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47079      Online Users : 3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958


    Title: 貪腐問題與政治改革的侷限:中共第三、四代領導人反腐策略之比較(1992-2007)
    Authors: 李景華
    Lee, Chin hua
    Contributors: 李英明
    李景華
    Lee,Chin hua
    Keywords: 腐敗
    反腐敗
    政治改革
    侷限
    corruption
    anti-corruption
    political reform
    restriction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6-05-09 13:29:37 (UTC+8)
    Abstract:   本文第一章介紹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與研究架構,從相關研究成果中爬梳政治腐敗的定義與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特殊性。並探討兩個主軸:中國大陸市場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腐敗問題與政府、以及中共領導人如何看待之。

      第二章從國家與政府的角度觀察中共的貪腐問題,變化中的產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第三、四代領導人如何面對市場經濟帶來的變化,憲法賦予全國人大、政協的監督權有所不足之處,但通常未能充分發揮。並分析中共第三、四兩代領導人所進行的機構改革與法制建設。

      第三章從黨的組織結構切入。紀委是黨內主要的監督機制,但黨紀處分最高只能開除黨籍,由於市場化使官商不分,意識型態的約束鬆弛,使得黨紀的約束能力下降。「三個代表」號召企業家入黨使得黨員身分不再是最可靠的的資本政治。第三、四兩代領導人都曾發起政治運動宣揚理想的幹部形象,例如江澤民的「三講」、胡錦濤的「保持黨員先進性」。

      第四章引入非正式制度的層面探討貪腐問題,包括傳媒、文化與市民社會等層面。首先,中共缺乏開放的輿論監督,使人民與政府都無法獲得充分的訊息,雖然可以暫時掩蓋真相,但長遠而言是不利的。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人際關係的經營,計畫經濟時期的單位制都造成對關係網絡的重視,破壞公平性。最後作者分析是否能寄望藉由成熟的市民社會來促使非正式制度的監督發揮功能。

      第五章歸納指出中國政治未來可能的發展與改革侷限,包含民主化與多元防腐機制的建構。並未來貪腐問題是否繼續困擾中共提出幾個思考方向。
    In chapter 1, I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and review correlative research. I want to discriminate the character of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post-communism states, especially based on China’s market transformation. What situation the leaders faced and how they consider dealing with are two main viewpoints.

    Next, I analyze this issue from the government structure in chapter 2,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bureaucrats. In view of monitor institution setting is not sufficient, I want to explain the institution reform of PRC’s government and the regularization in law. Although the constitution gives the National People Congress and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authority to supervise, but the power is usually not elaborated well.

    In chapter 3, I want to observe this issue from the party-state perspective. The discipline committee is the main system in party organization each level. But as the marketization arises, the role of an official and an entrepreneur is often blurred. The leaders of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generation have taken some propagandas or political mobilizations to describe their desirable cadres. Such as Jiang Zemin’s “Three Emphasis” and Hu Jingtao’s “Keep the Party Members’ Advancement”.

    Then, I lead into the caus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 to discuss the corruptive phenomenon in China. First, there are multiple restrictions on media to reveal the truth, so not only people, but also the government can’t get sufficient information. Second, there are some customs from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that make people rely on interpersonal network and guanxi. Third, I analyze whether a mature civil society could constraint these behaviors.

    Finally, I will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strictions on China’s political reform in my conclusion, and provide some directions for more thinking.
    Reference: 一、中文
    丁望,李長春與廣東政壇 : 廣東接班群、區域經濟和族群文化(香港 : 當代名家出版社,2000年三版)。
    丁望,接班群的亮點(香港 : 當代名家出版社,2002年)。
    丁望,溫家寶內閣(香港 : 當代名家出版社,2003年)。
    卜長莉,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央紀委紀檢監察研究所編,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王良能,中共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腐敗與反腐敗(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王良能,中國大陸腐敗政治學(台北:唐山書店,2002年)。
    王邦佐,執政黨與社會整合—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社會整合實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明高,「貪官資金外逃及懲治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總第127期(2006年10月),頁42~52。
    王長江,中國政治文明視野下的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紹光,美國「進步時代」的啟示(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
    王紹光,安邦之道:國家轉型的目標與途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王貴秀,「走出監督誤區,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發展論壇(北京),2003年第12期(2003年12月),頁20~22。
    王傳利,給腐敗號脈:新中國腐敗頻度與控制強度相關性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年)。
    王滬寧,反腐敗:中國的實驗,(海口:三環出版社,1990年)。
    王滬寧,中國抑制腐敗的體制選擇,政治學研究(北京),1995年第1期(1995年2月),頁7-15。
    王曉燕,私營企業主的政治參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石之瑜,「書評論文:中共政治改革文本的蟄伏與開展」,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6期(2001年6月),頁53~68。
    江振昌:「機制與變遷:中國信訪制度的存廢爭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43~77。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江澤民,論黨的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頻、高新,中共太子黨(台北:時報,1997年,二版)。
    何清漣,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廣西:灕江出版社,2001年)。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Taiwan News,2003年)。
    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2006年)。
    何增科,「市民社會概念的歷史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995年第5期(1995年10月),頁67~81。
    何增科,政治之癌—發展中國家腐化問題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
    何增科,反腐新路—轉型期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何增科等著,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吳介民,「壓榨人性空間:身份差序與中國式多重剝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總第39期(2000年9月),頁1~44。
    吳丕主編,中國反腐敗—現狀與理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吳國光,趙紫陽與政治改革(台北:遠景,1997年)。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吳思,隱蔽的秩序:拆解歷史弈局(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
    吳敬璉,「中國腐敗的治理」,戰略與管理(北京),2003年第2期(2003年4月),頁1-8。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年)。
    李一帆,「江澤民反腐倡廉思想論綱」,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第5卷第12期(2006年12月),頁3~9。
    李成言主編,廉政工程:制度、政策與技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谷城,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新詞語(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松玉,制度權威研究:制度規範與社會秩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1996年)。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李英明,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辯證(台北:揚智,2003年)。
    李英明,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2006年)。
    李雪勤,中國拒絕腐敗—現階段反腐敗透視(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1997年)。
    杜林著,楊鳴鏑譯,江澤民傳(香港:明鏡出版社,2000年二版)。
    杜治洲、任建明,「十六大以來我國反腐敗工作的回顧與展望」,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第6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3~9。
    辛向陽,紅牆決策—中國政府機構改革深層起因(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宗海仁,第四代(香港:明鏡出版社,2003年)。
    宗海仁,曖昧的權力交接(香港:明鏡出版社,2004年)。
    林伯海,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制度的分析與構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林南著,張磊譯,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琳文,「從臣民走向公民—中國大陸政治文化的變遷與民主化前景」,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1期(2006年1月),頁99~141。
    初澱清,「反腐敗機構體系的模型研究」,天津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天津),總第93期(2007年6月),頁53~57。
    金亨俊,中共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腐敗行為之研究:代理人理論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俞可平等著,中國公民社會的制度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施為鑒,陳良宇傳奇(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柳晞春,預防職務犯罪:反腐敗的理性選擇(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胡鞍鋼主編,中國:挑戰腐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鞍鋼、過勇,「轉型期防治腐敗的綜合戰略與制度設計」,管理世界(北京),2001年第6期(2001年12月),頁44-55。
    胡鞍鋼、過勇,「公務員腐敗成本—收益的經濟學分析」,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2002年第4期(2002年8月),頁33-41。
    胡偉,政府過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倪星,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唐亮,漸進、民主:變革中的中國政治(新加坡:八方文化,2004年)。
    孫立平。「『關係』、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社會學研究(北京),1996年第5期(1996年10月),頁20~30。
    孫立平,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孫立平,失衡—斷裂社會的運作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孫立平,博弈—斷裂社會的利益衝突與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孫立平,守衛底線—轉型社會生活的基礎秩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總第32期(2001年12月),頁95~170。
    徐斯儉,「中國大陸九○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2001年2月,頁1~29。
    徐斯儉,「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爭議:一個文獻的回顧」,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1期,2004年1~3月,頁1~39。
    徐斯儉,「軟紀律約束—改革中共黨國體制的內在限制」,發表於中共政權變遷:菁英、體制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2005年11月19日)。
    徐湘林,「以政治穩定為基礎的中國漸進政治改革」,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第5期(2000年10月),頁16~26。
    徐湘林,「從政治發展理論到政策過程理 論—中國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層理論建構探討」,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頁108~120。
    翁杰明主編,與總書記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台北,天下),1998年。
    馬立誠、凌志軍,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台北,天下),1999年。
    高國舫,黨政幹部淘汰機制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
    高新,江澤民的幕僚(香港:明鏡出版社,1999年十版)。
    高新,降服「廣東幫」(香港:明鏡出版社,1999年)。
    高新,領導中國的新人物(上)—中共十六屆政治局常委(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年)。
    高新,領導中國的新人物(下)—中共十六屆政治局委員(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年)。
    涂曉芳,政府利益論—從轉軌時期地方政府的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年)。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2005年)。
    康曉光,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道路(新加坡:八方文化,2005年)。
    張五常,經濟解釋—張五常經濟論文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張雷克、劉劍主編,改革開放中的廉政建設(北京:中國檢查出版社,1992年)。
    張建明,「紀委監督同級黨委初探」,學習時報(北京),2007年1月22日,第5版。
    張健,「合法性與中國政治」,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第5期(2000年9-10月),頁1-15。
    張靜,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曹紅鋼,政府行為目標與體制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莫吉武,當代中國政治監督體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陳政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貪腐現象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紅太,當代中國政府體系與政治研究法(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
    陳紅太,中國政府體系與政治—概念、總結與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章敬平,胡溫元年:中國的第二次轉型(台北:捷幼,2004年)。
    章敬平,權變—從官員下海到商人從政(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立忠、張裕衢,「華人四地貪腐程度之比較—以『貪腐成因』為分析途徑」,公共行政學報,總第24期(2007年9月),頁103~135。
    彭泗清、楊中芳,「人際交往關係的影響因素與發展過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2期(1999年12月),頁291~312。
    程浩、黃衛平、汪永成,「中國社會利益集團研究」,戰略與管理(北京),2003年第4期(2003年8月),頁63~74。
    黃光國、胡先縉,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黃衛平,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縱橫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楊中美,江澤民傳(台北:時報,1996年)。
    楊中美,朱鎔基傳(台北:時報,1998年)。
    楊中美,中共新領袖:胡錦濤(台北:時報,2002年)。
    楊中美,平步青雲:中共新總理溫家寶(台北:時報,2003年)。
    楊光斌,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國家權力(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
    楊光斌,中國政府與政治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楊光斌,制度的形式與國家的興衰—比較政治發展的理論與經驗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洪常,「關於政治腐敗效應的爭論—國外政治腐敗研究的文獻評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總第107期(2000年2月),頁21-32。
    楊洪常,「政治發展還是政治衰敗:政治腐敗效應之爭」,政治科學論叢,第12期(2000年6月),頁131-160。
    楊美惠著,趙旭冬、孫珉譯,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台北:南天書局,2005年)。
    楊彧,社會轉型期反腐敗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楊德山,江澤民執政黨建設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楊繼繩,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2004年)。
    詹福滿,科學發展觀與反腐倡廉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過勇,經濟轉軌、制度與腐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廖揚麗,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熊自健,「中共黨政領導幹部的管理體制」,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5期(2002年9~10月),頁73~86。
    翟學偉,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趙建民、張執中,「組織內捲與列寧式政黨的調適與變遷:中國共產黨個案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2期(2005年6月),頁299-341。
    趙鼎新,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與中國經驗(台北:巨流,2007年)。
    劉世定,佔有、認知與人際關係(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劉亞平,當代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劉彥昌,聚焦中國既得利益集團(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
    潘岳,「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的思考」,開放雜誌(香港),2001年7月號,頁28~38。
    鄭永年,朱鎔基新政 : 中國改革的新模式(紐澤西:八方文化,1999年)。
    鄭永年,江澤民的遺產 : 在守成與改革之間(紐澤西:八方文化,2002年)。
    鄭永年,胡溫新政 : 中國變革的新動力(新加坡:八方文化,2004年)。
    鄭長忠,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制度創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正來,市民社會(台北,揚智,2001年)。
    燕繼榮,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錢穎一,現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閻雲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社會學研究(北京),2006年第4期(2006年8月),頁201~213。
    閻雲翔著,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韓文甫,鄧小平傳(下:治國篇)(台北:時報),1994年。
    Callahan, David著,宋瑛堂譯,作弊的文化(台北:木馬文化,2006年)。
    Fukuyama, Francis著,李宛蓉譯,信任(台北:立緒文化,1998年)。
    Holmes, Leslie著,宋鎮照、張保民譯,共黨政權之末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Huntington, Samuel著,張岱云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Klitgaard, Robert著,楊光斌等譯,控制腐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Olson, Mancur著,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1990年)。
    Olson, Mancur著,蘇長和、稽飛譯,權力與繁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Olson, Mancur著,李增剛譯,國家的興衰:經濟增長、滯漲和社會僵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Walder, Andrew著,龔小夏譯,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Weber, Max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新聞刊物:
    亞洲週刊(香港)
    南風窗(廣州)
    瞭望東方週刊(北京)
    瞭望新聞週刊(北京)

    二、英文
    Bardhan, Pranab, “Corruption and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Issu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35, no. 3 (September 1997), pp.1320~1346.
    Bo, Zhiyu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rruption: Beijing beyond ‘Beiji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5, no. 9 (September 2000), pp. 467~487.
    Bo, Zhiyue, China’s Elite Politics: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Power Balancing,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07).
    Chen, Feng, “Subsistence Crises, Managerial Corruption and Labour Protest i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no. 44 (July 2000), pp. 41~63.
    Dittmer, Lowell, “Leadership Change and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4 (December 1995), pp. 903~925.
    Dittmer, Lowell, “The Changing Shape of Elite Power Politics, ” The China Journal, no. 45 (January 2001), pp.53~67.
    Fewshith, Joseph, 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 M.E. Sharpe, 2001).
    Fewsmith, Joseph, “The New Shape of Elite Politics, ” The China Journal, no. 45 (January 2001), pp.83~93.
    Geddes, Barbara, Paradigms and Sand Castles: Theory Build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Gillespie, Kate& Gwenn Okruhilk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Corruption Cleanup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4, no. 1 (October 1991), pp. 77~95.
    Goldstein, Steven, “China in Transition: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Incremental Reform, ”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4 (December 1995), pp. 1105~1131.
    Gong, Ting, The Politics of Corrup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 Analysis of Policy Outcomes, (New York: Praeger, 1994).
    Gong, Ting,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orruption in the 1990s: Change and Continuit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30, no.3, (September 1997), pp. 277~288.
    Gong, Ting, “Dangerous Collusion: Corruption as a Collective Ven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35, no. 1 (March 2002), pp.85~103.
    Guo, Yong, & Angang Hu, “The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 China’s Economy Transitio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37, no.2 (June 2004), pp 265~280.
    Hao, Yufan, “From Rule of Man to Rule of Law:An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Corrup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8, no. 22, pp.405~423.
    He, Baoga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He, Baogang,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He, Zengke, “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in Reform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33, no2 (June 2000), pp. 243~270.
    Holmes, Leslie, Rotten States? Corruption, Post-Communism, and Neoliberalis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su, Carolyn, “Political Narrativ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Legitimacy: The Case of Corruption in Post-Mao China,” Qualitative Sociology, vol. 24, no.1 (March 2001), pp. 25~54.
    Hsu, Carolyn, Creating Market Socialism: How Ordinary People Are Shaping Class and Status in China,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Huang, Yasheng, “Managing Chinese Bureaucrats: An Institutional Economic Perspec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50, no.1 (March 2002), pp.61~79.
    Jain, Arvund, “Corruption: A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vol. 35, no. 1, (April 2001), pp.71~121.
    Johnston, Michael, Syndromes of Corruption: Wealth, Power, and Democrac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Kwong, Juli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ruption in China, (New York: M.E. Sharpe, c1997).
    Lam, Willy Wo-Lap,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Hu Jintao Era: New Leaders, New Challenges, (New York : M.E. Sharpe, 2006).
    Lambsdorff, Johann, Graf., 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Corruption and Reform: Theory, Evidence, and Polic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Larson, Tomas, “Reform, Corruption, and Growth: Why Corruption is More Devastating in Russia than in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no.39 (June 2006), pp 265~281.
    Levy, Richard, “Corruption, Economic Crim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Reforms: The Debate in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3 (January 1995), pp. 1~25.
    Liberthal, Kenneth & Oksenberg, Michael.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
    Liu, Alan, “The Politics of Corrup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7, No.3, (September 1983), pp. 602~623.
    Lu, Xiaobo, “From Rank-seeking to Renk-seeking: Changing Administrative Ethos and Corruption in Reform China,”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vol.34, no.4 (December 1999), pp. 347~370.
    Lu, Xiaobo , “Booty Socialism, Bureau-preneurs, and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Organizational Corruption in China, ”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2, no.3(April 2000), pp.273~294.
    Lu, Xiaobo, Cadres and Corruption: The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nion, Melanie, Corruption by Design: Building Clean Government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Myers, James, “Modernization and “Unhealthy Tendencie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1, no.2, (Jan. 1989), pp. 193~213.
    Naughton, Barry, & Dali Yang, ed. Holding China Together: Diversi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ost-Deng Era,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4).
    Nye, Joseph,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Cost-Benefit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1, no. 2, (Jun., 1967), pp. 417-427.
    O’Brien Kevin, & Li, Lianjiang, “Campaign Nostalgia in the Countryside,” Asian Survey, vol. 39, no.3(May/Jun., 1999), pp. 375~393.
    O’Brien Kevin, & Li, Lianjiang,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altiel, Jeremy, “Jiang Talks Politics. Who Listen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ts Limits in Market Leninism,” The China Journal, no. 45(January 2001), pp.113~121.
    Pei, Minxin,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ye, Lucian ,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 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The China Journal, vol.34(Jul.1995), pp. 35~53.
    Rocca, Jean-Louis, “Corruption and Its Shadow, ”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0 (January 1992), pp. 402~416.
    Root, Hilton, “Corruption in China: Has It Become Systemic?,” Asian Survey, vol. 36, no. 8 (August 1996), pp. 741~757.
    Rose-Ackerman, Susan, Corruption: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Rose-Ackerman, Susan, 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for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andholtz, Wayne& William Koetzle, “Accounting for Corruption: Economic Structure, Democracy, and Trad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4, no. 3, (Mar. 2000), pp.31~50.
    Scott, James, “Corruption, Machin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3, no.4, (December 1969), pp.1142~1158.
    Shark, Susan,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Shleifer, Andrei, & Robert Vishny, “Corruption,” The Quarterly of Economics, vol. 108, no.3 (August 1993), pp. 599~617.
    Shleifer, Andrei, & Robert Vishny, The Grabbing Hand : Government Pathologies and Their Cures,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un, Yan, “The Chinese Protests of 1989: The Issue of Corruption,” Asian Survey, vol. 31, no.8 (August 1991), pp. 762~782.
    Sun, Yan, “Reform, State, and Corruption, Is corruption Less Destructive in China Than in Russi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2, no.1(October 1999), pp. 1~21.
    Sun, Yan, “The Politics of Conceptualizing Corruption in Reform China,” Crime, Law & Social Change, vol. 35, (April 2001), pp. 245~270.
    Sun, Yan, Corruption and Market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Tsai, Kellee, Back-alley Banking: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Chin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Tsai, Lily, 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 : Solidary Groups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Vogel, Ezra, “From Friendship to Comradeship: The Change in Personal Relations in Communist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21, (Jan.-Mar., 1965), pp.46~60.
    Wedeman, Andrew, From Mao to Market : Rent Seeking, Local Protectionism, and Marketization in China,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Wedeman, Andrew,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80(December 2004), pp. 895~921.
    Whiting, Susan,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Wu, Jieh-Min, “State Policy and Guanxi Network Adaptation in China: Local Bureaucratic Rent-Seeking,” Issues & Studies, vol. 37, no. 1(Jan.-Feb., 2001), pp. 20~48.
    Yang, Dali,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Yang, Dali, Beyond Beijing: 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Yang, Dali, 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in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Zhao, Dingxin, The Power of Tiananme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1989 Beijing Student Movement,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Zheng, Yongnian, Will China Become Democratic? Elite, Class and Regime Transition,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4).
    Zheng, Yongnian, De Facto Federalism in China: Reforms and Dynamics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2007).
    Zweig, David, “China`s Stalled Fifth Wave: Zhu Rongji`s Reform Package of 1998-2000,” Asian Survey, vol. 41, no. 2(March-April 2001), pp. 231~247.
    網路資源:
    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http://www.chinayj.net/Category.asp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http://www.mos.gov.cn/Template/home/index.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查院http://www.spp.gov.cn
    透明國際http://www.transparency.org/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http://www.unodc.org/unodc/en/corruption/index.html
    世界銀行http://www.worldbank.or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預防腐敗局http://yfj.mos.gov.cn/yfj/index.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01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