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5年,『相關國家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規劃時程參考資料』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4年,『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全文中文版』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7年,『『銀行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暨『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方法說明及表格』』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全球資訊網。
沈中華、林昆立,2007年,『台灣金融機構適足資本之壓力測試』,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三卷,第一期,27-61頁。
胡志宏,2003年,『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對我國金融業信用風險管理之衝擊』,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樟,2007年,『導入資料採礦技術於新巴賽爾協定下企業信用模型-製造業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風統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銘誼、王思芳,2004年,『信用風險模型驗證之初探-相關方法與文獻回顧』,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陳錦村、江玉娟、朱育男,2006年,『商業銀行如何建置符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信用評等制度』,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二卷,第一期。
陳寶清,2004年,『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對本國銀行授信業務之影響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蓁海,2005年,『新版巴賽爾資本協定與銀行信用風險測度模型的發展:兼論對我國銀行體系與央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鄧家駒,2004年,『資料採礦(Data Mining)技術簡介』,金融風險管理季刊,九月號。
鄧家駒,2004年,『淺談巴塞爾資本協定之演進與未來改進方向』,金融風險管理季刊,十二月號。
潘雅慧,2002年,『新巴塞爾資本協定及信用風險模型化之研析』,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潘雅慧,2004年,『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與我國因應之道』,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賴俊男,2005年,『金融體系壓力測試與應用』,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三期。
蕭博仁,2007年,『Basel II之銀行企金授信實務-已無財簽資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ltman, E.I.(1985),"Managing the Commercial Lending Process," in Handbook of Baking Strategy, eds. R. C. Aspinwall and R.A. Eisenbeis, John Wiley & Sons Ltd.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June2004.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 of Basel II: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Draft, August 2003 .
Berry M.J.A., and Linoff.G. (2000). ”Mastering datamining :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c2000
Black, F. and Scholes, M. (1973),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s Political Economy, Vol, pp.637-659.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Risk-Based Capital Guidelines: Implementation of New Basel CapitalAccord」, 4 August 2003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Report and First Consult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Basel and EU Capital AdequacyStandards」, July 2003.
Jorion, P. (2005), “Financial Risk Manager Handbook”. John Wiley & Sons, Inc.
Merton, R. C.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Vol.28, pp.449-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