, D.C.:GAO.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 (2005). Selected agencies
    have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existing success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efforts. Washington,D.C.: GAO
    Green, P. C. (1999). Building rebust competencies:Linking
    Human Resoures Systems to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Hall, D. T. (1986). Dilemmas in linking succession planning
    to individual executive learn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5(2): 235-265.
    Ibarra, P. (2005). Succession planning: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Public Management, 87: 18-24.
    Kim, S. (2003). Linking employee assessments to succession
    planning.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32(4): 533-547.
    Leibman, M., Bruer, R. A., & Maki, B. R. (1996). Succession
    managemen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uccession planning.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3): 16-29.
    Matthew, T, Jr. (2004) Effective succession planning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Defense AT & L.
    Metz, E. J.,(1998). Designing succession systems for new
    competitive realitie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1(3):31- 37.
    Prahalad, C. 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79-91.
    Rhodes,D. W.(1988).Succession planning—Overweight and
    underperforming.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9(6):62-64.
    Rothwell, W. J. (2002a). Succession planning for future
    success. Strategic HR Review,1(3): 30-33.
    Rothwell, W. J. (2002b). Putting success into your
    succession planning.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3(3):
    32-37.
    Rothwell, W. J. (2005). Effective succession planning:
    Ensuring leadership continuity andbuilding talent from
    within (3rd Edition). New York: AMACOM.
    Werner, J. M., & Desimone, R. L. (2006).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4th Edition).Ohio:Thomson. South-western.
    Zhang, Y. & Rajagopalan, N. (2003).Explaining New CEO
    Origin: Firm versus Industry Anteced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6: 327-33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9525601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6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5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