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89714      Online Users : 8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622


    Title: 流行音樂明星形象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以實境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為例
    The IMC Strategy of Pop Stars’ Image: A Case Study of Reality Talented Contest TV Show “ Super Idol”
    Authors: 簡子軒
    Contributors: 關尚仁
    簡子軒
    Keywords: 明星形象
    流行音樂
    實境選秀節目
    整合行銷傳播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6-05-09 11:23:22 (UTC+8)
    Abstract: 近年來,國內外流行音樂界興起一股素人明星選秀風潮,透過初步的經驗現象觀察與文獻整理,本研究視實境選秀節目為流行音樂明星形象行銷的電視節目置入活動,並以國內實境選秀節目【超級偶像】作為探討個案,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實境選秀節目的明星形象行銷策略為何。
    文獻回顧包含實境選秀節目興起因素─流行音樂與明星形象產銷環境的改變;實境選秀節目的定義、價值活動與經營策略;以及援引理論的緣起、發展沿革與應用。既有文獻資料顯示,實境選秀節目行銷明星形象之策略相較於傳統唱片公司,更適合以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概念為基礎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分從顧客資料庫、組織溝通、溝通訊息內容與媒介運用等IMC策略制定與執行之重要概念,以多重資料蒐集方法,針對個案【超級偶像】之行銷決策人員進行深度訪談,輔以錄影現場參與觀察與節目內容文本分析,探討研究個案【超級偶像】之明星形象行銷策略為何,並嘗試建構IMC應用於明星形象行銷之模式。
    研究發現,【超級偶像】應用電視節目置入概念與跨媒體平台資源,有效整合節目製作部門、行銷單位與潛在市場之意見,進行素人明星之產銷活動,其一系列過程足以建構IMC策略應用於明星形象行銷之具體模式。相較於傳統唱片公司的行銷策略,實境選秀節目之突破在於資料庫概念的實踐,將消費者意見納入明星形象的產銷過程中,並產生意見溝通的循環。此外,明星形象在產製者與消費者共構的基礎上進行,因此,素人明星具有明確的市場定位,贏得消費市場的認同。
    Reference: 王英裕(1999)。《全球整編與本土共謀: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轉變之政經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舒韻(2007)。《明星品牌塑造─以周杰倫媒介展演與形象建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孔誠志(1998)。《形象公關實務操演手冊》。台北:科技圖書。
    文瀚(1994)。《流行音樂啟示錄》。台北:萬象。
    方蘭山(1995)。《形象魅力》。台北:希代文化。
    刊欣(2002年9月16日)。〈美國版「五燈獎」,帶動行銷新旋風〉,《商業周刊》,773:158-159。
    李天鐸(1998年2月)〈跨國媒體與華與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至和(2000)。〈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逸歆(2000)。〈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原書Flick, U. [1998] Qualitative forschung: Theorie, Methoden, Anwendung in Psychologie und Sozialwissenschaften. London, Sage.)
    吳佳珍(2003年9月)。〈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鏈的轉變:去中心性、創作與消費意識的抬頭〉,「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論文」,台灣,新竹。
    吳昭怡(2007年6月20日)。〈安藤忠雄、超級星光大道─他們為什麼創下超人氣?〉,《天下雜誌》,374:144-146。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書Michael, Q. P.[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吳怡國、錢大慧、林建宏譯(1994)。《整合行銷傳播》,台北:滾石文化。(原書Schultz, D. E., & Tannenbaum, S. I., & Lauterborn, R. F. [1993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Lincolnwood, Ill. : NTC Business Books)
    谷玲玲(2003)。〈媒介組織經營策略〉,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京管理》,1-53。台北:雙葉書廊。
    余逸玫(1995)。《整合行銷傳播規劃模式之研究— 以消費性產品為例》,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宜蓉(2004)。〈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東洪、張釗維(2000年12月)。〈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台灣產業研究》,3:149-224。
    邱琬淇(2008)。〈「新三中」跨媒體集團資源整合與綜效─以【超級星光大道】之節目策略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
    林欣宜(1999)。〈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瑩、徐富珍校訂,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原書Babbie, E.[2002].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2E) , Thomson.)
    林惠娸、陳雅汝譯(2003)。《偷窺狂國家:媒體、隱私權及現代文化中的偷窺現象》,台北:商周。(原書Calvert, C. [2000]. Voyeur Nation: Media ,Privacy, and Peering in Modern Culture.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金溥聰(199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55:203-223。
    周倩漪(1996)。〈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6)。〈解讀流行音樂性別政治─以江蕙和陳淑樺為例〉,《中外文學》,25(2):32-59。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構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
    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
    周昭平(1999)。〈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以滾石公司與新力個案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康偉(2008年3月)〈跟星光幫學受教─批評,要聽得「懂」才贏〉,《Cheers》,90:94-106。
    祝鳳崗(1996)。〈整合行銷傳播之應用;觀念與問題〉,《傳播研究簡訊》,6:6-8。
    施韻茹(2004)。〈從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台灣流行音樂產銷結構轉變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志欽(1994年6月)。〈尋找中國流行音樂的面貌─從鄧麗君到崔健和李宗盛〉,《交流雜誌》,15:44-54。
    苗廷威(1990)。〈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文毅(2004)。《品牌優生學》。台北:滾石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青(2008年3月)。〈星光閃閃的2007年〉。《廣告雜誌》,202:54-55。
    高登第譯(2000)。《柯特勒談行銷:如何創造、贏取並主宰市場》(原書Kotler, P. [1999] Kotler on Marketing: How to Create ,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 New York: Free Press.)
    張錦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張美惠譯(1999)。《資訊經營法則》。台北:時報。(原書Carl, S., & Varian, Hal. R.[1999c]Information rules :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 Mass Publication.)
    張容瑛(2002)。〈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珮羚(2007年7月)。〈從星光幫網路社群及影音〉。《廣告雜誌》,194:76-77。
    張時健(2004)。〈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察〉。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安琪(2001)。《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全球化與在地化行銷大趨勢》。台北:學富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坤賢(2005)。〈蠶食勞動─從契約關係析論流行音樂歌手之勞動條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郁芬(1999)。《婦女擔負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處境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游士逸(2007年6月15日)。〈從星光大道看部落格行銷的兩難〉,《數位時代》,156:118-119。
    游蕙瑜(2001)。〈以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過程中意義與物品轉換的作用與模式─以轉換機能為生活意義之設計物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威君(2003)。〈台灣流行音樂唱片產業的未來在何方?〉。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紅宇、曾妮譯(2006)。《媒介與文化研究方法》。上海:復旦大學。(原書Stokes, J. [2003] 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e Studies. London, Sage.)
    黃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繼群(2004)。〈電視收視調查資料於節目編排運用之探討-以綜合頻道週間黃金時段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淑儀(1992)。〈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琪、陳炳宏(2003)。〈媒體企業之集團化與多角化研究─以中國電視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20:135-162。
    劉季雲(1997)。〈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鼎(1999)。〈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1998〉。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2008年1月)。〈選秀風,選秀瘋〉。《動腦雜誌》,381:13。
    簡妙如(2005)。〈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2005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桃園,中壢。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蕭方瑜(1994)。〈生活世界的無限衍義:從皮爾斯符號學看消費者對贈品意義的解讀〉。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怡雲(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中正大學行銷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rejevic, M. (2002).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New Media and Society, 4(2), 251-270.
    Dann, G. (2004). American Idol : From Selling a Dream to Selling a N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Mediations, 1(1), 15-21.
    Ewing, M. T. & DeBussy, N. M. (2000). Perceived agency politics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as potential barriers to IMC ori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6(2), 107-119.
    Fairchild, C. (2007). Building the Authentic Celebrity : The “Idol” Phenomenon in the Attention Economy.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30(3), 355-375.
    Franck, E., & Nüesch, S. (2007). Avoiding “Star Wars”─Celebrity Creation as Media Strategy. Kyklos, 60(2), 211-230.
    Frith, S. (1981) Sound Effects. New York: Pantheon Publication.
    Frith, S. (1992)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Eds.),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s.(pp.49-74).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
    Garnham, D.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 Sage.
    Hesmondhalgh, D. (2002) The Culture Industries. London : Sage.
    Hill, A.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323-340.
    Hill, A.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 and popular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Kotler, P. & Armstrong, G. (2000).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Kotler, P. (1993).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Maney, K. (1996). Megamedia Shakeou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leaders and losers in the exploding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Olson, C. A. (2008) ’Idol’ Dealing.. Billboard, 120(21), 54-54
    Pecora, Vincent P. (2002). The culture of surveillance. Qualitative Sociology, 25(3), 345-358.
    Percy, L. (1997)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Reynolds, R. J., & Gutman, J. (1984). Advertising is 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1), 27-37.
    Turow, J.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Underpinnings of Contemporary Media Conglomerat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6), 682-704.
    Tyrangiel, J. (2003, October 13). Building a Better Pop Star. Time. 162(15), 72-7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954530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3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1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