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王中和
1998《人生無定數 : 你也可以改寫自己的生命藍圖》,臺北市 : 未知館文化出版 。
王光漢
1997《易經的奧妙 : 從儒學到江湖術士的思維》,臺北市 : 時報文化,。
王浩
2004《神算 : 中國術數的秘密》,臺北市 : 究竟出版 : 叩應總經銷,。
卡特勒 (Kettler, David)
1990《曼海姆》,臺北市 : 桂冠。
尼葛洛龐帝
1997《數字化生存》,海口市 : 海南。
史洛卡
1998《虛擬入侵 : 網際空間與科技對現實之衝擊》,臺北市 : 遠流。
伯格&拉克曼(P.L.Berger&T.Luckmann)
1991《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市:巨流。
克納普 (Knapp, Mark L.)
1999《非語言傳播》,台北市:五南圖書。
哈伯瑪斯
1999 (Habermas, Jurgen,《公共領域的結构轉型》,上海市 : 學林出版社出版 : 新華書店發行。
彼得.布勞 Blau, Peter Michael
1999《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市:桂冠。
吳筱玫
2003《網路傳播概論 = Internet communication.》,臺北市 : 吳筱玫發行 : 智勝文化總經銷。
阿蓋爾
1996《阿蓋爾作品集: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巨流。
阿蓋爾
1998《肢體溝通》,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柯斯特 (Castells, Manuel)
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臺北市 : 唐山。
施寄青
1997《完全算命手冊》,臺北市 : 張老師。
施寄青
1997《玩命與革命》,台北市 : 張老師文化。
雪莉·特克
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台北:遠流。
張明喜
1990《洩漏的天機》,香港:中華書局。
張明喜
1992《神秘的命運密碼-中國相術與命學》,上海三聯書店。
黃少華
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 : 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大林鎮 : 南華大學社會所。
翟本瑞
2001《網路文化》,臺北市 : 揚智文化。
瞿海源
1986《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3《術數 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臺北市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
曼海姆 (Mannheim, Karl)
1998《知識社會學導論》,臺北市 : 風雲論壇。
黃瑞祺
1998《曼海姆 : 知識社會學》,臺北市 : 風雲論壇。。
季登斯 (Giddens, Anthony)
199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 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縣 : 左岸文化 :。
洪鎌德
1974《現代社會學導論》,台北市 : 商務。
張國偉
2003《算命網站顧客信任感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陳玟伶
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胡敏琪
2002《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 以璩美鳳光碟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黃厚銘
1999〈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齡照
1994《「算命」的經濟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陳美蘭
1999《「科學理性論」或「功能論」? : 大眾媒體的算命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宋文里
1992〈「迷信」與「空虛」關於大學生之超自然參與經驗之意義病理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3期,53-108。
瞿海源
1999〈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第二十二期,頁1-45。
顧忠華
1997〈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台北:「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黃少華
2003〈論網路書寫行爲的後現代特性〉,《E-Soc Journal》33,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鄭志明
1997〈算命不是科學的真假問題〉,《台北:「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
羅正心
1988〈算命技巧裡的與言表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94〈算命與心理輔導〉,《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病及療法》,台北:桂冠,頁316-337。
林基興
1997〈命術的科學人文觀[評<命運的奧義>王溢嘉著、<完全算命手冊>施寄青著]〉,《科學月刊》,民86.12 頁1048-1049。
劉威麟
2006〈大家一起來維基!〉,管理雜誌,380期。
古文秋,〈Wellman Barry & Milena Gulia.,網路衝浪並非獨自一人:虛擬社區是社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4/34-22.htm)。
王志仁,〈維基線上百科推動知識民主〉,(http://tinyurl.com/etps9)。
張俊盛
2005〈從大英百科全書到維基百科〉,科學人:37 。
翟本瑞,〈如何研究網路文化?〉,(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9/29-02.htm)。
翟本瑞,〈網路空間中的權力運作〉,(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08/e-j0615.htm#網路權力)。
翟本瑞,〈網路中有無國界?〉,(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2/12_2.htm)。
翟本瑞,〈資訊社會中市場關係之變遷研究〉,(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5/15-1.htm)。
黃厚銘,書評《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http://itst.ios.sinica.edu.tw/itst/paper/huang-3.htm)。
黃厚銘,〈模控空間(cyberplace)的空間特性:地方移除(dis-place)或取代(re-place)〉(http://inf.cs.nthu.edu.tw/cbmradm/conference2000/ conference2000/read&respond.htm)。
陳怡安,〈虛擬社群〉,(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1/21-17.htm)。
周桂田,〈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5.htm)
李怡志,〈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http://www.richyli.com/report/2004_05_16_wikipedia.htm
西文部分
arvey 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 Basil Blackwell.
Berger,P. & T.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Y.: Anchor Books
Harvey, D. (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 Basil Blackwell.
K.Mannheim .(1952).Ideology and Utopia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Poutledge ,
McAndrew, Francis T.(1993).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acific Grove, Galif:Brooks/Cole
McLuhan, Marshall.(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 the extensions of man.1st MIT Press ed.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McLuhan, Marshall.(2000).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New York : Bantam Books, c1967.
Rheingold.(2000).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 MIT Press.
Turkle, Sherry.(1995).Life on the screen :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