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52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341390      Online Users : 8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220


    Title: 宋代傳奇小說傳奇手法研究
    The study of the legendary manners in Song legends
    Authors: 趙修霈
    Contributors: 王國良
    趙修霈
    Keywords: 宋傳奇
    傳奇手法
    時空
    典故
    文體
    美醜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6-05-09 15:21:23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宋代傳奇小說傳奇手法研究」從「怎麼說」、「怎麼做」的角度出發,審視宋傳奇;並微觀地分析出宋傳奇主要的五種傳奇手法,同時說明這些手法正是造成傳「奇」效果的重要原因。這五種傳奇手法基本上表現出一種辯證性:時空的「幻實」、典故的「離合」、文體的「出入」、情理的「依違」、傳寫的「美醜」,也可以說是辯證手法的使用。
    〈時空幻實的辯證〉試圖說明宋傳奇作者在小說文本中刻意凸顯傳奇時空的幻實辯證,或是虛構時間以「實」襯「虛」,或是遠跡域外以刻意造奇,或是出入他界以模擬現實;亦即在傳奇中形成「幻」、「實」兩端的拉扯與張力,以此造成傳奇之「奇」。
    〈典故離合的再創作〉則說明了宋傳奇在讀者「習以為常」的典故中,透過「擬古用典」的取捨改寫、「疑古用典」的「推陳出新」、「造古用典」的「翻轉變異」,造成讀者陌生化的感受,令宋傳奇在運用典故之餘拉開與典故的距「離」,呈現出更大的「離」、「合」張力。
    〈文體出入的整合〉剖析宋傳奇作者出乎傳奇「文采意想」,或入乎「語錄」的玄機妙語,或入乎「詩話」的體制手法,或入乎「散文」的理性平易,以出入於「語錄」、「詩話」、「散文」之間的手法來塑造宋傳奇獨特的理性智慧之「奇」。
    〈情理依違的塑造〉則剖析宋傳奇透過人情事理的「依」、「違」運用傳奇手法:以「情理之外」的情節造成讀者「奇」異、「趣」味的閱讀效果,或「尋常情理中求其奇異」來造成讀者閱讀時「聳動人之耳目」的「奇」,又或者藉著表面上「情理之外」的「狂行」隱藏對「尋常情理」的「清醒」認識,形成意料之外的「奇」。
    〈傳寫美醜的選擇〉則說明了宋傳奇不全審「美」,時而審「美」、時而審「醜」,在「美」與「醜」兩端進行角力,因而宋傳奇的美學風貌較唐傳奇更豐富多采,也同時展現出宋傳奇獨特的風貌,亦即宋傳奇之「奇」。
    此外,本論文以宋傳奇的傳奇手法為主要架構,但當某傳奇手法曾經出現於某篇唐傳奇中時,本論文仍於文中對舉參照,務求突出兩者之同異,進而凸顯唐傳奇的情節內容已然造成傳奇效果,不似宋傳奇得透過傳奇手法才能造奇,因此,宋傳奇之所以被稱為「傳奇」,其「奇」之發掘,宋傳奇「怎麼說」故事較「說什麼」還要重要。
    Reference: 壹、古籍
    (清代以前,按作者時代順序排列;民國以後,依出版時間排列)
    周‧尸佼著、清‧汪繼培輯:《尸子》,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漢‧毛亨撰、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舊題漢‧伶玄:《趙飛燕外傳》,《筆記小說大觀》三編,台北:新興書局,民國77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2年
    魏‧王弼著:《老子道德經注》,收入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東晉‧三藏法師、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影印新修大正藏經委員會,民國77年
    南朝宋‧傅亮撰:《光世音應驗記》,收於董志翹著:《「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南朝梁‧吳均撰、王根林校點:《續齊諧記》,《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藥方》,《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劉恂:《嶺表錄異》,出於魯迅:《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唐‧李肇:《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民國80年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1年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鄭處誨、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唐‧范攄著:《雲溪友議》,《唐五代宋筆記十五種》,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2年
    舊題陸龜蒙:《小名錄》,收入宋‧周守忠輯:《姬侍類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唐‧鄭綮:《開天傳信記》,《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後唐‧孫光憲撰:《北夢瑣言》,《全宋筆記》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舊題宋‧張君房:《乘異記》,《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范仲淹著:《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宋‧歐陽脩:《洛陽牡丹記》,《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歐陽脩撰、黃進德編纂:《六一詩話》,收入《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註:《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宋‧周敦頤著,譚松林、尹紅整理:《通書》,收入《周敦頤集》,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張師正撰,白化文、許德楠點校:《括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沈括撰、胡道靜校注:《夢溪筆談》,香港:中華書局,1975年
    宋‧文瑩:《玉壺清話》,《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龐元英:《談藪》,《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劉斧輯撰,王友懷、王曉勇注:《青瑣高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安新:中國書店,1994年
    宋‧徐積:《節孝集》,《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蘇轍:《欒城集》,收入《傳世藏書》,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趙令畤撰、孔凡禮點校:《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何薳撰、張明華點校:《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羅泌:《路史發揮》,《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1年
    宋‧葉適:《習學記言》,收入鍾肇鵬選編:《宋明讀書記四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宋‧朱熹撰、蔣立甫校點:《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黎靖德輯、鄭明等校點:《朱子語類》,收入朱人傑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筆記小說大觀》,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宋‧趙與時:《賓退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趙彥衛撰、張國星校點:《雲麓漫鈔》,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羅燁編、周曉薇校點:《新編醉翁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收入《中國風土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
    宋‧謝采伯:《密齋筆記》,《筆記小說大觀》30編,台北:新興書局,民國77年
    宋‧賾藏主編集,蕭萐父、呂有祥、蔡兆華點校:《古尊宿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金‧王若虛撰,霍松林、胡主佑、祝杏清編纂:《王若虛詩話》,收入《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鍾嗣成著、浦漢明校:《新校錄鬼簿正續編》,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元‧夏庭芝著,孫崇濤、徐宏圖箋注:《青樓集箋注》,北京:新華書店,1990年
    明‧施耐庵、羅貫中著,凌賡、恆鶴、刁寧校點:《容與堂本水滸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吳承恩原著,徐少知校、周中明、朱彤注:《西遊記》,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9年
    明‧李贄撰、王燄整理、李國鈞審閱:《焚書》,收入《傳世藏書》,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
    明‧李贄、清‧毛宗崗、魯迅等評,金重宇輯:《三國演義:名家匯評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明‧梅鼎祚纂輯,田樸、查洪德校注:《青泥蓮花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8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馮夢龍輯:《宋人百家小說》,收入《五朝小說》,清康熙間刊本
    明‧鍾惺編次:《混唐後傳》,《明代小說輯刊》第三輯,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明‧凌濛初著、章培恆整理、王古魯注釋:《二刻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明‧呂天成著、吳書蔭校註:《曲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通問編定、施沛彙集:《續燈存稿》,《禪宗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清‧金聖嘆評點、文子生校點:《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曹寅:《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張竹坡:《皐鶴堂批評明代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台北:廣文書局,民國70年
    清‧趙翼:《甌北詩話》,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0年
    清‧姚鼐:《古文辭類纂》,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徐松:《登科記考》,收入《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梁紹壬著、莊葳點校:《兩般秋雨盦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陳世熙輯:《唐人說薈》,收入《隋唐文明》,據掃葉山房石印本影印,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
    清‧崔象川:《白圭志》,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香港:中華書局,1974年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4年
    程毅中:《古體小說鈔:宋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楊伯駿:《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魯迅:《唐宋傳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著:《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汪辟疆輯校:《唐人傳奇小說》,台北:世界書局,2000年
    徐震堮著:《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李劍國:《宋代傳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蒲正信注:《六度集經》,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貳、近人論著(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專書
    王明勝:《李益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王國良:《神異經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4年
    王國良:《海內十洲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2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二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三集:《本事詩》校補考釋》,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3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纂異記與傳奇校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任二北:《唐戲弄》,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4年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民國95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劍國:《宋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劍國:《中國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宋儉等編注:《奇書四評》,孝感:崇文書局,2004年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7年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林湘華:《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
    林語堂:《蘇東坡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苗壯:《筆記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臺灣開明書店,民國78年
    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說的變遷》,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收入《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玨:《初唐傳奇文鈎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陳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葆文:《聊齋誌異癡狂士人類型析論》,台北:里仁書局,民國94年
    張兵:《宋遼金元小說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7年
    張美蘭:《禪宗語言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7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張毅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鎮楚:《中國詩話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
    崔成宗:《宋代詩話論詩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7年
    曾棗莊:《蘇轍評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4年
    曾棗莊:《宋文通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費海璣:《蘇軾傳記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黃東陽:《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黃純豔:《宋代海外貿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3年
    楊惠南:《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入《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收入《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收入《魯迅自編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法民:《怪誕藝術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劉燕萍:《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劉揚忠、王兆鵬、劉尊明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年鑒(1997-1999)》,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年
    劉揚忠、王兆鵬、劉尊明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年鑒(2000-2001)》,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蔡榮婷:《《祖堂集》禪宗詩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戴麗珠寫定:《東坡禪喜集新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9年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魏道儒:《宋代禪宗文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德)E.佛洛姆(Erich Fromm)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的剖析》,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3年

    二、學位論文
    李軍均:《唐宋傳奇小說文體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陳英姬:《蘇軾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
    梁玉球:《蘇軾黃州詞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游秀雲:《宋代傳奇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三、期刊論文
    丁峰山:〈宋代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歷史地位的重新估價〉,《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
    王文才:〈唐宋傳奇中有關蜀中故實雜述〉,《四川師院學報》1985年第3期
    王立、楊月亮:〈《青瑣高議‧高言》傳統文化觀念透視〉,《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王巧玲:〈宋傳奇的特點及原因分析〉,《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王冉冉:〈「體兼說部」的「詩話」與明代「詩文小說」〉,《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
    王兆鵬:〈北宋隱士詞人潘閬生平考索〉,《文史哲》2006年第5期
    王拓:〈枕中記與杜子春〉,收於《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66年
    王青:〈女兒國的史實、傳說與文學虛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王敏:〈淺議〈李師師外傳〉〉,《語文學刊》2007年11月
    王偉:〈《青瑣高議》與狐精小說的通俗化〉,《中國文言小說研究》2006年第3期
    王謹:〈論李師師藝術形象的演變及其成因〉,〈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08年
    毛淑敏:〈宋傳奇的市民化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4年
    伍伯常:〈北宋初年的北方文士與豪俠──以柳開的事風形象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6卷2期,民國95年
    任崇岳:〈李師師生年小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1996年
    余才林:〈唐詩本事與宋代早期詩話〉,《文史哲》2006年第6期
    余丹:〈20世紀以來宋代文言小說研究綜述〉,《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李小龍:〈《青瑣高議》版本源流考〉,《文獻季刊》2008年第1期
    李正學:〈《夷堅志》研究述評〉,《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6年
    李正學:〈《夷堅甲志》成書時間考〉,《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7年
    李軍均:〈「傳奇」小說學考〉,《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2期,2003年
    李軍均:〈論宋初傳奇小說文體發展的文化生態〉,《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7年
    李景綱:〈是花香自有、只要靜中聞──說宋人傳奇〉,《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李源:〈流葉千古總牽情──宋代傳奇〈流紅記〉及其在元明時代的傳播〉,《殷都學刊》2003年第1期
    李劍亮:〈詞本事與詞詮釋之關係及其評價〉,《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李劍國:〈秦醇〈趙飛燕別傳〉考論──兼議〈驪山記〉、〈溫泉記〉〉,《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1年
    李劍國、(美)韓瑞亞:〈亡靈憶往:唐宋傳奇的一種歷史觀照方式〉(上、下),《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4期
    何紅豔:〈《大唐西域記》與唐五代小說的創作〉,《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03年12月
    段庸生:〈宋人傳奇論〉,《重慶商學院學報》2000年增刊
    杜貴晨:〈「傳奇」名義及文言小說的分類〉,收入《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杜貴晨:〈古代數字「三」的觀念與小說的「三復情節」〉,《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杜貴晨:〈中國古代小說「三復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意義〉,《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阮廷焯:〈劉斧《翰府名談》輯佚〉,《大陸雜誌》第54卷第6期,民國44年
    林宏達:〈宋詞取材〈長恨歌、傳〉與李、楊相關本事探析〉,《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7年
    林湘華:〈宋代詩話與詩話學──一套「以言行事」的規範詩學〉,《淡江中文學報》第19期,2008年
    孟莉:〈宮闈春情鎖不住、紅葉蕩漾到人間──漫話「紅葉題詩」的傳說和意義〉,《嘉興學院學報》第16卷第5期,2004年
    周榆華:〈《夷堅志》諸夢中的庶民士子心理探析〉,《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周榆華、郭紅英:〈理學束縛下的潛抑情欲——論《夷堅志》中的人鬼之戀〉,《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2期
    周榆華、羅宗陽:〈《夷堅志》的編撰及洪邁對志怪小說的看法〉,《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5卷第1期,2004年
    段庸生:〈勸懲與宋人傳奇〉,《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4期
    祝尚書:〈柳開年譜〉,收於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資料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洪順隆:〈北宋傳奇小說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民國83年
    凌郁之:〈傳奇體的衰落與唐宋文風的蟮嬗變〉,《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6年
    凌郁之、李最欣:〈唐宋小說因革軒輊論〉,《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4年
    徐子方、孫巧琳:〈庸中佼佼者──評〈李師師外傳〉兼及宋人傳奇〉,《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1999年
    徐昊:〈從《大唐西域記》到《西遊記》〉,《佛教文化》2006年第3期
    徐曉光:〈遙遠的女兒國神話──中國彝族「女兒國」神話與日本「女兒國」神話的比較〉,《中國比較文學》1997年第4期
    秦川:〈論《青瑣高議》與《綠窗新話》在小說史上的地位〉,《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2期
    唐瑛:〈異類姻緣、尋常世相──宋代志怪傳奇異類姻緣故事的文化解讀〉,《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孫遜、趙維國:〈「傳奇」體小說衍變之辨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01年
    張玄:〈宋傳奇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從〈霍小玉傳〉到〈譚意歌記〉〉,《宜賓學院學報》第3期,2007年
    張政烺:〈問答錄與「說參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民國37年
    張祝平:〈《夷堅志》材料來源及搜集方式考訂〉,《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1999年
    張祝平:〈以雅入俗──宋代小說的普及與繁榮〉,《雲夢學刊》第24卷第4期,2003年
    張祝平:〈祝允明抄本《夷堅丁志》對今本《夷堅乙志》的校補〉,《文獻季刊》2003年第3期
    張祝平:〈《夷堅志》的版本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2期
    張乘健:〈〈長恨歌〉與〈梅妃傳〉:歷史與藝術的微妙衝突〉,《文學遺產》1992年第1期
    張海鷗:〈浪子詞人柳永與正統君臣審美意識的衝突〉,收於《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海鷗:〈中國文化中的「疏狂」傳統與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態〉,《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清華:〈韓愈家世考:韓湘考〉,《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4期,1999年
    陳文新:〈傳記辭章化:對唐人傳奇文體屬性的一種描述〉,收入氏著:《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文新:〈論宋代話本體傳奇的世俗化追求〉,《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8年
    陳玨:〈中唐傳奇文「辨體」──從「陳寅恪命題」出發〉,《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
    陳霖、姚毅:〈宋代傳奇中的妓女形象分析〉,《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8卷第6期,2008年
    許軍:〈論宋代文言小說中女性形象演變的文學史意義〉,《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許總:〈崔鶯鶯家世及行蹤辨正〉,《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1期
    章培恒:〈〈大業拾遺记〉、〈梅妃傳〉等五篇傳奇的寫作時代〉,《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8年
    梅家玲:〈論杜子春與枕中記的人生態度──從「幻設技巧」的運用談起〉,《中外文學》第15卷第12期,1987年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說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8期,2008年
    游秀雲:〈《青瑣高議》對《剪燈新話》的影響〉,《華崗研究學報》第1期,民國85年
    程毅中:〈宋代的傳奇小說〉,《文史知識》1990年第2期,1990年
    程毅中:〈宋代文言小說論綱〉,收入孫欽善、曾棗莊等主編:《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
    程毅中:〈〈玄宗遺錄〉裡的楊貴妃形象〉,《文學遺產》1992年第5期
    程毅中〈宋人傳奇拾零〉,《文學遺產》1995年第1期
    程毅中:〈《麗情集》考〉,原載《文史》第十一輯,今收入《程毅中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賀闈、劉順:〈極盛難繼──傳奇小說由唐至宋發展簡述〉,《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第9卷第2期,2006年
    馮一:〈《雲齋廣錄》版本源流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馮勤:〈北宋文化政策的雙重性與《青瑣高議》的「多言古事」〉,《中華文化論叢》2005年第2期
    馮勤:〈《青瑣高議》的藝術形式及其在小說文體變革中的價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馮勤:〈《青瑣高議》的撰輯形式簡論〉,《文史雜誌》2006年第2期
    智宇暉、段蓮:〈宋傳奇幻化女性形象中愛與欲的寄託〉,《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黃東陽:〈誤入與遊歷──宋傳奇〈王榭〉仙鄉變型例探究〉,《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
    黃東陽:〈顛狂的真相──《濟公全傳》所呈顯濟公「狂行勸喻」之思維模式及其社會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2期,2008年
    黃景進:〈枕中記的結構分析〉,《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1年
    黃端陽:〈宋人李獻民《雲齋廣錄》研究〉,《大陸雜誌》第96卷第1期,民國83年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
    臺靜農:〈論碑傳文及傳奇文〉,原刊《傳記文學》第4卷第3期,1964年;收於陳自善編:《龍坡論學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亞:〈從歷史題材看宋代傳奇的勸懲特點〉,《職業圈》2007年第7期
    趙修霈:〈宋代紫姑的女仙化及才女化〉,《漢學研究集刊》第7期,民國97年
    趙章超:〈宋代志怪傳奇小說研究百年綜述〉,《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5期
    趙章超:〈《夷堅志》佚文小輯〉,《文獻季刊》2004年第4期
    趙章超:〈宋人劉斧小說輯補〉,《文獻季刊》2006年第3期
    趙章超:〈《夷堅志》佚文拾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3期
    趙維國:〈傳奇體的確立與宋人古體小說的類型意識〉,《寧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1999年第3期
    趙維國:〈《永樂大典》所存宋人劉斧小說集佚文輯考〉,《文獻季刊》2001年第2期
    趙維國:〈論《麗情集》與宋代麗情小說創作〉,《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1期,2003年
    鄭文惠:〈新形式典範與共同體圖景──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的美學結構與樂園想像〉,《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劉守華:〈宋代的民間故事集成《夷堅志》〉,《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劉師培:〈文學辨體〉,收入勞舒編、雪克校:《劉師培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劉黎明:〈《夷堅志》「建德妖鬼」故事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劉穎慧:〈唐宋傳奇中的狐意象〉,《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專輯,2004年
    盧景商:〈樂史〈楊太真外傳〉的歷史意識〉,《醒吾學報》第19期,民國84年
    薛洪勣:〈〈李師師外傳〉應是明末作品〉,《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3-4期
    蕭相愷:〈宋代小說家廉布及小說《清尊錄》〉,《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2002年
    蕭麗華:〈佛經偈頌對東坡詩的影響〉,《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
    羅立剛:〈論唐五代小說與詩話的關係〉,《學術研究》2003年第7期
    (日)小川環樹撰、張桐生譯:〈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收於《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民國66年
    (日)副島一郎:〈宋初的古文與士風──以張詠為中心〉,收入《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倪豪士:〈唐傳奇中的創造和故事講述:沈亞之的傳奇作品〉,《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315150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5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1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