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 中文部分
中國租稅研究會,(2001),《中華民國稅務通鑑》,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朱澤民,(1993),「當前地方財政制度改進之道」,《財稅研究》,25卷1期,頁13-33。
朱澤民、李佩瑜,(2001),「我國統籌分配稅款制度之演變與檢討」,《財稅研究》,33卷3期,頁36-55。
成琳,(1997),《高雄市財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桐,(1989),《財政學》,六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怡慧,(1988),《縣轄市地方財政之研究—板橋市實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瑜,(1999),《臺灣地區統籌分配稅制度演變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棋超,(2001),「現行統籌分配款制度之探討」,《財稅研究》,33卷4期,頁61-76。
李泰興,(2000),「台灣省各縣市財政狀況分析與檢討」,《主計月報》,540期,頁56-59。
李顯峰、陳儷文,(2001),「台灣地方財政不均與區域發展之研究」,《財稅研究》,33卷1期,頁47-104。
李顯峰、朱澤民,(2002),「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改進制度之研究」,財政部國庫署90年度研究計畫報告。
李仁龍,(2006),「17縣市薪愁 政院:會請財部了解」,《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20060407/news/zyxw/733430002006040620484179.htm
吳家聲,(1998),「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之理論與實務」,《財稅研究》,30卷4期,頁13-25。
林全,(1995),「統籌分配稅制度之檢討與建議」,《律師雜誌》, 244期,頁2-56。
林全,(1999),「健全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357-400。
林華德,(1991),「台灣的地方財政」,《財稅研究》,23卷4期,頁131-149。
林錫俊,(2000),《地方財政管理-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圖書出版公司。
徐仁輝,(1998),「縣市政府未來理財策略之研究」,地方自治權責劃分學術研討會。
徐偉初,(1998),「赤字預算下支出控制與結構變遷的檢討」,《主計月報》,516期,頁35-43。
徐偉初,(2002),「我國財政赤字的另一種觀察」,《主計月刊》, 559期,頁34-47。
許登芳,(2001),「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地方財政自主性的影響」,《美和技術學院學報》,19期,頁160-173。
馬英九,(2000),「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與地方財政之省思」,《主計月報》,537期,頁57-70。
財政部統計處,(2005),《中華民國94年財政統計年報》。
孫克難,(2002),「財劃法爭議、覆議與統籌稅款分配方式之改進」,《經濟前瞻》,81期,頁48-53。
孫克難,(2000),「健全地方財政之全面思考」,《主計月報》,540期,頁11-18。
許璋瑤,(2002),「政府財政改革應努力的方向」,《主計月刊》,556期,頁9-13。
張秀蓮,(2000),「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制度之探討」,《主計月報》,537期,頁22-34。
陳麗玫、曾巨威,(1989),「印花稅問題之研究」,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
陳儷文,(2000),《台灣地方財政不均與區域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英忠,(2002),《地方財政惡化之因應對策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世鑫,(2000),「當前地方財政問題的盲點-法制與權限劃分」,《主計月報》,540期,頁19-26。
黃明聖,(1992),「英國人頭税理論之探討」,《中國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經濟學會,頁269-285。
黃耀輝,(2002),「全盤稅制改革方案的規劃」,《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頁68-74。
葛克昌,(2003),「規費地方稅與自治立法」,《台灣經濟研究院會編》。
曾巨威,(2001),《如何透過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補助款之分配激勵地方政府開闢財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趙揚清,(2002),「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問題」,《國家政策論壇》,2卷3期,頁12-34。
蔡吉源,(1996),「當前地方財政困難及解決方向」,《財稅研究》,38卷3期,頁127-147。
蔡吉源、林健次,(2003),「地方財政自我負責機制與財政收支劃分」,《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9期,頁1-33。
劉豪聖,(1998),《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及補助款與租稅努力之關係
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宗裕、蘇儀雯,(2000),「財政收支劃分法、地方財政課題與修法內容之探討」,《人與地》,203、204期,頁74-95。
謝坤輝,(2003),《地方財政問題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
顏真真,(2006),「17縣市薪愁 政院:會請財部了解」,《中華日報》。http://www.cdns.com.tw/20060407/news/zyxw/733430002006040620484179.htm
二、英文部分
Bahl, R. (1984), Financing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1980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Bland, L. R. (1986), Financing City Government in Texas: A Revenue Manual for City Officals. Texas: Texas Municipal League.
Boadway, R. and F. R. Flatters (1982), Equalization in A Federal State: An Economic Analysis, Oattawa: Economic Council of Canada.
Dommel, P. R. and K. P. Rasey (1989), “Coping with the Loss of General Revenue Sharing in Ohio,”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No. 9, pp. 43-51.
Ekaterina V. Zhuravskaya (2000), “Incentives to Provide Local Public Goods: Fiscal Federalism, Russian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 6, pp. 76-83.
Hicks, U. K. (1958), Public Fin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Inman, R. P. (1995), “How to Have a Fiscal Crisis: Lessons from Philadelph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pp. 378-383.
MacManus, S. A. and W. J. Pammer (1990), “Cutbacks in the Country: Retrenchment in Rural Villages, Townships, and Count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 14, pp. 302-323.
Marando, V. L. (1990), “General Revenue Sharing: Termination and City Responses,”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eview, vol. 22, pp. 98-107.
McLure, E. C. (1983), Tax Assignment in Federal Countries, Canborra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Musgrave, R. and B. Musgrave, (1989), 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Oates, W. (1993),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Tax Journal, vol. 6, pp. 237-243.
Rosen, H. (2005), Public Finance, seventh edition, Taipei: McGraw 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