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9947      Online Users : 9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9462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624


    Title: 基因科技的媒體再現:以基因改造食品新聞為例
    Representation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1994-2006)
    Authors: 謝君蔚
    Hsieh, Jiun Wei
    Contributors: 徐美苓
    Hsu, Mei Ling
    謝君蔚
    Hsieh, Jiun Wei
    Keywords: 基因改造食品
    內容分析
    框架分析
    新聞再現
    GM foods
    content analysis
    frame analysis
    news representation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6-05-09 11:23:32 (UTC+8)
    Abstract: 基因改造食品一方面是複雜的基因科技產物,另一方面牽涉環境與健康危害的議題,是風險社會下即具代表性的例子。在各方論述的競逐下,媒體如何報導這些新聞卻鮮少有研究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如何再現基因改造食品新聞?歷年來的報導呈現何種趨勢?與某些特殊事件有關?以哪些形式與議題為最多?凸顯了哪些人的觀點?媒體使用了哪些框架來再現基改食品的樣貌?其中又與哪些在地文化產生互動?
    為解答上述問題,本研究採取量化內容分析與質量化兼具的框架分析兩部分,分析1994年1月起至2006年12月底為止,《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基因改造食品新聞。
    在量化內容分析部份發現,基因改造食品新聞以「純淨新聞」寫作為最多,最常出現在「社會/生活」版面,引用比例最高的消息來源為「科學領域專家」,最主要的新聞議題為「政策規範」。這部份的框架分析,研究發現以屬於「進步包裹」的新聞為最多,在各框架包裹所細分的小框架中,採「科學萬能」框架論述的新聞又佔有最高比例。
    本研究也依新聞數量變化,將基因改造食品議題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1999年之前的「醞釀期」、2000至2003年「高峰期」與2004年之後的「平穩期」。醞釀期的報導大多將基因改造產品視為科學新產物,有許多來自外電或編譯稿。高峰期開始出現一連串的消費者運動,焦點轉為關注政策制定與食品安全。後來的議題平緩期,出現在地方版的新聞數量超過社會/生活版面,意謂著基改議題逐漸在地化發展,新聞重點在政策的執行面。此外,隨著時期演進,採取「危害包裹」與「關切包裹」論述的新聞也有逐漸增加趨勢,顯示管理議題愈受重視。
    在質化框架論述分析部份,本研究發現採用「進步包裹」論述的新聞,抱持基改食品是改善現狀、帶來美好的立場;其中再細分出來的「科學萬能」與「經濟掛帥」框架,多用科學、經濟術語或研究報告、數據來加以佐證,呈現出基改食品在科學與經濟上對人類的貢獻。這兩大框架強烈暗示科技與經濟至上,論述中幾無描繪任何發展時可能的代價與風險,同時又佔據最多新聞數量,因而令其他相對的框架立場難以發聲、居於弱勢。
    其次,歸類為「危害包裹」的報導,傾向基改食品具有風險、對人類有害。其中屬「健康疑慮」框架者,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論述者多為社運團體,亦引用科學報告為證據;但是他們最終對法規的呼籲,在媒體報導中無法成為關注焦點。被歸類為「天然最好」框架的報導,多為商業推廣新聞,藉由強調非基改食品優點來反面凸顯基改食品,有嚴重的新聞廣告化問題。在「產經毒藥」部分,此類新聞以事件導向為主,描繪有關本地基改作物影響出口經濟的案例,但新聞數稀少,難以喚起重視。風險最大的「禍延子孫」框架,其立場認為基改技術將帶來人類浩劫,但台灣並非基改主要生產國,容易有置身事外之感,加上強大風險的關注本身尚未被科學認可,也很難在地生根。
    屬於「關切包裹」的新聞,與法規政策演進有關,其中區分的「妥善管理」論述,對政策有嚴格要求;「有管就好」框架的新聞,則流露出管理的散漫。在此包裹中,呈現出台灣官方面臨美國貿易壓力下,對高科技風險產品的處置,然而台灣並非每次都能嚴守立場,在本地自主與強國干涉間取得平衡;而媒體報導不僅透露出這個問題,也暴露媒體本身並沒有做好捍衛民眾知情權與加強風險意識的責任。
    本研究希望能加強後續對風險事物的研究與重視,也建議媒體對任何科學研究,應抱持懷疑態度,不宜過分誇大、宣揚其預期貢獻或獲利。媒體工作者應時常關注國內外的重大科學發現,深化本身背景知識,在報導議題時才能有深入的理解,以善盡加強大眾風險意識之責。政府面對風險事物,不只要盡快制定相關規範,也必須與民眾做良好溝通,加強他們的風險意識與知識。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2005年3月17日)。《台灣基因體意向調查電子報》,10,上網日期:2007年3月10日,取自http://srda.sinica.edu.tw/webpages/gene/010.htm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2005年2月17日)。《台灣基因體意向調查電子報》,8,上網日期:2007年3月10日,取自http://srda.sinica.edu.tw/webpages/gene/008.htm
    牛惠之、郭華仁、滕沛倫、彭英泰、陳詩欣(2005)。《基因改造產品-發展、爭議、管理與規範》。台北市: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尤儀德(2005)。《由小鼠脾臟細胞與GM-CSF及IL-4基因改造之腫瘤細胞共同培養可產生成熟的棘狀細胞:於腫瘤免疫治療之應用》【摘要】。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元鴻(1995)。〈風險知識與風險媒介的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研究》,19: 195-224。
    〈我國基因改造食品管理發展之重要記事〉(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10月15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基因改造食品資訊網:http://gmo.doh.gov.tw/Web/label/main2.shtml
    汪浩譯 ( 2004 )。《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原書Beck, U. [1986].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Frankfurt a.M: Suhrkamp.)
    呂昱陞(2005)。《建立Roundup Ready戠基因改造大豆之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摘要】。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硏究所碩士論文。
    何定照(2008年6月19日)。〈中時大幅減張裁員 發行人請辭〉,《聯合報》,A5版話題。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 : 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
    林品華(2002)。《基因改造作物對產業及經濟福利影響之多國動態CGE模型分析》【摘要】。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硏究所碩士論文。
    周桂田(2003)。〈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林子儀、蔡明誠(編),《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頁165-238。台北:學林文化。
    周桂田(2000)〈高科技風險:科學與社會之多元與共識問題〉,《思與言》,38(3): 75-104。
    吳姿蓉(2005)。《建構新型病毒的應用:基因改造之蕪菁黃色嵌紋病毒自行組裝之奈米材料》【摘要】。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吳岳進(2002)。《基因改造黏質沙雷氏桿菌幾丁質酵素之特性》【摘要】。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瑾譯(2002)。《唐娜‧哈樂葳與基因改造食物》,台北:貓頭鷹。(原書Myerson, G. [2000]. Donna Haraway and GM foods. Cambridge: Icon.)
    〈食用基改玉米 美44人過敏〉(2000年11月30日)。《聯合報》,第10版。
    徐美苓(2005)。〈新聞乎?廣告乎?醫療風險資訊的媒體再現與反思〉,《新聞學研究》,83: 83-125。
    徐源泰(無年代)。〈生物安全議定書與其影響〉,上網日期: 2008年3月5日,取自http://e-info.org.tw/issue/biotech/issue-biotech00121301.htm
    曹國維(2001年7月18日)。〈品客含基改洋芋 日本回收〉,《聯合報》,第11版。
    張淑姬(2004)。《基因改造食品管理制度之探討》【摘要】。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7)。《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陳琪惠(2007)。《有機食品的媒體再現 :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民生報》的報導為例(1995-2006年)》。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伶(2005)。《利用多套式半定量以及卽時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複合限制酶作用檢測基因改造Bt玉米及市售產品》【摘要】。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傅(2001)。《由基因改造產品的貿易規範分析生物安全議定書與世界貿易組織的潛在衝突》【摘要】。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硏究所碩士論文。
    郭華仁(2007年1月28日)。〈全球的基改作物栽培1996 ~ 2006〉,上網日期:2006年6月6日,取自GMO面面觀網頁 http://gmo.agron.ntu.edu.tw/product/productWorld.htm
    郭華仁(2005年7月19日)。〈生技救農業?誤了傳統研發〉,《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郭華仁、周桂田(2004)。〈基改作物的全球經驗〉,郭華仁、牛惠之(編),《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頁120-158。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郭愷珶(2005)。《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認知與消費行為之硏究》【摘要】。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曾美菁(2004)。《利用半定量及即時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偵測基因改造大豆》【摘要】。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葉瑩、鄒慧娟、李坤龍(2004)。〈我國基因改造產品管理現況〉,郭華仁、牛惠之(編),《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頁2-7。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黃淑惠(2005)。《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之願付價值:條件評估法與拍賣實驗之比較》【摘要】。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硏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2003)。〈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國家發展研究》,3(1): 99-147。
    程樹德(2001)。〈專題演講第2場──人類價值與自然世界〉,時報文教基金會(編),《基因改造的人文議題》,頁61-65。台北:時報文化。
    楊秋蘋(2006年5月25日)。〈基因木瓜外流 業者最高罰500萬〉,《中國時報》,C3版南投新聞。
    楊佩純(2006)。《台灣與美國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認知與願付價值之分析》【摘要】。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淳(2004)。《基因改造作物(GM crops)之生態衝擊管理》【摘要】。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寧蓀(2001)。〈專題演講第1場──動植物基因改造的限度〉,時報文教基金會(編),《基因改造的人文議題》,頁20-52。台北:時報文化。
    趙靜瑜(2005年10月27日)。〈AC Nielsen最新調查 自由時報第一〉,《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6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27/today-fo9.htm
    趙榮台(2004)。〈基改作物之環境風險〉,郭華仁、牛惠之(編),《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頁78-99。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理論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廖婉茹(2004)。《漫談生物科技與倫理》。台北:五南。
    潘忠黨(2006)。〈架構分析:一個亟需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1: 17-46。
    潘勛(2005年2月16日)。〈基改抗B肝馬鈴薯 價廉又有效 生吃三片抗體升逾六成 有希望提煉口服疫苗造福窮國〉,《中國時報》,A14版。
    潘子明(2004)。〈基因轉殖食物與微生物之現況與前景〉,郭華仁、牛惠之(編),《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頁42-75。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潘若琳(2003)。《全球治理對政策制定之影響:以我國基因改造食品管理為例》【摘要】。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宇君(1998)。《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天喆、姚福燕主編(2004)。《深入淺出談生物基因科技》。台北縣:可道書房。
    劉麗飛、張孟基(2004)。〈GM作物的現狀與前景〉,郭華仁、牛惠之(編),《基因改造議題─從紛爭到展望》,頁10-25。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蔡雅惠(2002)。《論基因改造食品之法律規範》【摘要】。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惠卿主編(2006)。《基因改造產品管理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
    蔡三福、張敬宜、黃振聲、王順成(2005)。〈基因改造產品的毒性與過敏性之安全評估〉。《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專題報導》,77。取自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roject/proj77.pdf
    蕭芬芳譯(2001)。《魔鬼的高湯》台北:高寶。(原書Grimm. Hans-U.[1999]. Aus teufels topf: Die neuen risiken beim essen. Germany: GmbH.)
    羅欣寧(2003)。《科技改造人類的界限:以基因改造為中心》【摘要】。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
    羅靜華(2003)。《論基因改造食品/作物之管制及其民事責任》【摘要】。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A., Allan, S., Petersen, A., & Wilkinson, C. (2005). The framing of nanotechnologies in the British newspaper pres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7(2), 200-220.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Cottle, S. (1998).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and the media: A catastrophic 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1), 5-32.
    Delanty, G. (1999). Biopolitics in the risk society: The possibility of a global ethic of societal resbonsibility. In P. O’Mahony (Ed.), Nature,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pp. 37-51). New York: Routledge.
    Douglas, M. (1992). Risk and blame: Essays in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Ewald, F. (1991). Insurance and risks. In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pp.197-21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81). A reply to Denin and Keller.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0(1), 60-68.
    Gamson, W. A. (1985). Goffman’s legacy to polit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14(5), 605-622.
    Gamson, W. A. (1992). Talking polit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mson, W. A., & Lasch, K. E. (1983).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S. E. Spiro & E. Yuchtman-Yaar (Eds.), Evaluating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pp. 397-41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1), 1-37.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Q. Hoare. & G. N. Smith, Eds. & Tran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ckett, R. A. (1984). Decline of a paradigm? Bias and objectivity in news media studies. In M. Gurevitch & M. R. Levy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5 (pp. 251-274). Beverly Hills, CA: Sage.
    Hendrickson, L. J., & Tankard, J. W. Jr. (1997). Expanding the news frame: The systems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1(4), 39-46.
    Hibino, A., & Nagata, M. (2006). Biotechnology in the Japanese medi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wspaper articles on genetic engineering in Japan and Europ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 12-23.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ISAAA] (2006).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06. Retrieved April 14, 2007, from http://www.isaaa.org/Resources/Publications/briefs/35/executivesummary/default.html
    Kitzinger, J., & Reilly, J. (1997). The rise and fall of risk reporting: Media coverage of human genetics research, ‘false memory syndrome’ and ‘mad cow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3), 319-350.
    Kubey, W. R., & Nucci, L. M. (2006, June). National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1981-2003: First finding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Dresden, Germany.
    Lupton, D. (2004). ‘A grim health future’: Food risks in the Sydney press. Health, risk & society, 6(2), 187-200.
    Marks, L. A., Kalaitzandonakes, N., Allison, K., & Zakharova, L. (2003). Media coverage of agrobiotechnology: Did the butterfly have an effect? Journal of Agribusiness, 21(1), 1-20.
    Nisbet, C. M., & Lewenstein, V. B. (2002) . Biotechnology and the American Media. The policy process and the elite press, 1970 to 1999. Science Communication, 23(4), 359-390.
    Pan, Z., & Kosicki, G. M. (200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 55-75.
    Persley, G. J. (2003). New genetics, food and agricultur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 Societal dilemmas. Retrieved June 27, 2007, from http://www.icsu.org/2_resourcecentre/INIT_GMOrep_1.php4
    Price, J. (2006, June). Burgers and broccoli: The framing of food on U.S. news magazine covers, 1994-2003.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Dresden, Germany.
    Swenson, J. (1990, August). News coverage of the abortion issue: Framing changes in the 1980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mmittee on the Status of Wome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inneapolis, MN.
    Tankard, J. W. Jr. (2001). The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edia framing. In S. D. Reese, O. H. Gandy & A. E. Grant (Eds.), 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 (pp. 95-106).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van Gorp, B. (2005). Where is the frame? Victims and intruders in the Belgian press coverage of the asylum issu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4), 484-507.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 60-7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94451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1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