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1/144300 (79%)
Visitors : 51110692      Online Users : 9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633


    Title: 電視新聞中之影像與感動:以電視新聞專題為例
    Authors: 陳其銳
    Contributors: 陳百齡
    陳其銳
    Keywords: 電視新聞
    影像
    剪接
    感動
    television news
    image
    editing
    touching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6-05-09 11:24:02 (UTC+8)
    Abstract: 電視新聞利用剪接將影像轉化成為敘述工具,由於剪接者手法上的差異,使得電視新聞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來敘述故事。這種多元的敘事風格,讓觀眾可以透過不同的影像形式抒發情感,其中「感動」是電視新聞中最常運用之情感效果。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電視新聞中的影像與其引發感動的原因作為研究重點,以電視新聞專題做為研究對象,而發展出以下三個問題:一、電視新聞專題中的感動:要素為何?二、電視新聞專題畫面如何表現感動要素?三、電視新聞專題的剪接如何表現感動?

    由於感動是一個心裡描述的過程,任何的情緒皆無法透過數字來檢視它的強弱程度,因為它的形成過程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這些都必須藉由參與者的描述才可以得知。而感動的面貌隱藏於影像之中,電視新聞中的感動影像也不可能經由問卷中的量表來制定。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作為研究工具。

    電視新聞中的感動藉由影像的敘述方式來呈現,透過訪談與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電視新聞以影像作為表達情緒的工具,利用既有的新聞故事,透過當中的人、事、物將情感展現出來,其中的感動來自於真實的情感與人物之間彼此的互動。二、影像利用剪接串聯情感時,必須強調其中的因果關係,沒有因果關係的影像,不會讓人感動。三、除了因果關係與共同經驗外,美也是造成感動的因素之一。在許多的藝術形式中,美經常被用來製造感動,影像當然也不例外,在電視新聞當中,美感的塑造是在既有敘事結構之外的影像運用。四、感動來自於一個有系統的故事,任何片段的感動,必定由其結構性的故事情節所引起,而一個故事能夠透過影像完整呈現,依賴的便是剪接。


    關鍵字:電視新聞、影像、剪接、感動
    The image of television news is presented by edit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editors, television news could be presented in various ways. The diversified modes of image allow the audience to off-load their feelings. To move them is the frequent technique use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pecial television news subject.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figure out the reasons that image evoke feeling. There are three main topics. One topic is to find out what is the element of touching in special television news subject. Then the following is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find out how the editing expresses affection.

    Touching is the process of inside description. The feeling is impossible to examine the degree by figures.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includes of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 which have to be expressed by the actors. Furthermore, because the touching is concealed from the image, the touching image is not possible to quantify by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proceeds by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ze.

    Touching of television news is presented by the expressing of image. By interview and analyze,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in four aspects. First, image is the instrument to express emotion in television news. A news story is constructed by the events, the actors, and the objects. The touching come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all the subjects. Second, editing has to emphasize on the cause and effect to connect the feeling. Without the emphasis, the image is not touchable. Third, in addition to cause and fact and the common experience, beauty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touch people. In many forms of arts, beauty is applied to evoke emotion. Image is no exception. In television news, the application of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 Finally, touching is evoked from a systematic story. Any part of touching must have arose from the constructive plots. A story which can be presented in complete relies on the editing.



    Keywords: television news、image、editing、touching
    Reference: 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 (2001年9月14日)。〈美國911危機特別報導〉,第13版。

    方傑 (2002)。 〈藝術風格的構成模式:以巴色利茲繪畫發展為例的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泰俐 (2004)。 〈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
    81:1-41。

    早坂泰次郎 (1997)。 《電視心理學》。 台北:生活潛能。

    朱玉芬 (1995)。 〈新聞結構對情感及興趣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寶 (1999)。 〈當女王頭不再是女王頭:從荒木經惟台北個展談影像藝術
    和攝影藝術的影像閱讀〉,《現代美術86期》, 台北:市立
    美術館。

    李天鐸、黃櫻棻 (1994)。〈客廳聲影與感知經驗:電視美學的符號分析〉,
    《傳播文化》,p158-172。

    李秀美 (1995)。 〈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聯性研究〉。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長俊譯 (1982)。 R. Arnheim著。《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

    李約德 (2003)。 〈影像空間中場景的營造-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雲林科技
    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醒塵 (1996)。 《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

    李顯立等譯(1999)。《電影敘事(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台北:遠流。

    杜若洲 (1990)。 〈藝術原理要義九-感動與想像〉,《現代美術》,28:77-80。

    季水河 (2001)。 《新聞美學》。 北京:新華出版社。

    林文玲 (2004)。 〈原鄉映像─蘭嶼在地影片攝製者及其影像實踐〉。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寧 (2003)。 〈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淑娟 (2002)。 〈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
    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 蘭 (2001)。 《講理就好》。 台北:遠流。

    范宜善 (2006)。 《國教新知》,53卷第4期。臺北市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

    胡幼慧 (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敖芸蓓 (1996)。 《都市建築介面的重組—影像媒體的介入與影響》。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一葦 (1988)。 《藝術的奧秘》。 台北:藝術開明書店。

    夏鑄九 (2001)。 〈「呂秀蓮」抓狂:文化批判的方法論問題〉,《文化研究月報創刊號》,台北:文化研究學會。

    張春興 (1992)。 《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陳右果 (2003)。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他者」影像再現 - 以公共電視《原住民 新聞雜誌》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百越 (2003)。 〈治療者自我涉入、同理心與初期治療關係的探討〉。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芸薇 (2003)。 〈「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情意教學行動研究-以921災區國小
    四年級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宏、楊東民 (1998)。 《視覺傳達設計概論》。 台北:全華科技。

    陳清河 (1991)。 《電視新聞的視覺文化》。台北:電視文化探索學術研討會。

    陳毓麒 (2000)。 〈電視新聞雙重文本與閱聽人理解之研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芸 (2005)。 〈排灣族木雕圖像之美感表現與文化意義探討—以屏東縣三地門鄉為例〉。國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玉 (2003)。 〈閱聽眾對情感性訴求節目的『感動』反應研究:以三個名人
    專訪電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馥綺 (1992)。 〈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芳芳 (1999)。 〈從政治控制到市場機制-台灣報業發行之變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婷 (1999)。 〈電視新聞製播品質管制--ISO 9002應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 (1994)。 《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新生譯 (1994)。 《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瑞琴 (1991)。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黃耀俊 (2002)。 〈蘇珊朗格符號論美學研究-以台灣建築中之總統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幸真 (1993)。 〈由基模理論看兒童對電視訊息接收之理解與釋義〉。淡 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惠 (2002)。 《組織中上下司關係品質與溝通模式》。 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台北:世新會館。

    葉英傑 (2002)。 〈影像VS新聞價值〉,《前線、焦點2002展覽場刊》。香港。

    董學武 (2004)。 〈方圓變奏與化境--董學武水墨畫創作研究〉。嘉義大學視覺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 (1999)。 《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
    台北:三民書局。

    臧國仁、施祖琪 (2003)。 〈再論風格與新聞風格 – 以《綜合月刊》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七十七期》。


    趙雅麗 (2001)。 〈口述影像:一個翻譯與再現觀點的對話〉,《新聞學研究》,70: 97-134。

    劉立行、沈文英 (2001)。 《視覺傳播》。台北:空中大學。

    劉思量 (1992)。 《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

    滕守堯 (1987)。 《美學原理》。大陸:湖南人民出版社。

    蔡 琰 (2004)。 〈情感作用於電視劇解讀的方式:從老人觀眾詮釋故事意義中尋找「好看」的線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蔡琰、臧國仁 (2002)。 〈由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新聞學研究》,74:95-118。

    蔡琰、臧國仁(1999)。 〈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 1-28。


    賴美佳 (1998)。 〈我國報紙新聞品質之研究-以影劇新聞為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章富 (2002)。 《電視映像美學析論 — 攝影的內涵與形式》。台北:高文出版社。

    英文部分

    Berger, John (1996). Ways of seeing. (約翰.伯格著,戴行鉞譯,《視覺藝術鑑賞》,台北:商務印書館)。

    Berlyne, D.E. (1971). Aesthetics and Psychobiology, New York: Meredith.

    Betton, G.(1983).《電影美學(Esthetique du cinema)》,劉俐譯。 台北:遠流。

    Bordwell,D(1985).《電影敘事(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李顯立譯。台北:遠流。

    Chatman, S.(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 Gilles.(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Diamond, E. (1975). The Tin Kazoo. Cambridge, Mass.: M.I.T.

    Ellis (1992). Group rational-emo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Federico Fellini(1980) 倪安宇譯,《虛構的筆記本》,台北:台灣商務,1997。

    Gaskell, G. (2000).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viewing In M. W. Bauer & G. Gaskell,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T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Sage.

    Hall, S.(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Hall, S.(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working paper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 London:Hutchinson.

    Harper, D. (2003). Reimagining visual methods: Galileo to Neuromancer. In Denzin,
    N.K., & Lincoln, Y.S. (eds.) (2nded.)(pp.176-198),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 Thousand Oaks, CA: Sage.

    Herman, V. (1995). Dramatic discourse: Dialogue as interaction in plays. London: Routledge.

    Hogan, R. (1969).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 Fiske & J. Hartley (1978) 鄭明樁譯,《解讀電視》。 台北:遠流,1993。


    Jung, C. G.(1953). The stages of life. In H. Read, M.Fordham, & G. Adler(Eds), Collected work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ng, Jon. (1987). Creating Architectural Theory:The Role of the Behavior Science in
    Environment Design ,NY:VNR.

    Langer, Susanne K. (1953) 劉大基譯 (1991) 《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

    Langer, Susanne K. (1969) 《Philosophy and the new key》。(Cambridge, Mass., U.S.A: Harvard Univ.)

    Litterst, J. K. (2002).Affective framing of crisis: Broadcaster nonverbal

    Mandler, G. (1984). Mind and body. New York: Norton.

    Marshall, McLuhan.(1964).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McGaw-Hill.

    Robert K. Tiemens. (1982) Interpretation of Television Events: Cross-Cultural Considerations. Papers Presented In The Fourth Asian Pacific Television Conference.

    Roland Barthes (1979) 許綺玲譯 (1995) 《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季刊。

    Rusting, C. L. (1998) Personality, Mood,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Emotional Information: Three Conceptual Framework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Taylor & Willis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ters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Taylor, S.J., & Bogdan, R.C.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Y: John Wiley & Sons.

    Thornborrow, J. & Wareing, S. (1998). Patterns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Literary Style. London: Routledge.


    Tuchman,G.(1978).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Ullmann, Stephen. (1957). 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094101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41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