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丁龍嘉,《改革從這裡起步-中國農村改革》,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丁長清等著,《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
毛科軍,《中國農村產權制度研究》,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3年。
方向新,《農村變遷論-當代中國農村變革與發展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1960。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95。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1983 年中國統計年鑑第三編》。北京經濟報導社,1983
年。
中共國家統計局編,《光輝的三十五年(1949-1984)》,中國統計出版社,1985。
中國國家統計局農業統計司,《我國農生活的巨大變化》,北京:中國統計局,1985。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
王貴宸著,《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王崑義著,《城鄉裂變與中共的農村改革:結構、制度與國家》,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王琢、許濱著,《論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六十年》,北京:中國農村觀察,1996。
王景新著,《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世紀變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成漢昌,《中國土地制度與土地改革—20世紀前半期》,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4。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
朱冬亮,《社會變遷中的村級土地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佐軍,《中國的根本問題:九億農民何處去》,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年。
李金振,《中國大陸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從地權歸屬的問題評析》,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杜潤生,《中國的土地改革》,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何東、清慶瑞、黃文真、王欽民著,《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史》,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林善浪,《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與效率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毅,《村至變遷中的權威與秩序—二十世紀川東雙村的表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姚洋,《制度與效率—與諾斯的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胡文正,《地產供求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徐勇,《包產到戶沉浮錄》,珠海出版社,1998。
張朝尊,《中國社會主義土地經濟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張永泉、趙泉鈞,《中國土地改革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司編,《中國農村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新華發行,1989。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4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
畢寶德主編,《土地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許惠淵等著,《產權理論與農村集體制度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年。
黃希源,《中國近現代農業經濟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溫鐵軍,《三農問題與世紀反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年。
奧爾森著,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臺北:政治學特輯,中國政治學會,2000。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劉斌等編著,《中國三農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年。
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倪爾曼(Lawrence W. Neuman)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當代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2002年。
R. H. Coase等著,劉守英等譯,《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經濟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Thrainn Eggertssson著,吳經邦等譯,《新制度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J. J. Rousseau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 : 政治權利的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二)中文期刊:
王惠敏,〈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裡的現狀及問題〉,《中國農村觀察》,1998年第5期,54-57頁。
史大平、王定祥,〈城市化中農業適度非農化:制度障礙與政策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6年第3期,頁60-65。
申靜、王漢生,〈集體產權在中國鄉村生活中的實踐邏輯¯—社會學視角下的產權建構過程〉,《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一期,頁113-148。
左靜,〈我國現行徵地補償與市場地價的差距〉,《農業經濟》,2007年9月,頁32-33。
李學林,〈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一期,頁123-152。
李明月、江華,〈徵地補償標準的公平性研究〉,《調研世界》,2005年10期,頁19-23。
肖屹、許桓周、郭玉燕,〈國外征地制度的特點及對我國征地制度改革的啟示〉,《新疆農墾經濟》,2007年9月,頁64-70。
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式〉,《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25-33。
宋斌文等,〈失地農民問題是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問題〉,《農業經濟導刊》,2004年1期,頁22-25。
呂育誠,〈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啟示〉,《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002年7月,頁137-172。
呂巧珍,〈徵收、徵用與私有財產保護〉,《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183-190。
周其仁,〈農地產權與徵地制度—中國城市化面臨的重大選擇〉,《經濟學(季刊)》,2004年10月第四卷第一期,頁193-210。
周其仁,〈農地徵用壟斷不經濟〉,《中國改革》,2001年12期,頁28-29。
周其仁,〈同地、同價、同權─我對廣東省農地直接入式的個人看法〉,《中國經濟週刊》,2005年33期,頁20。
周青、黃賢金,〈我國徵地制度運行的歷史軌跡、現實問題及改革措施〉,《經濟學理論與實際》,2004年第2期,頁40-44。
周飛舟,〈生財有道:土地開發中的政府和農民〉,《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49-114。
周建春,〈關於農村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的思考〉,《國土資源科技管理》,第19卷,頁16-20。
周作翰、張英洪,〈產權殘缺、利益博弈與社會衝突〉,《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第81 – 85頁。
胡文正,〈現行土地配置制度的弊端與成因〉,《中國房地產》,2005年第7期,頁61-64。
徐鋒,〈股份合作與農業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21-25。
黃祖輝、陳欣欣,〈農地產權結構和我國的家庭農業〉,《農業經濟問題》,1998年第5期,頁19-22。
涂姍,〈我國土地徵用程序、目的與補償問題研究〉,《廣東土地科學》,2007年12月,頁32-35。
姜愛林,〈徵地程序問題調查報告〉,《中國土地》,2000年10月,頁6-10。
張合林、郝壽義,〈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制度創新及政策建議〉,《中國軟科學》,2007年第2期,頁28-40。
張峻豪、徐正戎,〈閣揆角色的受限或突破—政黨輪替後我國行政院院長與總統互動之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四季第一期,2007年3月,頁51-108。
張軍,〈關於村民自治的思考〉,《中國農村觀察》,2000年第1期,頁46-73。
張桂蓉,〈農地徵地過程中的利益搏奕分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頁75-79。
張靜,〈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一個解釋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第115-129頁。
張小軍,〈象徵地權與文化經濟〉,《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三期,第121-135頁。
黃河、李軍波,〈試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本質、內容及其實現形式〉,《中國土地科學》,2008年第5期,頁51-56。
馮海發,〈中國農業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數量研究〉,《經濟研究》,1993年第9期,頁92-98。
馮昌中,〈我國徵地制度變遷〉,《中國土地》,2001年9月,頁15-19。
楊維軍,〈論三次土地制度變遷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開發研究》2006年1期,頁65-69。
賈生華、張娟峰,〈土地資源配置體制中的灰色市場分析〉,《中國軟科學》,2006年3期,頁17-24。
趙金龍、何玲,〈徵地困境成因分析〉,《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期,頁31-34。
趙淩,〈徵地難的原因及對策〉,《調查研究》2005年8月,頁34-3。
趙振軍,〈論農地集體所有制陷阱—基於農地徵用視角的分析〉,《社會科學》2007年第8期,頁21-28。
趙崢,〈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歷程、問題與啟示─以廣東省東莞市為例〉,《調研世界》,2008年8期,頁20-24。
錢忠好,〈農地股份合作制產權特徵分析及政策啟示〉,《農業經濟》,1999年11月,第21-23頁。
蕭飛、張光宏,〈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效率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第55 卷第5 期,2002 年9 月,頁532-536。
冀縣卿、錢忠好,〈論我國征地制度改革與農地產權制度重構〉,《農業經濟問題》(月刊),2007年第12期,頁79-83。
嚴偉,〈建設新農村不是把農民留在農村—加快城市化進程是徹底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途徑〉,《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2期,頁224-229。
(三)學位論文
李聖權,《中國大陸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沈岱樺,《中國大陸農業政策變遷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晹泰,《兩岸農地制度理論、實施與成果之比較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林逢福,《大陸經濟改革與發展對所得分配之影響》,台北:東吳大學經濟系博士論文,2002年。
何秀珍,《大陸農村產權制度的演變-以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為例》,台北: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郭偉山,《大陸農村困境與農民階層流動相關問題研究》,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仙妹,《大陸農村經濟改革的政治意涵》,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俊清,《中國大陸農村地區貧窮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鄭怡雯,《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立群,《中國大陸農地產權變遷之研究(1978~2007)》,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富東,《中國大陸農業發展、改革與影響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錢慧玲,《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城鄉發展差異因素之探討》,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媒體資料:
王納,鞏夷菲,《廣州日報》,2009年3月18日。
王汝堂,《新華網山東頻道》,2007年12月12日。
王素惠,〈集體土地,面目模糊中艱難流轉〉,《南方網》,2003年11月17日。
李增輝,《人民日報》,2008年2月18日。
徐曉強、胡俊山,《農民日報》,2008年7月7日。
張君,《民主與法治雜誌》,2008年7月7日。
梁鋼華,《新華網》,2008年1月16日。
韓俊,〈將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界定為按份共有制〉,《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1月11日。
《中國國土資源報》,2003年11月21日
《北京晨報》,2006年9月30日
《檢察日報》,2008年8月22日。
《東方新聞》,2001年7月10日。
二、西文參考文獻
(一)西文書目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tional Analysi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Hann,C.M. ed.,Property Relations: Renewing the Anthropological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North, Douglass Cecil,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Rutherford, Malcolm. ,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1994)
Scott, W. Richard,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1).
Ostrom,Elinor, Governing the Commons :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strom ,Elinor (ed.),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 London Sage Pulications,
1982)
Thelen , Kathleen, and Ste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 in Steven Seinmo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eters,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New
Institutionalism ,(Pintrer:London,1999).
Peters, B. Guy,”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
Dieter Klingemann eds., A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二)西文期刊
Cheng,Steven N. S.,”The Fable of the Bees: An Economics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XVI(1973),pp.11-33.
Demsetz,Harold , “Toward a Theory a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2(1967),pp. 347-359.
Hall,Peter A. and Taylor , Rosemary C. 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 Political Studies, Dec96, Vol. 44 ,Issue 4, p983.
Hanstad ,Tim and Ping, Li, “Land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ctioning rights to wasteland,”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Journal, Vol. 19, No. 3 (1997), pp. 545–583.
Ho, Peter,“Who Owns China’s Land? Policies, Rights and Deliberate Institutional
Ambiguity”,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66(2001),pp.394-412.
Ho, Samuel P.S. and Lin, George C.S.,”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Policies and Practices”,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75(Sept. 2003), pp
681-707.
Ho, Samuel P. S. and Lin, George C. S.,”Converting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n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Modern China, Vol. 30, No. 1(2004),pp. 81-112
Immergut, Ellen M.,”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cience, Vol. 26, No.1(1998),p18.
Keng ,C. W. Kenneth, “China’s land disposition syste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5,No. 13 (1996), pp. 327–28
Krasner, S. D,”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1984),p240.
Mahoney,James,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29(2000),pp507-548.
March, James G.,and Olsen, Johan P.,”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pp735-738.
Michael J. Gorges, “New Institutionalist Explains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A Note
of Caution”,Politics,vol. 21,no.2(2001),pp139-140.
North, Douglas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issue 3, (June 1994),pp. 359-368.
Pierson, Paul ,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e, 2000),pp251-267.
Yeh, Anthony Gar-on and Wu, Fulong, “The new l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0, No. 2 (1996), pp. 33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