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9492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5/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77062      線上人數 : 8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926


    題名: 金馬在海西區建設的經濟角色探討:跨海峽之調查與比較分析
    Exploring The Economic Role of Kinmen and Matsu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a Cross-straits’ Surve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貢獻者: 蕭武桐
    張力

    葉張繼
    關鍵詞: 海峽西岸經濟區
    德菲爾法
    經濟角色
    金馬地區
    Economic Role
    Delphi
    Kinmen and Matsu
    West Coast
    摘要: 中華民國政府於2008年4月1日宣佈擴大觀光「小三通」規劃方案,兩個月後2008年6月19日,復由新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宣布:「政府擴大實施小三通。大小三通擴大實施後,有關金馬港口設施和容量部分,目前還有五成閒置,因此可以應付需求。金門機場部分,雖有點不足,也已在擴建當中,未來幾個月交通部會加速擴建。亦要求相關部會也將在二個月內規畫完成推動兩岸「小三通」協商,三個月內提出金馬中長期經濟建設檢討及規畫綱要,六個月內完成整體規畫。」這一連串的政策推動 ,似有企圖讓昔日的金馬離島快速與世界接軌,而金門人對於運用對岸福建省的資源,促使相關產業升級,亦期待發展出新的營運模式。證諸近年來台灣與福建的兩地貿易,已躍居台灣中國大陸地區出口的第三大地區(僅次於廣東及江蘇)未來經濟互利的運作,存在著一定的想像空間。
    大陸於2005年11月正式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與建設綱要,並將其納入第十一個五年計畫,這個策略計畫把福建經濟領域擴大三倍。這使得長期以來扮演著台灣、福建兩地之折衝要角的金馬地區,在形勢上除了面臨大陸的統戰攻勢外,另一方面,又必須能在全球化競爭態勢中,開創一條通往世界的道路,在避免經濟邊緣化的過程時空中,本論文將探討金馬地區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可能影響,希望藉由大陸海西區最接近金馬的智庫,廈門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德菲爾法的問卷調查方法,取得此一時空下海西區與金馬地區雙方可能的經濟政策或對等行為,尤其在面對中國運用海峽西岸經濟區為對台統戰之優勢資源時,提出金馬地區未來的經濟發展規劃與政策方向,以定位其在海西區可能扮演的經濟角色。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economic role of Kinmen and Matsu in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The Delphi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collect data via 18 professors of Xinmen University. Furth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conducted by previous Official survey report with Taiwanese professors.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 for plan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are discussed.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7)。福建省2006年利用外資形勢分析及2007年對策措施,2008年7月12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址http://wzs.ndrc.gov.cn/dfdt/t20070213_116744.htm
    王衛煌(2004)。小三通後金經濟整合可行性之評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曲鴻亮(2007)。海峽文化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頁105-108。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主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李沃士(2005)。「小三通」後金門永續發展的策略規劃。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金振(2001)。金門設立特別行政區可行性之評估。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090-016。
    鄭利娟(2004)。21世紀以來的台灣經濟:困境與轉折。北京:九州出版社。
    唐永紅(2005)。台灣經濟最新發展的全面與全新解析。台灣研究集刊,第87期,頁90~92。
    李培齊、張力(2008)。金馬地區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影響。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報告。
    耿署、涂秀玲(2007)。《中國大陸研究》第八章:〈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研究〉。台北:巨流圖書。
    李靜宜(2006)。「小三通」後金門地區「安全」之研究。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沈美君(2001)。中式宴會廳基層人員應具備專業能力:修正德菲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阮冠穎(2003)。跨界地下經濟:「金門小貿易」之社會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上根(2002)。由經貿角度探討小三通及金馬發展兩岸經貿和平特區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輸與倉儲營運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姿茵(2006)。中共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之探研。中共研究,40卷5期,頁56-71。
    林祖嘉、陳建良(2006)。台灣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關係。公共事務評論,7卷2期,頁1-22。
    林麗香(2001)。金馬小三通政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空軍學術月刊,第540期,頁10-14。
    胡雲華(2006)。〞十一五〞規劃與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9卷6期,頁68-72。
    孫明德(2006)。中國十一五規劃之「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前景及其可能限制。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9卷6期,頁73-77。
    崔春華(2003)。外來人口與金門發展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維民(2003)。金門小型產業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科資中心編號:PG9204-0157。
    陳建國(2006)。兩岸小三通後馬祖地區走私問題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營官(2005)。發揮統戰資源優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100-103。
    麥朝成等(2000)。因應經貿環境變遷我國產業政策調適之諮詢與研究─兩岸小三通對金馬工業之影響評估。經濟部工業委託研究報告,科資中心編號:PG8914-0037。
    黃世明(2003)。金門永續發展客觀因素分析建議。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內政部計畫編號:092301020600G1003。
    楊欣樺(2002)。我國運動經紀人角色功能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福建省統計局(2006a)。福建:抓住機遇加快海西東北冀增長區域建設,2008年7月18日,取自福建省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s-fj.gov.cn/zfxxgk/ml/tjxx/0200807021609.htm。
    福建省統計局(2006b)。福建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建設海洋經濟強省,2006年11月13日,取自取自福建省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s-fj.gov.cn/tjfx/0200611130093.htm
    福建省統計局(2006c)。海峽西岸:機遇、挑戰、崛起,2006年10月11日,取自取自福建省統計局,網址:http://www.fjic.gov.cn/newshow.asp?typeid=22&newsid=14366
    福建省統計局(2007)。福建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7年2月26日,取自取自福建省統計局,網址:http://www.stats-fj.gov.cn/tjgb/0200702260074.htm
    福建省統戰部(2005)。發揮統戰資源優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100-103。
    劉明輝(2005)。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藍海戰略思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2期,頁104-106。
    劉秋華(2003)。「小三通」對馬祖經濟發展前景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萬正(2001)。以DELPHI探討合理工期之研究─以大型鐵路工程為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劉銘偉(2004)。論金門產業發展及其永續性─政體理論之實踐。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樂智強、邱諒平(2006)。新形勢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吸引台資對策。廈門理工學院學報,14卷4期,頁8-12。
    應莉雅(2007)。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研究綜述。廈門理工學院學報,15卷1期,頁1-7。
    謝紫忠(2006)。福建港口發展及其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的作用研究。中國農業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北京。
    鍾慧諭等(2003)。金馬地區交通運輸系統發展構想。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合作研究報告,編號:MOTC-IOT-91-PB02(RRPG91050139)。
    羅德水(2000)。兩岸關係發展與金門定位變遷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毛漢英等(譯)(1987)。經濟地理學﹕歷史、理論、方法和實踐( 原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Dessler, G. (2005).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Tomorrow`s Leaders (3rd ed.). NJ: Prentice-Hall.
    Alexander, J. W. & Gibson, L. J. (1979). Economic Geography (2nd ed.). NJ: Prentice-Hall Inc.
    Krathwhol, D. (1993).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w York: Longman.
    Linstone, H. A. & Turoff. M. (1975). Introduction. In Linstone & Turoff(eds.),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 Applications.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Lloyd, P.E. & Dicken P. (1972). Location in Space: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 Geography. NY: Harper and Row Publish.
    Louis, M. R. & Richard A. P. (1996). Designing &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Ca.: Jossey-Bass, Inc.
    Turoff, M. (1975). The Policy Delphi. In Linstone & Turoff(eds.),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 Applications.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Weihrich, H. (1982). The SWOT Matrix: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Long Range Planning, 15 (2) : 54-6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0921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25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